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某型民用飞机的大侧风起降试飞是我国首次严格按照CCAR25部的要求将相关试飞技术完整运用于民用飞机。结合该飞机的大侧风起降试飞,对飞机理论抗侧风量的预测方法进行了研究和验证,提出了将飞机的理论抗侧风量换算至全重量范围内的方法,并详细阐述了民用飞机大侧风起降试飞过程中的关键试飞技术,可为其他运输类飞机的大侧风起降试飞提供重要的参考。  相似文献   

2.
基于风洞试验的飞机侧风环境停放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根据风洞试验结果对某型号民用飞机在大侧风(风速大于35m/ s)情况下停放时的稳定性进行了研究与分析,发现当飞机在正侧风(侧风水平方向与机身垂直)作用下有较大的上仰力矩产生,导致机头上翘或有上翘的趋势。通过“部件组拆法”发现飞机垂尾的干扰使得平尾产生了一个抬头力矩,致使飞机存在倾倒的可能。试验后,通过CFD 仿真模拟计算分析了在侧风情况下机身表面的压力分布,并进行了相关的解释,作为对风洞试验的分析和补充。  相似文献   

3.
基于数字样机的民用飞机发动机安装位置确定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CATIA软件,以民用飞机发动机翼吊式安装布局为例,提出了通过建立飞机坐标系和发动机坐标系,确定发动机坐标系在飞机坐标系内的位置,从而确定发动机相对于飞机安装位置的方法,结合飞机和发动机的两种典型状态(巡航热态和地面冷态),介绍了发动机安装位置的表示方法和具体确定过程,为民用飞机发动机的集成安装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抗侧风作为飞机飞行的一项重要能力,需要通过试飞的方法进行验证,以表明飞机的抗侧风能力满足民用飞机适航规章条款的要求。主要从大侧风的试飞方法、试飞技术、试飞结果处理方法、适航验证等方面进行研究,提供民用飞机的大侧风验证试飞方法和适航符合性方法研究。  相似文献   

5.
弹性飞机跨声速机动载荷计算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辉  李杰 《航空学报》2016,37(11):3236-3248
基于跨声速非定常气动力求解的重叠场源法,开展了弹性飞机跨声速机动载荷计算方法研究,为现代飞机结构强度设计提供更加可靠和精确的临界载荷计算方法。首先通过采用重叠场源法求解关于62%根弦俯仰振荡的LANN机翼在马赫数为0.822的非定常气动力并与实验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重叠场源法对跨声速激波效应预测和非定常气动力计算的能力;其次应用频域气动力有理近似技术拟合场源法计算得到的广义气动力系数矩阵,建立了机动载荷分析的状态空间模型;然后完成了某型民用飞机俯仰机动载荷分析,研究了俯仰机动飞行情况下飞机机体状态量及飞机部件载荷响应规律。计算结果表明:考虑机体弹性变形后,机翼和平尾气动载荷响应最大值分别减小了5.1%和10.6%,升降舵气动载荷响应最大值增大了16.2%,在飞机结构强度设计中必须考虑机体弹性效应对飞机部件载荷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民用飞机进气道的侧风畸变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结合民用飞机动力装置/机体集成研究的具体需要,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进气道的侧风畸变特性进行研究,给出了进气道在侧风条件下工作的流场特征,分析了导致侧风畸变的流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进气道的侧风畸变主要受到典型的气流分离与再附以及地面吸入涡等复杂流动现象的影响;当进气道内部气流出现分离时,侧风畸变会随侧风速度的增加而突然加剧;进气道在近地面工作状态,产生的地面吸入涡现象可能会使短舱的侧风容限明显降低.此外,侧风状态的进气畸变特性随着发动机流量的变化,进气道内部气流的分离与再附存在差别,这导致了进气畸变指数呈现迟滞变化.   相似文献   

