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实时显示生成器(RTDB)是一种生成逻辑驱动显示的交互式图形工具样机。这些显示反映了当前系统状态,实时完成故障检测算法,采纳老练飞控人员的操作知识。该RTDB采用面向目标的方法,将基本操作逻辑和显示符号结合起来。要生成显示时,用户利用这种方法可规定屏幕布局和驱动逻辑。RTDB正在UNLX下用C语言开发,利用了MASSCOMP图形环境,作了适当的功能划分,以便于移植到其它图形环境。RTDB是为用户化实时数据驱动的航天飞机系统显示而开发的。使用该工具初始功能度的显示在STS—26发现者号轨道运行阶段投入了实用。目前正在NASA/JSC任务操作部开发的实时数据系统工程准备利用RTDB产生几种显示。本文介绍了这种工具的特点、目前的发展状况及其应用。  相似文献   

2.
NASA约翰逊航天中心正在作一系列研究,探索提高当前和未来载人指控中心工作效率和实用性的途径。实时数据系统(RTDS)工程已研究了几种技术并用于指控中心环境。该环境是以工程工作站构成的多机种网络,该网中仿真的和实际的航天飞机任务现场数据作实时分配。该系统由一组复杂的交互进程组成,必须以最少的停顿时间提供多种服务。本文介绍一些能保证系统各功能高度可靠和高度可用的方法。包括一个进程可见性工具,一个本地工作站环境监视器,一个网络级通信工具和一个采用人工智能技术的全局进程。  相似文献   

3.
美军第二天战中队全球定位系统用户操作小组开发出一种新能力,可使作战人员获得实时且更精确的GPS数据。这种新能力利用谷歌地球(Google Earth)软件,向全球地面作战人员显示由GPS运行中心(GPSOC)提供的数据。  相似文献   

4.
本文介绍航天飞机的航天指控中心的功能和历史,阐述了通信和数据处理设施,重点则在显示系统的变迁。作为航天指控中心改造的一部分,将用新技术成果取代现有的显示系统。这种更新改造将构成一套高性能局网(LAN),向各工程工作站发送实时和历史数据,在工作站上处理和显示。这种结构的好处是:软件开发环境更灵活,更加模块化,因而有利于今后的改造更新。探讨了建议的新结构以及这一改造的工程和计划管理问题,重点在各局网的任务。  相似文献   

5.
以某型民用飞机为背景,阐述了飞控系统功能验证的重要性以及驾驶员在环试验对飞控系统功能的验证作用。在此基础上,介绍并设计了作为驾驶员在环试验重要评定依据的驾驶舱仿真仪表显示系统。此系统利用VC++6.0和OpenGL编程工具的核心优势,同时采用VMIC实时网通讯保证了仿真仪表显示的实时性。并通过驾驶员在环试验,验证了驾驶舱仿真仪表显示系统的实时性和可靠性,能够满足飞机地面模拟试验的需求。  相似文献   

6.
为了适应新的使用要求,我们为刚研制成功的分布网络指挥监视显示系统开发了新颖的结构型实时显示软件系统。该系统可用于各种类型的显示工作站,能将航天任务所需的各种参数用曲线、条图、表格等形式直观显示出来。本软件设计中采用了结构型的参数处理及显示处理方法。这种方法同样适用于其它的应用软件系统。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直升机飞控系统仿真试验用综合显示系统(后简称模拟综显)的研发途径,探讨了直升机综合显示系统(后简称综显)的完善发展方向。该模拟综显在某新型直升机飞控(操纵)系统地面闭环仿真试验(台)及某改进型直升机航电系统试验(台)等进行了大量试验,结果表明其设计完全满足需求,并可当作便携式虚拟测试设备及各种飞行器综显技术创新的原理样品。  相似文献   

8.
杨一栋 《航空学报》1992,13(8):393-400
为跟踪90年代由高级语言开发飞控实时软件的总趋势,本文综述了高级语言在飞控中应用前景;归纳了编译器效率指标、编译器与目标计算机、软件生产率等问题。还简要地以C语言开发某直升机数字飞行控制系统为例,对高级语言开发实时飞控软件作了初步探讨,叙述了方法步骤,仿真验证手段及其结论。  相似文献   

9.
航天飞控软件操作概图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航天飞控软件是具有高可靠性要求的软件系统,对其进行可靠性测试是航天飞控任务的基本要求。操作概图是进行软件可靠性测试的基础。由于开发大型软件系统的操作概图比较复杂,使其成为了制约开展软件可靠性测试的主要困难之一。本文以地面航天飞控软件为例,介绍了实时飞控软件操作概图的开发步骤和方法。首先是确定软件系统的操作模式,并确定每个操作模式所运行的相关软件;然后给出了识别每个软件的操作发起者和操作方法;最后对不同类型的操作给出了确定其发生概率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NASA哥达德航天中心 (GSFC)正在进行一项被称作“将任务作为Internet节点来操作 (OMNI)”的计划 ,以验证将Internet通信技术用于空间通信的可行性。其目的是为将来的空间任务提供全球寻址能力、标准网络协议及Internet应用能力。 2 0 0 2年 8月进行的航天飞机飞行对这样的通信结构和操作概念进行了配置和测试 ,该实验被穿插在一项称作“航天飞机上的通信导航论证 (CANDOS)”的任务中进行。该任务使用装在航天飞机舱内的一部小型可编程收发机 ,与NASA地面跟踪站以及NASA中继卫星系统进行通信。这种收发机包括一个运行Lunix操作系…  相似文献   

