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当前飞机控制的两个重要发展方向就是综合控制和主动控制。在综合控制方面,我国还处于起步阶段。本文评介了美机SR-71的数字式飞行/进气道综合控制系统,并与模拟式系统做了比较,为综合控制的研究与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详细介绍了数字式防滑刹车综合控制器的系统架构,双余度的切换原理,外围接口电路的设计以及软件设计流程。刹车综合控制器采用以数字信号处理器SM J320F240为核心的处理器,采用了当前刹车控制领域最先进的技术,即余度、电传、数字式和防滑刹车。刹车综合控制器综合了飞机的刹车控制功能和前轮转弯控制功能,简化了系统构型,缩小了控制器的体积和重量,降低了系统的成本,为优化飞机的地面操作控制提供了手段。  相似文献   

3.
我国大型飞机环境控制系统研制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我国大型飞机研制的任务需求,结合未来飞机环控系统的发展趋势,从气源系统设计技术、高效大流量制冷系统设计技术、数字式座舱压力调节系统设计技术、综合空气管理系统设计技术及防冰系统设计技术等5个方面探讨了适用于我国大型飞机环境控制系统的现实构型和未来发展。  相似文献   

4.
早期的飞机健康管理系统像波音727和经典型波音737、DC-9和 MD-80等飞机,机械和模拟系统的测试只是按下一个按钮为内部电路提供电流,绿灯亮表示一切正常。这种按键测试是机内测试设备(BITE)的雏形。自20世纪80年代初,由电子硬件和软件组成的数字式系统被引入到波音737、757、767、MD-90和 A320飞机上。这些新的数字式系统向飞机维修人员提出了挑战,因为他们只能根据系统自身提供的指示获取信息并进行故障检测和隔离。面对这种技术挑战,诞  相似文献   

5.
简讯     
A340环球飞行列入吉尼斯世界记录1993年6月17~18日,空中客车工业公司的A340-200在环球飞行中,从新西兰的奥克兰起飞,历时21小时48分飞行了18545公里抵达法国巴黎,创造了民用客机不着陆飞行最长的世界记录。NASA研制V/STOL飞机的数字式飞行控制系统NASA艾姆斯研究中心正采用一架修改的AV-8B研究机试飞有助于V/STOL(垂直短距起落)飞机在恶劣气象条件下舰上着陆的数字式飞控系统。这种电传系统试图减轻驾驶员在夜间和恶劣气象条件下的工作负荷,并在飞机速度慢到其气动力不能稳定飞机时对飞机提供稳定。它包含平视显示器和仪表板安装的显示器,为驾驶员控制飞机提供所需的信息。飞机可以通过自动改变推力角来改进悬停期间的控制。这项研究可为航空公司设计新型STOVL(短距起飞和垂直着陆)战斗机的飞控系统提供指导,减轻研制风险。  相似文献   

6.
一、概 述 波音737-300飞机是84年投入航线的中短程运输机,它所安装的飞行管理计算机系统(FMCS)是737-300飞机数字式航空电子综合系统飞行管理系统(FMS)的主要分系统之一,除了FMOS以外,737-300飞机中FMS包括的主要分系统还有: △自动驾驶/飞行指引系统(AFDS), △自动油门系统(A/T),  相似文献   

7.
飞行轨迹指令综合跟踪控制器设计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运用多重尺度奇异摄动理论,结合动态逆解耦理论和动态平衡点邻区域优化线性化系统的优化解耦控制律理论,研究了战术任务综合飞行管理系统的综合飞行轨迹指令跟踪控制器系统化设计方法。对F-15飞机,设计了综合飞行轨迹跟踪控制器。数字仿真结果表明,设计的跟踪控制器能够控制飞机精确跟踪不同时标集的飞行指令。  相似文献   

8.
气动弹性系统的阵风减缓与颤振主动抑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宗捷  邹丛青 《飞行力学》1995,13(4):76-82
针对J8飞机模型,研究了阵风减缓与颤振主动抑制的综合控制问题,应用现代控制理论设计控制系统,分别对机翼/外挂系统模型作开环和闭环分析。由数字式控制实现了阵风减缓与颤振主动抑制的风洞实验,风洞实验结果表明:设计控制律具有抑制颤振和减缓阵风响应的双重功能。  相似文献   

9.
V—22飞机上技术最先进的系统是三余度数字式电传飞行控制系统。它与发动机的全权数字式控制系统完全结合在一起.该系统能减少驾驶员的工作负荷并防止飞机越出飞机包线.通过编程,它可以控制空速、挂架倾转、迎角等,从而防止飞机失速  相似文献   

10.
飞行器管理系统需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勇 《飞机设计》2011,31(1):71-76
飞行器管理系统(VMS)将飞行、推进控制与相关的公管系统综合.飞行器管理系统的概念为性能改善带来了巨大的好处,同时对可靠性、维修性和保障性有重大改善.未来高性能的飞机将具有多操纵面/效应器以保证机动性,利用飞行/推进综合控制实现性能收益.随着更多系统的参与,综合设计的难度会增加.为确保VMS的实际应用,需要明确其计算和...  相似文献   

11.
介绍双发(Twin-engines)系统的战斗机的机载供电系统控制器的设计和实现。机载供电系统控制器是管理飞机的供电系统的航空电子设备,是飞机供电系统的核心设备,肩负飞机安全的使命。为了提高控制器的可靠性和灵活性,放弃传统的模拟方法,使用先进的数字化技术实现对飞机供电、配电系统的管理。在设计中为了提高可靠性,使用主动复制的容错技术,设计了双余度控制器,在发生单通道错误的情况下,整个系统能够正确工作。对机载供电系统控制器容错技术进行了研究,包括双余度系统的管理策略、同步控制机制、余度管理和故障综合、信号比较监控和通道切换逻辑。  相似文献   

