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正>无论是德国的"工业4.0",还是美国的"再工业化"、日本的"智能制造系统IMS"、欧盟的"IMS2020计划",以及我国提出的"中国制造2025",这些战略都告诉我们:随着新一轮工业革命的到来,智能制造已成为全球制造业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
随着"工业4.0"和"中国智能制造2025"指导框架的提出,制造领域面临急迫的产业转型与升级改造,机械制造产业也必将向智能制造时代迈进。精密制造领域作为机械制造产业中的重要分支,其对质量控制的要求越来越高,尤其在同类型产品的批量化精密制造中,高精度、高质量与高良率是制造过程必须考虑的首要因素。基于同类产品批量化精密制造的特点,本文在以大数据及物联网为架构的智能制造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制造单元加工状态监控与决策的机联网智能制造子系统框架模型,并对其功能组成及架构设计进行了初步探析。首先论述了大数据、物联网与精密制造的内在联系;然后介绍了可实现制造单元加工状态和过程监测的相关技术与系统功能,并详细分析了制造单元加工状态大数据的获取与处理以及智能制造单元的智能控制方法;再次围绕实现车间级或局部制造区域内批量化精密制造系统的质量控制需求,探析了以无线自组网为基础组建批量化精密制造智能控制与决策的机联网子系统功能架构设计;最后以课题组目前开发的光学精密制造智能控制子系统为例进行了说明。  相似文献   

3.
创新技术服务中国客户Delcam是世界领先的专业CAD/CAM软件和制造技术服务公司,总部位于英国Birmingham。Delcam软件研发起源于世界著名学府剑桥大学,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Delcam软件系列横跨产品设计、模具设计、产品加工、模具加工、逆向工程、艺术设计与浮雕加工、质量检测和协同合作管理等应用领域。Delcam最新的软件研发在英国和美国同时进行,在全球80多个国家和地区拥有150多家直属和分支机构,用户超过35000多家。  相似文献   

4.
2013年4月22~27日,Delcam 携最新数字化先进技术在第13届中国国际机床展览会(CIMT)英国展团内亮相,吸引了众多观众与展商的目光.展柜内,摆放着Delcam先进制造技术的应用成果:工艺复杂的大蜘蛛、松鹤瓶、大力神杯、叶轮等别致的加工样件,代表着当前数字化制造技术的领先水平.其实早在2012年3月,Delcam推出的两项革命性加工技术就已悄然亮相深圳机械展,那时,无论是Delcam旋风铣Vortex,还是MachineDNA,多少都有些"犹抱琵琶半遮面"的味道.一年过去了,这些让客户翘首以盼的新技术、新工艺具有哪些突破性的特点?面对中国航空航天业的高速发展,Delcam 会有哪些针对性的措施?带着这些问题本刊记者采访了Delcam(中国)有限公司总经理周汉祥先生.  相似文献   

5.
简讯     
<正>林左鸣:"中国制造2025"的机遇与挑战2015年3月21日,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15年会"新常态下的创意经济"经济峰会在北京召开。中航工业董事长林左鸣应邀出席会议,并在"工业4.0:先进制造新标杆"主题论坛上发表了题为《"中国制造2025"的机遇与挑战》的演讲。林左鸣以经典经济学理论为支撑,列举生动详实的典型案例,引出"制造业的智能化升级已成全球发展趋势"的全球背景,进而提出中国必须融入全球工业强国转型升级的大潮之中。林左鸣理性剖析了"中国在制造业转型升级过程中将赢得的机遇以及面临的挑战",并结合国际航空制造业标杆的先进  相似文献   

6.
航空航天行业属于高精密制造领域,企业对于质量和精度等方面要求尤其严格.大型航空零件的数控加工技术在国内航空制造企业已广泛应用,以五轴、高速加工和在机检测为代表的Delcam数字化先进制造解决方案在2012年取得了很好的市场反响.  相似文献   

7.
以"工业4.0"为代表的新一轮工业革命的浪潮席卷全球,航空工业作为"工业之花"正积极实践智能制造理念,航空智能工厂建设如火如荼。在对智能制造及智能工厂相关理论进行解读的基础上,总结提炼出民用航空智能工厂建设趋势,并对中国商飞公司智能工厂的建设进行展望,以期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8.
智能数控机床是"工业4.0"时代下智能化工厂的生产终端设备,其网络化、智能化以及协同制造技术的实现离不开高稳定性、高精度保持性的开放式智能数控系统。以实现铣削过程中切削参数的实时优化为目标,在具有开放式模块化的数控系统平台上设计并开发了可实现该功能的软件模块。在数控系统的系统协调模块中集成了智能控制算法,该算法可根据切削过程中实时采集的切削力信号实时调整主轴转速和进给速度,最终通过薄壁件切削试验验证了智能数控系统功能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读来读往     
<正>作为"工业之花",航空发动机是一个国家科技、工业和国防实力的重要体现,是"中国制造2025"的重点项目之一,在"中国制造2025"国家战略的推动下,航空发动机将迎来良好的发展机遇。本期作为"发动机专刊",封面文章由西北工业大学研究员王增强论述了先进航空发动机关键制造技术;专稿由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郭洪  相似文献   

