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本文综述评论了再入通讯中断的化学减轻技术,即将亲电子化学物质添加到再入等离子鞘中以降低自由电子密度、增进天线传输性能。文中讨论了减轻机理、方案可行性、主控因素、技术措施和减轻效果等问题。  相似文献   

2.
磁窗天线增强等离子体鞘套透波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飞行器以高超声速在大气层中飞行时,周围形成的等离子体鞘套将影响电磁波的传播特性,严重时传输完全中断(黑障).外加强磁场可以形成“磁窗”,有效地增强右旋圆极化电磁波在等离子体鞘套中传播时的透波特性,但是在产生磁窗过程中(例如使用超导产生磁窗)有一系列的问题如磁体的重量和复杂性等需要克服.为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了天线和强永磁体一体化综合设计的新思路——磁窗天线.设计出一种圆极化GPS天线,它的表面贴片为对磁场影响很小的镀铜片,接地板为稀土永磁体NdFeB(钕铁硼),永磁体同时也做为强磁场的发生装置.分析了圆极化GPS天线的性能和周围磁感应强度的分布,估算了磁窗天线减缓通信中断的效果,在所研究的情况下,使用磁窗天线可以显著地提高等离子体鞘套的透波特性.  相似文献   

3.
一、研制背景美国从五十年代末起,就注意到飞行器高速再入大气层时存在着通信中断现象。如双人驾驶的宇宙飞船“双子星座号”在再入时遥测信号中断3~4分钟,它的再入速度高达21.5M~*;登月宇宙飞船“阿波罗号”(有三名宇航员)在再入时中断了7~11分钟,它的再入速度高达32.4M~*;“哥伦比  相似文献   

4.
天线极化失配的理论分析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横电磁波的电场极化形式的分析,得到横电磁波在瞬态时变场中以椭圆极化波存在的一般表达式;对于这样一个任意椭圆极化波,由于接收天线极化与来波极化的失配,将造成信号能量的损失,甚至于完全收不到信号,由此引入极化失配因子的概念;通过对极化失配因子的分析与讨论,使我们对天线极化角失配对接收电平的影响有了定量的认识。最后结合国际标准C频段统一测控系统TW215设备,给出最佳极化角调整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火星稀薄的大气使得探测器再入火星时难以获得足够的减速阻力,为此,文章提出利用磁阻尼增加阻力的概念。高速再入的探测器与火星大气剧烈摩擦产生等离子体,利用探测器上的磁偶极场将等离子体捕获,同时在火星大气中形成一个“磁泡”区域并跟随探测器。由“磁泡”束缚的等离子体与来流的中性气体发生碰撞获得动量,又通过磁场作用将动量传递给探测器,从而使探测器获得一定的减速阻力。在磁阻尼的作用下,在同样的开伞高度探测器速度可降至更低,而低速开伞又可提高阻力伞打开的可靠性。因此,磁阻尼不仅可加快降低再入速度,而且还有助于提高探测器着陆火星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6.
基尔霍夫近似下高斯粗糙面透射波散射系数的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基尔霍夫标量近似法给出了高斯粗糙面透射波的散射系数,通过数值计算获得了HH,VH,VV,HV不同极化状态透射波的散射系数随散射角、方位角及入射波频率变化的曲线,讨论了介电常数、粗糙面参数和入射波频率对不同极化状态透射波散射系数的影响,得到了高斯粗糙面透射波散射系数的特征.  相似文献   

7.
再入等离子鞘的电波传播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速飞行器周围的“再入等离子鞘”对天线所辐射的电磁波产生严重的干扰。本文从计算高温电离空气的传播参数出发,给出了弹道式洲际导弹再入时等离子鞘的功率传输特性,并讨论了再入通讯频段选择等问题。  相似文献   

8.
再入弹头非对称气动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六自由度弹道方程数值模拟了再入弹头非对称气动力和非对称静、动导数对弹头滚转异常的影响;阐述了非对称气动力及非对称静、动导数产生的机理。本文利用作者建立的近似计算和数值计算方法,计算了典型的非对称再入弹头的气动力,定性分析了非对称气动力随弹头几何参数的变化规律,对再入弹头设计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战略武器的发展,要求进一步提高再入飞行器的突防能力、生存力和命中精度。现代高级再入飞行器主要是高β(弹道系数)再入的弹道式再入飞行器和机动武再入飞行器。本文所讨论的再入问题,就是指高级再入飞行器再入地球的大气层时所遇到的问题,整个再入系统虽然还包括材料、结构、遥测、控制等其它方面。但是再入动力学和气动热力学是再入系统的最重要问题之一,本文着重讨论这方面的现状、存在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技术途径。 再入气动力学和气动热力学的主要问题是烧蚀防热问题,气动力问题,粒子云侵蚀问题,滚动问题,机动再入问题和再入物理等问题。解决这些问题要采用理论和实验相结合的方法,依靠理论计算、地面模拟试验和飞行试验等手段,通过综合分析提高设计计算的精度,寻找有效的措施保证性能要求。  相似文献   

