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一清 《航空港》2012,(12):118-119
作为007系列50周年的献礼,这次的邦德先生顺应民意,终于从神成为人,当然这是前传三部曲一直在试图努力做的一件事情:从皇家赌场的陷入情网,到这部的酗酒堕落,以及身世和血统的揭晓,和所有与时俱进的超级英雄们一样!007也不再奈何枪林弹雨依旧西半笔挺一尘不染。第23部007暨五十周年纪念版没有辱没整个系列的名誉。毫不夸张地说,这是我看过的最好一部007,没有之一。挑选执导了《美国丽人》《革命之路》等文艺片的山姆·门德斯来坦纲本部007导演,  相似文献   

2.
《航空港》2018,(5)
日前,有朋友微信上发来300多幅陈逸飞先生的作品专辑,其中有《家乡的回忆——双桥》《黄河颂》《山地风》《开路者》,还有他与魏景山先生合作的《占领总统府》等名作。为更好地欣赏这些作品,我将书房灯光调整在视阈最合理的区间,期间不停地摆弄掌上机子,力求捕捉最佳视角。待到欣赏完所有作品,我眼前恍恍惚惚中,再现了与陈逸飞先生生前多次碰面聊天的情景。  相似文献   

3.
来函收悉 ,附来函件及文稿三份亦反复看过了。我觉得有反应是好事情 ,可以通过讨论弄清是非 ,并乘时在航空史领域深入开展反腐斗争 ,藉以伸张正义 ,弘扬正气。我认为 ,《前前后后》、《一大盛事》和《进一言》等文稿 ,都应全文刊出来 ,让大家来评论。如果我们确实有缺点错误 ,那我们就公开检讨改正 ;如果我们所作所为是正确的 ,那就泰山压顶也要顶住 ,要坚决与不管来自何方圣神的不正之风斗争到底。现在可以说航空史界中存在着严重的腐败作风 ,主要是弄虚作假 ,欺世盗名 ,以及学阀作风 ,老虎屁股摸不得。我看就是要摸摸老虎屁股。不止上述三…  相似文献   

4.
97年 1 0月 30日 ,我收到了中国航空史研究会黄尧民老师的来信 ,通知我已接纳为该会会员 ,当时我真是非常激动。我从小就对飞机有着浓厚的兴趣。记得在我儿时的玩具中 ,各种各样的飞机占了很大的比例 ,其中有铁的、塑料的、还有木制的 ,当我沉浸在这些飞机为我带来的欢乐中时 ,不禁萌发了一个念头——将来有一天我能够驾驶着它们翱翔在祖国的蓝天。也许是缘份吧 ,我母亲为我买的第一本杂志便是《航空知识》,虽然有些知识对于刚上小学四年级的我来说有些陌生 ,但我却早已入了迷 ,从此便不断的买书 ,什么《航天》、《航空周刊》、《空中角斗士…  相似文献   

5.
这学期我在担任一年级机616班的数学课,为了教会学生“学”,在课堂教学方式和方法上作了一些试探。现在把我在试行过程中的一些想法、做法向同志们作一汇报。 一 回忆我在学生时期和工作后的各次进修中,在“教为重心,教师讲授,学生听受”的模式下,我是一个忠诚的听受者。教师讲,自己聚精会神地听。教师在黑板上写的每一个字,自己一字不漏地记下,甚至尽量做到把教师讲的每句话都记在本子上,说实在自己真成了录字机了。平时记笔记,背笔记,考试时考笔记,至于教科书,很少翻。就这样考试成绩也不  相似文献   

6.
多年来作为《航空标准化与质量》的通讯员,我一直感到很荣幸和骄傲。因为《航空标准化与质量》是我们航空工业优秀的专业期刊,承载着传播知识、交流技术、提升质量和水平的使命,在这个高水准的交流平台上,我获取了无尽的知识营养,让我能够与时俱进,不断成长;同时我作为通讯员又能为《航空标准化与质量》尽一些微薄之力而感  相似文献   

7.
《中国航空报》原副总编辑王钟强先生不愧为高产航空科普作家。平时,他在《中国航空报》上几乎每期都有佳作;而时值航空百年之际,他一气写下了好几本有关航空发展历史的书籍,其中最为精彩的我认为要数航空工业出版社出版的《邮票上的航空史》一书。 邮票,从地球上出现它开始,就成了地球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东西,它不仅是作为信件的邮资凭证,而且也是人类回顾历史、展示现代、展望未来的艺术品。因为吸引着地球上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阶层、不同年龄、不同性别、……的千  相似文献   

8.
一清 《航空港》2013,(4):94
<正>如果不是诺贝尔文学奖,我可能还不知道莫言,也不会知道他的高密东北乡这样一个文学王国的存在。莫言的获奖,使我像一个饥饿的孩子,突然找到了一把打开文学王国的钥匙,我的面前是文字的盛宴,从《红高粱高族》、《透明的红萝卜》、《白狗秋干架》到《檀香刑》、《生死疲劳》、《丰乳肥臀》再到《蛙》。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看莫言:朋友、专家、同行眼中的诺奖得主》一书的及时面市,让我欣喜若狂。"张艺谋、大江健三郎、余华等齐聚发声,千言万语,何若莫言",  相似文献   

9.
1993年10月26日,我前往北京军区空军“劲松干休所”,专程登门访问了段祥录副军长,他是我在《东北老航校》时的同学,在抗美援朝战场上我们共同执行过“轰炸大和岛”的战斗任务,是比翼齐飞,生死与共的亲密战友.现在,他多年患病,身体虚弱,知我立志要编撰《人民空军之最》的航空历史故事,要将他试飞新中国生产的第一架飞机的事迹编写成历史故事,以激励青少年的爱国主义热忱,他虽身体不适,仍热情地介绍了当年试飞国产雅克—18的详细情况.连续说了近两个小时,精神饱满,思路清晰,并表示弄不清以后还可以说.他的革命精神深深地鼓舞着我,同时也把我的思路带回到建国初期全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英明领袖毛主席领导下,齐心协力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的沸腾时代.  相似文献   

10.
大概是在1980年或1981年,我写了几十篇有关航空的短文,每篇有500字左右,总名为“航空杂谈”。我把篇名目录寄给《航空知识》编辑部。他们只选用了4篇:吴有如的《名胜画集》。黑旋风飞上天,长翅膀的人及《推背图》和航空,合为一篇《航空杂谈》发表在1981年9月的《航空知识》上。 1982年春,有十多位航空史研究者和爱好者,想组织一个航空史学会并出版会刊。后来,学会组织不成,会刊自然也出不成。不过我还想自办一个航空史刊物。这个刊物就在1002教研室主任黄尧民同志的支持下,在1983年办起来了。由黄提名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