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电磁式激振器在定电流时的运动方程本质上是非线性的,[1]文列出了电磁式激振器的振动方程,[2]文用图解法求解电磁式激振器的方程,本文在略去高阶小量后推导了电磁式激振器的振动方程,得到了变参数的振动方程,并用摄动法及渐近法求得了电磁式激振器的一次近似非共振,主共振,二次超谐波共振及二分之一次次谐波共振的稳定周期运动方程,以及稳定周期运动的条件。电磁式激振器的交流电流及直流电流会引起系统的等效刚度系数的变化,本文引入了刚度减小系数β及弹性阻力的概念。并且得出了电磁式激振器的激振条件:β<1电磁式激振器总是存在失真度问题,本文分析了影响失真度的因素,提出了减小失真度的办法,提供了操作及设计电磁式激振器的依据。文中还分析了影响静位移及最大位移的因素,提供了设计电磁式激振器的气隙δ时必须注意的问题。文末附有计算例题。  相似文献   

2.
为 了在保证声呐成像质量的 前提下,缓解近场聚焦精度与计算复杂度之间的矛盾,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失真度评估的时 变聚焦多波束形成算法。首先,建立近场时变聚焦模型,将聚焦点的时间结构和半圆形阵列 的空间结构联系起来,获得了各个聚焦点精确的延时信息;其次,在兼顾波束方向图的各项 性能指标的基础上,利用二阶锥规划(Second-order cone programming, SOCP)方法设计 了各个聚焦点的最优权值;最后,构建散焦波束失真度的评估模型,并在失真度阈值的约束 下,合理地选择了几个必要的聚焦面。仿真和测试结果表明,该算法减轻了硬件计算和存储 的压力,提高了工程的可实现性,而且对复杂多变的探测场景取得了很好的成像效果。  相似文献   

3.
研制了一种新型磨损试验机,用于研究材料在冲击滑动耦合作用下的磨损特性。试验机由电磁激振器激励悬臂梁产生法向冲击,电机带动旋转轴产生切向滑动。各试验参数(冲击力幅值、冲击力频率及滑动速度)调节方便可靠,最大冲击力、冲击频率及滑动速度分别为100Hz,200N及4.52m/s。本文使用该试验机对材料在冲击滑动耦合作用下的磨损特性进行了研究,并利用称重法、二维轮廓测量及电子扫描显微镜评估了材料磨损。结果表明:在相同试验条件下,试验的重现性较好,数据重复性误差小于7%。此外,硬度高的钛合金试件比硬度低的铝青铜试件磨损严重。  相似文献   

4.
科研工作中广泛用热流传感器测量辐射热流量。热流传惑器先后用“热容”为基础的校验系统和以辐射定律为依据的校验系统进行校验定标。1984年的对比试验中发现两种校验方法有较大的差异。本文根据一个小钣试验中的现象,说明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供有关人员讨论,以求统一测量基准。  相似文献   

5.
“78型”电涡流激振器属于非接触式叶片测频设备,适合于磁性和非磁性金属材料。 本文阐明了电涡流激振器的工作原理、性能特点及其在研制过程中所做的各种试验,如磁极型式,磁场的电模拟,磁极的气隙尺寸,交、直流励磁强度和激振器对叶片的相对位置等等试验。最后,介绍了电涡流激振器与功放的阻抗匹配和用该激振器对铝合金、钛合金、不锈钢、耐热合金等各种叶片进行测频试验的结果。  相似文献   

6.
我院103教研室研制的“HEV系列高能激振器”今年暑假通过了江苏省国防工办主持的鉴定。 HEV系列高能激振器应用了分块式超高性能Nd-Fe-13内磁式永久磁钢,使其体积和重量减少了1/3强。此外,该激振器在结构设计、装配工艺和技术性能等方面均有新的突破,尤其是该激振器的超高性能分块结构内磁式磁钢、“四桥式双人字型”夹布胶木弹簧、优化的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已知外载荷具有粘性阻尼的线性系统,提出了分析动力响应的状态空间法,用这个方法可以由结构的自由振动建立离散结构的状态方程,并求出在给定载荷下的动力响应。为了校验,由状态方程的系数矩阵求出了简支梁的动力特性参数,并与之作了比较。再用状态空间法求得的位移、速度响应与用模态叠加法求得的相应的响应作了比较。两者间的差别很小。最后,讨论了状态空间法的一些特点。  相似文献   

8.
本文建立了电磁激振器的机电耦合动力学模型,给出了面向实时控制需求的鲁棒控制器设计方法。通过试验对电磁激振器的模型参数进行了识别,通过试验结果与模型结果的对比验证了识别方法的有效性。基于CRIO搭建了快速控制原型验证试验平台,分别开展了空载作用下的加速度、负载作用下的动态力实时控制试验,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正弦、位移、速度、频率 如果知道泣侈(D)’l{J峰一峰或涪隔胜,频率川赫竺,(11寸/秒)一」’川: v=汀fD 例:i艾D二一叫·,f二二一0112,则v=3 1 .11!、」/秒。方程l变换,如:则计算0一峰矢徽或峰速伙v(1)也按止个变以,},已知的_几个以D二v/汀fla)f二 V汀D比如D用毫米,t 11。) 如果用国际单位制或米制,也一样。前例中V=0.8米/秒.把结果除l,000,v就是米l秒。 正弦位移、加速度、频率 设D用时,频率用赫芝,现在要计算。一峰矢墩或峰加速度,加速度要)lj重力单位,则计算公式为: A=0 .05llf2D(2) 例:设D=1,f二10Hz,则人=5.泣19。方程2也可变成其…  相似文献   

