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65 毫秒
1.
在1350~1550℃下,对3mol%Y2O3稳定的四方ZrO2多晶陶瓷(Y-TZP)进行了超塑性拉伸试验,最大延伸率达285%。研究了拉伸变形特性,测定了1460℃下的应变速率敏感性指数m=0.37。扫描电镜、透射电镜和X射线衍射仪研究表明;Y元素在晶界处偏析;超塑变形时晶粒明显长大;变形促进了四方相(t)→单斜相(m)ZrO2的马氏体转变,其相位关系为(100)m∥(100)t;,[001]m∥[001]t,αm^αt=9.3°,m-ZrO2呈板条状。X射线光电子谱(XPS)结果说明:晶界玻璃相不是陶瓷超塑性变形的先决条件。  相似文献   

2.
在1 350 ̄1 550℃下,对3mol%Y2O3稳定的四方ZrO2多晶陶瓷(Y-ZTP)进行了超塑性拉伸试验,最大延伸率达285%。研究了拉伸变形特性,测定了1 450℃下的应变速率敏感性指数m=0.37。扫描电镜、透射电镜和X射线衍射仪研究表明:Y元素在晶界处偏析;超塑变形时晶粒明显长大;变形促进了四方相(t)→单斜相(m)ZrO2的马氏体转变,其相位关系为(100)m〃(100)t,「001  相似文献   

3.
本文讨论了下面问题的分歧点的存在性:-pxi〔(1+|u|2)p2-1uxi〕=μu+f(x,u),x∈RNu(x)→0,当|x|→+∞时,u0,μ∈R1,N>p≥2{证明了μ=0是上述问题的分歧点。  相似文献   

4.
X—x^2更新过程模型结构可靠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讨论强度是随机变量X,应力是复合X^2一更新过程(Y(t),t∈(0,T)的结构可靠性模型的可靠度问题,获得X-Y(t)半随机过程模型结构可靠度表达式。  相似文献   

5.
设(a,b)∩→R是一个有界开区间,考虑如下的特征值问题{∑(t,k=r+1)(-1)^kD^k(Pk(x)D^ky)=λ(-1)^rD^2ry,x∈(a,b);D^ky(α)=D^ky(b)=0,k=0,1,…,t-1其中t,r均为正整数,且t〉r≥1,Pk(x)满足某些条件(k=r+1,r+2,…,t)。利用这些条件,运用某些著名不等式和分析技巧,对本文中的变系数微分方程的特征值估计问题,建立  相似文献   

6.
非比例阻尼(NPD)促成密频内共振(IRCF),密频内共振(IRCF)强化非比例阻尼(NPD)的耦合作用。两者的关系集中体现在密集模态的复幅互调制的规律上,其中A为复幅向量,C为阻尼阵,为失谐矩阵,μ为正值小参数。本文针对四种情况(1)C奇异;(2)非奇异;(3)非亏损;(4)亏损。讨论复幅向量A(t)的演化和系统能量E=AHA衰减的特点,得到一些有用的结论,尤其在情况(1)中发现N个密集模态的复幅的某些线性组合不随时间变化,E不衰减至零,生动地说明了NPD和IRCP的相互影响。  相似文献   

7.
设p〉0且p≠,对于含参数p的积分∫p^xe-^t^pdt,我们确定出相应的实数α=α(p),β=β(p)。使得不等式[1-e^-βx^p]^1/p〈1/Γ(1+1/p)∫0^xe^-t^pdt〈[1-e^-αx^p]^1/p(x〉0)恒成立。  相似文献   

8.
双参数指数分布下定时截尾恒加试验的统计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设产品寿命服从双参数指数分布ε(λ,μ),其中λ>0为尺度参数(失效率),μ>0为位置参数(保证寿命)。在加速应力水平Si下,失效率和保证寿命的加速模型分别为 lnθi=β0+β1ψ1(Si)+β2ψ2(Si) μi=α0-α1f(Si),i=1,2,…,k 本文给出了定时截尾情形下对由恒定应力加速寿命试验得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的方法。获  相似文献   

9.
主要利用文[1]中的变换,将下列二阶n次多项式自治系统dxdt=g1(x)+h1(x)ydydt=g2(x)+h2(x)y(*)(其中,g1(x)=∑ni=0aixi,h1(x)=∑n-1i=0bixi,g2(x)=∑ni=0cixi,h2(x)=∑n-1i=0dixi)变换成Lienard方程,再利用构造Dulac函数的方法和文[2]中的一个定理,得到了二阶n次多项式自治系统(*)的极限环唯一性的几个充分条件。  相似文献   

10.
讨论了带奇异电磁势的Schrodinger算子-(-iα)2+V的性质,将A.Persson关于info(-十V)及infσeas(-十V)的定量描述推广到具有奇异电磁势的情形;讨论了Kato-Simon不等式半群描述的等价形式。Kato-Simon不等式的半群描述是:当α∈L(RN),0≤V∈L(RN),H是-(-iα)'+V按形式意义下的自伴扩张,H0是-Δ+V的Friedrichs扩张,则|exp(-tH)f|≤exp(-tHO)f|,f∈L2(RN).主要定理是:当α∈L(RN),divα∈L(RN),0≤V∈L(RN),则|exp(-tH)f|≤exp(-tH0)|f|充分必要条件是|(H十λ)-1|≤(H0十λ)-1|f|,这里f∈L2(RN),λ>0。  相似文献   

