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安全工作是民航事业的生命线,防止空中危险接近,维护正常、高效的飞行秩序,杜绝航空器空中相撞,保证飞行正常,确保飞行安全,是空中交通管制部门的核心工作和最终目的。  相似文献   

2.
空中交通管制是民用航空运输业安全和效能的中枢。空中交通管制水平对于保障飞行安全,加速飞行流量,提高空域利用率,促进航空运输业持续协调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空中交通管制工作是由空中交通管制员依赖空中交通管制系统(简称空管系统)来完成的。他们指挥航空器安全起飞和着陆,  相似文献   

3.
随着民航空管业务量迅速增长,对空管系统的通信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空中交通管制部门对繁忙的空域实施对空指挥,调配各种飞行任务,避免空中险情,保证飞行安全,迫切需要一个良好的工作界面,集成所有的通信资源,而语音交换系统满足了管制部门的通信需求。民航空中交通管制用语音交换控制系  相似文献   

4.
雷达两项告警功能是空管自动化系统中防止航空器危险接近和防止航空器与地面障碍物相撞的两项重要功能,为空中交通管制部门保障飞行安全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在一些地区,两项告警的虚警过多一直困绕着民航的空中交通管制员们。比如,明明有着足够间隔的航空器,系统却给出  相似文献   

5.
随着民航运输事业的发展,航空运输飞行流量的不断增加,要保证空中交通安全、畅通,维护好空中交通秩序,严防和避免空中交通管制事故,空管部门面临更严峻的挑战。在空中交通管制的实际工作中,人的主观因素,良好的管制技能,先进的设备和严格的规章制度成为保障空管安全的几种主要因素,而人的主观原因又是最重要的因素。回顾中国民航多起因管制原因导致的严重差错事件,均为人为主观原因造成。  相似文献   

6.
<正>引言近年来,福州区域飞行流量呈现出急剧的上升势头,航班架次逐年增加,原有的空域结构形式已经成为制约空中交通流量增长的瓶颈。为了能更好地保障飞行安全、方便管制,福建空管分局决定增加新的管制扇区,相对缩小分扇区管制任务,充分合理地利用空域资源,减小管制员工作负荷,缓解空中交通压力,更好地保证空中交通安全。  相似文献   

7.
空中交通管制部门的安全运行在全民航的安全生产工作中占有重要地位,而空管设备保障部门的设备保障工作则是做好空管工作的基础,直接关系到空管工作的成效。现在,随着空中飞行流量的不断加大,高新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在民航的应用,使得空管设备保障部门所属设备越来越复杂,科技含量也越来越高;伴随着空管体制改革的深入进行,领导干部职位与基层值班员岗位也在不断地变动。  相似文献   

8.
空中交通管制员已经被公认为一种高风险职业,其在工作中所承担的压力有时很难被外人理解和想象。尤其是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飞行流量迅速膨胀,作为民航安全三大基石之一的空中交通管制所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安全是民航永远的主题。也是管制工作的主题。对于管制员而  相似文献   

9.
一、引言 随着民航事业的飞速发展,空中交通流量的不断增加,空中交通管制服务将面临严峻的挑战。如何在新形势下进一步提高管制员培训的质量,以更好地为确保飞行安全服务,成为了每一个管制培训工作者思考的问题。要达到这一目标,对培训设备进行不断改进以适应前进中的管制工作,是一个重要的方面。  相似文献   

10.
2005年12月22日,我国在北京-西安-成都-昆明以东的广大空中交通管制区实施了雷达管制,这使得空中交通管制工作进入了新的时代,贵阳区域管制室也开始了划时代的雷达管制工作。实施之后,随着雷达管制工作的深入运行,一些在实施前未考虑到的问题相继暴露出来。在经过前期强化雷达管制模拟机培训后大部分管制员在实际运行过程中仍感到有不理解的问题,涉及到标准通话用语、雷达管制间隔、雷达管制和程序管制之间的间隔、雷达盲区、目视飞行与仪表飞行之间等。尤其是对间隔的掌握和通话术语的理解上存在着偏差,部分管制员在机组不作位置报时缺乏主动管制的意识,感觉到指令发的不流畅。为什么在作了大量的前期雷达管制理论准备工作和雷达管制模拟机培训后,在实际运行中还会有这样的问题,这是因为:一、雷达基本理论不是万能的。不可能解释所有问题、解决运行中的所有矛盾。  相似文献   