10.
国外,在飞行振动试验中采用过多种激振器(如偏心轮式、气流式和作动筒式等)。但是,近十多年来,越来越多地采用电磁式激振器。这里介绍的是“协和”001超音速飞机飞行振动试验中曾使用的一种机载电磁式激振器。  相似文献   

11.
对长二捆近地点变轨固体火箭发动机动平衡用校验转子、工装、空载/满载发动机、卸载/不卸载发动机以及有无喷管发动机等各种状态下动平衡参数进行了试验研究,并对其动平衡在数进行了理论计算。  相似文献   

12.
一种单片机控制超低频任意信号波形发生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介绍一种以AT89C52单片机为控制核心,采用直接数字波形合成技术产生方波、三角波、锯齿波、正弦波和其他周期信号波形的方法。其频率范围在0.001Hz~999.9Hz之间。幅度在0~20V无级连续可调,波形失真度:〈0.5%。具有稳定性好、性能优越、功能强大、操作方便等特点,使用价值高。  相似文献   

13.
文献介绍了北京强度与环境研究所气动热模拟试验用热流传感器银板标准热流校验系统(以下简称银板校验系统)的工作原理校验方法和误差分析。本文从工作原理、校验方法和误差分析等方面,评述银板校验系统与美国Arnold Engineering Development Center(AFDC)铜板标准校验系统(以下简称AFDC铜板校验系统)之间相同的地方,以及各自的特点。二十多年来中美两个校验系统的经历非常类似,精度水平相近。AEDC铜板校验系统由美国NBS复校后,定出系统不确定度为±3%。银板校验系统经综合分析定出不确定度为±4%。  相似文献   

14.
1.引言在研究结构动力特性和其他物理性质时,人们发现各种振源在时间上是随机的,因此其效果不能用正弦激振来恰当地模拟。最近几年,人们对用以确定结构对随机振动的响应的试验仪器和方法进行了大量研究。这种研究特别困难,因为随机过程的性质很复杂,需要用比较精密的仪器来产生和分析随机振动。最大的困难在于需要对电磁激振器一试件系  相似文献   

15.
本文利用动力优化准则法的基本方法,提出“频栅约束”(多个带状区间频率约束)条件下离心力场中结构优化设计的工程方法。同时提出多频率修正公式。开且应用这个方法对Y-2直升机金属桨叶和复合材料梯形桨叶进行了频率优化设计,取得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6.
本文提出用敲击激振法代替传统电磁激振器正弦慢扫频激振技术测试直升机旋翼玻璃钢桨叶动力特性参数,以简化测试设备,缩短测试时间,提高测试精度。文中介绍了敲击激振、FFT导纳频响数据处理的模态分析技术的原理和方法,以及在试验分析中采取的措施和经验,最后给出Y—2直升机玻璃钢桨叶的试验分析结果及其在检验修改有限元动力分析模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直升机旋翼旋转状态下浆叶固有频率的测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直升机旋翼固有频率的合理配置是其动力学设计的关键之一,除了分析计算外,在型号研制中还必须进行试验校验。本文介绍了一种对全尺寸旋翼在旋转状态下通过自动倾斜器激振,对应变响应的分析找出其固有频率的试验方法。针对旋翼试验中干扰因素多等特点,提出了一种将时域数据分段处理的新方法,在找挥舞二阶固有频率的过程中,经过认真的分析研究,对一个与之接近的频率给出了合理的解释。  相似文献   

18.
JDZ-3型电涡流激振是研究外覆纤维合材料薄壁金属圆管振动特性的激振源,本文阐述了电涡流激振的工作原理,性能特征及其在研制过程中所进行的各种试验,如涡流感应头结构型,恒磁路系统,激振器与试件之间的间隙,交流激磁强度和感应头激磁线圈的设计等。还介绍了激振器与功效的阻抗匹配,最后,用该设备对六种不同圆管进行激振试验,取得了良好的结果。  相似文献   

19.
本文用瑞利—里兹法求解了平面载荷作用下碳/环氧对称角铺设层合板的屈曲压力及自振频率,并研究了平面载荷对自振频率的影响,从而引出了无损试验方法对平板的适用性问题。文中有试验结果与理论的比较。  相似文献   

20.
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稀疏生成矩阵的高性能非正规LDPC码的构造方法,并研究了其性能。与传统的由校验矩阵定义的LDPC码相比,在相同的译码复杂度前提下,非正规LDPC码的编码复杂度更低。模拟结果显示,在加性高斯白噪声信道下,非正规LDPC码的性能要显著优于传统LDPC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