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本文简要介绍了侏儒导弹的三种候选制导方案——小型浮球平台系统,星光/惯性平台系统和激光陀螺捷联系统及洲际导弹制导系统和惯性器件的发展走势。  相似文献   

2.
结合某惯性制导运载体实际飞行弹道参数GPS解读值和遥测参数值,完整推导了地面静态标定误差系数和实际飞行惯性测量误差系数差异,为惯性制导系统的误差补偿方法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机动再入飞行器主动段再入点约束闭路制导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小虎  陈翰馥  刘锋 《宇航学报》2002,23(4):37-41,51
基于机动再入飞行器再入制导段控制条件荷刻和难度大,必须为飞行器创造最佳的再入条件。本文对具有再入点约束的主支段闭路制导律进行了研究。根据飞行器椭圆弹道的性质、飞行器再入条件、球面几何和不动点原理给出了理想弹道的计算算法。为使飞行器能在主动段很快地进入到理想弹道上,系统采用了非线性的推力向量控制及预测制导方法。通过对新型号再入飞行器的制导系统的设计与仿真,表明该制导系统使飞行器全程飞行有很好的飞行性能。  相似文献   

4.
全捷联惯性/星光复合制导是运载火箭空间快速响应发射的重要途径.针对捷联惯性制导系统中初始定位定向误差、初始调平对准误差及惯性器件漂移等3类主要误差因素,建立了运载火箭的数字平台基准偏差模型和导航误差模型,并提出了一种双星修正策略方案.数值仿真分析了各误差因素对捷联惯性导航精度的影响,并进一步验证了该复合制导方案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5.
本文重点分析了天地往返运输系统对导航、制导控制系统的特殊要求,以及导航、制导控制系统在天地往返运输系统中的重要作用;导航计算中采用的主要计算公式、校准方法和制导控制函数适合应用的形式。文中简单说明四框架惯性平台系统的两种框架配置形式及捷联式惯导系统适合在轨道飞行段使用,并给出速率捷联系统解算姿态角的解算式;文中还说明在轨道飞行段采用星光技术的必要性和使用方法;以及以电子计算机为核心的电子系统冗余技术使用的必要性及冗余技术对计算机的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6.
统计滤波理论在飞行器制导系统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叙述了统计滤波方法中具有典型代表性的卡尔曼滤波的基本方法。简要说明了它在惯性平台的自对准与自校准;复合制导中的信息综合以及飞行试验后的误差分离和弹道参数最佳估计中的应用。指出了应用中尚存的问题及今后的可能发展。  相似文献   

7.
杨颖  王明海 《上海航天》2007,24(6):31-33,43
根据捷联星光制导双星方案和星光/惯性组合制导基本原理,提出了一种以惯性导航为主、星光制导为辅的导弹组合导航方法。建立了组合导航位置误差计算模型。对星光惯性组合制导精度的分析表明,该法提高了对星光导航测量信息的利用度,改善了导航精度。  相似文献   

8.
主要讨论发射卫星用运载火箭制导系统采用无线电制导的情况.世界各国经历了无线电制导——惯性制导——惯性+无线电混合制导的过程,而日本则始终采用无线电制导系统.无线电制导重新采用的主要原因有:适合于发射卫星用运载火箭的工作特性;能发挥软件功能,提高制导精度;能使发射场附近的各种设施联机使用,能有效地综合利用遥控、遥测、外测、控制、通信等信息;地面雷达、计算机可多次使用,箭上设备简单.着重介绍日本的无线电制导技术和应用情况,以及KRR测量系统的弹道计算过程.无线电制导的前提是有效利用软设备的功能.以软设备为中心的惯性+无线电混合修正制导是各种宇航制导工程的基础,将获得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星图匹配制导中的关键技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提高新一代弹道导弹的快速、机动反击能力和射击精度,采用星光,惯性组合制导足最佳的选择。本论文给出了基于双星敏感器的、星图匹配制导系统的关键技术。提出了根据弹道设计导航星表.极大地简化了弹载星表;提出了一种适用于星光制导的凸多边形箅法,合理地减少了匹配的星对角距数目。这两项技术保证了星图匹配制导技术的实用性。提出了一种分离初始定位、定向误差及平台漂移误差方法。采用凸多边形的星图识别算法可同时获得多颗星的瞬时位置,结合恒星在像平面的位置可解算导弹在赤道惯性系和发射点惯性系的三轴姿态,最后,给出了导弹初始定位、定向误差的数学表达式。仿真结果表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侯明善 《上海航天》2000,17(4):40-43
研究存在相对速度测量噪声时的鲁棒制导问题,根据一类变结构制导规律,分析了相对速度测量噪声、制导参数对导引收敛性的影响,以弹道收敛为准则,给出了实现鲁棒制导的条件,研究结果对设计先进的雷达制导系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捷联星光制导仿真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捷联星光制导方案是把星跟踪器安装在平台基座上,利用星跟踪器和平台框架角的测量信息解算出因初始定位定向误差引起导弹的落点偏差,由末助推控制系统完成弹道修正。有关捷联星光制导方案的地面仿真原理、方法、组成,选星及大气修正计算原则、地球旋转影响在本文中作了论述,并给出仿真原理框图、硬件设备组成和功能、接口要求以及系统工作程序框图。  相似文献   