11.
为了满足西安地区航空运输市场增长的需求,满足西安地区军民航飞行需要,确保西安地区军民航飞行安全和空管安全,提高空域利用率,减轻空中交通管制员负担,本文针对西安地区的飞行管制现状,提出对西安地区空域结构调整的设想,优化进离场航线和空域结构,解决因机场密集,飞行矛盾突出而影响飞行流量增长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我国的民航运输事业也步入了发展的快车道,航空运输总周转量、飞行架次等各项运行指标年均以两位数的幅度攀升。近年来,为了应对和适应日益增长的空中交通流量,提升空管保障水平,部分管制中心开始实施雷达管制,在缩小了安全间隔的同时增强了安全余度,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随着中国民航空中交通运输量的快速增长,原有的空域结构形式已经成为制约空中交通流量增长的瓶颈。因此,目前国内较大流量的机场都纷纷进行了空中分流,繁忙的管制空域还进行了扇区划分和优化,可以说扇区划分和优化是空域管理最重要的一项内容之一,它已经成为空管部门减小管制员工作负荷、缓解空中交通压力、保证空中交通安全的一项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4.
引言风速是航空器飞行的重要指标,尤其在起降过程中,它被作为一项重要参数由空中交通管制部门传递给机组。如果风速超过规定值,则会对航空器飞行造成严重影响,危及飞行安全。因此统计和研究本场大风天气特征,对保障飞行安全,正常和效率有着重要的意义。一、资料标准与格式民用航空行业标准规定,大风是指观测时距内瞬时风速达到或超  相似文献   

15.
一、引言简而言之,空中交通管制工作的目的就是防相撞,再而言之,空中交通管制工作的实质就是不断发现飞行冲突、解决飞行冲突。任何表面的或潜在的飞行冲突,只有被发现、被察觉,才会有认识解决的机会。纵观近年来空中交通管制工作中出现的各类差错,有相当一部分是由于管制员精力分配不当,未能发现或及时发现飞行冲突而造成的。发生这类问题的根源往往被归结为“麻痹大意”——这也是我们常常为此类问题备好的“标签”——如果不去探究其背后的隐旨,“标签”本身有什么意义呢?它是解决问题的“灵丹妙药”吗?  相似文献   

16.
航行情报服务,作为空中交通管理系统中的一个分支系统,虽然不需要像管制服务那样直接指挥飞机,但同样与飞行安全息息相关。现代运输飞行已离不开准确及时的航行情报,从飞行前的准备到空中飞行都需要航行资料,这些航行情报资料和信息的提供离不开航行情报人员的工作和服务。可以说航行情报工作是民航安全飞行、正常运作和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保证。在我们讨论闭环管理的时候,如何提供及时准确的航行情报服务,更好地保证航班飞行的安全正常?这是值得我们探讨和冷静思考的话题。  相似文献   

17.
空管人为因素课程改革与建设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飞行安全历来都是航空运输业关注的头等大事。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航空器以及地面相关设施设备的性能和可靠性不断提高。因此因航空器或相关设备故障导致的飞行不安全事件比率正在不断减少.相反.近年来因人为差错导致的飞行不安全事件比率却总体处于上升趋势。作为民用航空运输系统中三大安全支柱之一的空中交通管制.也存在同样的问题。因此,空中交通管制中的人为因素这门课程历来都是空管院校必修课程。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  相似文献   

18.
我国空管系统中的具体运行部分——管制指挥工作历来是空管工作的重中之重,它直接与飞行安全紧密相关,也与国家利益、民族的声誉紧密相联,所以管制指挥工作一直受到各级部门的高度重视。我国空管系统目前已逐步建立,并完善了一整套规范而严格的安全管理体系,管制基础实施不断完善,空管运行保障工作  相似文献   

19.
2007年11月22日起,中国民航将在8400米至12500米高度的空域范围内实施缩小飞行高度层垂直间隔,其间将由7个飞行高度层增加到13个飞行高度层。采用新的高度层间隔可以增加空域容量,提高航空公司的运行效率,然而对空中交通管制部门特别是自动化系统和设备运行而言,必将带来巨大的变化。  相似文献   

20.
在提供雷达管制服务的工作过程中,管制员须遵守特定雷达管制空域的相关程序和间隔标准,并对其所辖管制空域内的所有航空器负责。间隔标准是航空器与航空器之间安全飞行所需要的间隔,间隔标准的制定,综合考虑了空管系统内设备、技术、人员等各种因素限制(如雷达延迟、管制员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