7.
发动机短舱对翼身组合体跨音速气动特性影响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达到增升减阻的目的,现代民用飞机设计越来越重视飞机各个部件之间的相互影响。部件之间的气动干扰影响着飞机的气动特性,合理的气动布局可以产生有利的气动干扰,获得满意的气动特性。针对民用飞机超临界机翼——翼吊式发动机短舱气动布局,通过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跨音速飞行时,发动机短舱对整机的气动特性影响。  相似文献   

8.
民用飞机外部勤务接口是在飞机过站期间接受地面加油加水、餐食输送、货物装卸等一系列地面服务的“通道”。外部勤务接口的布置对民用飞机的地面可维护性、运营经济性等有较大影响,合理的外部勤务接口的布置能有效降低地面勤务人员的工作负荷,缩短飞机在航前、过站、航后的地面服务停机时间,提升机场运行保障效率。因此,开展民用飞机外部勤务点的布置设计与研究尤为重要。基于总体布局设计原则,重点探讨了飞机外部勤务接口布置的基本思路;研究归纳了勤务点布置与设计过程中的关键技术,包括高度设计、位置设计方法;建立了外部勤务接口布置方案评估的流程,包括人机工效评估和防差错评估,为民用飞机外部勤务的布置与评估提供设计思路和方向。  相似文献   

9.
地效飞机的纵向稳定性和气动布局特点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地面效应对飞机气动力特性的影响,以及地效飞机不同于常规飞机的纵向稳定性准则,包括重心与迎角焦点和高度焦点的位置关系、影响其纵向稳定性的主要气动导数等。研究结果表明,地效区内飞机的气动力随高度呈非线性变化,而重心必须位于迎角焦点与高度焦点之间并且靠近高度焦点才能保证地效飞机的纵向稳定性。最后根据地效飞机的稳定性准则,讨论了保证地效飞机良好飞行品质的气动布局要求。  相似文献   

10.
民用飞机燃油系统闪电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用飞机的闪电防护是飞机设计的一个重要方面,一直受到航空界的普遍关注,民用飞机燃油系统部件的闪电防护设计及验证,更是被美国联邦航空局所重视。通过参考相关咨询通告及标准规范,对民用飞机燃油系统部件闪电直接效应进行分析和研究,归纳出几种典型的符合性分析及验证方法,主要有仿真分析法、工程计算分析法及试验验证法等,并总结出各方法的应用范畴。  相似文献   

11.
郑勇 《飞机设计》2004,(4):33-38
水平尾翼是保证飞机纵向平衡、俯仰安定性和操纵性的重要部件。在进行飞机系统功能考核试验的时候,为确保飞机飞行的安全、可靠,采用平尾模拟件代替水平尾翼。因此,平尾模拟件的工艺研究就显得极其重要。本文介绍了平尾模拟件的加工前准备、零件的加工、平尾模拟件的装配和平尾模拟件在铁鸟试验台上的安装4个过程,并从模拟件选材、加工工艺、装配工艺等多渠道进行了研究,为飞机各系统的试验考核提供了高质量、低成本的模拟件。  相似文献   

