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更上一层楼     
《航空精密制造技术》是一种综合性制造技术刊物。它经国家科委、新闻出版署共同审核批准为国家级刊物,并获准于1991年6月开始向国内外公开发行。这是《航空精密制造技术》有关领导大力支持,本刊编委、通讯员和全体编辑部成员齐心协作,精心耕耘以及广大读者热心扶持的结果。在此向同志们致以诚挚的谢意。 1991年正值我国国民经济建设“八五”计划的第一年,欣逢我国航空工业创建四十周年之际,又于国防科工委系统科技刊物首次评比期间,在国际上,面临着高科技发展迅速,新刊物层出不穷形势,这对我  相似文献   

2.
此文是作者在本刊召开的第六次通讯员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着重谈了质量工作在宣传报道方面应注意的几方面内容,并论述了标准、标准化和质量管理的关系。这个讲话,对我们航空工业的广大读者也有一定的参考意义,故本刊将讲话内容加以整理并刊出,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3.
缅怀     
正新中国航空工业的开拓者、第一代飞机设计师叶正大因病于12月14日晚在北京逝世。叶正大将军曾在本刊的纪念航空工业四十周年发表题词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气动弹性专业的奠基者和带头人管德同志,于1月9日因病医  相似文献   

4.
我国航空工业已走过了45年的历程,许多读者来信都十分关心我国的航空工业、民用航空和空中力量究竟已发展到什么程度。正如浙江省衢州的郑世峰读者来信,建议我们在刊物上多报道中国空中力量的武器装备,他认为,只宣传外国的武器如何如何先进,而对我国的发展情况却很少报道,似乎使读者感到我国与军事强国之间的反差显得越来越大。  相似文献   

5.
本文介绍了沈阳飞机制造公司四十年来飞机制造技术发展的历史,以事实说明制造技术推动产品发展的重要作用,并对当前我国航空工业发展飞机制造技术的任务和前景提出了看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关于发展民用飞机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1年4月17日中国航空工业迎来了成立50周年。航空工业创建50年来,走过了从弱到强,从修理、仿制到自行研制,从单一军用产品到军民结合的艰苦奋斗、发展壮大的道路。 目前,我国航空工业已经形成门类比较齐全、专业基本配套、具有相当规模和一定技术基础的高科技工业体系。50年来中国航空工业的发展是有目共睹的,但是也应该看到中国航空工业与当今世界航空工业的差距,特别在民用飞机方面的差距又是十分明显的。现在我们已经站在新世纪的门口,面对经济全球化和世界科技革命,需要认真研究和着力解决民用飞机发展中的一些重大问题,使民用飞机在新的历史时期有一个新的、更大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21世纪将是世界航空工业迅速发展的时代。中国航空工业起步较晚,与先进国家相比,还有一定差距,要在21世纪赶上和超过世界先进水平,现在就必须注重人才培养,并不断提高科研实验手段和制造水平,其中科研实验手段是航空工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基础。“八五”以来,中国航空工业开始建设一批航空科技重点实验室,以提高我国航空科研实验水平,并将为21世纪我国航空工业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这些重点实验室已相继建成,并陆续验收。本刊分两期刊登中国航空工业总公司副总经理张彦仲同志在两个重点实验室验收会上的讲话,介绍建设航空科技重点实验室的目的、意义、原则及其未来发展,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8.
新年伊始,万象更新!伴随这美好时光,我们中国人传统、热闹的新春佳节又将来临。值此迎新之际,我十分高兴地通过《航空标准化与质量》,向本刊的各位忠实读者、作者致以新春祝贺!并祝大家身体健康!事业发展!心想事成!渐行渐远的2005年,确实是非常重要的一年。它既是“十五”的盘点、收官之年,又是我们为“十一五”发展做准备的一年。这一年在我们各界同仁的奋力拼搏下,航空工业又有了很多新进展:新产品层出不穷,很多关键技术又有了新的突破,几大重点任务完成得十分出色,取得了非常可喜的成绩……。发展中的航空工业迈出的每一个坚实的脚步都让…  相似文献   

9.
为进一步沟通编辑部与读者、作者和通讯员的联系,及时获取社会对办刊工作的信息,本刊已连续三年年终随刊发放办刊意见征询表。许多读者、作者,特别是通讯员,出于对本刊的热爱和支持,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认真收集并填写反馈意见,给编辑部改进办刊工作提供了不少有价值的重要信息。  相似文献   

10.
读者天地     
今年,适逢我国航空工业创建45周年之际,借此机会,我想对我国的航空工业谈点粗浅的看法。45年来,我国航空工业从无到有,发展到今天的规模,凝聚着广大航空科技工作者和工人的辛勤劳动。但是,我认为,我国的航空工业之所以还比较落后,原因之一是力量过于分散,造成大量  相似文献   

11.
在您打开这期刊物的时候,人类已经完成了一次伟大的跨越———进入了新的千年、新的世纪。在新世纪的第一期里,首先祝各位读者新世纪好!2001年是中国航空工业迎来50周年大庆的一年。回顾航空工业50年发展的风雨历程,我们可以自豪地说航空工业与新中国共同成长,有开拓的艰辛,有成功的喜悦,也有失败的警醒。航空工业为新中国的国防安全、经济建设和技术创新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航空标准化与质量技术的发展也经历了同样的过程,航空标准化从消化50年代前苏联的标准开始,到逐渐引进其他国家先进的标准与国际接轨;从借鉴别国经验开始,到逐渐形成中…  相似文献   

