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引言 安全是人类的根本需求。从原始的刀耕火种到现代工业文明,人们对安全的认识历经宿命论、经验论、系统论、本质论。从“亡羊补牢”到“未雨绸缪”,从“就事论事”到“系统思维”,从“事故管理”到“事态管理”,从“开放管理”到“闭环管理”,从“符合规章”到“风险防范”,安全哲学观得到一次次跃升。在历史的大潮中,年轻的民航业从诞生之始就与安全休戚相关。  相似文献   

2.
“Deregulation”是美国人于20世纪60、70年代针对“Regulation”创的词,一直以来,不少人把它翻译成“放松管制”,其实这很值得商榷。”Regulation”翻译成汉语是“管制”,加前缀“de”.就是指去掉“regulation”.因此,“Deregulation”的意思很清楚,翻译过来就是“取消管制”。  相似文献   

3.
《国际航空》2013,(11):60-61
2013年9月25日晚,第九届“航空航天月桂奖”颁奖典礼于北京揭晓,共评出“英雄无畏奖”,“飞行精英奖”、“技术先锋奖”、“领导卓越奖”、“开拓奋斗奖”和“终身奉献奖”共6个奖项,这也是中国航空航天领域最具影响力的奖项,数百位来自政府、军队、  相似文献   

4.
国防科工委将“三化”作为“九五”期间标准化工作重点任务的决定受到了广大科技人员的欢迎。航空机载设备的“三化”已取得一定成绩。当前开展“三化”尚存在缺乏顶层“立法”和总体规划,技术基础薄弱,必须改进成果评价方法等问题。航空工业应把“三化”作为一项重要技术政策,并成立一个高层次的领导班子,精心组织,统一规划和协调,坚定不移地推进这项工作;当前宜把航空电子综合系统作为航空工业“三化”的重点;搞好“三化”还应解决好坚持与科研、生产和使用三结合,把“三化”与“九五”预研和型号研制相结合等问题。  相似文献   

5.
“服务”是机场提供给客户的主要产品,可以说,机场管理实际是对服务过程的管理。巴黎机场将“以人为本”、“追求长远利益”、“对未来的把握”和“承担责任,贡献智慧”作为机场管理精神的核心,而“以人为本”更是核心中的核心。巴黎机场运营流程中的每一细节,都无不体现着“以人为本”这一服务理念,尤其在服务管理过程中,他们对服务管理对象(包括员工和顾客)心理所进行的深入系统的研究,值得我们借鉴学习。  相似文献   

6.
《航空计测技术》2011,(1):65-65
万方数据:百度“万方数据”→进入万方数据首页http:∥www.wanfangdata.com.cn/→点击“资源更新”栏中的“学术期刊”→进入学术期刊检索页面,在检索框中输入“计测技术”,并选中“刊名检索”单选框,点击“检索”→进入检索页面→点击“2计测技术”,即可进入本刊检索页面,可检索本刊自1999年以来的各期文章。  相似文献   

7.
三、航空自由化是大势所趋在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下,由美国推动,“航空自由化”早在20世纪70年代就已经启动了。(1)1978年6月8日,美国CAB针对“国际航空运输协会”(IATA)享受反托拉斯法豁免问题发布“陈述理由法令”(ShowCauseorde),吹响了推行“不管制”(Dereg山ation)政策的号角,最终迫使IATA作重大改革。m美国通过双边谈判,采取“分而治之”、“各个击破”的策略,在国际上推行“航空自由化”。1978年8月16日,美国与以色列签订双边协定,首次引入“双不批准原则”;1979年3月31日,美国与荷兰签订双边协定,首次引入“…  相似文献   

8.
全球航空自由化私有化与我国民航市场化民营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放松管制”和“私有化”被形象地比喻为双胞胎,两者相辅相成.如出一辙。实行“放松管制”政策,自然需要企业私有化,企业“私有化”有利于推行“放松管制”政策,在我国民航业的市场化进程中,必须同步地大力推进民营化进程;只有二者紧密结合,才能实现从民航大国到民航强国的跨越。  相似文献   

9.
国内外的无数事例,其中包括我们航空工业不久前在新机研制中发生的事故一再表明,影响飞行安全的因素往往不是难以克服的技术难题,而是人为因素,或者进一步说是组织因素。本文是张宝珍同志根据几篇国外资料综合编著的,虽然所举事例大多出自民航、空军等部门,但其论点,对我们科研、生产部门是同样适用的。编辑理解,文中所提到的“组织”,我们常统称为“单位”、“部门”等;而“文化”,则包含着“精神”、“作风”、“传统”等意义。  相似文献   

10.
2005年,我提出了“思想统治企业”的观点,因为相对于“思想统治”来说,中国企业家靠“金钱统治”到靠“感情笼络”企业的时代,已经或即将成为过去。而所谓企业家思想,我认为主要是指经营思想、管理思想和人文思想。  相似文献   