10.
大多数航空航天制造企业并不能做到对零件装夹的信息化数据进行控制和追溯,可能在零件装夹过程已经出现问题。Delcam在机检测技术实现航空航天产品数控加工质量自动化,是在最大限度减少人为因素的影响,采用数字化手段使数控加工从装夹到数控制造过程的质量控制完全在掌控之中。  相似文献   

11.
正随着"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提出,智能工厂、智能制造、智能机器人应用,成为航天航空装备领域未来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国营芜湖机械厂作为航空装备修理领域的创新先锋,正通过自主创新、技术合作、智力引进等方式,成功将智能化应用引入航空维修领域,在航空装备智能维修上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在追赶时代、创造传奇上写下崭新的篇章。国营芜湖机械厂自建厂以来,一直与时代的发展保持着同步。随着三代机数字化系统程度越来越  相似文献   

12.
未来机床     
<正>数控机床问世的60多年里,其一直朝着高速、高精和复合化的方向发展。进入21世纪以来,数控机床在现有技术基础上,逐渐由机械运动的自动化向信息控制的智能化方向发展,智能加工工艺驱动的智能制造系统将是未来机床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3.
Delcam公司与计量设备商雷尼绍(Renishaw)公司合作,提供完整的在机检测解决方案. 在数控机床上加装测头,就使一台数控加工设备具备了三坐标检测能力.这不仅能够减少工件在反复装夹过程中出现的误差,同时由于大部分检测工作在机床上完成,减少了工件的搬运和装卡时间,显著提高了生产效率,企业也不需要再投入资金购买更多的检测设备.  相似文献   

14.
正2017年9月8日,第一届埃马克重庆技术博览会在其重庆工厂隆重举行。此次博览会以"面向工业4.0的智能制造解决方案"为主题,在重点展示埃马克智能生产系统研发最新技术成果的同时,还带来了创新机床产品的现场加工演示以及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趋势分析报告等。本届博览会吸引了最终用户企业代表、合作伙伴以及政府代表和国内多家媒体记者等共200余名人士的参与。"在埃马克看来,工业4.0的核心是沟通,是人和机床的沟通,更是机床与机床的沟通。为了实现这一有效的沟通,埃马克在不断  相似文献   

15.
读来读往     
<正>面对新一轮工业革命来袭,中国作为制造业大国,已经开始整体布局,不仅颁布《中国制造2025》发展规划,还确定了2015年智能制造专项项目。因此本刊特别推出"智能制造专刊",与您共同关注航空智能制造技术的发展及其趋势。本期,封面文章由北京航空制造工程研究所研究员王焱论述"智能制造的基础、组成及发展途径";专稿由  相似文献   

16.
<正>在传统的概念里,测量往往被定义为判断产品是否合格的手段。然而,基于信息物理系统的工业4.0时代,以测量与传感系统、实时智能处理与活动管理、嵌入式逻辑软件、大数据及其展示、自动化的操作与系统管理为技术要素,因此,测量大数据成为智能制造的"新能源",从测量数据提取出来的可操作信息成为智能制造的强大驱动力。这些信息不仅能告诉加工者"产品是否合格",还会告诉生产者"哪些环节出现了  相似文献   

17.
<正>当前,中国的经济形势和产业结构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在"增速放缓,结构优化"的"新常态"经济大背景下,推进两化深度融合已成为抢占未来产业竞争制高点、加快建设制造强国的战略选择和必由之路。随着两化融合步伐加快,以工业互联网、信息物理系统、制造业创新网络等为特征的智能工业将引领我国工业迈入转型发展的新时代。数控机床是现代装备制造业的  相似文献   

18.
在劳动力成本急剧增加的情况下,机器替代人也作为一种必然被大家接受。对于模具制造企业,可以设计为模具加工件从物料到数控机床自动上料、自动下料。Delcam公司在机器人参与模具制造方面,参与较多的是机器人抛光系统,为机器人提供离线编程。  相似文献   

19.
英国Delcam公司的Delcam Toolmaker软件是一款功能强大、面向塑料模具制造的模具总装设计专家系统,可自动为复杂注塑模、吹塑模创建模具结构及抽芯机构。它和Delcam公司的混合建模系统Power SHAPEPro完全整合,可帮助用户设计出非标准部件和机构,并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家用电器、医疗器材等行业,为客户提供强大而且智能的模具设计系统。  相似文献   

20.
2013年4月,汉诺威工业博览会上正式推出了"德国工业4.0",进而使得第四次工业革命加速到来。2010年7月,德国政府在《高科技战略2020》报告中明确了"智能制造"将成为十大未来核心项目之一,目的是提高工业领域新一代革命技术的研发和创新能力。中国工业界也将借鉴德国工业的先进制造理念,走出一条符合中国特色的工业道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