12.
短新闻     
金航信息工程简称金航工程,是1995年6月航空工业总公司计算机领导小组正式命名的我国航空工业信息化基础建设的工程项目。工程分三部分:航空工业综合信息网络(AVICNET)、航空工业CAD应用工程(AVICCAD)和航空工业管理信息系统(AVICMIS)。其中,金航网络是后两个系统的支持平台和环境,是航空工业信息化建设的基础。按照金航信息工程总体设计方案的要求,2000年金航网络  相似文献   

13.
要切实加强航空质量和标准化工作本刊评论员1995年是“八五”计划的最后一年,也是我国航空工业发展中非常关键的一年。这一年,航空工业将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以提高产品竞争力为重点,打好发展、改革、调整、稳定四个方面攻坚战,努力实现经济形势尽快好转,圆满...  相似文献   

14.
本刊讯弹指一挥间,中国航空工业已走过55年的历程。为纪念中国航空工业创建55周年,2006年4月17日,中国一航、中航二集团共同在人民大会堂隆重召开了庆祝中国航空工业创建55周年纪念大会。会上,国务院曾培炎副总理发表了重要讲话,国防科工委主任张云川、总装备部科技委主任郭桂荣作了讲话,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党组书记、总经理刘高倬和中国航空工业第二集团公司党组书记、总经理张洪飚作了致辞。他们的讲话和致辞对航空工业55年来取得的成就给予了高度评价,进行了系统总结,对航空工业未来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展示了美好的前景。在中国航…  相似文献   

15.
今年是新千年的第一年,新年的第一个月就迎来了元旦和春节同庆,给蛇年带来了浓浓的春意与喜色。今年是中国航空工业创建50周年。创建于1951年的中国航空工业和新中国一起成长、壮大,走过了50年的风雨历程。本刊将从本期起,以不同的形式对中国航空工业50年的发展历程进行回顾和评述,也欢迎广大关心我国航空工业发展的读者能踊跃投稿。今年还是《国际航空》杂志创刊45周年。自1956年以来,《国际航空》杂志无论从内容上、还是从包装上都已发展成为与国际接轨的一本国内外航空界的知名刊物,成为国内外航空界交流的重要窗…  相似文献   

16.
航空技术创新:推动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之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航空工业走过了近50年的历程,已初步建立了立足自己的航空科技和工业体系,为我国国防建设和国民经济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然而,它的基础还比较薄弱,在世界航空科技和工业的发展速度加快、竞争日趋激烈、全球化和集约化的趋势愈加明显的今天,我国航空工业正面临着十分严峻的巨大挑战和难得的发展机遇。面对挑战和机遇,我们应当把航空工业作为一种战略性产业加以发展;加紧结构调整,实现体制创新和技术创新。只有这样,我国航空工业才能实现跨跃式和可持续发展,才能有力地推动我国社会和经济的发展。本刊刊登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副总经理杨育中同志的这篇文章,阐述航空科技与工业的发展特点以及技术创新对发展我国工业的作用和意义,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7.
航空工业作为现代高科技产业,一直被视为是欧美国家的"领地",但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巴西却在这一领域取得了巨大成功。巴西在发展航空工业的道路上有许多值得我们好好研究借鉴的地方。本文在回顾巴西航空工业发展历程的基础上,提炼总结其发展的经验。这些经验也许能为我国航空工业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启示和借鉴。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以及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是个跨世界的宏伟纲领,展示了今后的15年中华民族发展的光辉前景.它清楚告诉我们经济的飞腾,目标的实现,人才培养是关键.我们西安航专面向21世纪尤为重要的是能否培养出新一代的跨世纪人才,这关系到西安航专的振兴和发展,关系到我们能否为我国航空工业腾飞输送大量合格的各类应用型人才.在这世纪之交的重要历史关头,我们又迎来了建校四十周年校庆.四十年来我校为航空工业培养了大批技术人才,其中一部分已成为企业的骨干.尤其在改革开放以来的十多年是我校发展最快的时期,在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指引下以及广大师生的共同努力下,西安航专由全国中等中专学校发展成为高等专科学校,在办学层次和办学规模各方面都上了一个新台阶.电气工程系的发展便是学校的总体规划的一个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9.
致读者     
致读者本刊同仁谨向广大读者、作者及关心帮助本刊的各级领导和各界人士恭贺新年,并致以崇高的敬意!1994年起,本刊将以国际标准大16开本奉献给您。酝酿已久的事,终于实现了。这是本刊随着航空工业的发展而又向前迈进的一步。我们感谢主管单位中国航空工业,总公...  相似文献   

20.
今年10月5日是西北工业大学并校四十周年纪念日。四十年来,西北工业大学在为国家培养出一大批航空航天工业的优秀人才的同时,在科研方面也取得许多重大成绩。借并校四十周年校庆之机,本刊记者采访了西北工业大学戴冠中校长,请他介绍了该校的办学特色、教学和科研成就以及今后的发展规划。 问:请您概括一下学校的基本情况。 答:西北工业大学是由西北工学院、西安航空学院于1957年10月5日合并建立的,迄今已4O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