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为了适应高增益,全权限数字电传操纵系统飞行试验的需要,利用已研制成功的多台地面飞行模拟器和BW-1纵向,IFSTA三自由度空中飞行模拟试验机,模型自由飞研究以及具有现代先进水平的机载数据采集记录和地面实时监控系统等设备和技术手段,进行了电传飞机的飞行品质和飞控稳定性等问题的研究,包括试飞输入设计,电传飞机飞行品质,电传飞控系统稳定裕度等。最后,提出了对下一代飞机飞行力学和飞行控制方面需要研究的试飞  相似文献   

2.
电传飞机试飞与机械操纵飞机的试飞有许多不同之处,其风险性相对更高,尤其是首次将电传操纵系统应用于实际中。从机械操纵向电传操纵过渡应首先保证飞行安全。本文根据各种国外电传操纵战斗机的首飞情况。综述了电传操纵战斗机的首飞准备,主要任务保障支持,风险回避及试飞组织管理等,并给出了典型的首飞任务剖面。  相似文献   

3.
驾驶员—飞机系统特性的匹配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飞行品质好的飞机始终要求飞机的动力学特性与驾驶员操纵的动力学特性之间有高度一致的配合,本文以某电传操纵飞机为例,仅研究在驾驶员完成飞机俯仰跟踪任务时,在满足Neal-Smith准则条件下,驾驶员和飞机参数之间的匹配关系,以及系统特性与飞行品质之间的联系。  相似文献   

4.
采用机械操纵系统的飞机相对电传控制飞机不具备飞行包线保护功能,驾驶员可能在误操作情况下使飞机进入失速状态,特别是新机研制试飞和失速飞行试验。失速自动改出装置通过控制反驱作动器带动操纵系统,抑制驾驶员将飞机操作进入失速,并在飞机进入失速后帮助驾驶员改出失速。模糊控制理论具备常规控制理论所不具备的很多优势,可以使控制律更简单、直观和有效,用于失速改出控制将使系统更加简单易行。  相似文献   

5.
阐述了颤振激励系统(FES)在现代飞机飞行试验中的重要性,论述了FES研制的历史背景。FES作为一种新型的颤振激励系统,在完成了软/硬件设计之后,进行了大量的验证试验。FES是通过电传飞控系统去激励飞机响应,为将风险减少到最小程度,在全权限全时数字变稳电传操纵系统的空中飞行模拟机上进行了验证试飞,而后在某型飞机上进行了验证试飞并投入实际使用,结果表明,FES的监控保安电路可靠,与飞控交联匹配,隔离措施有效,满足飞控稳定裕度以及气动伺服弹性,颤振和操稳等科目的试飞要求。  相似文献   

6.
空中飞行模拟与电传飞机飞行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自全  赵永杰 《飞行力学》2005,23(1):19-22,26
以电传操纵作为显著特征的第三代飞机飞行试验具有极大的挑战性和风险性。从电传飞机飞行试验所必需的飞行试验技术出发.研究和探讨了变稳飞机(空中飞行模拟器)对电传飞机飞行试验的重要性和特殊作用;概括和总结了中国飞行试验研究院利用变稳飞机在电传飞机飞行试验中所完成的研究工作及其重要意义;针对电传操纵,重点描述了对PIO的飞行试验研究以及试飞员培训等。  相似文献   

7.
《直升机技术》2002,(1):21-21
直升机飞行操纵系统近几年来发展迅速,装有电传飞行操纵系统的第1架NH90批生产机还没有出厂,欧洲直升机公司德国分部便已开始研制新一代飞行操纵系统——光传飞行操纵系统。2001年1月15日,欧直公司德国分部用一架EC135改装光传飞行操纵系统,并进行了飞行试验。公司的驾驶员埃贝特·格拉塞和空中试飞机械师芒弗里特·奥塞参  相似文献   

8.
飞机着陆下滑状态人-机系统动态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策  方振平 《航空学报》2000,21(6):500-503
采用最优控制驾驶员模型在频率域内分析是理论评价电传操纵飞机着陆下滑状态飞行品质的一种有效方法。基于人 -机系统响应特性可揭示出驾驶员工作负荷和系统动态特性之间相互影响。驾驶员相位补偿作为驾驶员工作负荷的度量 ;取人 -机系统闭环带宽、开环高频峰值和飞行轨迹倾角误差均方值等指标来评价系统动态特性。这些评价准则与驾驶员主观评分之间具有很好的相关性。应用该方法对某电传操纵飞机进行分析 ,其结果与飞行模拟评价结果较为一致  相似文献   

9.
张东卫 《飞行试验》1998,14(3):45-48,9
借鉴国外经验并结合作者在实际工作中的体会,从电传操纵飞机试飞机特点出发,阐述电操纵飞机试飞中培训工作的目的,内容及其特点。  相似文献   

