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田峰  林荣文  吴雅琳 《航空动力学报》2019,46(10):14-18, 65
永磁同步电机(PMSM)是一种具有很强非线性的动态系统,在工业驱动应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实时辨识转动惯量对于高精度PMSM系统控制和稳定性状态监测具有重要意义,但传统转动惯量识别方法精度较低。在传统离散模型参考自适应理论基础之上,用柯西变异粒子群优化(CMPSO)算法代替待辨识参数自适律设计环节,以实现PMSM转动惯量识别。该转动惯量辨识方法充分利用了CMPSO算法的快速高效收敛性,仿真结果和试验结果表明了可行性、正确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2.
电液负载模拟器的神经网络参数辨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彪  赵克定  孙丰迎 《航空学报》2009,30(2):374-379
基于神经网络,提出一种根据参数上下界辨识系统参数的新方法。在建立电液负载模拟器模型的基础上,在待辨识参数的上下界内,使用神经网络对动态系统的参数进行辨识,找到一组参数使之满足对实际系统的最佳逼近,使系统在实际输入信号下能更好地复现实际系统的实际输出。并使用另一组实验数据检验辨识结果对实际系统的任意实际输入输出采样数据组的逼近程度。验证结果表明该辨识结果能很精确地逼近实际系统。该方法可用于一般复杂系统的实际参数辨识。  相似文献   

3.
一种线性辨识系统动态模型的自寻优算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静态特性已知的线性时变系统,通过对其动态响应数据的分析,建立了随时间跳变的动态参数模型,提出了一种新的线性自寻优辨识算法。该算法在静态特性约束条件下,可估计模型的跳变时刻及结构参数。经对某航空发动机电子综合调节器燃油通道动态过程参数模型辨识的实例,验证了该算法精确快速。   相似文献   

4.
广义结构结合部参数辨识公式及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新  王德石  陈新度  周济  余俊 《航空学报》1994,15(11):1321-1326
提出了一个利用实测传递函数辨识结构结合部参数的一般公式,给出了相应的辨识算法。由于该方法对动态测试尤特殊要求,故扩大了适用范围,方便了工程应用。在辨识算法上,避免了对实测传递函数矩阵的反复直接求逆运算,降低了辨识参数对测试误差的灵敏度,提高了辨识精度。实例验证该方法具有良好的辨识精度。  相似文献   

5.
针对MEMS陀螺仪零偏随时间变化的问题,提出了一种MEMS陀螺仪的零偏建模与估计方法.通过分析静态条件下陀螺仪零偏变化的影响因素,建立了陀螺仪零偏和温度之间的差分方程模型.采用系统辨识的方法,给出了系统模型的参数辨识流程.基于最小二乘法,实现了模型参数的辨识.设计了测试验证试验,基于陀螺仪的零偏样本特性建立了三阶差分方程,并进行了参数辨识和模型验证,结果表明该模型可以有效地估计陀螺仪的零偏.  相似文献   

6.
一种基于参数辨识的微小型无人直升机建模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吴建德  李平  韩波 《航空学报》2007,28(4):845-850
 针对具有高度非线性、复杂动力学特性的微小型无人直升机,提出了一种基于参数辨识的建模方法。该方法结合了机理建模和系统辨识的优点,通过严格的机理推导建立了微小型无人直升机横纵向通道通用的参数化模型,建模过程着重考虑了主旋翼、平衡杆和机身的耦合对飞行动态特性的影响。利用基于偏相干分析法的频域辨识获得某型无人直升机的关键参数,进而确定模型。模型预测数据和飞行试验数据的比较表明,所建模型很好地反映了该型无人直升机在悬停状态下的动态特性,可以在该状态下以此模型进行自主飞行控制器设计。  相似文献   

