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0 毫秒
1.
DDS 作为一种新兴的非确定性网络中的高可用性分布式数据分发规范,提出了全局数据空间的概念, 通过发布订阅机制进行通信,然而当前航电网络环境下,对于应用来说,DDS 封装严密,很多过程对于应用 来说属于黑盒过程,难以准确把握其流程,一旦出现异常和故障也难以定位和排故。本文以航电以太网为例, 详细研究DDS 发布订阅过程与通信行为,并以一个故障研究与排除实例,说明DDS 发布订阅具体流程和逻辑, 并对DDS 在以太网协议层和应用层的通信行为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2.
数据分发服务(DDS)在复杂航电系统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其以数据为中心的发布/订阅机制,解决了复杂系统异构、分布式、动态扩展、互操作和可移植的问题,同时也带来了系统描述和通信监控的困难。基于DDS实体动态发现的原理,提出了一种能够动态构建应用主题类型化接口,实现对网络中DDS实体间通信进行监控的通用设计方法。该方法能够满足基于DDS网络的通信监控需求,提高复杂系统快速集成和联调排故的效率。  相似文献   

3.
机载综合化电子系统中网络类型不断多样化,传统数据总线已不再满足要求,对象管理组织(OMG)提出了的一种基于发布订阅模型的数据分发服务,对实现统一通信平台,提供灵活、实时的数据分发能力具有指导意义.在使用数据分发服务时,不同节点间的相互识别,建立发布订阅关系的过程极为重要,影响分布式系统的通信性能,因此,研究数据分发服务的自发现机制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在机载分布式异构网络中,系统间的通信面临着复杂的网络环境.为了实现高效、可靠、安全的信息传输,需要通信中间件的支持.以数据分发服务(DDS)为基础,对发布订阅模型进行研究,将不同网络间的通信映射为数据分发服务中的跨域通信,引入路由服务实现跨域通信,扩展DDS原有的传输插件,用以支持不同的网络,实现了机载分布式异构网络通信中间件.通过实验对跨网络通信的时间延迟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通信中间件能够适应机载分布式应用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为了满足机载分布式应用通信的灵活性和实时性要求,实现高效、可靠的数据传输,减少应用的开发和移植成本,提出一种嵌入式数据分发服务软件解决方案,建立以数据为中心的发布订阅通信模型,构建共享、虚拟的“全局数据空间”,并支持多种可配置的服务质量策略。针对机载环境下计算、存储、网络传输带宽等资源受限的特点,重点研究建立通信模型的关键技术——自发现机制,包括自发现过程、加入/退出机制和条件自发现,对数据分发服务在机载场景的应用具有一定的推进作用。  相似文献   

6.
基于DDS的实时中间件的研究与设计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满足分布式实时应用的需求,项目管理组(OMG:ObjectManagementGroup)提出并发布了实时系统用数据分配业务(DDS:DataDistributionServiceforReal-timeSystems)规范。基于该规范,本文研究了发布/订阅系统的理论模型,设计了一个灵活、可靠的实时中间件(RTDDS...  相似文献   

7.
为满足设计和分析显控系统软件仿真过程中对设计模式的要求,提出了建立显控软件仿真架构的基本方法,使软件验证过程中能够更好的与原软件系统对接,因此在设计软件架构时根据不同仿真条件需要建立不同软件架构模式,建立了非Vega Prime(VP)模式(即:MFC对话框或单文档模式、Win32系统编程模式)、VP回调模式,并改造了显示类,应用在基于数据分发服务(DDS)技术的航电软件分布式系统仿真中。  相似文献   

