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航空技术的飞速发展,现代高性能战斗机的机动性能不断提高。目前第三代战斗机(如F-15、F-16、苏-27、幻影2000等)的最大过载可达+9G,G值增长率达6G/秒以上,并可持续15秒~45秒。研制中的第四代战斗机(如F-22)的最大过载将达到+9G~+12G,G值增长率可达9G/秒~15G/秒。通常将G值大于+6G、持续15秒以上的正加速度称之为“高G值持续性正加速度”。  相似文献   

2.
歼击机在地面起动时,长期以来是使用以SY-810电瓶电源车为主体的化学电源。化学电源效率低、损耗大,还要配备庞大的附属设施,如酸性充电站等,从而又带来了硫酸蒸气对人体的损害及环境污染等问题。在长期飞行实践中,我们还发现,SY-810电瓶电源车用于歼击机起动时,还存在其他技术上的缺点,如其容量不容易测定,经常发生起动失败等故障,而且要频繁充电,供电电压波动很大,往往为了保证能起动飞机而不得不提高空载电压值……等等。为了克服这些缺点,我们直接使用三相交流电作为歼击机的地面起动电源,试制成一种新型的起动电源——歼击机SCR起动电源。  相似文献   

3.
技术的进步促使现代战机的机动能力和飞行速度都有很大的提升。高性能战机的飞行转弯或从俯冲中改出时,由于飞行方向发生变化,常常受到持续正加速度的作用。正加速度的效应主要表现在血液从人体的上部被移向身体的下部,血液的移动在血压的表现是心脏以上血压降低,心脏以下血压增高。1938年,美国波彭等人最先研究了这种血压的变化,这就为抵消正加速度的作用提供了生理依据。  相似文献   

4.
胡寿松  金龙  王非 《航空学报》1994,15(9):1051-1056
 从提高控制系统的可靠性及安全性出发,提出了对关联大系统的传感器故障具有完整性的分散鲁棒控制器设计方法,应用鲁棒性指数特性,对歼击机纵向控制系统进行分散鲁棒性设计。这种完整性的设计方法,使得歼击机在传感器正常或故障情况下,都能稳定地飞行并具有参数鲁棒性。  相似文献   

5.
关于“直接侧力控制”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详细介绍“直接侧力控制”的一般概念、“直接侧力控制”的各种模态及其解耦控制规律。以英国“PARIS”飞机为对象,借助数字与模拟计算机对“直接侧力控制”进行研究。研究及计算结果表明:飞机装有直接侧力发生器能产生定常偏航率为1.63度/秒,侧向加速度为0.45g,侧滑角为2.37°和侧滑速度为20.99英尺/秒的直接侧力,直接侧力控制是改善投射精度和飞行航跡控制的一个好方法。  相似文献   

6.
经证实,采用大面积覆盖体表的囊式代偿抗荷服,可以防护9g的加速度过载对飞行员的不良影响。但是,飞行员穿着这种服装,即使不穿防化服和抗浸服,热负荷也很大。在热环境中,当人体代谢产热为160瓦~200瓦时,按照生理学要求,为了发挥飞行员的正常工作能力,应该控制中心体温不超过38℃,这就必须在飞行员着装完毕至完成飞行任务的全过程中,不停地使用个体降温系统。否则,严重的热应激将会危及飞行安全。  相似文献   

7.
天安门广场,普天同庆哄和国五十岁生日。10时30分整,巨大的飞机轰鸣声响彻长空,由7个机种、15个机型、132架飞机组成的国庆阅兵空中梯队横空出世,我军历史上最大的飞行编队飞过来了【10时36分59秒。当最后一架飞机飞过广场,对空飞行监控系统显示,各编队队形保持优良,跟进距离误差为零,准时进人误差为零,全部实现了误差‘零秒零米”的目标。由陆海空三军调集歼击机、强击机、歼击轰炸机、轰炸机、直升机等132架飞机,组成10个楔型、箭型等不同队型。梯队全长乃.6公里,宽213米,通过时间为6分59秒。这是我国历史L数量最多、机种最…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美国军用规范MIL-F-8785C中Ⅳ类飞机滚转性能要求进行了评述和分析.在飞行包线范围内,采用全量运动方程,在基准飞行状态为n_(y0)=0.8n_(ymax)和n_(y0)=1情况下,分别计算分析了某一种歼击机滚转性能,并利用简化的单自由度方程,计算了n_(y0)=1情况下的另一种歼击机滚转性能,验证了这两种歼击机满足规范要求的情况。文中还讨论分析了两种求解飞机滚转性能的方法和I_(xy),n_(y0),δz(t)对求解结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本文探讨了一架歼击机当发动机空中停车以后,并且其转子处于风车状态下,作用在飞机上的诸力,特别是由于发动机停车所引起的飞机阻力增量,给出了这一阻力增量的估算方法和计算结果。研究了在不同条件下,飞机迫降航线的选择。研究了航线上各飞行参数选择原则及其选择结果。最后给出了该机的“停车迫降航线”的计算结果。同时,还与该机模拟试飞迫降航线进行了比较。通过若干次模拟迫降飞行试验,证明所计算的迫降航线可以为该机在飞行部队参考使用。本文所给出的研究方法,对其它型号飞机,特别是对新歼击机的研制、试飞工作,将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介绍一架双发三角翼常规布局的超音速歼击机,改装应用副翼-差动平尾组合横滚操纵系统的经验和飞行实践.该系统的试飞成功地突破了我国歼击机一直沿用副翼为横向操纵的传统形式,首次应用了气动操纵面的综合利用和组合操纵的新概念。在原机主要结构不更改,仅增重6kg的情况下,使一架较J-7飞机重一倍的歼击机最大滚转速度达到J-7飞机水平.该系统设计中利用了组合操纵的特点,对差动平尾引起的棘手的偏航力矩问题也通过组合方式的巧妙安排,顺利地满足了动态品质的要求.  相似文献   

