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主要研究空间非合作目标近距离逼近过程的控制系统设计与仿真问题.针对采用双目视觉敏感器实现对非合作目标的观测情况,提出一种考虑成像误差的目标位置矢量计算方法,有效保证目标位置解算的可行性.在主星视线坐标系下,分别考虑逼近过程的最大相对速度约束、控制推力和力矩约束,设计了基于非线性项解耦的递阶饱和PID形式的近距离逼近位置控制律和姿态控制律,并在逼近过程中设置停泊点以确保与目标无碰撞.最后对典型航天器非合作目标抓捕任务进行了数学仿真,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可在满足各种约束的情况下有效实现任意方向的空间非合作目标的抓捕任务.  相似文献   

2.
生物工程微操作机器人视觉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生物工程领域显微操作的要求和特点,设计并实现了一个显微视觉系统.该系统采用基于相关系数的模板匹配算法和基于形态学运算的识别算法,能同时获得至少3个目标的二维位置信息.这两种算法均可由能够用硬件并行实现的离散卷积运算来实现,从而能够快速地计算目标的位置信息,实现了实时视觉伺服控制.实验结果表明视觉伺服控制能有效地提高系统的性能;视觉系统能够满足实时控制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椭圆轨道卫星空间任意位置悬停的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任务星施加持续的控制加速度,使其在飞行过程中相对于目标卫星的空间位置保持不变,即实现任意位置悬停飞行。通过对任务星与目标星的相对运行分析和重力差异补偿分析,给出了在飞行过程中任务星相对于运行在椭圆轨道上的目标星实现任意位置悬停所需的径向、切向和法向控制加速度公式。最后对典型悬停飞行过程进行了动力学仿真,并对不同悬停飞行任务的能量消耗进行了对比分析,表明在一段时间内对任务星进行轨道悬停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4.
小天体伴飞脉冲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在同时考虑太阳和小天体引力的基础上,建立探测器相对小天体运动的动力学方程,利用状态转换矩阵描述小行星附近的运动.采用了一种阈值控制方法,当误差超过阈值时,利用脉冲控制使得探测器回到目标位置.研究结果表明,该控制方法能很好地实现探测器的位置保持,且方法实现简单、控制周期长、推进剂消耗少.  相似文献   

5.
当空间机械臂执行任务时与环境相接触,机械臂末端工具和目标之间可能存在很大的接触力.为了将接触力限制在一定范围内,本文提出了基于位置控制内环的阻抗控制对机械臂末端精细工具进行柔顺控制的方法.该方法建立了机械臂末端工具的位姿与接触力/力矩之间的动态关系,使用关节位置/速度传感器和腕力传感器的测量来得到关节角、关节角速度和末端接触力反馈,使得机械臂末端执行器根据反馈作出相应的顺应性运动.研究将阻抗控制应用在复杂精细的末端工具上,将位置和姿态同时纳入柔顺控制器的设计中,实现了末端位置和姿态的综合控制.最后本文以螺钉拆卸为例,对提出的末端柔顺控制律进行位姿控制和接触力控制的仿真验证.仿真结果表明,本文设计的柔顺控制器可以有效控制接触力在合理范围内,并在误差很小的范围内实现位置和姿态的综合控制,对实际工程应用中,机械臂末端的精细操作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基于最大化目标位置估计精度,针对两架无人机(UAV)仅有角度测量的情况,提出一种新的协同随机运动目标standoff跟踪控制方法.以目标位置估计均方根误差(RSME)作为性能指标,建立其与UAV观测几何构型之间的关系模型,进而确定了最优跟踪时UAV最优观测几何构型.采用扩展信息滤波实现目标状态的融合估计;考虑平台性能、碰撞规避、安全距离等约束条件,采用非线性模型预测控制(NMPC)实现UAV协同分布式在线优化控制.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在确保最优观测构型和跟踪精度的同时有效地提高了算法实时性.  相似文献   

