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山  毛成 《机场建设》2006,(3):35-36
我国现行《民用航空运输机场水泥混凝土道面设计规范》(MHJ5004—95)采用解析法作为民用机场水泥混凝土道面设计方法。解析法采用地基反应模量K值作为设计基础,以Westergaard板边荷载分析为依据,并经试验及实践修正,是机场道面设计常用的的方法。某4C机场选用B737—300最大滑行重作为设计飞机荷载,在基层和底基层各设置18厘米厚水泥稳定碎石条件下,依据现行规范计算得出所需水泥混凝土道面厚度为28厘米。本次采用美国刚性混凝土板块分析有限元软件EVERFE作关键位置的力学模拟分析,以验证此道面结构计算结果。  相似文献   

2.
为配合《军用机场水泥混凝土道面设计规范》(GJBl278—91)(后文简称《规范》)的颁发实施品写此漫谈,以便提高设计人员的二作效率,更深层次的理解刚性道面设计中的某些问题,掌握《规范》的内容,最终做出经济合理的设计。采用连载形式,每篇谈2~3个问题。本篇的内容有三:①论述《规范》中图10,“当量回弹模量E,计算图”的绘制过程,并提供绘图用的原始数据表。该表可供拟编制计算和程序求Ei的人员作为回归用的素材;②说明《军用机场水泥混凝土道面设计程序(MARPD)》(后文简称MARPD程序)中的两项没有公布过的功能(“存盘”和“取盘”)的操作方法;③表明本篇为本《漫谈》的最后一篇,即“结束语”。  相似文献   

3.
概括介绍了(美)AASHTO新设计指南中柔性道面设计算式的研究。文中采用地基回弹模量MR,可靠性指数R,标准误差S0和交通偏差曲线图示给出了这些变量对道面结构数SN(道面强度指数)的影响。研究表明地基有效回弹模量对道面结构数影响最大,预期的当量单轮荷载次之,综合的标准误差最小。  相似文献   

4.
回顾了(美)陆军工程兵在制定刚性机场道面设计方法时采用的现场测量和性能控制,并拟在这两个方面做进一步研究以便加深对刚性道面性能的了解。根据道面接缝测量值得出的接缝荷载传递理论是一种相当经济的道面设计方法,也是道面接缝的设计标准。另外温度和温度梯度对刚性道面的实际影响以及刚性道面同层的粘结性较差也有待通过现场测量加以改进。  相似文献   

5.
位于赤腊角的香港新机场采纳了通用的道面设计原理,这将确保道面的长期性能。设计充分考虑了下一代飞机(F级)的推广使用,同时也根据现场条件和当地可利用的材料作了适度调整。本文介绍了机场道面设计过程中考虑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6.
本文阐述了香港赤腊角(CLK)新机场柔性道面的设计、道面类型和材料、设备的选择以及采用的施工方法。对机场道面的长期性能来说,尤其重要的是道面的设计、优质材料的选择、适宜的混合料设计、混合、摊铺和压实设备的合理使用以及有效的质量保证和控制体系。  相似文献   

7.
道面弯沉数据常用于道面结构状况的无破损评定。道面层的特性可根据道面弯沉,通过回归计算得出的弹性模量来体现。目前使用的,通过不同回归算法得出的计算参数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分析者个人的经验和判断,而且各人的结果又往往不一致。因此,为了加快回归计算结果的分析,必须使多年来在道面研究和实践中积累的经验格式化、使之便于进行道面无破损评定。现已研究出了一套知识库系统--道面结构评定系统(PASELS)。其中,法  相似文献   

8.
在大量调研国内外机场沥青道面设计方法的基础上,介绍了国内外典型的机场沥青道面设计原理和方法:结合中国现有民用机场沥青道面设计规范,综合分析了各种设计方法的指标体系,探讨了现有设计方法中存在的问题,并对今后中国的机场道面设计方法研究与发展进行了讨论,提出了一些规范修订的改进建议,为中国民用机场沥青混凝土道面设计理论的完善和修订提供一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9.
一、前言 道面管理系统PMS(Pavement Management System)是一种基于计算机技术,对道面进行科学化管理的系统。道面是机场最主要的基础设施之一,每年须投入大量的资金和人力进行维护管理。但是,我国机场道面的管理一直采用着经验和半经验型的管理模式。近几年随着我国航空运输业的迅速发展及机型的不断更新,在大容量的飞行架次条件下,这种经验型管理模式已经无法适应道面管理的需要。开展道面管理系统(PMS)的研究,对道面进行科学化管理已经显得愈来愈重要。道面管理系统PMS的提出和研究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到20世纪90年代,欧美一些国家已经建立起比较完善的道面评价体系。我国除了上海机场组织研究过机场道面管理系统外,尚没有其他机场对此开展对该系统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
一、前言 为了确保飞行安全,避免机场道面的过度损坏,合理安排道面超载及超载运行次数,国际民航组织为统一各会员国通报机场道面强度的方法,规定各会员国从1983年起在航行资料中一律采用ACN-PCN法通报机场道面强度。而作为设计单位,应将所设计的水泥混凝土道面PCN值计算出来并提供给机场建设部门。  相似文献   