11.
阐述了死区效应的产生机理及其在开环控制下对逆变器输出基波电压的影响和死区谐波频谱分布情况。在此基础上,通过闭环传递函数带宽分析,定量地分析了闭环系统对死区效应的抑制作用以及控制带宽大小对抑制死区效应效果的关系。以单电流闭环控制的LCL滤波并网逆变器系统为例,进行闭环控制带宽对死区效应抑制的仿真验证。最后,在一台250kW三相并网逆变器上进行实验验证。仿真和实验结果证明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2.
采用重复控制器的逆变电源数字控制方案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重复控制理论是抑制谐波干扰的一种有效方法,但在逆变电源系统中,由于模型的不精确,常规方法的基于完美对消思想设计的重复控制器不适用于电源系统,针对不精确的模型,本文提出了基于部分对消思想的重复控制器设计,文中首先分析了重复控制器对谐波的抑制机理,并证明了它的稳定性和收敛性,其次给出了控制器设计的具体步骤,并给出了相应的仿真和实验验证。  相似文献   

13.
五相混合式步进电机因其定位精度高、转矩脉动小以及转矩密度高等优点而应用愈加广泛。为进一步减小其运行噪声、提高系统整体效率,本文提出一种可抑制三次谐波的五相混合式步进电机空间矢量脉宽调制(Space vector pulse width modulation,SVPWM)优化控制策略。首先搭建了考虑互感条件下的五相混合式步进电机解耦控制数学模型。在此基础上,采用相邻两大矢量和两中矢量合成混合电压矢量的SVPWM控制策略,并给出了相应的五相混合式步进电机双闭环控制系统。本文所提的混合SVPWM算法通过利用大、中矢量在基波、三次谐波双坐标系对应关系以达到抑制三次谐波的效果,能够有效降低相电流纹波和谐波含量。最后,研制了一套基于FPGA的实验平台,对所提策略与传统滞环算法、大矢量SVPWM算法进行对比研究,重点分析了3种算法对相电流纹波和谐波含量的影响,从而验证了所提算法的正确性和优越性。  相似文献   

14.
谐波传动齿啮式输出啮合参数的优化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谐波传动齿啮式输出刚柔轮齿的啮合特点,建立了一种同时考虑啮合侧隙和啮合效率的齿啮式输出啮合参数优化设计的数学模型。该模型有7个变量、2个目标函数、3个等式约束条件和7个不等式约束条件,优化方法采用罚函数法。文中对优化实例的结果进行了分析,得出了通过适当提高径向变位系数和他齿高可改善轮齿啮合性能的结论。文中提出的理论和方法为齿啮输出式谐波传动的啮合参数设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5.
谐波传动共轭齿廓的运动学仿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包络理论,通过建立谐波齿轮传动共轭齿廓分析的通用数学模型,在已知柔轮齿廓的条件下可求得与之共轭的刚轮理论齿廓的离散点,通过最小二乘拟合的方法求得刚轮的工作齿廓,并通过啮合区段干涉检验法来校验齿廓的重叠干涉,最后通过计算机程序对所求的刚、柔轮工作齿廓进行运动学仿真以验证所求工作齿廓的合理性,还通过实例对程序进行了验证。本文的方法为探索谐波齿轮用新型工作齿廓提供一条可行的途径,并使小速比谐波齿轮传动变得可行。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一种用普通开关电源专用集成电路控制块作为控制电路,以升压式变换器作为功率电路的功率因数校正电路。该电路的输出直流电压经采样、误差放大作为电流基准,将Boost功率开关电流与电流基准比较,当功率开关电流瞬时值小于电流基准时,用专用IC发出的给定宽度脉冲驱动功率开关;反之,将提前关断功率开关。当负载变化时,电流基准也变化,从而保证了输入电流波形跟踪输入电压波形和输出电压的稳定。本文提出了该电路输入电流的计算方法,编制了分析程序,分析了输入电流的谐波含量,并计算了电路的输入功率因数。得出了在占空度为0.5时获得最大功率因数的条件,提出了获得最大功率因数时电路参数选择的一般原则。同时指出了该电路符合IEC555-2标准的功率范围。  相似文献   

17.
针对传统的基于最优消谐波理论的逆变器 ,应用了一种全新的神经网络控制器。当系统工作时 ,由在线神经网络实时调节逆变器输出电压的大小 ;同时各功率管的开关角由另一个神经网络通过对最优 PWM最优开关角的拟合 ,直接计算出来。整个控制系统具有结构简单、反应灵敏、调压精确、输出电能质量高且全数字化的特点。  相似文献   

18.
将基础简谐激励试验中少数测点的测量数据结合有限元模型进行结构动力学仿真,可以节省试验时间与费用,方便快速地实现对结构的监控。本文的仿真研究基于动态矩阵变换技术,将少数测量点的测量动响应时间历程数据快速傅立叶变换后在频域下应用矩阵变换计算得到有限元模型缩聚自由度动响应,通过对缩聚自由度动响应数据逆快速傅立叶变换以及缩聚转换矩阵反变换,得到了有限元模型全部自由度动响应时间历程。本文以某工程结构为例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与试验结果具有较好的拟合性,验证了本文仿真技术的可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一种斜边占π/5的等腰梯形脉宽调制波,从理论上证明了采用这种PWM(PulseWidth Modulation)波控制的变频器,能消除输出电压的5次谐波分量,使输出电压谐波分量小,电流波形好,系统运行时转矩脉动小,可靠、平稳、噪声低.已将这种控制技术应用于某种列车风扇异步电机的变频调速,实验结果与理论分析相吻合.  相似文献   

20.
探讨了双输出移相配电变压器抑制输出电压畸变的机理,对变压器谐波阻抗与绕组结构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通过建立双输出移相变压器的场路耦合模型,对两种不同形式的变压器(双输出移相变压器和Dyn连接变压器)输出电压的谐波特性进行了分析计算,研究结果表明:由于双输出移相变压器可以抑制3倍次、5和7次谐波电流,因此对应的3倍次、5和7次谐波阻抗较低,在带非线性负载情况下输出电压的畸变得到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