12.
刘海港  刘亮  王鹏  周维 《航空学报》2021,42(8):525801-525801
多电飞机是一种用电能部分取代原来的液压能和气压能的飞机,其二次能源系统以电能为主。为实现多电飞机能源系统的优化设计,将飞机的发电、配电和用电集成在一个统一的系统内,实行发电、配电和用电的统一规划、统一管理和集中控制。为快速有效地分析多电飞机能源系统优化特性,本文采用基于模型的系统工程方法论,针对多电飞机能源优化仿真分析平台开展研究,提出了一种面向电气设备的多物理域模型建模方法,以实现机载系统的大规模集成仿真。并以飞控系统为对象,建立了多电飞机飞控系统和传统飞机飞控系统的能量利用、能量传送、能量变换设备等仿真模型,仿真分析了两种飞控系统的能源应用特性,为多电飞机能源系统的优化设计提供了有效支撑。  相似文献   

13.
大型飞机装配具有学科领域多、精度要求高、协调产业链广、工作量大等特点,是大型飞机研制周期、质量和成本的决定性环节。目前国内航空企业更多在单点上引入数字化产品定义MBD以及装配仿真等技术,业务仍然采用传统设计制造分离模式,未形成先进的数字化装配工程应用体系。本文对国内外航空企业的数字化装配技术应用现状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先进业务管理、数字化制造工程设计、装配仿真验证相融合的集成框架,并对其中的关键技术进行了论述。最后,基于该研究成果构建了装配规划及仿真的工程应用集成环境,并对应用于某大型飞机研制中的工程化效果进行了描述。  相似文献   

14.
随着民用飞机数字化集成协同研制的快速发展,传统的适航管理体制已经越来越不适应数字化、信息化、网络化的飞机协同研制需求,迫切需要建立一个与之相适应的适航管理体系。从协同研制构架入手,分析协同研制的特点和关键技术,重点论述该模式下适航管理体系的构成、特性和作用范围,提出协同研制模式下适航管理体系的建设目标。给出型号合格审定过程适航工程协同管理的构建方案。该方案可以实现对研制全过程的适航管控、规范适航审查活动、缩短型号取证周期和研制进度,进而为型号研制成功和商业成功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为提升飞机总装脉动生产线智能化水平,开展了基于数字孪生的智能脉动管控研究。基于数字孪生五维模型理论构建了飞机总装脉动生产线数字孪生应用架构,从反应式计划调度、物流精准配送、智能作业指导、产线健康监视、资源迭代优化配置5个方面开展了技术研究,为复杂产品装配的智能制造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高性能军用机环境控制系统研究发展趋势的探讨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袁修干 《航空学报》1999,20(Z1):2-4
讨论了未来高性能军用机环境控制系统发展可能采用的技术,例如:闭式空气循环技术;综合数字控制技术;蒸发循环技术;先进驱动的空气循环机和压气机技术;以及从属于综合机载机电系统的综合环境控制系统技术。  相似文献   

17.
多目标攻击是现代空战中的主要形式和发展趋势。本文主要介绍了多目标攻击火控系统的总体方案、基本组成及工作过程,将空战能力、空战态势指数法及动态的层次分析法应用于火控系统攻击逻辑决策中,给出了一种多目标超视距攻击火控系统的设计方案,其中在空战态势指数法中还考虑了高度因素。同时,对飞行/火力协调控制器进行了设计,并在六自由度飞机模型上进行了多目标攻击过程的数字仿真,仿真结果表明本文的设计方案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8.
综合火力/飞行控制系统的智能控制与系统仿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讨论了综合火力/飞行控制系统的仿人智能控制问题,提出了系统智能耦合器的结构,给出了它的设计。同时对某型飞机用数字仿真证明了这种系统具有优良的控制品质。  相似文献   

19.
高超声速飞行器因良好的高速突防和快速打击能力成为重要的装备发展方向,但高超声速飞行工况的特殊性使其动力 系统对热管理和能源供给提出了严苛的需求。通过分析文献对高超声速动力的热防护、燃油热管理和进气预冷等技术进行了详 细评述。热管理对高超声速动力装置的功能和性能实现具有重要影响,但其目前在该领域研究技术的成熟度较低,飞发一体化是 解决问题的重要技术途径之一。通过文献综述对能源供给的生成及利用等技术与传统飞行器进行了对比,概述了现有高超声速 动力主要的能源供给方式的关键技术为燃油裂解气涡轮等,在此基础上总结了能热(能源与热)管理的未来发展趋势为热电转换 等,为高超声速动力能量综合能热管理技术的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包晓宁  赵培林  张保中  胡志文  兰于清  薛飞 《航空学报》2020,41(6):523464-523464
生命保障系统为适应新型战斗机发展需求,围绕"以人为保障对象"系统特征,采用基于系统工程的需求/功能分析方法,从飞机总体、生理、六性、飞管、任务等需求出发,提出系统需求,开展需求分析向工程实践转化研究,确定分解了系统、成品的设计及指标要求。通过系统架构优化、提高快速响应能力研究,建立大系统综合的系统架构。基于数据共享、控制融合的飞管平台以及氧气介质传感器技术,结合六性、FMECA和FTA,开展数字协同环境下生命保障系统综合设计,系统电子信息化程度取得突破,具备高度综合的全数字显示与控制、自主诊断和状态监测能力,获得高效维修保障能力,为实现玻璃化座舱、快速出动、快速布防、跨区域作战、自主保障提供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