11.
歼击机在轰炸机“腋下”编队飞行,是一项难度高、风险性大的飞行科目.他不仅要求飞行员具有这方面的基础理论知识和熟练、精湛的驾驶技术,同时还必须依靠严密地组织和大胆地实践。本文侧重介绍为完成该项任务所必须做的部分工作和经过试飞后摸索出的一些飞行特点和体会。  相似文献   

12.
典型国家歼击机综合性能的量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项研究是在充分收集资料的基础上.借鉴了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运用计量经济学的方法,建立了多指标的歼击机综合性能评价模型,并对各国歼击机综合性能水平进行了比较分析,得出了各国在歼击机综合性能方面的先进或落后程度.  相似文献   

13.
本文阐述了飞机横—航向耦合的形成机理,研究了气动外形参数变化对滚转-螺旋耦合模态的影响。文中提出对横—航向模态特性进行优化的算法,该算法对飞机的改型和初步设计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最后对某歼击机的横—航向模态特性进行了优化计算,计算结果表明,该机在许多状态下的飞行品质得到了提高。  相似文献   

14.
从飞行控制系统原理出发,以某型电传飞机为例,通过六自由度仿真对比,分析加速度传感器安装位置对飞行品质的影响,并从飞行品质的角度出发,对采用电传飞控系统飞机的加速度传感器安装位置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5.
<正>飞行员是航空企业的核心资源之一,不仅会对其他资源的利用起到限制或放大作用,而且会直接对企业的安全及效益产生举足轻重的影响。所以飞行人力资源规划是航空企业核心人力资源规划的重要内容。国内航空公司在发展的不同阶段都曾不同程度经历过由于飞行员缺乏而制约发展的情况,这种状况的出现主要由以下几方面原因造成:1.对飞行人力资源规划的认识不透彻做好飞行人力资源管理有三部曲:明确战略规划——飞行人力资源规划—  相似文献   

16.
在飞机紧急迫降过程中,首先要保证碰撞后乘客在客舱区域有足够的逃生空间,其次基于结构强度和撞击持续时间,要确保传递给乘客的加速度和冲击载荷必须降低到人体损伤容限以下。对飞机机身部分结构进行了有限元建模,模拟了其从4.27 m的高度开始坠落,产生9.14 m/s的垂直冲击速度,整个分析过程使用ABAQUS/Explicit计算完成。对机身碰撞后的整体变形展开研究,如机身选定位置的加速度时间历程以及关键结构部件的能量吸收历程,最后确定机身隔框对冲击过程中的能量吸收起着最重要的作用,其次为蒙皮和客舱地板梁。在机身结构的右侧(本文的方向为飞行员视角,与读者看到的方向左右相反)有货舱门和门框,由于机身结构的不对称性,造成左右两侧的速度和加速度不一致。  相似文献   

17.
时间协同攻击是提高弹道导弹突防能力和作战效能的一种重要手段。由于发动机推力偏差等干扰因素造成导弹的飞行时间偏差较大,为精确控制弹道导弹的飞行时间,运用BP神经网络算法,建立了一种适用于较大飞行时间偏差修正的飞行时间调控模型。该模型用视加速度偏差表征推力偏差等干扰的影响,根据视加速度偏差调整导弹飞行中某一时段的程序角来实现对飞行时间的精确控制。由BP神经网络建立满足飞行时间偏差要求下视加速度与飞行程序角速率、转弯结束时间之间的映射关系。导弹实际飞行时,根据实际视加速度,由BP神经网络在线计算出飞行程序角速率及转弯结束时间,使导弹在干扰条件下仍以预定飞行时间到达目标。最后,通过仿真验证了该模型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8.
本文用灵敏度分析的方法研究了大迎角时产生的附加纵横向交感导数和加速度导数对飞机反应的时间历程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因纵向运动而产生的横侧导数,如Cna,Cn·a,Cla,Cl·a等对飞行稳定性影响显著,而尤以Cna,Cn·a的影响具有代表性,它们可导致飞机出现两种不同的失稳状态。同时,因横侧运动而产生的纵向导数对飞机的影响则次要得多。因此,在大迎角歼击机设计中要十分注意避免大迎角时出现严重的不对称旋涡分离。  相似文献   

19.
某型飞机液压系统的液压泵在卸荷时,卸荷电磁阀通电,卸荷通道完全打开,短短几秒之内,高压油迅速冲向低压油腔,造成了飞机机体短暂的强烈振动,液压系统的油路管道受到很大的冲击作用,尤其是在空中飞行情况下,对飞行安全更是造成了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20.
温度-加速度复合环境试验是考察武器、飞行器产品飞行过程中发射、再入等阶段环境适应性能的重要手段.介绍了温度-加速度复合环境试验系统的设计方法,针对高加速度环境下温度采集系统可能出现的温度漂移现象,进行了故障分析,并给出了解决方案.验证试验表明,设计方案可行,相关方法可为复合环境试验可靠性设计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