10.
人-机系统飞行安全可靠性问题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在分析飞机电传操纵系统(FBW)特点的基础上,建立了习行器和电传操纵系统的数学模型,建立了电传操纵系统故障及飞行员干预的概率模型。应用马尔可夫链建立了人-机产行安全可靠性的数学模型,采用伊万诺夫法评估了某型第三代飞机在电传操纵系统故障报的排除的条件概率,并计算了电传操纵系统故障后该型飞机的飞行风险,最后提出了使用建议及技术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电传飞行控制系统稳定裕度的实时监控技术,论述了该技术的应用方法和使用目的,给出了一种基于快速傅立叶变换算法的稳定裕度分析方法,指出了激励信号的选取原则,并对两种激励方案进行了比较,然后介绍了实时监控系统的组成,最后结合该技术在某型飞机定型试飞中的应用,阐述了该系统在包线扩展试飞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针对某型飞机无动力投放模型自由飞试验中,由于受载机螺旋桨滑流影响,模型与载机分离后发生滚转、难以保证水平飞行的问题,根据模型自由飞试验不同阶段的飞行特点开发了专用控制律,具备直接链、投放控制、失速尾旋3种控制模态。论述了控制律的设计过程,以及在模型自由飞试验中的应用情况。试飞结果表明,该控制律很好地解决了模型与载机安全分离和大迎角水平飞行控制问题,提高了模型试验动作精准度。  相似文献   

13.
首先阐述民机电传飞控系统适航符合性验证的定义,然后详细介绍了民机电传飞控系统适航符合性方法和选用原则,最后以国内某型民用客机为研究对象,开展了针对CCAR25.672条款的符合性验证思路的分析与研究。  相似文献   

14.
电传操纵飞机起飞着陆动态特性仿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亚昌  陈刚  李沛琼 《航空学报》1991,12(6):252-258
 以刚体系动力学理论为依据,结合飞机起飞着陆运动学特征,建立了起落架-机身组合刚体6自由度全量飞机方程。提出的阶跃跟踪驾驶员时域数学模型,有助于评价起飞着陆阶段人-机系统的飞行品质。然后建立机械操纵系统、电传操纵系统的数学模型,并编制非线性全量时域仿真程序,对起飞着陆动态特性做出了综合的全面的定量分析,其结果与试飞情况吻合。  相似文献   

15.
XV-15倾转旋翼飞机兼有直升机垂直起降、空中悬停及固定翼飞机高速巡航的优点,因而在军用和民用飞机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XV-15的机体结构和普通飞机一样,但在翼尖安装可以倾转的发动机短舱和旋翼。该飞机控制系统结合旋翼控制和固定翼控制,通过自动控制系统和推力管理系统来辅助飞行员对飞机的控制。主要介绍了主飞行控制系统和辅助控制系统的控制特点。  相似文献   

16.
叙述了电传飞控第三代战斗机的“无忧虑”设计概念和大迎角特性飞行试验的必要性,在此基础上简要介绍了电传飞控第三代战斗机进行大迎角特性飞行试验的目的、试验中的预测研究体系、试验的程序和渐进逻辑,还介绍了试验中可能的技术风险以及试验风险的控制措施。对于了解和进行电传飞控第三代战斗机大迎角特性飞行试验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对于现代带电传操纵系统飞机,其人-机闭环系统是非线性高阶复杂系统.针对带电传操纵系统人-机闭环系统稳定性问题,运用遗传算法在频域内对人-机闭环高阶系统进行了等效拟配,提出应用根轨迹法对拟配得到的低阶等效系统进行稳定性分析.仿真结果表明,用遗传算法进行等效拟配能够避免初值选择问题,拟配精度较高.所提方法能够考虑到驾驶员环...  相似文献   

18.
从飞行控制系统原理出发,以某型电传飞机为例,通过六自由度仿真对比,分析加速度传感器安装位置对飞行品质的影响,并从飞行品质的角度出发,对采用电传飞控系统飞机的加速度传感器安装位置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9.
《Air & Space Europe》2001,3(3-4):184-187
The ADFCS project investigated the feasibility of introducing fly-by-wire (FBW) technology to the small and medium commercial aircraft market. An architecture was developed for a cost-effective FBW Digital Flight Control System (DFCS) for small and medium commercial aircraft utilizing new technologies based on Fuzzy Logic, Neural Networks and Robust Control to reduce the overall system costs. The feasibility of the innovative FBW technologies was demonstrated by simulated flight tests. To further mature the developed system, based on the most promising technologies and identified cost drivers, a follow on project has been initiated (ADFCS-II).  相似文献   

20.
Electromechanical Actuation Technology for the All-Electric Aircraft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Electromechanical actuation is a critical element that must be developed and verified to make the all-electric aircraft a viable concept. For several years the Flight Control Division of the Air Force Wright Aeronautical Laboratories has sponsored activities to demonstrate the credibility of electromechanical actuation systems (EMAS) for primary flight control actuation functions. The foundation for these EMAS activities and several electromechanical actuation development programs are described here. One involves the design, fabrication, and laboratory test of a rotary, hingeline electromechanical actuator. Another involves the development and flight test demonstration of a linear electromechanical actuator for controlling an aileron of a C-141 aircraft. A third involves the design and development of a linear electromechanical actuator for missiles having severe performance, temperature, and volumetric requirements. In addition, a brief summary of the results from two aircraft actuation trade studies compare the baseline (conventional) hydraulic flight control system with an all-electric airplane concept including quantitative comparisons of weight, reliability and maintainability, and life cycle cost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