11.
本文简要介绍了××机场的设计特点及相关缘由。其中,Ⅱ级机场兼顾伊尔76飞机使用的道面设计思想,是对现行《军用机场水泥混凝土道面设计规范》的灵活运用与必要补充。对转场训练任务较多的应急机动作战部队驻扎的机场来说,具有普遍意义。  相似文献   

12.
新一代飞机重量和尺寸的增大是机场道面管理,维护人员面临的一个挑战。机场集团组织专家,TBV顾问GR.伍德曼评估了规划中的重型飞机跑道道面的影响。对道面设计方法和飞机/道面分级系统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3.
影响机场道面使用寿命的各种因素是随机的,复杂多变的,机场道面使用寿命又受到道面结构材料和施工变异及日常维护措施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针对这一特点,本文用灰色系统理论通过对表征道面使用性能的参数(道面强度PCN、道面平整度PZD、摩擦系数μ、道面破损指数PSZS)的预测,实现了对机场道面使用寿命的预测,取得了满意的结果,可为机场道面的使用管理和机场翻(维)修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4.
机场道面有两种主要类型:水泥混凝土道面(又称刚性道面)和沥青混凝土道面(又称柔性道面)。水泥混凝土道面与沥青混凝土道面相比,具有刚度大、强度高、稳定性好、抗侵蚀能力强、使用耐久和维护工作量小等优点。近年来,有关水泥混凝土道面设计、施工和材料等方面的科学研究和实践,使水泥混凝土道面在技术上日臻完善,经济上显示出优势,促进了水泥混凝土道面的迅速发展。  相似文献   

15.
一、引言中国民用航空总局于1995年1月17日发布了《民用航空运输机场水泥混凝土道面设计规范》(MHJ5004—95),并于1995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由于民用机场和军用机场服务的机场当局不同、使用的机种不同,还有其它一些原因,这个规范同《军用机场水泥混凝土道面设计规范》(GJB1278—91)对比,在道面设计理论、方法、参数,结构层组合设计,接缝设计,旧混凝土加层设计等几方面都有差别。由于新建军民合用机场和军用机场扩建为军民合用机场都必须要执行  相似文献   

16.
根据机场荷载和交通量特点,基于对沥青道面损坏形式和原因的分析,提出进行设计控制的指标;针对军用机场沥青道面的典型荷载和典型结构对指标进行大量计算分析,指出对沥青道面的性能要求主要是强度而不是变形,结构设计以半刚性基层、底基层的拉应力为主要设计指标,面层拉应力和剪应力作为一定条件下的验算指标。  相似文献   

17.
法国比阿里(Biarrith,译音)机场,原来只能起降小型飞机。由于交通量的增加需新建航站楼和补强旧停机坪,以便大型飞机使用。原停机坪为刚性道面,西南克拉斯(Cotas)协会推荐采用斯达比克稳定砾石(grave Stabicol)加固新技术,该协会推荐的道面结构为:-26厘米厚Stabicol稳定砾石基层;-6厘米厚高效沥青混凝土;-4厘米厚抗煤油沥青混凝土面层。采用该技术投资少,不破坏原道面,不  相似文献   

18.
水泥混凝土道面是机场通常采用的一种道面形式,其具有刚度大、强度高、使用耐久和日常养护工作量小的特点。但由于水泥混凝土的脆性性质和体积敏感性,这种道面需设置各种接缝,并且对超载敏感,损坏后修复困难。我国目前使用的机场有一部分已经达到或接近设计年限,有的虽未达到设计年限,但由于飞行架次的增加,机型的变大等因素,也出现了道面损坏、使用品质下降等情况。为了改善道面使用状况,保证飞行安全,需对机场道面进行改造。  相似文献   

19.
根据多个机场加厚层(加铺层)设计经历,结合实际问题,简单介绍了加厚层机场道面高程设计的方法,以及相关CAD应用技术和使用技巧。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机场道面水泥混凝土小梁弯拉疲劳试验结果的分析,建立了回归方程,并对现有军、民用机场和公路路面的设计弯拉疲劳方程进行了对比,阐明了现有机场与公路规范中设计弯拉疲劳方程的特点,为现有规范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