7.
研究目标航天器存在机动的情况下追踪航天器与目标航天器的交会问题.只利用两航天器之间的相对位置测量信息,考虑目标机动、外部干扰以及状态耦合,提出一种改进的特征压缩方式并建立相应的解耦特征模型,基于该特征模型设计解耦的自适应控制方法实现追踪航天器与机动目标航天器的交会.仿真结果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并表明其优于传统的PD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8.
在目标跟踪问题中,针对飞行器控制算法难以适应目标大机动飞行甚至与我方博弈等难度较大任务的问题,提出了基于近似动态规划的目标追踪控制算法。该算法通过使用博弈策略对我方无人机进行训练形成经验,将双方位置等状态作为已知量,滚转方向作为控制量,利用两物体的相对位置得出其特征,并形成近似值函数;最终利用rollout算法进行最优跟踪决策求解,实现对跟踪目标甚至是博弈目标的灵活有效精确跟踪。仿真结果验证了近似动态规划用于控制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近距离的相对运动逼近过程是空间在轨服务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阶段.对该过程的动力学与控制过程开展研究,建立服务航天器向目标航天器逼近过程中的相对姿态运动模型和相对位置运动模型,在目标航天器本体坐标系下,采用直线逼近制导律,基于经典的比例-微分控制律对逼近过程中的相对运动状态进行跟踪控制.最后,建立Simulink动力学模型并开展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六维相对运动模型的可靠性以及控制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导弹中制导末段的最优搜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超视距导弹中制导末段利用导弹的剩余动力,自动搜索活动目标,使目标捕捉概率达到最大的最优搜索问题.给出了活动目标的位置概率分布;提出了基于活动目标位置概率分布的导弹搜索航线的规划方法;拟订了搜索系统的组成方案并对系统进行了设计;对该系统进行了仿真,验证它的活动目标的捕捉概率.  相似文献   

11.
对敏捷性飞机飞行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法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当飞机进行大迎角机动时,飞机可以获得敏捷性机动能力,在这种情况下,飞机的动力学特性呈现非线性的特征,此时飞行控制系统的设计是一类非线性控制系统的设计问题,设计可采用非线性动态逆的方法进行,为简化控制律和工程因素,重点研究了利用一阶动态作为系统的反馈线性控制,以得到线性化的系统,在此基础设计跟踪控制器,以满足大迎角非线性机动时的性能要求,最后以F  相似文献   

12.
战斗机大幅值机动运动准稳态设计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战斗机大幅值机运动特点,提出了准稳态运动概念及其设计方法,以准稳态运动为基准,对其运动非线性分析,并适当简化,生成准稳定运动的期望状态,输出,控制和小扰动线性化模型,采用LQR设计方法整定PID调节器参数,由准稳态运动的期望状态,输出,控制和调节器组成系统控制器,分别以四种准稳态运动为基准,设计了大幅值机动运动控制律,在六自由度全量飞机模型上的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设计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3.
Inter-spacecraft electrostatic force (Coulomb force) is desirable for close formation flying control because of its propellant-less and free contaminate characteristics attributed to the propellant exhaust emission. This paper presents robust optimal sliding mode control to deal with the problem of thruster saturation in tracking the formation trajectory for Coulomb spacecraft formation flying. The robust controller design is based on optimal control theory as a linear quadratic system, and it is augmented with an integral sliding mode control technique. The stability of the closed-loop system is guaranteed using the second Lyapunov method. The developed controller outperforms the existing ones, because it has a higher degree of fine-tuning to cope with the uncertainty. Numerical simulations are employed to confirm the efficiency of the developed controller.  相似文献   