8.
为了实时掌握某型教练机的飞行状态,在其上加装了飞参数据实时回传系统。分析了机上加装的设计原则,论述了交联设计、总体布置设计、供电设计等设计方案,最后对电磁兼容进行了分析。实际应用表明,该系统工作稳定可靠,不影响原机的正常工作,为监控飞行状态提供了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9.
自动测试系统中状态参数的一种实时监测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关系到测试资源和被测对象(UUT)安全的一些状态参数进行实时监控是自动测试系统开发中必须解决的一个关键问题,本文应用共享内存技术实现了对关键数据的实时监测,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地对关键数据实时监测,提高了测试系统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基于EAI企业应用集成,ESB企业服务总线标准的交互平台的建设思路、总体目标、设计原则和技术措施,研究出旅客信息交互平台的平台数据交换流程和系统整体结构,通过SODB和ESB分别承担数据收集与规范化存储和数据分发机制,最终达到机场内信息高度集成化、提高核心竞争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基于ArcGIS Engine的三维校园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三维可视化是数字校园的高级技术特征之一,是实现虚拟校园空间的必然要求。基于ArcGIS Engine,构建了成都信息工程学院的校园三维地理信息系统,把地理信息系统的空间模型移植入虚拟现实的三维世界,实现了校园的三维模拟,显示了校园的基本地物特征,并具有三维飞行漫游功能;允许用户进行简单的信息查询等功能,满足用户对三维视景实时动态的可视化要求。  相似文献   

12.
王强 《航空计算技术》2009,39(5):118-121
以JR-260型航模直升机为研究对象,基于嵌入式Linux操作系统,开发一套微型组合导航与控制系统。系统硬件采用了组合导航系统MNAV100CA和嵌入式飞行控制计算机Stargate,集成了固态的加速度计、角速率传感器、磁航向计、大气机和GPS接收机,以及R/C接收机脉位调制(PPM)航模舵机接口。软件设计采用扩展的卡尔曼滤波和状态监视方法实现了导航系统设计,基于实时Linux线程机制编制了航模舵机的驱动程序,以802.11b无线网络实现空中飞参信号的实时下传,并在便携式地面站上实现了实时监控功能。  相似文献   

13.
数据库技术在多传感器信息融合系统中的应用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数据库技术在多传感器信息融合系统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论文以数据库对融合算法的支持为目标,以数据库模型和数据融合数据库的全面设计为基础,在全面考虑面向特征的数据表征形式和组织结构的基础上,详细讨论了多传感器信息融合系统中数据库设计的基本理论,讨论了融合算法对数据库的需求和数据库设计,设计了辐射源识别的知识数据库。  相似文献   

14.
基于TTP协议的飞机配电系统通信仿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飞机配电系统典型单元,建立基于时间触发的四节点控制与通信模型;实现系统典型节点的信号交互,并进行实时控制与仿真分析。以供电系统处理机(PSP)、发电机控制器和汇流条控制器的组合(GCUs+BPCU),某个负载管理中心(ELMC)、以及多个固态功率控制器(SSPCs)为四个典型节点,在研究模型节点内部控制与逻辑关系、建立消息时刻表的基础上,仿真了配电系统在双发、单发、应急情况下,汇流条和负载的自动管理。仿真结果表明,信号严格按照确定的消息时刻表传送,通信具有较高的实时性和可靠性。研究结果为时间触发协议在航空器领域的应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5.
近年高密度航天发射任务和不断提升的数据采集处理能力使得试验数据规模呈几何级数增长,但目前采用的传统试验数据存储管理和应用服务手段已难以适应任务发展的形势要求.针对航天任务参试系统多、地域跨度广、试验数据采集源多、规模增长迅速、业务应用复杂及用户多样等特征需求,采用云存储和云计算技术,提出了一种基于云平台的分布式数据中心架构,论述了基于两级数据中心的应用服务模式,实现了两级数据中心的整体设计,支持全系统计算资源、存储资源、网络资源和业务资源的统一调度管理,支持计算节点、存储节点和网络节点的动态扩展,能够较好地满足海量飞行试验数据的长期存储管理和高效应用服务需求.  相似文献   

16.
宁宣熙  张克明 《航空学报》1992,13(8):452-455
 介绍一种新机研制计划管理和决策支持系统的总体设计方案及其实现的具体措施。详细介绍了几个主要模块的设计思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