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翼面结构/颤振主动控制律一体化设计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高萍  管德 《航空学报》1995,16(5):521-527
在气动弹性领域内对结构 /控制一体化设计作了初步的探索与研究。针对采用加速度传感器的气动伺服弹性模型 ,建立了在拉普拉斯域中颤振速度对结构设计变量及控制设计变量的解析导数表达式。同时也建立了奇异值对结构设计变量的解析导数表达式。对一矩形机翼以输出反馈的形式进行了结构 /控制一体化设计。目标函数为结构重量最轻 ,满足闭环系统颤振速度和以奇异值为基础的鲁棒稳定性指标约束 ,取得了较好的计算结果  相似文献   

2.
林里昂 《航空学报》1983,4(4):39-47
本文介绍应用直观准则法的翼面结构多约束优化计算程序SAFDOP。本程序可以分别对应力、位移、颤振和静气动弹性进行分析、优化和综合优化计算,采用约束轮换法进行综合优化计算。除应力约束采用满应力法外,其他各约束都采用均匀导数准则。为了实用,采用以元素链重量作为独立设计变量及在优化计算中自动筛选设计变量等方法,并考虑了初始数据的自动生成。用本程序计算了典型的歼击机机翼,取得了可以实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3.
管德 《航空学报》1984,5(2):112-117
 本文概述近年来国内气动弹性研究的若干新进展。主要包括,跨音速非定常空气动力计算,航空结构动力分析系统H AJIF-Ⅱ及其应用,飞机结构多约束优化设计系统YIDOYU-Ⅰ,外挂物颤振的试验研究,以及颤振主动抑制。  相似文献   

4.
复合材料翼面结构的自振和颤振分析及优化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胜  乔新 《航空学报》1988,9(5):237-243
 建立复合材料翼面结构的有限元静力分析模型。采用柔度方法作静力模型到动力模型的转变,进行结构固有特性分析,并研究了频率约束下的优化设计。运用亚音速马蹄涡——振荡偶极子格网法计算了谐振翼面的三维非定常气动力,并对两种真实翼面进行了颤振分析,结果令人满意。推导了非定常气动力和颤振响应参数对设计变量的导数,研究了颤振约束下的优化设计。  相似文献   

5.
刘千刚  杨永年 《航空学报》1988,9(9):409-417
 本文应用非定常气动力理论计算了刚体运动与弹性运动耦合的飞机运动方程中的非定常气动力及广义气动力导数,给出一种分析飞机总体运动稳定性及颤振特性的统一方法。  相似文献   

6.
颤振是气动弹性分析中影响最大的问题,在飞行器设计中得到了极大的重视。目前,在飞行器气动弹性分析中普遍采用基于偶极子网格法空气动力的机翼颤振计算方法。本文采用p-k法,以AGARD445.6机翼标准模型为算例,计算其在不同高度与飞行马赫数下的颤振速度和频率特性曲线,发现机翼在跨声速区域存在明显的"凹坑"物理特性,并且这些计算结果与试验值较为吻合。  相似文献   

7.
均匀流场拉条模型颤振导数识别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拉条模型作为介于全桥气弹模型和节段模型之间的一种气弹模型,在以往的研究中,常用来比较分析节段模型和全桥气弹模型试验结果的差异而使用,而没有利用该模型进行主梁断面颤振导数识别的研究报道。本文则引入模态参数识别方法进行拉条模型颤振导数识别,并设计了一个平板断面的拉条模型,在均匀流场下进行了颤振导数识别试验研究,与理想平板颤振导数理论解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与理论解的吻合说明了拉条模型颤振导数识别方法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8.
气动弹性剪裁中的设计变量和约束导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萍  张芝龙 《航空学报》1991,12(12):647-650
1.前言 设计变量的取法和约束导数的计算,不但影响气动弹性剪裁的结果,而且决定着它的工作量。本文对于两种不同的设计变量取法进行了讨论。在约束导数计算方面,通过一个盒段模型和一个三角翼模型的计算,进行了对比。  相似文献   

9.
张军红  韩景龙  王晓庆 《航空学报》2011,32(9):1629-1636
针对不确定性参数在颤振优化分析中的影响,提出了一种含颤振约束的、具有随机不确定性的机翼气动弹性优化设计方法.在MSC.NASTRAN平台上建立了结构的动力学模型、采用ZAERO程序进行了非定常气动力计算与颤振分析,用响应面方法计算了隐式失效功能函数,以重量最小为设计目标,对包含颤振概率约束的复合材料机翼进行了优化设计....  相似文献   

10.
不对称外挂对飞机颤振的影响研究——方向导数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济科  赵令诚 《航空学报》1995,16(4):98-100
提出了一种分析不对称外挂对飞机颤振影响的方向导数法。该法在原始对称构型的颤振边界曲线已知的情况下,就能推断结构参数不对称时颤振速度的变化趋势。计算实例验证了本文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进行伺服系统的刚度试验,获得了舵面操纵系统的刚度;依据试验数据构建了舵机伺服系统及舵面结构有限元模型,并进行了整个系统的固有频率计算;结合固有频率计算结果,利用偶极子网格空气动力模型,进行舵面及操纵系统颤振计算。计算表明,随着海拔高度的升高,舵机及其操纵系统的颤振速度有所提高,颤振频率均为337Hz左右,颤振速度为500m/s左右。  相似文献   