7.
针对永磁同步电机(PMSM)运行过程中电机参数受运行工况影响实时摄动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稳态欠秩方程的电机多参数并行在线辨识算法。对PMSM稳定状态方程组的系数矩阵进行分析,指出PMSM稳定状态方程组为秩数为2的包含3个未知参数的欠秩方程。基于Lyapunov稳定性理论及Popov超稳定性理论分别设计了PMSM模型参考自适应多参数并行辨识器,通过设计合理的自适应律使得参考自适应系统渐进稳定,对电机定子电阻、电感及转子磁链进行相应辨识。试验辨识结果验证了所提辨识算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8.
基于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的小型无人直升机悬停动态建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方舟  李平  韩波  侯鑫 《航空学报》2009,30(8):1508-1514
小型无人直升机(SUH)是一类典型的非线性动态系统,由于其本质不稳定性,由开环辨识实验获得的数据通常是小样本的,使用传统黑箱辨识方法难以获得较好的辨识效果。提出一种利用支持向量机(SVM)对SUH悬停动态进行辨识建模的新方法。通过动力学机理分析和合理的简化,确定了模型的非线性回归形式,以及从低维输入空间到高维Hilbert特征空间的映射关系和相应的机理核函数,并应用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S-SVM)训练获得SVM模型和对应的参数化非线性多输入多输出(MIMO)模型。利用实际飞行数据辨识得到的模型不仅具有良好的预报精度,而且显式表达了各状态变量之间以及输入与状态之间的耦合关系,便于非线性控制策略的设计。  相似文献   

9.
针对小型无人机(UAVs)研制中操稳特性和飞行控制律设计评估对气动参数辨识的需求,提出了一种混合遗传粒子群优化算法(HGAPSO)。该算法以粒子群优化算法(PSO)为主体,在粒子优化路径中,引入遗传算法(GA)的交叉变异操作,增强粒子群跳出局部最优的能力;同时采用Kent映射改进粒子种群的初始化,使初始种群在可行解空间内分布更加均匀,增强全局优化能力。基于仿真结果,依据辨识准度及辨识成功率,对比了HGAPSO、常规PSO和GA优化算法气动参数辨识的结果,然后用蒙特卡洛仿真测试随机观测噪声的影响,结果表明该算法兼备PSO算法高的搜索效率和GA算法的全局优化能力,对随机观测噪声不敏感。最后,通过设计小型UAV试飞示例进行综合应用评价,结果表明:HGAPSO算法基于真实试飞数据进行气动参数辨识取得了满意结果,具有良好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0.
齐乐华  史忠科 《航空学报》2008,29(4):1055-1060
 液态浸渗挤压是一种可以由液态金属直接成形复合材料管、棒、型材的新工艺,针对该工艺过程参数和成形过程难于控制的现存问题,在对其辨识建模特点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采用基于U-D分解的非线性模型和参数在线估计方法,辨识出液-固挤压铝基复合材料过程的动态模型。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提高模型和参数在线估计的计算效率和数值稳定性,辨识模型能很好地反映系统的动态特性,说明该在线估计方法工程应用的有效性,同时也为液-固挤压复合材料工艺的实际应用和过程控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
A novel personnel surveillance system has been developed to detect and identify threatening objects, which are undetectable by metal detectors, concealed on the human body. This new system can detect threats which are fabricated with plastic, liquid, metal, or ceramic. It uses millimeter-wave array technology and a cylindrical holographic imaging algorithm to provide full-body, 360-degree coverage of a person in near real-time. This system is ideally suited for mass transportation centers such as airport checkpoints that require high throughput rates and full coverag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efforts are underway to produce a privacy algorithm that removes the human features from the images while identifying the potential threats. This algorithm locates and segments the threats and places them on a wire-frame humanoid representation. The research areas for this algorithm development include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s, image processing, edge detection, and dielectric measurements. This system is operational and results from this test and the privacy algorithm will be discussed in this paper  相似文献   

12.
达人  陈新海 《航空学报》1991,12(3):173-179
 本文提出一种分级式分敞信息滤波算法,并通过具体实例研究了它在组合导航系统中的应用。这种算法的特点是主滤波器的计算量小,量测修正只涉及到加(减)法运算。尤其适合于数据采样频率较高、反馈校正间隔较长的组合导航系统。  相似文献   

