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欧空局最近呼吁采取措施阻止太空碎片的增加。它警告说,哈勃太空望远镜在17年寿命期内遭受碎片重创的概率为125。太空中现有大于10厘米直径的碎片8000个,大于12厘米的有15万个,漆片和固体推进剂尘粒等微小颗粒则可能数以百万计。12厘米直径的高速碎片会把卫星撞毁,而10厘?..  相似文献   

2.
从1957年航天时代诞生起,太空便不再毫无生机。截止2007年8月,美国空军已跟踪到有超过1.2万个空间物体(低轨道直径大于10厘米,地球同步轨道直径大于1米)。这些空间目标包括大约800个尚在寿命期内的卫星,其余均为空间碎片,如寿命结束的卫星、废弃的运载火箭残骸、爆炸的碎片以及其他来源的空间物体。因此,  相似文献   

3.
肖择 《上海航天》2006,23(4):7-7
美国发现号航天飞机于美国东部时间2006年7月4日下午2:38在肯尼迪航天中心发射升空。这是发现号的第32次出征,也是美国航天飞机的第115次飞行。该航天飞机机身长37.2 m,翼展23.8 m,载货舱长18.3 m,横断面直径4.6 m。起飞3 min后,发现号外挂燃料箱的隔热层泡沫至少有6块碎片脱落,其中1块还撞击了机身。因发现号已处于高空,气流对碎片推力不大,冲撞不足以损伤机身,发现号成功进入太空。7月5日,机组人员对发现号的“体检”结果显示,机身基本未受损伤。7月6日,发现号与国际空间站成功对接,德国航天员赖特尔加入站上的第13长期考察组。也使空间站…  相似文献   

4.
《航天器工程》2012,21(2):127-127
据法新社2012年2月15日报道,瑞士科学家计划研制一台机器,可像吸尘器那样清理外太空中数以千计的废弃卫星和火箭零部件。目前,有16000个直径大于10cm的物体和数百万较小的颗粒,以数千米每秒的速度飞行在地球周围。瑞士保险公司2011年的一项研究结果表明,一颗截面10m。的卫星每年与直径大于1cm的空间碎片碰撞的概率为万分之一。  相似文献   

5.
文章介绍了一个半经验的基于计算机的轨道碎片模型。该模型将轨道环境简化为6个不同的倾角带,每个倾角带都有各自的半长轴和近地点分布及根据不同的碎片来源有其各自的尺寸分布。用碰撞概率方程将轨道碎片分布与航天器上的碎片通量或通过地面探测器视角的通量联系起来。经比较,碎片的半长轴、近地点和倾角分布与美国空间司令部大于10cm的碎片目录是一致的。对于较小的碎片,这些分布与地面望远镜、“干草堆”雷达的测量结果一致,同时也与LDEF卫星和航天飞机的测量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6.
一说到航天飞机,很多人的脑海里就会浮现出“失事”“‘哥伦比亚’号”“‘发现’号”这样一些熟悉的字眼。作为可重复使用的运输工具,航天飞机昔日的光环已渐渐地淡去。随着美国新航天器CEV的诞生,人们可能认为航天飞机将要永久地尘封在美国历史中了。事实远不是这样。美国现在所使用的航天飞机只是航天飞机的一种,称为航天运输机,主要用来完成航天运输任务。航天飞机还有另一大类——航天战斗机,这是一种有人驾驶的太空武器,是能在太空作战的航天飞机,将来很有可能会成为未来太空战争的主力。  相似文献   

7.
《中国航天》2006,(5):47-47
两位美国航宇局科学家最近在《科学》杂志上撰文介绍了太空垃圾问题的严重性。地球轨道上现有9000余件空间碎片,未来几年只会有增无减,且尚没有有效而经济的清除方法。目前尺寸超过4英寸(约10厘米)的碎片有约5500吨。即使不再进行航天发射,碎片数量也会因碰撞和解体而继续增加。碎片最多的区域在885—1006公里高度之间.对载人航天威胁较小.但对商业和科研飞行及其它航天活动则有威胁。很大一部分碎片是因卫星特别是留轨火箭上面级爆炸解体产生的。根据美航宇局2004年的一份报告,俄罗斯是产生碎片最多的国家,美国紧随其后,其它来源有法国、中国、印度、日本和欧空局。  相似文献   

8.
空间碎片环境的研究与控制方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一、空间碎片空间碎片是指宇宙空间中除正在工作的飞行器外的人造物体,又称轨道碎片。它们是人类空间活动的必然产物。目前,地面观测不到的空间碎片的数量估计在数十万至数百万之间,而地面能够观测到的在轨运行的人造物体约有9000个。它们的平均相对速度约为10km/s,总质量大约为3000多吨。在这9000多个已确认的人造空间物体中,只有700多个是正在工作的人造航天器,其余8000多个都是尺寸在1cm以上的空间碎片。由于目前人类的太空活动主要集中在低地球轨道,所以对空间碎片的观察和研究也主要集中在低地轨道区域内。在低地轨道上,尺寸大于1mm的…  相似文献   