11.
“航权”是国际航空运输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涉及市场准入权。航空公司经营国际航空运输业务,如果得不到“航权”,是不可能进入市场的;即使获得了一定的“航权”,但得到的权利如果不充分,那也是很难经营国际航空运输业务的。因此,不论作为主管民航事业的政府部门,还是航空运输企业,对“航权”问题都必须高度重视。“航权”的概念是 1944年“芝加哥会议”形成的。现经过半个多世纪,国际航空运输管理体制本身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而且“WTO”又开始将航空运输纳入了其多边贸易轨道,尽管还只是局部的,但对现行的国际航…  相似文献   

12.
2007年12月2日,《新京报》发表文章《霸机和黑名单的根在哪里》报道,近期,春秋航空公司制定了一份“黑名单”,将那些情节严重的“霸机”者列为拒绝服务的对象,显然,“霸机”现象的存在,是春秋“黑名单”应运而生的主要原因,笔者认为,霸机和黑名单的根子还在民航管理部门。  相似文献   

13.
马援 《国际航空》2008,(11):16-21
近年来,以“飞豹”、“枭龙”、歼10、“猎鹰”、“山鹰”、“翼龙”为代表的一系列新型国产作战飞机陆续面世,标志着中国航空工业在军用飞机的研发能力迈上了新的台阶。  相似文献   

14.
目前,全国“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已全面启动。国家发改委要求“十二五”规划编制要突出体现“统筹兼顾、创新驱动、绿色增长、共建共享”的原则,要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针对“十二五”时期国内外发展环境变化的新特点,突出体现统筹兼顾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我国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改革初见成效,但国有企业的“代理问题”并未根本解决。由于国有企业存在“多重代理”关系,导致国有企业“监督监督者”的机制难以建立。在分析一般企业制度中“监督者”和“监督者的监督者”机制的基础上,论证了国有企业在这方面的难题。国有企业不能照搬西方的企业制度,建立形式上的法人治理结构,而应在完善其他相关制度的前提下,对现有国有企业分类管理,将其在量上减少到必要的限度;治理机制上借鉴德、日经验,构造适合中国国情的“民主管理”机制,让劳动者介入企业的监督管理,成为“监督者的监督者”之一。  相似文献   

16.
“发现”号:2011年2月24日 “奋进”号:2011年4月 “阿特兰蒂斯”号:2011年6月28日美国航天局1月20日宣布,航天飞机在集体退役前将增加一次飞行任务,这“最后一飞”将由“阿特兰蒂斯”号于今年6月28日执行。美航天局介绍说,在这次飞行中,“阿特兰蒂斯”号将携带名为“拉斐尔”的多功能后勤舱为国际空间站运送给养和备件。此行将是美国航天飞机的第135次飞行任务。  相似文献   

17.
《航空制造工程》2014,(1):50-50
2013年12月23日,赛斯纳公司“奖状君主+”及M2公务机在美国同时获得FAA认证。“奖状君主+”是赛斯纳公司于2004年投产的“君主”公务机升级版;“奖状”M2轻型公务机被认证为单飞行员操作机型,是赛斯纳公司“野马”型号的改进版。赛斯纳公司为“奖状君主+”推出“君主之盾”的维护计划,  相似文献   

18.
管理学诞生百年来,随着社会的进步,“人”的价值日益突显。早期泰勒的“科学管理”是产生于机器大工业特殊历史背景下的产物,其基本信条是工人如牛马,效率高于一切,管理就是监控。20世纪20年代至20世纪30年代,管理学开始关注“人”,其中,人事管理学派主张在管理中“善待”其雇员,但其追求的最高境界只是雇主与雇员利益关系的整合。20世纪中后期,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新技术革命的推动,人力资源,特别是知识工人和专业化的人力资本越来越成为决定企业市场竞争成败的战略性要素,于是,以“战略性激励”为核心理念的人力资源管理学逐渐成为管理学主流,但人力资源管理的实质是要求从战略高度将人作为资财(资源、资产、资本)来运营。21世纪的管理要进一步超越人力资源管理,真正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从总体上、动态上、“人本”精神层面去挖掘员工的“群体精神创造力”。这在本质上符合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  相似文献   

19.
王弼的“贵无”思想是玄学中的经典之论。玄学的基本特点是整合儒道。王弼首先将《周易》中的“言不尽意”与《庄子》中的“得意忘言”天才地结合起来,为自己重新解释经典开辟了路径。王弼又将儒学与道家中具有不同内涵的概念一“道”,解释为“无”,从而将儒道二家思想都统领于自己“无”的范畴之下。王弼的“无”是世界本体的代名词,取其“无不由也”及“无形不可体”之意。王弼认为“无”是“有”的根本,因而强调“贵无”。“贵无”论是当时的一种时代思潮,而王弼个人经典性地诠释了这种思想。  相似文献   

20.
马援 《国际航空》2009,(5):45-47
3月7日,中巴双方签署了总值10亿美元的42架“枭龙”批生产合同,标志着中国航空工业历史上最大单笔军贸出口订单的诞生,也使“枭龙”战斗机再次成为备受行业内外关注的“明星”。就“枭龙”项目的最新进展、“枭龙”飞机的未来改进等问题,本刊记者专访了主管“枭龙”项目的中航技总经理助理、航空产品发展部部长李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