10.
针对雷达动目标的全极化高分辨信息的获取问题,建立宽带极化雷达的信号模型,分析对应的匹配滤波处理算法.对时/频域加窗的效果进行比较,提出了实用的窗函数选择方法.分析正负线性调频信号对高速运动目标的同时极化测量性能,提出对高速运动目标的极化--一维距离像联合识别方法.仿真结果证明了所此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载人登月返回再入有关问题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载人登月返回再入涉及到三体问题,且与近地轨道返回再入相比速度更大.因此再入方式的选择和再入弹道的设计涉及到飞行器的方案和再入返回的安全.通过对不同返回再入方式的对比分析,认为跳跃式再入是优选方案.再入点选择、再入过载、升阻比、再入航程、再入轨道倾角都是返回再入方案设计中需要考虑的问题,需结合工程实际进行深化论证,文章提...  相似文献   

12.
返回舱弹道重建与黑障区弹道再现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汪清  和争春  方方  万宗国 《宇航学报》2004,25(6):595-599,615
对于飞船返回舱,黑障区弹道再现是再人飞行试验气动分析工作的重要环节。利用舱上测量数据和有限的雷达测量数据重构飞行弹道,是黑障区弹道再现的有效方法。本文建立了返回舱弹道重建的数学模型,包括运动学模型、观测模型、测量误差模型,从而将返回舱弹道重建问题转化为一个非线性动态系统的参数辨识问题。给出了基于极大似然判据和Newton-Raphson迭代的弹道重建算法。对某飞船返回舱的飞行试验数据进行了计算和分析,结果证实了弹道重建数学模型的正确性和算法的可行性。通过弹道重建,不仅再现了黑障区的弹道,而且提供了可靠的、完整的弹道数据。  相似文献   

13.
针对亚轨道飞行器再入中的大过载问题,提出一种通过保持法向过载动态平衡以大幅降低法向过载峰值的攻角设计方法。该方法基于再入飞行中过载演化特性,通过自主分段、预测反馈及迭代修正对再入攻角进行设计,使攻角变化率与法向过载的期望平衡值相适应,并可经过重复计算及收敛实现法向过载峰值最小化。仿真计算的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大幅降低亚轨道飞行器再入中的法向过载,且按照该方法设计所获攻角策略可有效用于亚轨道飞行器再入任务规划、再入轨迹和制导律设计。
  相似文献   

14.
为在地面试验中更真实地模拟再入飞行过载、振动力学环境的时变特性和复合特性,以再入飞行器子系统为对象,开展变均方根随机振动?变加速度离心复合试验研究。设定试验条件时,对预示弹道过载数据进行平滑和重采样,得到变加速度离心试验条件;对实测振动数据频谱进行归一化和频谱加权融合,得到变均方根随机振动试验条件。复合试验结果表明,给出的试验条件控制可行,实现了再入飞行振动历程和过载历程的同时模拟。  相似文献   

15.
朱仁璋 《宇航学报》1994,15(4):24-30
在已有的研究结果的基础上,对空间系绳在回收容器回中的应用,作了进一步分析,包括从回收容器离开空间站至回收容器从系绳上脱落的系绳伸展运动,(2)从系绳脱落的回收容器的返回运动,(3)释放容器后的系绳的收回运动。对回收容器的动态释放,除了两阶段指数型伸展程序外,还提出了另外两种导致系绳后摆的方式。对静态释放与动态释放,不仅对系绳长度,而且对系绳张力作了计算与分析。为了系绳收回过程的稳定,不仅要施加张力  相似文献   

16.
李洪波  肖业伦 《宇航学报》2006,27(5):956-960
传统的再入飞行器质心运动方程用经度和纬度描述地理位置,在南北极极点处奇异,在南北极区病态。本文提出利用位置矢量的三个方向余弦,称为“三余弦数”或“三元数”,代替经纬度,推导出无奇异再入质心运动方程。再入飞行器临近极点和到达极点的算例显示,使用三元数的无奇异再入方程完全避免了传统方程有关极点的奇异性。同时,无奇异方程所选状态变量与传统方程可进行很简便的转换。  相似文献   

17.
基于PCI总线的PC机再入遥测站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再入遥测的特点 ,提出基于 PCI总线和 Windows平台的 PC机再入遥测站的体系结构 ,重点对其关键技术即多通道高速数据的实时传输与存储技术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8.
《Acta Astronautica》2007,60(8-9):737-751
The application of SCARAB (spacecraft atmospheric re-entry and aerothermal break-up) to several re-entry objects within the last years has shown the need of fast methods and easy-to use guidelines for a first assessment of the survival probability for these objects or parts of them. Such methods and guidelines will be also very helpful during the design process of a satellite in order to decide, whether a controlled re-entry had to be foreseen at the end of the lifetime, or an uncontrolled re-entry would be acceptable.Within current studies HTG has developed analytical and numerical methods to analyze the demise of simple-shaped objects like spheres, boxes, and cylinders. In addition, the SCARAB software system has been used to evaluate the shielding effects of concentric shells.This paper presents the analytical and numerical models used within the study and the results which have been achieved, including demise ranges for several object/material combinations. The SCARAB results for shielding effects are presented as well.  相似文献   

19.
一种亚轨道飞行器再入段组合导航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峰  程承  张共愿  程咏梅 《宇航学报》2010,31(3):729-733
针对亚轨道飞行器再入飞行段的环境特性,设计了由INS、GPS、CNS组成的容错型 组合导航系统,该系统能根据不同飞行阶段选择相应的传感器组合方案,将处于运行状态 且无故障的子系统信息自动地实现最优融合。仿真结果表明,所设计系统具有良好的容错性 ,并达到了较高的导航精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