13.
 <正> 近年来,如何解决自适应控制对于建模误差的鲁棒性问题,以便自适应技术能应用到工程实际中去,是人们最关心的问题之一。本文在Bar-Kana的基础上,针对高阶对象跟踪低阶模型的鲁棒性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离散多变量直接鲁棒自适应控制算法,仿真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4.
随着重力测量和水下导航技术的发展,惯性/重力匹配导航技术因其精度高、自主性强和航时长等优点,已成为水下自主导航的重要研究方向。惯性/重力匹配导航系统主要由惯性导航系统、重力实时测量、海洋重力场背景图和重力匹配定位算法构成。重力匹配定位算法通过将实时测量的重力异常值与构建的重力场背景图进行匹配,得到水下运载体当前时刻的位置信息,是惯性/重力匹配导航技术的核心。本文详细介绍了重力匹配算法的技术发展现状,重点分析了具有代表性的ICCP算法、SITAN算法、矢量匹配算法及其衍生算法,并对惯性/重力匹配水下自主导航技术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5.
提出了一种高升力系统卡位信号的算法。用于将襟/缝翼控制手柄上的传感器信号转换成高升力系统计算机的命令卡位信号。本算法相较于传统的算法有两处改进,第一处是在手柄卡位信号的计算中增加了信号有效性的确认环节,可以避免当手柄短暂通过手柄卡位信号无效的区域时,产生无效的卡位信号,继而对后续的命令卡位信号计算造成影响。第二处是在命令卡位信号的计算中加入将两个计算机设为主-备关系,并进行表决计算的算法环节,避免了传统算法中由于信号传输延时导致不同通道间输出的命令卡位不一致,从而导致襟/缝翼半速运动的现象发生。本算法可以使最终输出的四个通道的命令卡位信号正确且一致,并已通过实验验证其鲁棒性较强,对民用飞机高升力系统设计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6.
飞行校验系统作为一个测量认证系统需要有足够高的测量精度,为了保障飞行校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必须对接收机进行定期标校。对测试系统的软硬件连接作了介绍,重点研究了标校系统中的信号源控制技术以及自动标校算法,实验表明,自动标校系统标校精度能够满足实际工作要求。  相似文献   

17.
双星导航定位系统采用双星定位体制,其定位基本原理为三球交会测量原理,其中2颗量测量与用户到2颗卫星的距离有关,与用户高程有关的第3个量测量是决定系统定位精度的关键因素.为此,为了简化定位算法,文章根据地球椭球几何及大地纬度的相关知识,推导了与用户高程有关的第3个量测量的精确模型,进而建立了用户的定位算法.该算法具有简单...  相似文献   

18.
通用的雷达信号处理平台在中断响应、数据传输等方面对系统的实时性和可靠性要求较高,在设计时有必要采用高性能的实时操作系统,同时采用PCI总线来保证高速的数据传输。为此,基于实时操作系统VxWorks,以高性能微处理器PowerPC7457为核心,采用PCI总线机制,借鉴软件模块化思想,构建了通用的雷达信号处理平台。可用于信号处理算法的开发验证,具有较高的实时性和扩展性。  相似文献   

19.
This paper presents an algorithm for a class of suitably constrained reduced-order filters which minimize the variance of the estimated variables. The algorithm generates both the filter gain history and the true estimation error covariance. The algorithm provides a quantitative criterion which can be used to measure the performance of any reduced-order estimator. Both continuous and discrete estimators are considered. Several examples are treated including an application of the technique to a hybrid navigation system of high order.  相似文献   

20.
温度直接影响惯性仪表及惯性平台的使用精度,而高精度温控系统的设计依赖于准确的平台加温模型,针对平台系统中多种惯性仪表加温过程复杂度高,当前采用的阶跃响应辨识方法存在模型适应性差、精度不高等情况,且针对基于梯度下降的BP学习算法存在局部收敛的问题.采用基于遗传算法寻优的神经网络辨识的方法,对惯性仪表加温模型进行建模,试验验证通过遗传寻优后的BP神经网络学习算法,提高了网络的学习精度,进而提高了平台系统中惯性仪表加温过程数学模型的精度,模型适应性较高,为后续惯性仪表的加温控制方法的设计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