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对放宽静稳定性大型客机进行了控制增稳控制律的设计,并完成了相关的仿真验证。通过研究《CCAR-25运输类飞机适航标准》和C*飞行品质评价准则,提出了放宽静稳定性大型客机纵向增稳控制律的设计要求。采用国际上先进大型客机常用的C*构型设计纵向电传增稳控制律,最后对所设计的控制律进行了操纵品质和增稳效果的仿真验证。仿真结果表明,设计的控制律在典型的巡航状态下,电传闭环操纵品质满足Ⅰ级飞行品质;同时在纵向扰动的情况下,有很好的静稳定性,增稳效果满足适航条例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某型民用飞机自动着陆纵向轨迹设计及控制.针对民用飞机自动着陆的特点,设计了纵向下滑轨迹;为达到高度、速度轨迹跟踪的目的,设计了纵向下滑控制律,并使用Matlab-simulink软件进行数值仿真,仿真结果表明,所设计的控制律能够使飞机准确地跟踪期望轨迹并满足着陆要求.  相似文献   

3.
分析当前大型飞机着陆过程安全性低、精度差的原因,提出采用机动襟翼提供直接升力控制的飞机着陆纵向控制方案,设计采用迎角、空速、升降速度、升降加速度反馈及PID控制的综合着陆纵向解耦控制结构,使飞机实现着陆纵向轨迹和姿态的准动态解耦控制,并且使着陆轨迹控制和姿态控制均达到动态性能要求,从而提高飞机着陆的安全性和着陆精度。采用基于遗传算法的优化过程,实现对多通道多参数着陆纵向控制律的优化设计。对某大型飞机进行了着陆纵向控制律设计及仿真分析,表明所采用的着陆纵向控制方案可行,所设计的控制结构能够保证大型飞机的着陆安全,并提高了着陆精度。  相似文献   

4.
由于防/除冰系统总会出现故障或者除冰不彻底,因此仅依靠防/除冰系统实现结冰条件下的安全飞行并非完全可靠,研究结冰后飞机控制律重构对飞机操纵安全和飞行安全极其重要。针对飞机的纵向运动建立了结冰影响模型和纵向动力学模型,采用鲁棒伺服线性二次型调节器(LQR)最优控制设计了飞机结冰后空中飞行纵向控制律,模拟了飞机在俯仰姿态保持模式下遭遇不同严重程度结冰后的动态响应特性,并与常规PID控制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所设计的控制律能够有效改善结冰飞机的飞行性能和飞行品质,准确跟踪给定的俯仰角指令,且抗干扰能力、动态性能以及鲁棒性均优于常规PID控制。为飞机结冰后的重构控制问题和自动飞行控制,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5.
杜娟  李俨 《飞行力学》2011,29(3):32-35
以某型无人机的数学模型为基础,提出j了基于混合PID/H∞的无人机协调转弯控制律设计方法,分为纵向和横侧向分别进行控制律设计.纵向通道中,把高度保持控制律的设计转化为跟踪问题,再把跟踪问题转化为标准H∞控制处理,控制高度输出稳定不变;横侧向通道中,以H∞控制滚转角,实现内回路的设计,以PID控制偏航角速率和侧滑角,实现...  相似文献   

6.
跟踪微分器在某无人机定高控制律设计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首先论述了某型无人机本体特性和所用传感器精度。基于一个飞行试验平台,重点讨论用PD控制和跟踪微分器进行纵向定高控制律设计,分析比较了用这两种控制律设计的高度保持响应特性。研究表明,应用跟踪微分器设计定高控制律,高度稳态精度好、响应时间快。  相似文献   

7.
本文采用了可以预先确定飞行品质的控制律设计方法即模型跟踪法,对某战斗机的纵向控制律进行了设计,提出了一种简单且适用的求解控制律增益的迭代方法,同时给出了部分计算结果和结论。  相似文献   

8.
提出了电传操纵系统的战术、功能及可靠性设计要求,给出纵向主操纵系统大迎角、推力矢量及备份电传操纵系统控制律设计原则。在横侧向控制律设计中,阐明了差动平尾调参规律、滚转-偏航运动的去耦方法、控制律参数的选配原则及动特性分析方法。最后给出了起飞着陆控制律的设计原则。  相似文献   

9.
研究导弹在发射后飞行阶段的控制律。首先建立导弹总体布局数学模型和气动模型 ,再分别对导弹的纵向、横向和滚转向的控制律进行分析 ,其中纵向分为下滑段、巡航段和末段制导俯冲段 ,并依次对每一阶段的控制律进行分析 ,最后 ,对下滑段升降舵控制律进行算例计算。实际应用表明 ,所设计的控制律是正确的 ,能够保证导弹最终精确击中目标。  相似文献   

