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空气动力学会空气弹性专业委员会拟于 2 0 0 3年 8月在辽宁沈阳或大连地区 (暂定 )召开第八届全国空气弹性学术交流会。会议征稿范围 :( 1 )亚、跨、超音速非定常气动力理论和方法 ;( 2 )气动弹性力学的理论分析及试验技术 ;( 3)气动噪声分析和降噪方法 ;( 4 )工程实际中的气动弹性及气动伺服弹性稳定性分析 ;( 5 )结构在阵风载荷作用下的动响应及其减缓技术 ;( 6)弹性结构气动载荷分布与变形 ;( 7)气动弹性与控制系统的相互影响及一体化设计技术 ;( 8)其他相关研究。投稿者请在 4月 1 5日以前寄送 5 0 0字左右摘要 ,如被录用 ,在 6月 3…  相似文献   

2.
弹性飞行器伺服气动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征  赵育善  师鹏  李文龙 《飞行力学》2012,30(3):233-237
伺服气动弹性问题是因非定常空气动力、结构弹性与飞行控制系统间的闭环耦合而引起的弹性飞行器新课题。首先,综述了飞行器伺服气动弹性相关问题;其次,考虑飞行器刚体模态与弹性模态的动态耦合,建立了弹性飞行器俯仰通道短周期运动模型;最后,通过编制软件对飞行器伺服气动弹性进行了仿真分析,并得出了相应的结论。  相似文献   

3.
直升机空气动力学现状和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直升机空气动力学是直升机技术研究及型号研制的基础性学科和先行学科,本文概述了国外的直升机气动理论与方法研究、基于气动理论和方法的应用基础研究、直升机气动试验技术的研究现状,预测了直升机空气动力学专业的未来发展趋势,为国内的直升机空气动力学专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倪亚琴 《空气动力学学报》2003,21(4):488-488,J001
空气动力学是飞行器研制所需的重要技术学科 ,2 1世纪空气动力学面临着飞行器快速研制、高质量 (性能 )、低成本的要求 ,这对空气动力学专业是一种挑战 ,也是一种机遇。当然 ,飞行器的这些要求还涉及其它许多专业技术 ,如发动机、材料、结构、工艺、控制、计算机、仪器仪表等 ,空气动力学专业与这些专业密切相关 ,例如发动机结构控制等性能的预测和改善都离不开空气动力学水平的提高 ,因此空气动力学专业技术的发展 ,密切影响着飞行器的研制周期、性能、和成本。在 2 1世纪空气动力学专业大有作为 ,特别对于航空航天不发达的国家。因为空气…  相似文献   

5.
<正>2014年3月22-23日,《空气动力学学报》第五届编委会在北京召开。会议由邓小刚主编主持,张涵信院士、俞鸿儒院士以及来自空气动力学会、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航天气动院、航空气动院、中科院力学所、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20个单位的70多名编委和代表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6.
<正>为加强我国计算流体力学(以下简称CFD)学术交流和人才培养,推动我国CFD研究、发展和应用,由中国空气动力学会、中国力学学会、中国航空学会和中国宇航学会主办,中国空气动力学会计算空气动力学专业委员会、西北工业大学和陕西省航空学会承力、的"第十八届全国计算流体力学会议"定于2019年6月13日至16日在陕西省西安市召开。现将会议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7.
气动弹性稳定边界的飞行试验预测方法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颤振和气动伺服弹性失稳是危险的气动弹性现象,在飞机设计的最后阶段需要依靠飞行试验来预测气动弹性稳定边界。回顾了传统颤振试飞中的模态阻尼法和系统稳定性分析法,比较了各方法的应用特点,并重点介绍了鲁棒稳定性分析μ方法及其在气动伺服弹性试飞中的应用。最后总结了NASA德莱顿研究中心近年在气动弹性试飞方面的工作,供研究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8.
针对以超声速或高超声速飞行的高速柔性飞行器,气动加热、气动弹性与飞行动力学间的相互耦合效应更加显著的情况,综述了高速柔性飞行器耦合动力学的研究现状与进展,包括弹性变形引起的非定常气动力的主要计算方法、受热结构气动弹性分析、气动弹性与飞行耦合动力学分析等.最后,提出了高速柔性飞行器耦合动力学研究中需要进一步关注的方向及问题.  相似文献   