12.
基于Msc.Nastran的T型尾翼优化设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T型尾翼的有限元模型,并使用Msc.Nastran对T型尾翼结构进行优化。为了获得更轻的平尾结构重量,将平尾从T型尾翼中取出单独进行优化,并研究了优化变量分区的细化、优化变量的增加对优化结果的影响,并再次对T型尾翼结构进行优化。优化工作显著降低了平尾结构的重量,并得到了一些重要结论,为以后的T型尾翼优化设计提供了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13.
选用J7飞机,在h=5000m,Ma=0.8,全加力飞行状态,使用倍脉冲平尾进行飞行试验所测得的两组试验数据及极曲线,对其Cx=f(Cy),Cy=f(a)中出现不合理现象和疑点进行了分析和解释,并提出了解决办法,该解决问题垢办法就同动态飞行试验数据求出C^wzy=f(Cy),(Ma=c)并将此数据用于动态极曲线Cy平衡状态的修正,结果表明,用倍脉冲平尾求飞机极曲线的修正方法简便实用,是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14.
Y-8飞机平尾积冰导致的飞行事故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史刚  李云 《飞行力学》2011,29(5):84-86
平尾积冰对飞行安全影响重大.通过介绍连续两起平尾积冰导致的Y-8飞机飞行事故,分析了飞机结冰的气象条件,平尾积冰和放襟翼对平尾气动特性的影响,以及平尾积冰失速的改出方法和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5.
飞机着陆滑跑过程中,平尾结构将受到较大的冲击作用和振动激励。为预判结构局部危险部位,给结构强度设计提供参考,需对平尾着陆滑跑过程中的动态性能进行分析。创新性地考虑了飞机滑跑速度和气动力的变化,为有限元计算提供可靠的外载输入,并合理设置约束条件,建立半机体有限元模型,降低计算规模。最后提取平尾各站位处的载荷响应峰值,作出动响应包线,预判结构局部危险部位,如平尾根部,为结构强度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进行了某型飞机部分平尾前缘结构的抗鸟撞优化设计。通过有限元分析对比研究了蒙皮厚度、翼肋个数、隔板对平尾前缘抗鸟撞性能的影响。从分析结果可以看出,增加隔板的方案对结构抗鸟撞性能的提高最明显。然后,进行了增加隔板的平尾前缘结构鸟撞试验,试验结果与模拟结果吻合良好,满足结构的抗鸟撞要求。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平尾容系数对飞机俯仰敏捷性尺度的影响,这些尺度包括加载/卸载时间,最大正/负过载变化率,最大上仰/下俯机运范围内的俯角速率,对比计算表明:较大的尾容系数可获得较高的俯仰敏捷性,而在同一容系数下,较大的平尾面积可比较大的平尾力臂获得更高的俯仰敏捷性。另外,平尾面积和平尾力臂的影响只有一定范围内最显著,故在设计时需进行综合考虑。  相似文献   

18.
王建培 《飞行力学》1991,(3):14-24,46
本文着重搜集、归纳了那些重要的,且又便于在飞机初步设计阶段使用的品质要求,并将它们用平尾相对面积和飞机重心之间的解析关系表达出来。利用这种解析关系,可以在平尾相对面积和飞机重心位置的参数平面上,绘制出各种限制边界,形成所谓“剪刀图”。如果所要求的飞机重心变化范围给定,则可在这种边界限制图上很容易地确定出所需要的平尾相对面积.为说明本文方法的可行性和可靠性,最后还以Y-7飞机为算例进行了验证性计算.  相似文献   

19.
ARJ21飞机是我国自行研制的具有典型T尾布局特点的先进支线飞机。失速和失速特性试飞是ARJ21飞机适航取证试飞最重要的试飞项目之一。高平尾(T尾)布局飞机可能存在深失速运动模态,给飞机的失速特性试飞带来安全风险。本文首先分析了高平尾(T尾)布局飞机的空气动力学特点,剖析了"深失速"现象的产生原因,并在此基础上以ARJ21飞机为算例,结合具体的风洞实验数据库,应用工程估算的方法对动导数进行了补充完善,其次建立了适合预测飞机失速和深失速运动方程的空气动力学模型,并对飞机的运动特性特别是深失速特性进行了仿真计算,计算结果与实际试飞结果取得了较好的一致性;最后选择深失速状态作为失速改出伞设计的临界状态,建立失速改出伞的数学模型,对失速改出伞改出深失速的动态过程进行了仿真计算,验证了失速改出伞改出深失速的设计参数,为失速改出伞的研制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0.
平尾的气动特性直接影响飞机的飞行安全,基于改善飞机平尾在负攻角下流动特性的应用需求,设计一种涡流发生器,安装在平尾下表面。通过数值模拟方法研究平尾在不安装涡流发生器和安装涡流发生器两种构型下的流动特征和机理,分析飞机在负攻角下的俯仰力矩特性。结果表明:安装涡流发生器的平尾负失速迎角推迟了4°,负攻角下的俯仰力矩拐点推迟了4°左右,拓宽了飞机的飞行边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