9.
1981年,第一架航天飞机“哥伦比亚”号首次发射时,在肯尼迪航天中心观看发射的群众有百万之多;而现在,美国民众甚至不敢观看“发现”号返航的现场直播,一切都在说明,在不到四分之一世纪的时间里,航天飞机走完了它的辉煌历程。时间就是这样和人们开玩笑。从一个大国的象征到被贬为太空“老爷车”,即使它身心俱疲,却不得不在众人审视的目光下蹒跚而行。在它前面的是4年不可预知的漫漫长路,而它们身后,一个后航天飞机时代的新生群则开始迅速崛起。2010年注定退役的结局似乎让人们闻到了一丝腐朽,但呈现人们眼前则是航天飞机作为一个历史坐标的渐行渐远,一个带有无限光环的时代背影。  相似文献   

10.
自1957年首次发射人造卫星成功以来,人类已把19000多个物体送入不同高度的地球轨道,其中有许多已再入大气层并陨落,但仍有2.4×10~6千克物体留在了低地轨道上。可用常规雷达探测到的物体和碎片就有7150个(1988年3月31日统计数字),而直径在10厘米以下雷达无法探测的空间碎片,其数量在30000块以上;此外,在空间还有几十亿块很小的漆片和几万亿更小的氧化铝颗粒。  相似文献   

11.
杨孝文 《航天》2011,(8):24-25
在服役了30年之后,美国航天飞机舰队即将退出历史舞台,"阿特兰蒂斯"号航天飞机执行STS-135任务结束后,航天飞机将被运往博物馆收藏并对外展出,以展品的身份开始新的生活。在向航天飞机说"再见"前,美国太空网盘点了航天飞机的8个应该被人们记住的事实。  相似文献   

12.
科技成果     
《航天器工程》2014,(2):146-147
<正>科学家拟用激光清除太空垃圾据21CN网站2014年3月12日报道,澳大利亚一个科学家团队正在研究用发射激光的方式来分解太空垃圾,从而减少可能发生的卫星撞击事件,有关设备可能在10年内运作。目前,太空中有超过30万件碎片,大部分以极快的速度在地球低轨道运行。澳大利亚政府宣布将拿出2000万美元用于该项研究。研究团队将整合政府、学术界及航空业界  相似文献   

13.
刘瑞江 《航天员》2008,(6):20-23
光阴荏苒,十年已过。在沉寂浩渺的太空中,国际空间站第18长期考察组的航天员和正在空间站执行任务的美国"奋进"号航天飞机机组乘员在工作中共同迎来了国际空间站10岁的生日。"10年了,我们在这里祝福国际空间站生日快乐","奋进"号航天飞机指令长克里斯托弗·弗格森不无激动的说。这一天是2008年11月20日。  相似文献   

14.
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前苏联与美国先后成功发射载人飞船,把宇航员送上太空,开创了人类载人航天的新纪元。此后,苏、美两个空间大国展开太空竞赛,由载人飞船分别向空间站和航天飞机发展。1986年1月28日,美国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升空爆炸,机毁人亡,而20天后的2月20日,前苏联却把世界上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设施最完善的和平号空间站送上太空,并与两年后恢复飞行的美国航天飞机比翼齐飞,把载人航天推向一个新的高潮。和平号空间站在太空独树一帜,独占鳌头,在征服太空领域中形成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俄罗斯发射的和平号空间站在太空飞行15年,是20世纪科学技术的一项伟大成就,在人类航天史上竖起一座永恒的丰碑。它的长期载人飞行,创造了一系列新的纪录。  相似文献   

15.
1992年,美国的航天飞机按计划成功地进行了8次发射.NASA继续为航天飞机主发动机研制新型先进的高压涡轮泵. NASA还进行着使用航天飞机零部件经济地组装成不载人重型运载工具的可行性研究.太空探索倡仪需要这种重型运载工具. NASA的朗利中心在继续研究可载8名乘客、2名乘员、水平着陆的HL-20“太空的士”方案.HL-20可用作空间站乘员往返的工具,也可为人员发射系统配套,提供到太空去的日常通道.HL-20  相似文献   

16.
杨孝文 《航天》2011,(8):26-29
美国航宇局的可重复使用航天飞机在多年的服役生涯中为我们献上了无数个美妙的瞬间,一幅幅精彩的照片书写着航天飞机走过的辉煌岁月。实际上,航天飞机本身就是一个最理想的模特,想拍摄一幅低劣的照片,很难!随着"阿特兰蒂斯"号航天飞机发射升空最后一次执行太空任务,  相似文献   

17.
《中国航天》2007,(11):44-45
人类至今已先后将各种卫星、飞船、航天飞机和空间站等5000多个航天器送入太空。然而,太空并未因此变得杂乱无序,一种  相似文献   

18.
日本时间2010年4月20晚上10点08分.美国“发现”号航天飞机安全降落在肯尼迪航天中心的跑道上。标志着这次向国际空间站补给物资的任务圆满完成。其中一位日本“妈妈航天员”——山崎直子.也因此成为航天飞机退役之前最后一位到达太空的日本人。  相似文献   

19.
王山而 《航天员》2009,(5):42-43
这是今年进入第三季度以来,美国航天飞机的第二次出征太空。如果说,一个多月前“奋进”号航天飞机载着七名航天员飞天前往国际空间站是今年夏天比较有分量的一次太空飞行,那么“发现”号航天飞机的此次飞天则是今年秋季的第一场重要飞天任务,是开秋之旅。  相似文献   

20.
1977年,苏联航空生产部秘密挑选了由民航试飞员组成的5人小组,参加“暴风雪”号航天飞机的试飞。“暴风雪”号航天飞机计划针对的是美国航天飞机计划,是苏美“太空竞赛”的产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