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4 毫秒
1.
基于进化计算的无人飞行器多航迹规划   总被引:9,自引:4,他引:9  
郑昌文  李磊  徐帆江  丁明跃  苏康 《宇航学报》2005,26(2):223-227,235
针对飞行器多航迹规划问题展开研究。在分析多峰值函数优化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进化计算的飞行器多航迹规划方法。该方法通过使用特定的染色体表示方法和进化算子,可以有效利用各种环境信息,处理各种航迹约束。同时,通过引入聚类算法,将种群中的个体按其空间分布进行聚类,生成若干个不同子种群。在进化过程中,所有个体只在各自的子种群内部进化。当进化结束时,每个子种群将分别生成一条各自的最优航迹,从而为飞行器生成多条不同的可选航迹。仿真结果表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基于改进遗传算法的飞行航迹规划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徐正军  唐硕 《宇航学报》2008,29(5):1540-1545
航迹规划技术是有效提高飞行器突防概率的关键技术之一,能在大范围的真实环境中 规划出满足各种约束的较优航迹,因此对所采用的算法有比较高的要求。基于此,首先 研究了航迹包含的角度、高度、航迹段长度及飞行器的最大航程等约束条件;其次对航迹编 码方式进行了改进,采用数组混合编码方式;并对遗传算法的交叉概率和变异概率的计算、 交叉算子和变异算子进行了改进,并应用该算法在求解航迹规划问题上进行了应用仿真研究 。对应用不同的航迹编码方式所得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仿真计算表明,该算法能够规划出 一条满足要求的航迹,避免了分层规划的复杂性,提高了算法的工程实用性。
  相似文献   

3.
一种针对运动目标的飞行器航迹搜索算法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鉴于目前大部份的航迹规划方法研究都局限于静止目标,提出了一种针对运动目标的飞行器航迹规划方法。该算法借鉴自学习实时A*搜索的思想,将飞行器的运动与航迹搜索结合在一起,可以对目标的每一步移动实时作出反映。通过在限定的时间内扩大寻优范围,该算法不但可以满足实时在线应用的要求,而且可以有效地避免不可行区域,并使生成的航迹更加优化。实验结果表明,本文算法能有效地处理各种航迹约束,实时地生成满意的三维航迹。  相似文献   

4.
飞行器航迹规划研究现状与趋势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郑昌文  严平  丁明跃  苏康 《宇航学报》2007,28(6):1441-1446
介绍了飞行器航迹规划的特点,从安全性、航迹约束、飞行器的协作性以及规划时间等方面分析了飞行器航迹规划的基本需求;对当前国内外航迹规划研究现状进行了阐述,从规划环境表示、约束条件处理、航迹的隐蔽性、算法的实时性、可替换航迹、多飞行器协调规划等方面指出了现有规划方法需要解决的问题;指明了飞行器航迹规划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5.
在线航迹规划是针对不确定环境中的航迹规划问题,无人飞行器需要在参考飞行航线的约束下,根据局部地形、地貌、障碍、威胁等信息以及飞机本身机动能力的限制,实时地计算出飞行航迹,并跟随该航迹完成飞行任务。阐述了无人飞行器在线航迹规划的结构框架,分析了无人飞行器动力学约束及威胁场约束,并根据航迹几何建模方法及在线规划算法的国内外研究概况,着重探讨了在线规划算法如A*算法、Dynapath算法及连续型粒子群优化算法。最后,阐述了无人飞行器在线航迹规划面临的关键问题及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6.
基于矢量数据的三维航迹规划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其忠  闫利  苏康  陈晓东 《宇航学报》2006,27(4):704-708
提出了基于矢量数据的三维航迹规划方法。通过将威胁数据以矢量的方式与地形等高线结合起来对规划空间进行灵活表述,使得航迹规划可以充分考虑地形/威胁的影响,同时在规划时考虑了低空飞行器性能及其他约束。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快速有效地完成三维航迹规划,给出的结果既满足各种约束条件又符合人的直觉。  相似文献   

7.
石铄  梁鹤 《航天控制》2008,26(1):26-31
基于数据链的三维航迹规划算法研究对保障飞行器的任务完成和提高其自身的生存能力都很有意义。本文深入研究了A*算法的改进和应用问题,结合数据链通信的条件,改进基于A*算法的三维航迹规划算法。研究了数据链在航迹规划中的作用及通讯模型,并研究了在数据链通信情况下的基于A*算法的离线、在线、针对移动目标、可重选目标的航迹规划方法,并进行了软件仿真,验证了方案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针对传统多飞行器协同航迹规划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较弱的缺陷,提出了多飞行器协同裕度的概念,建立了航迹规划的协同裕度模型,研究了基于协同裕度的多飞行器协同航迹规划方法,提高了编队协同能力,仿真结果验证了改进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动态环境中的飞行器实时三维航迹规划方法研究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5  
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飞行器三维航迹规划方法-SDS。该方法能够在具有预先未知威胁的飞行环境中在线实时航迹规划。当飞行器上装备的探测器探测到飞行环境中有预先未知的威胁出现时,根据探测到的信息及时更新威胁数据。SDS根据新的环境信息局部修正受到影响的航迹段来获得新的全局最优航迹。在每一时刻考虑当前已知的信息下,SDS生成的航迹是满足要求的最优航迹。  相似文献   