14.
交流直线电机矢量变换控制软换向方法及实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了磁场定向矢量控制原理,研究了将其应用于交流永磁直线电机的方法与实现途径,建立了基于PC和专用AD/DA板的交流永磁直线电机控制实验系统,采用C语言开发了磁场定向矢量控制程序,由初始化程序得到矢量控制所需的初始化参数,实时中断程序对控制电流进行矢量变换,进而实现对交流永磁直线电机驱动的工作台进行运动控制.通过对初始化阶段电机动子位置、恒定控制电流下A相电流以及电机位置、速度控制的实验数据分析,验证了所研究的基于磁场定向的交流直线电机矢量变换控制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In this study, a two-step control methodology is developed for energy-optimal reconfiguration of satellites in formation in the presence of uncertainties or external disturbances. First, based on a linear deterministic system model, an optimal control law is analytically determined such that a satellite maneuvers from an initial state to a final state relative to another satellite. The structure of this optimal solution is predetermined and simply given by a linear combination of the fundamental matrix solutions associated with the original equations of relative motion. Only the coefficients are to be determined to satisfy given initial and final conditions. In the second step, an uncertain nonlinear formation system is considered and a robust adaptive controller is designed to compensate for the effects of uncertainties or disturbances that the formation system may encounter. Although the control strategy is inspired by sliding mode control, it produces smooth control signals, thereby avoiding chattering. Also, an adaptation law is added such that the uncertainty or disturbance effects are effectively and quickly eliminated without a priori information about them. The combination of these two controllers guarantees that the satellite accurately tracks the optimal path in the unknown environment. Numerical simulations demonstrate the effectiveness and accuracy of the proposed two-step control methodology, in which a satellite formation is optimally reconfigured under unknown environmental disturbances.  相似文献   

16.
用于小幅值精确控制的纵向飞行品质准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用于评定飞机小幅值姿态和航迹精确控制的纵向飞行品质准则,提出以线性化小扰动飞机方程和飞控系统为评定对象,用等效系统拟配法、系统稳定裕度、Neal-Smith准则、姿态带宽准则、GM/PM准则和回落准则对整个飞机进行品质评价。综合分析这些准则的相互关系后,认为分别用上述6种方法评价飞机的飞行品质,可以得出该飞机的综合性能指标,而不至于得出一个片面的结论。  相似文献   

17.
一种基于混沌神经网络的拟人智能控制方法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提出一种基于混沌神经网络(CNN)的拟人智能控制方法.首先利用拟人智能控制理论得到定性控制律(线性或非线性),然后利用CNN实现控制律的定量化.Hopfield神经网络具有快速的优化能力,但容易陷入局部极小,将遍历性的渐变混沌噪声引入其中,形成具有快速全局优化能力的CNN.对二级倒立摆控制的仿真和实验结果均表明该方法有效.   相似文献   

18.
研究一类构形为中心刚性带挠性梁的航天器平面快速大角度机动的动力学与控制问题。利用Hamilton原理,建立了系统的非线性无穷维动力学模型;在只可测量刚性主体旋转角及其速率的情况下,设计了一种线性反馈控制方案,并应用LaSale不变原理证明了相应闭环系统的渐近稳定性。  相似文献   

19.
具有相乘非线性的马达速度鲁棒控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变转速变排量联合控制是一种新型的容积控制,具有效率高和相对快的响应,但由于具有相乘的本质非线性,给控制带来一定的难度.针对变频调速变排量联合控制的泵控马达速度试验系统,建立了系统的数学模型,对存在的本质非线性问题,提出采用精确反馈线性化方法进行线性化处理,并设计了基于积分滑模面的马达速度滑模变结构控制器.由于系统参数多,各个参数是变化的且不易确定,造成常规的滑模变结构控制输出抖振现象严重,为降低输出抖振现象,提出采用自适应模糊滑模控制器进行改进,并对稳定性进行证明.最后对该控制方法的抗干扰性和正弦信号跟踪性进行了仿真试验,仿真结果验证了所设计的控制方法正确性.   相似文献   

20.
根据多模态滑模概念,提出了一种快速非奇异终端滑模控制方法(FNTSM,Fast Nonsingular Terminal Sliding Mode),实现了非奇异终端滑模控制的全局快速收敛.多模态滑模通过设计分段切换函数,实现多个滑动模态.FNTSM的切换函数由线性滑模的切换函数和非奇异终端滑模的切换函数连接而成.当系统状态远离平衡点时,系统运行于线性滑动模态;当系统状态靠近平衡点时,系统运行于非奇异终端滑动模态.设计了切换型控制律,保证了系统的到达时间和滑动时间都是有限的.数值仿真表明:FNTSM控制与非奇异终端滑模控制、线性滑模控制相比具有快速性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