11.
一、概述 俄罗斯是一个航天大国,1957年将世界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送入空间,1961年首创了人类进入空间的记录,后来的载人航天活动一直保持着先进水平。为载人航天专门建立了飞行任务控制中心,该飞控中心位于莫斯科郊外的加里宁格勒,经过不断的建设和发展,形成了技术雄厚,功能强大的载人航天任务的(飞船、空间站和航天飞机)指挥控制中枢。现在运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介绍了一个在 MS Windows 3.0 图形环境上开发的飞行模拟实验的多窗口显示系统,包括该系统的结构、组成、功能、操作和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相似文献   

13.
一、背景航天飞机的作业带来了许多复杂问题。不仅对于NASA局的飞行器设计工程师带来了新问题,而且RCA公司导弹试验工程承包部(该部为RCA公司常驻东靶场的机构,从1953年以来就承包东靶场导弹和航天试验测控系统的规划、设计和各站测控设备以及数据处现设备的操作维护——译者注)的规划人员和工程师也要负责改进东靶场的跟踪系统、计算机系统、遥控系统和显示系统,以便适应航天飞机作业的一些新情况。  相似文献   

14.
针对导弹控制系统结构复杂,信号线繁多,难以在故障诊断软件设计中实现诊断过程图形化实时显示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自定义组件开发故障诊断软件的方法.根据导弹控制系统的故障诊断流程及实时显示需要,对其结构进行了分析,抽象出了主要组成元素--信号通道和部件,由此提出了需要定义的相应组件.用Borland C Builder6.0开发环境进行了应用实践,证明使用这种方法可快速开发出能图形化实时显示故障诊断过程的导弹控制系统故障诊断软件,开发出的软件还具有运行稳定、修改升级方便等优点.  相似文献   

15.
随着航天飞控中一心承担的航天测控任务越来越复杂以及新的软件体系结构设计的需要,总结历次航天测控任务中用户对显示的需求以及开发人员以往开发监控显示软件的经验,主要论述原监控显示系统软件存在的问题和在新的监控显示系统中如何针对这些问题进行改进。详细分析了改进的方法、策略和拟采用的实现技术。  相似文献   

16.
竹青 《国际航空》2010,(12):37-38
<正> 美国空军考虑在下一代航天飞机的远期方案中,将可重复使用的火箭系统(RBS)组合上面级的轨道飞行器(航天飞机)方案,替代现在一次性使用的火箭系统组合上面级方案。美国航天飞机现在均由一次性的运载火箭垂直发射升空,完成任务后由驾驶员操作返回发射场跑道。这种方式的最大缺点是,助推系统的一次性使用带来的高发射成本。为此,美国空军一直在考虑由无人驾驶的航天飞机直接从发射场跑道上起飞着降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7.
近10年来,飞机制造商开发出了一系列飞机健康管理的软件和工具.随着机上自检测设备(BITE)和状态监控系统(ACMS)的日趋成熟,从飞机各系统采集到的故障信息不仅仅能用来为飞行中的驾驶员提供报警,也可实时地下传到地面工作站,让地面维修人员实时掌握飞机的健康状态并提前做好即将到站飞机的维修准备,从而大大减少了航班的延误和取消率.  相似文献   

18.
约翰逊航天中心任务操作部(MOD)的主要任务是为空间运输(STS)系统提供地面保障和训练宇航员。随着轨道器飞行频度增加,而且航天计划日益成为国家的科技实用资源,用现有方法和设施提供高质量的保障、产品以及宇航员训练面临着极其严峻的挑战。为此正在进行几项工作,通过应用自动化技术(特别是在遥测监视和分析领域)减轻目前压在训练有素的操作人员肩上的重担。利用由操作人员设计和开发的软件,分阶段引进多任务分布式工作站的工程也在顺利进行。确立了一种用户开发样机的新概念,样机与现有集中式监视系统同时工作,相互参照评价,然后分阶段投入实用。从概念提出到样机移交,用户和开发者的广泛参与可确保评价、改进,以及最重要的——验收高度成功。  相似文献   

19.
简要介绍运输机光传操纵系统的硬件及其特点,这些硬件是:挠性飞行器管理组织结构、纤维光缆装置、主动手控器、主飞控计算、光导机械装置和录敏驱动装置,同时还介绍了一单通道主飞控系统的地面演示和一副翼配平控制系统的飞行演示,光传操纵系统的设计与演示经验可供有关人员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20.
东航天导弹中心(ESMC)正准备用彩色图形系统取代原靶场安全系统中的单色CRT系统。靶场安全的任务是使导弹飞行对生命、健康和财产的危害减至最小。在完成这一任务中,靶场安全显示系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为作出继续飞行还是停止飞行的判决主要依赖于该系统显示的信息。发射工作日趋复杂,靶场安全军官必须实时查看的信息量和复杂性也大为增加。因此,准备用新的显示系统取代现用的单色CRT显示系统。该新系统包括多台功能更强的主计算机,若干高分辨率和中等分辨率的彩色图形显示器。新系统有下列改进:用彩色、线条形、闪光改进显示;软件更易维护;扩大用户对显示的控制;承担目前由中心计算机系统完成的许多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