12.
星光—惯性制导是天文制导与惯性制导的结合,故称为星光—惯性组合制导。这种系统利用恒星作为固定参考点,飞行中用星光跟踪器观测星体的方位来校正惯性基准随时间的漂移,以提高导弹的命中精度。星光—惯性制导比纯惯性制导精确的原因在于在惯性空间里从地球到恒星的方位基本保持不变。因此,星光跟踪器就相当于没有漂移的陀螺。虽然象差、地球极轴的进动和章动、视差等因素使恒星方向有些微小的变化,但是,它们所造成的误差远小于1弧秒。所以,使用星光—惯性制导可以克服惯性基准漂移带来的误差,这是该制导系统的主要优点之一。  相似文献   

13.
金振山  申功勋 《宇航学报》2005,26(10):50-54
详细介绍了基于随动平台的天文-惯性复合制导系统的原理。研究了随动平台跟踪星体的机理;推导了控制随动平台转动所需的计算公式;讨论了星体跟踪器对平台误差角的观测过程;导出了星体跟踪器的测量输出与平台误差角之间的数学方程。仿真结果表明,天文-惯性复合制导系统可以有效地修正导弹的初始定位定向误差及初始对准误差。该系统精度高,可行性强,特别适合在机动发射的弹道导弹上使用。  相似文献   

14.
金振山  申功勋 《宇航学报》2005,26(Z1):50-54
详细介绍了基于随动平台的天文-惯性复合制导系统的原理.研究了随动平台跟踪星体的机理;推导了控制随动平台转动所需的计算公式;讨论了星体跟踪器对平台误差角的观测过程;导出了星体跟踪器的测量输出与平台误差角之间的数学方程.仿真结果表明,天文-惯性复合制导系统可以有效地修正导弹的初始定位定向误差及初始对准误差.该系统精度高,可行性强,特别适合在机动发射的弹道导弹上使用.  相似文献   

15.
袁俊 《中国航天》2000,(10):36-39
弹道导弹是一种采用弹道式控制的飞行器。它在主动段(从发射到发动机关机,也叫助推段)利用其火箭发动机的动力,沿着进行制导的弹道飞行(是一个加速过程),当推进到一定速度后,终止发动机推力;在被动段咱由飞行段十再入段)沿着只受地球弓I力作用的椭圆弹道,依靠在主动段获得的能量,作惯性飞行。导弹制导系统通过不断测量导弹相对于目标的位置或速度,计算实际飞行弹道与设定弹道之间的偏差,形成制导指令。通过导弹姿态控制系统控制导弹的飞行姿态和飞行弹道,使它沿着设定的弹道飞向目标。弹上制导系统随时修正横向偏差,当导弹…  相似文献   

16.
虚拟再入点摄动制导方案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弹道式飞行器飞行过程中许多不可预料的干扰对其制导系统的“鲁棒性”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本文在分析了传统的摄动制导方案(即δ制导方案)在实际飞行中的抗干扰能力差等缺点的基础上,根据弹道式飞行器在空间的运动特性提出了一种基于虚拟再入点状态参数控制泛函的新型摄动制导方案。通过系统的理论和方法对该新型摄动制导方案的合理性、有效性和优越性进行了科学、系统地研究分析,在建立的制导模型基础上进行了严格地科学仿真计算并对该制导方案的部分优越性进行了验证和揭示。  相似文献   

17.
长征系列运载火箭介绍:长征三号系列(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征系列运载火箭介绍长征三号系列(四)陈国华五、制导和控制系统长征三号的制导和控制系统由制导系统和姿态控制系统组成。1.制导系统制导系统采用平台-计算机方案,其任务是发出各级关机(起动)指令,并在二、三级飞行期间进行法向、横向导引计算,将结果输往姿态...  相似文献   

18.
空地反辐射导弹对抗雷达关机全弹道仿真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对抗雷达关机是反辐射导弹一项重大关键技术。本文采用了被动雷达寻的复合惯性末制导做为反辐射导弹的抗雷达关机方案;通过卡尔曼滤波方法解决了惯性基准轴误差修正问题;最后结合导弹运动方程组对导弹从发射点开始至雷达关机点,直到导弹落地的飞行全过程进行了全弹道仿真。仿真结果说明了抗雷达关机方案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Rawl.  JW  洪刚 《上海航天》1989,(5):14-15
在过去的20年里,导弹制导设计方案迅速发展,以至于现代导弹可以采用复杂程度不同的制导系统.其中一些导弹,尤其是面空导弹可在同一枚导弹内装上多种制导系统.下面简要地叙述一下目前正在使用的几种主要的导弹制导系统类型.自动驾驶仪 现代化的自动驾驶仪制导系统通常是和其它制导系统例如雷达、指令或红外系统等一起配合使用的.各种自动驾驶仪的复杂程度各不相同,某些自动驾驶仪仅能保证导弹平直飞行,另外一些则还能提供方位制导.一种仅由自动驾驶仪制导的早期飞航式导弹是V-1导弹,它是由德国人在  相似文献   

20.
一、制导系统的发展情况过去二十多年来,作为洲际导弹的制导系统先后出现了惯性平台、星光惯性和高级惯性参考球,今后则有可能在洲际导弹弹头上增加末制导。制导系统的这个发展顺序反应了洲际导弹命中精度不断提高的过程。从出现第一枚洲际导弹至今,命中精度从几公里提高到几十米,整整提高了两个数量级。这个速度是很快的。提高洲际导弹的命中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