12.
准静弹性飞机升力分布及气动导数计算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介绍一种准静弹性飞机气动特性的数值计算方法。可以用它来计算亚音速时弹性飞机的升力分布及11个主要的纵向气动导数。 文中附有算例,并对准静弹性飞机动态特性方面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本文所得的导数可直接用于弹性飞机操纵性与稳定性的分析。  相似文献   

13.
管德 《航空学报》1982,3(3):25-32
HAJIF-Ⅱ是中国航空研究院领导研制的航空结构动力分析系统。它可以进行结构的固有动力特性计算,以及带主动控制系统的飞机颤振计算和突风响应计算。它具有31条固定流程、2600条FORTRAN语句。允许使用99个原级子结构,每个子结构的自由度数可达7000。颤振计算和突风响应计算中,可以使用50个形态。非定常空气动力计算的分块数可达300个。在刚度矩阵和质量矩阵的管理上,采用超元矩阵方法做“宏观处理”,并用有效列方法做“微观处理”,发展了新的同时迭代算法,以提高实特征值计算的效率。设计了比较完整的形态综合法计算程序,除固定界面法和自由界面法之外,还发展了分级综合和逐步综合的新方法。非定常空气动力计算方面,引入了用曲线拟合方法把谐振荡空气动力转入拉氏平面的技术。用本系统计算了一批典型的结构,取得了良好结果。  相似文献   

14.
复合材料翼面的气动弹性剪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管德  钟珂 《航空学报》1989,10(5):221-226
 本文提供了一个具有复合材料蒙皮、金属骨架的中等展弦比、中等后掠角机翼的气动弹性剪裁计算结果。采用各向异性平面应力复合材料元素,使用Tsai-Hill准则,进行满应力设计,在此基础上,用直观准则(导数均匀准则)法进行了颤振速度和副翼效率优化设计。  相似文献   

15.
杨智春  赵令诚 《航空学报》1992,13(9):552-554
本文采用定常空气动力,对机翼外挂系统按频率重合理论进行颤振分析,从而确定最低颤振速度随外挂俯仰频率变化的颤振边界曲线。结果表明,可以根据固有振型的变化情况对颤振模态的转变做出工程判断。  相似文献   

16.
伴随跨海大桥建造时代的来临,特大跨度悬索桥的空气动力性能研究日益紧迫,设计了中跨跨度为5000m的宽开槽和窄开槽钢箱梁悬索桥方案,实现了5000m特大跨度钢箱梁悬索桥的节段模型风洞试验,研究了宽开槽和窄开槽两种方案的颤振性能,识别了其颤振导数、颤振风速、颤振频率、三分力系数等重要参数;其次在风洞试验中研究了多种稳定板组合方案对窄开槽钢箱梁的颤振控制作用,发现中央稳定板和上稳定板的组合能将颤振临界风速提高50%;最后提出了适用于特大跨度悬索桥的二维颤振Straight—forward Method分析方法,对风洞试验进行了数值模拟,验证了该方法和节段模型风洞试验对于5000m悬索桥分析结果的一致性。最终研究认为:中央开槽达到足够宽度的方案与窄开槽附加稳定板的方案都能为跨度5000m的悬索桥提供足够高的颤振失稳临界风速,并能满足世界上绝大多数台风区的要求。  相似文献   

17.
本文在小扰动和准静弹性假设下对弹性飞机纵向动态特性进行了计算和分析。对弹性变形对动态特性的影响进行了初步讨论。本文采用格林函数法求得飞机的气动力,用正则模态法计入弹性变形影响并引入准静弹性假设,得到了研究纵向动态特性所需的全部刚体飞机气动导数和弹性飞机气动导数。利用这些导数,对准静弹性飞机动态特性进行计算研究。并将计算结果与刚化模型的同一飞机进行比较和分析。  相似文献   

18.
叶炜梁 《航空学报》1992,13(9):555-559
本文研究了在匀速气流中悬臂板的极限环振动。采用冯·卡门大挠度板理论和准定常空气动力,应用瑞雷-里兹法导出悬臂颤振板的非线性振动的计算方程。并提出一组模态函数展开式用于拉格朗日方程,从而确定随时间历程的极限环振动和颤振边界。计算表明,模态展开式具有收敛性,板的长宽比对极限环振幅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9.
在分析飞机大攻角动态特性时必须考虑非线性空气动力影响,因为大攻角下的空气动力现象比较复杂,难以定量预测。近年来由于对飞行品质要求的提高及扩大飞行包线使用范围的需要,对大攻角的动态特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简要介绍了大攻角动态特性、动导数研究方法,并就动导数对大攻角飞行特性的影响作了一些定性分析。  相似文献   

20.
全弹组合体超音速颤振的一种工程计算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引言 由机翼、尾翼和弹身组合布局型式的导弹各部件间存在复杂的气动干扰,颤振分析时只考虑孤立部件就不够了,且在颤振型态上也有较复杂的组合情况。要求寻找一种有效又切实可行的工程计算方法。1964年间,北京空气动力研究所提出借用定常的干扰因子法计算非定常翼身干扰和串置翼下洗。本文在此工作基础上作了若干改进,气动力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