9.
针对大型飞机的气动弹性设计特点,从工程型号研制的角度,梳理出了大型飞机设计中的气动弹性关键技术,包括翼面刚度指标设计技术、复杂结构动力学建模技术、跨声速颤振特性分析技术、气动伺服弹性稳定性分析技术、大展弦比动相似试验模型设计技术和飞机动态特性地面测试技术,并给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0.
由中国航空学会、中国空气动力学会、中国宇航学会联合主办,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承办的第十届高超声速气动力(热)学术交流会于1999年10月24~30日在云南大理市召开。来自航天、航空、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中国科学院、核工业部等部门和有关高等院校共12个单位、69名科技工作者出席了会议。开幕式由高超声速空气动力学专业委员会王发民副主任主持,老气动工作者和领导讲了话,专业委员会李素循主任发表了书面讲话。开幕式后,倪嘉敏、康志敏、张家骅、王发民等四位代表做了大会特邀报告。会议分实验与计算两个组进行了学术交流,从实验…  相似文献   

11.
正查戈成ZHA Gecheng迈阿密大学教授Professor of University of Miami美国迈阿密大学空气动力学和计算流体力学(CFD)实验室主任,迈阿密大学绿色航空中心主任,研究领域包括新概念飞行器设计,计算流体力学,主动流动控制,非线性流固耦合,飞机、发动机、压气机气动设计,超声速客机音爆问题等。担任NASA创新先进概念(NASA  相似文献   

12.
随着飞机朝着重量更轻、速度更快、性能更好的目标发展,主动气动弹性机翼(AAW)技术将成为未来飞机气动伺服弹性设计的先进技术,而该技术的使用也为未来气动弹性飞行试验提出了挑战。介绍了F/A-18主动气动弹性机翼飞机飞行试验技术飞行状态的规划、飞行试验动作、模型建立与验证以及飞行试验结果。飞行试验结果表明AAW技术的可行性,同时也为未来开展AAW飞机飞行试验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3.
空气动力学发展中值得关注的一些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阐述了空气动力学研究的特点;分析了21世纪初空气动力学面临的形势,提出了空气动力学发展中值得关注的一些问题,包括新流型的研究与先进气动布局、流动控制与增升减阻、流动的逢适应控制与智能化空气动力学、低雷诺数流动与微流体力学、等离子体减阻技术、等离子体隐身与电空气动力学、机载激光武器的发展与气动光学等。  相似文献   

14.
M:气动弹性力学是一门涉及空气动力和结构变形的交叉学科.作为气动弹性力学专家,请您谈一谈这个学科的情况.  相似文献   

15.
飞艇空气动力学及其相关问题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对低空和高空飞艇在发射、回收、驻留、巡航或系留状态下所涉及的空气动力学问题及其重要性进行分析,介绍飞艇空气动力学研究的进展和主要结论,指出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低空飞艇的空气动力学问题主要包括厚艇身带来的流动分离与减阻、非薄平组件的非线性干扰、柔弹性表面或系留带来的流固耦合、因低速飞行带来的环境敏感性等。大量学者进行了相应的研究。高空即平流层飞艇还涉及多种新的空气动力学问题,包括热、浮力与气动的强耦合、昼夜外形变化、发射与回收过程中的突风带影响、风切变干扰等。关于这些问题的研究处于起步阶段。另外,还针对地面及大气边界层的影响、多边形外形以及副气囊喷流与主流干扰等很少有人研究的问题对飞艇周边流场进行了初步数值模拟。  相似文献   

