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间-硝基苯磺酸钠在化学退镀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金属腐蚀问题随着经济的发展愈显突出,据统计,我国每年因腐蚀造成的损失约2000亿元。电镀是一种经典的有效的防腐手段,如某型航空发动机电镀零件多达3000件(次)。所有电镀规范均应考虑退镀方法,这是不合格镀层返工和零件修理所需要的。退镀方法通常有3种,一是机械法;二是电解法,电解法具有退镀速度快、综合成本低等优点,但需专用电源,一次性投入大,对复杂零件退镀困难,盲孔内镀层退除效果差;三是化学法,化学法投入小,工艺简便,对零件要求不高,使用较普遍。无论电解法还是化学法,其目的是使单质(或合金)镀层金属氧化成金属离子,在化学法中寻…  相似文献   

2.
在电镀行业中,许多零件需要局部电镀,而采用“双极性”电镀是解决局部电镀的重要方法,它比起包扎、涂胶、蘸蜡等绝缘方法既节省时间又节约原材料。双极性电镀即在电场作用下,金属零件的不同表面上,同时发生阴、阳两极反应,阴极面镀上镀层,而阳极面未有镀层的电镀方法。一、双极性电镀的原理电解液在没有电势的作用下,其中的离子是无规则的运动着,处于电中性状态。当在电解液中插上两个电极,并外加一个电压,这时电解液中的离子就发生有序排列,离子定向运  相似文献   

3.
为解决电镀螺纹镀前公差带的统一问题,部螺纹工作组曾提出过三个方案。其中之一,就是采用ISO一般用途米制螺纹公差制的g螺纹。这次重新颁发的普通螺纹国家标准就是按照ISO螺纹制订的。因此,我部电镀螺纹的标准化问题也就得到了解决。在新国标GBl97—81普通螺纹公差与配合中,对内、外螺纹规定了一种和多种基本偏差不为零的公差带位置。内螺纹有G,外螺纹有g、f和e。这些位置所具有的不同基本偏差(或保证间隙)可以用来容纳不同厚度的镀层,镀前螺纹的制造公差则按标准规定的公差等级选用。由于基本偏差是标准的,制造公差也是标准的,所以,电镀螺纹的生产是完全标准化了的。  相似文献   

4.
由于产品防蚀的要求,多数的螺纹零件必须进行防蚀电镀处理,并要求螺纹在电镀后保证其装配性(滑配合)。我厂过去的生产方法是:内螺纹不扣除镀层余量,用标准丝锥攻制;外螺纹扣除四倍镀层厚度的余量。虽已采取了这一措施,但还没有彻底解决螺纹旋合的问题。因设计图纸中出现相结合的内外螺纹镀层厚度不一致,表面处理按资料要求电镀和工人凭经验操作,镀层厚薄不均,  相似文献   

5.
为解决电镀螺纹镀前公差带的统一问题,部螺纹工作组曾提出过三个方案。其中之一,就是采用ISO一般用途米制螺纹公差制的g螺纹。这次重新颁发的普通螺纹国家标准就是按照ISO螺纹制订的。因此,我部电镀螺纹的标准化问题也就得到了解决。在新国标GBl97—81普通螺纹公差与配合中,对内、外螺纹规定了一种和多种基木偏差不为零的公差带位置。内螺纹有G,外螺纹有g、f和e。这些位置所具有的不同基本偏差(或保证间隙)可以用来容纳不同厚度的镀层,镀前螺纹的制造公差则按标准规定的公差等级选用。由于基本偏差是标准的,制造公差也是标准的,所以,电镀螺纹的生产是完全标准化了的。  相似文献   

6.
一、镀层应力测定的目的与意义在电镀过程中。基体与镀层相互作用产生了一定的内应力。对于细薄柔性的基体,当这种镀层应力较大时,往往造成零件变形;而对粗厚不易变形的基体,往往造成镀层裂纹、起泡、脱皮,并会降低零件的疲劳强度,造成应力腐蚀等问题。以我厂生产的××发动机九级压气机转子叶片为例:未镀的钢叶片振动疲劳强度极限为σ_(-1)=51公斤/毫米~2,在氨基磺酸盐中  相似文献   

7.
南京航空学院材料科学系研制成功高温耐磨Ni-SiC复合镀层技术,可使金属零件的耐磨性能成倍提高。 复合镀层是用电镀或化学镀的方法,使固体微粒与金属离子在水溶液中一起沉积在零件表面上的一种新技术。当这些微粒均匀地嵌入金属基架后,形成的复合镀层具有抗高温、高温氧化和减磨(自润滑)等功能,从而极大地延长了零件的寿命。南航研制的耐磨复合镀层技术曾用于某型航空发动机汽缸上的镀覆,与硬铬层对比,提高寿命3~5倍。经对某型航空发动机联焰管镀覆这种镀层,进行300小时试车,在800℃的温度环境下,其磨损量比原来的联焰管减少5倍。  相似文献   

8.
非金属电鍍     
一、概论 (一)非金属电镀的用途 1.得到装饰性的金属外观。最常见的是零件装饰性镀铬。例如汽车上塑料零件、电子仪器上的壳体等装饰性镀铬。 2.使非金属具有导电性、导磁性和可焊性。为获得导电性、可焊性,在非金属上可电镀铜、银、锡、金等金属镀层。为获得导磁性可电镀镍、钴—镍合金。  相似文献   