10.
面向平行系统运行需求,对飞行器航迹计算的积分、抽象计算、数学模型等进行建模和架构设计,实现了航迹计算过程中数据与算法的分离,并采用继承和指针注册机制完成与航迹计算相关的数据统一化分层管理,通过对飞行器状态转移模型的设计实现了飞行器不同状态或阶段之间航迹的顺利衔接,能够实现多状态并行转移和执行,以抵消平行系统不确定性和随机性的影响,为平行系统运行提供灵活、高效的仿真模型。  相似文献   

11.
一种三维航迹快速搜索方法   总被引:53,自引:4,他引:53  
本文提出了基于SAS的自动三维航迹规划方法。该方法通过把约束条件结合到搜索算法中去,有效地减小了搜索空间,缩短了搜索时间,从而使三维规划能够用于实时航迹规划。在搜索过程中地形信息得到了充分利用,使算法生成的航迹能够自动回避地形和威胁。实验证明,该方法能够快速有效地完成规划任务,获得满意的三维航迹。  相似文献   

12.
凸优化算法在有人/无人机协同系统航迹规划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樾  韩维  陈清阳  张勇 《宇航学报》2020,41(3):276-286
为更好地发挥多智能体在空战中的优势,以凸优化理论为基础,提出一种有人/无人机协同系统的航迹规划方法。首先,分析协同系统的体系结构和控制流程,建立系统的运动模型。其次,根据协同系统中有人机与无人机的任务特点,分别设计航迹规划器与编队规划器,并在编队规划器中引入协同时空约束条件,进而对两规划器模型进行近似与凸化,利用凸优化算法进行求解。最后,通过对比仿真,验证所提方法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凸优化算法能有效求解航迹规划器与编队规划器的优化模型,并且通过协同时空约束,能有效提高系统的飞行安全性及航迹变换的灵活性。  相似文献   

13.
孙明玮  焦纲领  陈增强 《宇航学报》2012,33(12):1711-1718
针对传统轨迹优化方法计算量比较大需要离线实现,以及对于初值选取比较敏感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预测控制的临近空间再入飞行器滑翔轨迹设计的实时优化策略。该算法通过将全局非线性优化问题转换成有限时域内的一维变量滚动时域次优化问题,利用均匀采样结合混沌搜索策略,给出了过载、动压和热流等多种过程约束下的次优攻角计算策略。通过合理调整目标函数中不同物理量权重的比例关系,分别得到弹跳形式和平稳滑翔形式的轨迹特征。该算法可以在不提供初始猜测值的情况下在线实现,为几种不同的轨迹形式提供了统一的生成框架;得到的可行次优轨迹曲线还可作为非线性规划方法的初值进一步优化。数学仿真结果说明了该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王平  郭继峰  陈诚  崔乃刚 《宇航学报》2011,32(4):741-748
针对敏捷自主在轨服务航天器自身和所在复杂空间环境等特点,研究其在轨灵巧、精确服务的运动规划问题,提出了以平动、转动和时间为状态的改进的快速搜索随机树高维运动规划方法。仿真算例检验了该规划方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它不仅满足敏捷自主在轨服务航天器在一定约束条件下按照指定时间到达指定地点的高维运动要求,而且对离线与在线规划两种模式也具备较强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15.
载人航天器大气环境控制系统性能集成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考虑到载人航天器大气环境控制系统设计参数和控制参数众多,文章建立了一种载人航天器大气环境控制系统性能集成仿真分析模型,包括舱体模块、航天员模块、舱压控制模块、温湿度控制模块和二氧化碳净化模块。利用该模型对载人航天器常规工作模式下大气环境控制系统性能进行了计算分析,得到了在不同热负荷水平下载人航天器密封舱空气各个参数随在轨时间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氧分压控制、二氧化碳净化和人区温湿度控制之间存在着密切的相互影响关系,不可孤立地进行分析。此外,文章还分析确定了非常规工作模式下热负荷水平允许上限,为载人航天器工作模式的确定提供了依据。研究结果有助于载人航天器大气环境控制系统的设计和流程改进。  相似文献   

16.
This study addressed the issue of collaborative navigation by examining the types of information communicated in the processes of direction giving and receiving between people who guided each other simultaneously to a destination over the cell phone in a novel environment. When paired with a partner whose sense of direction differed greatly from their own, people found the collaboration difficult and took a longer time to verbally direct the partner to the destination. Landmarks that people used in giving navigational instructions differed depending on sense of direction. People with a good sense of direction adjusted route directions to their partners' wayfinding ability. Results from a detailed qualitative analysis of participants' verbal protocols and implications for personalized navigation tools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7.
针对大扫描角度相控阵天线平面近场测试波束指向偏差大的问题,分析了原因,提出了一种简单可行的利用平面近场精确测试相控阵天线波束指向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