16.
基于降阶模型的气动弹性主动控制律设计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流体/结构耦合数值模拟是目前解决复杂气动弹性问题精度最高的方法。但由于计算效率比较低,模型阶数过高,不能直接用于气动弹性系统的主动控制律设计。为了对主动控制系统设计提供高效高精度状态空间模型,研究了气动弹性系统的时域正则正交分解(POD)/降阶模型(ROM)方法,并引入平衡截断(BT)技术进一步降低时域POD/ROM的阶数,从而有效克服了时域POD/ROM阶数过高的缺点。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基于POD-BT/ROM的气动伺服弹性降阶方程。以AGARD445.6机翼为例,说明了时域POD/ROM建模的各个细节,并将其用于气动弹性主动控制律的设计。计算结果表明,POD/ROM具有接近计算流体力学(CFD)/计算结构动力学(CSD)耦合计算的精度,同时又大大提高了计算效率约1~2个量级,是一种高精度高效率的气动弹性主动控制系统设计工具。  相似文献   

17.
压电驱动器的气动弹性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李敏  陈伟民  贾丽杰 《航空学报》2009,30(12):2301-2310
 随着压电智能材料与结构的发展,压电驱动器在气动弹性控制领域占据重要地位。使用压电驱动器控制翼面变形,利用而不是抵抗气动弹性效应可以控制升力、力矩以及它们的分布。采用基本相同的智能结构翼面控制系统,根据不同的控制目标需求,使用压电智能材料驱动器可以达到多种目的,包括静态的形状控制与动态的颤振抑制、抖振控制与阵风响应控制。静态控制方面例如改变翼面形状获得附加空气动力以增加升力、提供横滚力矩、改变升力分布以减小诱导阻力或减小翼根弯矩等;动态控制例如利用改变翼面形状产生的附加空气动力作为控制载荷,改变气动弹性系统的耦合程度,根据控制效果要求可作为气动阻尼、气动刚度或气动质量。这种控制方法可以减轻结构重量,提高操纵效率,扩大飞行包线,提高材料利用率,已成为可变形飞行器的重要研究内容。本文主要阐述压电驱动器气动弹性应用的动机与机理、发展与成就以及问题与展望。  相似文献   

18.
《燃气涡轮试验与研究》2007,20(3):F0003-F0003
胡骏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能源与动力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航空动力学报》副主编,《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编委、中国航空学会动力分会叶轮机械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空气动力学会流体弹性专业委员会委员。长期从事航空发动机教学和科研工作,在燃气涡轮发动机气动稳定性理论、叶轮机械气动热力学和非定常流动,以及进气畸变对压气机性能和稳定性的影响、轴流压缩系统的动态失速过程和轴流压缩系统失速的主动抑制等方面开展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并取得了良好的成果。  相似文献   

19.
弹性飞行器飞行载荷与动态特性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在综合考虑了刚体运动自由度和弹性自由度的弹性飞行器运动方程的基础上 ,采用了线性气动力的影响系数形式 ,提出了一套飞行载荷与动态特性分析的方程和方法 ,用于解决飞行力学和气动弹性力学中的静气动弹性发散、配平与结构变形、气动载荷分布、颤振与飞行动态特性等问题。算例表明 ,该方法有效可行 ,且对于大柔性飞行器 ,刚体运动模态与弹性模态之间的耦合是显著的 ,应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20.
高超声速飞行器气动弹性力学研究综述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杨超  许赟  谢长川 《航空学报》2010,31(1):1-11
高超声速飞行器设计上的特点带来了一系列的气动弹性新问题。本文回顾高超声速飞行器气动弹性研究的历史与现状,着重介绍和分析了高超声速非定常气动力计算方法、热环境下的气动弹性问题、壁板颤振、推力影响下的气动弹性稳定性问题以及气动推进/气动弹性耦合的多学科交叉问题,相关的主动控制方法的研究进展亦有所介绍。在已有气动弹性问题研究发展的基础上,提出了高超声速飞行器在气动弹性领域需要解决和关注的若干问题,包括高超声速气动弹性试验、燃料消耗的质量变化对于飞行器气动弹性特性的影响以及气动弹性力学与飞行力学综合等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