10.
在电传飞机纵向自动驾驶仪控制律的初步设计过程中,以电传飞机的纵向低阶等效系统为控制对象,采用零极点偶配置方法合理地配置零极点偶,使纵向自动驾驶仪控制律的设计得到了最大程度的简化,用所获得的控制律进行了数字仿真,仿真结果表明,纵向自动驾驶仪各个功能模式获得了良好的动态响应特性,满足了各项指标的要求,从而证明了这种设计方法是简便可行的。  相似文献   

11.
针对无人直升机抗风性能不足的问题,将自抗扰控制方法应用于无人直升机位置控制律,该位置控制律在常规内外回路控制架构的基础上,外回路采用非线性反馈,利用扩张状态观测器(ESO)进行动态扰动补偿。此文详细阐述了设计方法和工程应用问题。半物理仿真结果表明,该控制方案具有较强的抗扰动性,位置控制精度得到显著提升。  相似文献   

12.
常瑨 《航空学报》1985,6(4):379-384
 本文给出具有阵风缓和和其他主动控制功能的组合控制规律。阵风缓和用测量阵风方法的开环控制。当缓和输出量时,闭环控制用以稳定阵风缓和系统并满足其他主动控制要求。本文用一组合的二次型性能指标,得到最优反馈控制规律与测量阵风的组合的控制规律。文末并附有算例。  相似文献   

13.
李伟  王志刚  蒋奇英 《飞行力学》2012,30(3):272-275
为了保证导弹攻击目标的精确性,根据平面弹道的几何特性,设计了一种输出指令为过载的瞬时圆周制导律.描述了瞬时圆周加速度制导律原理,详细推导了制导方程.利用导弹质心和目标质心的位置及速度信息,得出导弹攻击目标的过载制导指令,并进行了弹道仿真.仿真结果表明,所设计的瞬时圆周加速度制导律不仅能够保证导弹准确命中目标,而且弹道平...  相似文献   

14.
直升机自转进入和退出是直升机机动飞行经常遇到的状态,它的特性是由直升机旋翼和发动机的安装特性共同决定的,该状态的发动机控制是典型的直升机与发动机的综合控制。本文介绍了直升机自转进入和退出发动机控制逻辑的设计和验证。  相似文献   

15.
带有不确定因素的最优拦截制导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朝珠 《航空学报》1983,4(4):70-77
本文从微分对策观点出发,利用极小极大原理讨论了带有不确定因素的最优拦截制导律。在选择特定的过渡时间时,最优拦截制导律具有综合形式。仍由二部分组成:一部分是变系数比例导航,另一部分是与导弹加速度有关的修正项。  相似文献   

16.
考虑一阶环节和法向约束的最优导引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詹致祥 《航空学报》1986,7(3):291-297
前言 目前关于最优导引律的文献中,除文献讨论了将导引对象视为具有瞬时响应特性的质点,考虑了控制的法向约束而外,其他均未考虑控制的约束问题。为了大幅度地提高导引精度,在建立“导引对象--目标”的数学模型时,就必须考虑导引对象的动态响应。  相似文献   

17.
考虑运动耦合的BTT导弹三维制导律设计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针对倾斜转弯(BTT)导弹制导过程中的双通道耦合问题,设计了一种新型三维(3D)制导律。首先,通过矢量描述的方式,将导弹运动学模型分解成俯冲、转弯和耦合3项,俯冲和转弯两项在笛卡儿坐标系下描述,耦合项则在SO(3)空间中描述。然后,针对无终端约束和有终端约束情况,分别采用比例控制和SO(3)群上的广义比例-微分(PD)控制方式进行了相应的制导律设计。所得制导律既克服了李群方法的结构复杂性,又避免了解耦方法的信息损失。仿真表明,所设计的制导律能够满足BTT导弹精确制导的要求。  相似文献   

18.
遥控小型倾转旋翼机飞行控制系统研制中所涉及到的关键技术众多,围绕研制中遇到的问题提出了解决措施和技术方案。本文主要讨论遥控小型倾转旋翼机飞行控制系统的系统的结构与配置,包括飞行控制计算机、传感器系统、电动伺服舵机、基本飞行控制规律等。  相似文献   

19.
戴宁  司云玲  雷亚平 《飞行力学》2006,24(1):77-80,84
介绍了基于M ATLAB开发的某型直升机飞行控制系统仿真软件包及快速原型的开发,说明了系统各单元的模型及系统仿真的实现。并对飞控系统的所有功能进行了仿真验证,仿真结果表明,控制系统的设计合理可行。在某型直升机飞行控制系统的设计过程中,本软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对控制律的设计及验证发挥了较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垂直攻击型武器末制导系统设计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垂直攻击型武器末制导段的特点,分析了其制导控制系统的特殊要求。针对常规控制方案的不足,提出侧力板控制方案,推导出一种考虑速度变化的变系数比例导引律,并结合某型号飞行器进行了仿真。结果证明,侧力板控制与变系数导引律明显优于常规控制和常系数比例导引律,完全可以满足垂直攻击型武器在末制导段的要求,该项研究为型号设计提供了具有实际参考价值的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