9.
弹簧零件镍镉扩散镀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弹簧零件金相分析的结果,研究了镍镉扩散电镀工艺,重点比较了瓦特槽及氨基磺酸镍槽镀镍工艺,探讨了影响镍镀层应力的因素及控制方法,并对镍镉扩散层的防护性能进行了测试、考核评价。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制造工艺对点火器铂铑催化网管性能的影响,分析了镀层表面行貌以及电镀时间、电镀温度、电流密度、氢气活化对镀层表面形貌的影响.组织致密、颗粒大、无孔洞的试样与镀层表面颗粒小、有孔洞、疏松的试样在催化活性方面有一定差异.适当控制电流密度,控制电镀时间1~2 h,电镀温度30~40 ℃,氢气活化处理温度500~700 ℃,镀层颗粒度和镀铂增重可以控制在适当范围内.  相似文献   

11.
一、简述 复合镀层又称分散镀层,它是由均匀分散在镀液中的固体微粒与金属离子共沉积而形成的一种镀层。固体微粒在整个镀层中均匀分布,沉积的金属镀层称为基架金属。 通过人为地选择基架金属及固体微粒种类的方法,可以得到一系列具有特殊性能如耐高温、耐腐烛、耐磨、自润滑等的复合镀层,因此,复合镀层是一种功能性镀层。目前应用较为广泛,工艺日趋成熟的复合镀层主要有镍-碳化硅、镍-氧化铝、镍-氟化石墨等。获得复合镀层的方法可用喷涂、溅射、电镀或化学镀等。 我公司某零件设计要求耐磨、硬度高、形状较为复杂,故采用以化学镀镍(即镍-磷合金)层为基架金属,固体微粒选用耐磨的白  相似文献   

12.
提出了模锻件毛坯(简称:毛坯)尺寸公差与零件机械加工一般公差相互差异、矛盾和关联等因素,介绍了毛坯和零件之间公差与配合等关系,重点从零件设计、结构尺寸要求以及加工技术等方面对模锻件毛坯图公差设计进行描述,同时对零件图的尺寸公差使用提出了新观点,优化了毛坯图加工面和非加工面尺寸公差的标注方法,结合实例合理分配了毛坯尺寸公差与极限偏差的设计。  相似文献   

13.
本文简介几种功能镀覆的性能、工艺、应用及其发展,其中包括高抗蚀性代镉镀层、复合电镀、化学镀铜和化学镀镍、仿金和代金电镀、黑色镀层和氧化层。  相似文献   

14.
形位公差的标注,是形位公差要求在图样上的最终表现形式。本文阐述了准确地表达形位公差要求、提高零件形位精度、保证零件具有互换性的一些要点。  相似文献   

15.
成果简介     
1 代镉镀层——锡锌合金电镀及 钝化工艺 本成果的关键技术是研制和确定适合要求的电镀络合剂和光亮剂,研制和确定高耐蚀性、低污染的钝化液和钝化工艺。在合金镀层中引入微量镍,从而提高镀层硬度,保证钝化膜牢固性,降低了氢脆性。镀液成分  相似文献   

16.
概述由于任何加工方法都不可能制造出没有误差的零件,所以,为了保证满足零件在产品中的功能要求,必须对零件上的各个几何要素规定适当的形状和位置公差。但是,在正常情况下,各种加工设备都具有其保证精度或常用精度,即其加工误差不会超出某一极限值。所以当某种加工方法的常用精度能够满足零件的功能要求时,就不必在设计图样上逐一用框格形式加以标注,而只需要以适当的方式给予说明即可。这类形位公差即称为一般公差。又因它们不用形位公差框格的形式在零件图样上标注,所以又称未注形位公差。当零件上某要素的形位精度要求高于一般…  相似文献   

17.
表面形状和位置公差(以下简称形位公差)是一项基础标准,是对零件表面形状和零件表面之间的相互位置的要求.形位公差同尺寸公差、表面光洁度一样,是评定产品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在毛主席革命路线的指引下,我国  相似文献   

18.
在近净成形类零件自适应加工的过程中,针对传统配准算法无法有效约束零件形位公差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满意度函数和灰关联度的多公差约束配准算法,将公差间平衡关系转化为多目标协同优化问题进行求解.首先,确定零件各公差的评价方法与表征形式,将测量数据与理论模型偏差量视为轮廓度求解裕度.然后,运用满意度函数对各公差偏差量进行评估,...  相似文献   

19.
《公差原则》在我厂宣贯国标《公差原则》已发布多年,但我厂在产品零件图样的标注中却极少采用,设计员大多仍按老办法标注尺寸公差和形位公差,因而在零件图样上出现了标准不统一的问题,为此,厂总工程师批准在今年内分四期对全厂技术人员和检验员进行《公差原则》标准...  相似文献   

20.
涡轮叶片的榫齿一般多采用铣削加工。由于叶片材料为耐热合金,加工精度又高,因此加工相当困难。而采用电镀法制造金刚石滚轮(成型磨削砂轮的修整器)的成功,实现了以成型磨削代替铣削,为涡轮叶片榫齿的加工开辟了一条新途径。这种方法也可使用在其它异型零件的成型磨削上。用电镀法制造金刚石砂轮修整器,首先用青铜制成一个与零件形状相反的阴模作为过渡基体,然后将金刚石与金属镍电镀在内表面上,其后放入钢制芯套,在芯套与电镀层之间浇注低熔点合金,将芯套与电镀层联成一体。最后将过渡基体剥除,露出金刚石,便得到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