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介绍了萤火一号(YH-1)火星探测器的轨道设计,以及火星空间磁场、电离层和粒子分布及其变化规律,火星大气离子逃逸率,火星地形、地貌和沙尘暴,火星重力场等科学目标.给出了探测器等离子体探测包、掩星接收机、磁通门磁强计、光学成像仪等有效载荷的组成、作用和性能指标.YH-1火星探测器的研制成功为我国后续深空探测活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O3是火星大气中最重要、最活跃的分子之一,它不仅能够控制到达火星地面的紫外光通量,而且能够追踪大气中水蒸气光化解产生的HOX基,同时也是建立火星大气光化学模型的基础。文章主要描述通过天基遥感和地基遥感两种方法探测得到火星大气O3含量,包括空间和时间的分布、垂直剖面及其变化;具体分析了两种方法的探测机理,详细描述了国际相应光谱仪的整机结构和探测的重要成果,为中国进行深空探测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3.
美国航空航天局9月15日宣布选定一项无人火星探测任务,用于以前所未有的详细程度提供火星大气、气候史和潜在适居性的信息。这项任务称为“行家”(MAVEN.由英文“火星大气与挥发物演化”缩写而来).是“火星侦察兵”计划下的一项任务,耗资4.85亿美元.定于2013年底发射。火星一度有较稠密的大气.  相似文献   

4.
方方  王曦 《航天员》2014,(6):23-24
美国“火星大气与挥发演化”(MAVEN)探测器于2014年9月22日进入火星轨道,开始了其为期1年的科学探测任务。MAVEN的主要使命是调查火星大气失踪之谜,并寻找火星上早期拥有的水源及二氧化碳消失的原因。为完成使命,MAVEN的研制者在充分继承之前火星探测器的研制经验基础上,为其精心打造了各项独具功能的探测设备。  相似文献   

5.
萤火一号火星探测器有效载荷分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萤火一号(YH-1)火星探测器有效载荷分系统设计进行了研究.根据YH-1科学探测任务、约束条件和特点,确定了探测器有效载荷配置为等离子体包、磁强计、掩星接收机和光学成像仪.各有效载荷采取单一工作模式,以简化控制.介绍了各有效载荷的控制和数据处理方式,以及有效载荷分系统的巡航段自检、火星空间环境探测、星星掩星实验、拍照、星地掩星实验等工作模式.对有效载荷的数据量进行了分析和设计.分析表明:YH 1火星探测器有效载荷的配置和设计能满足科学探测任务的需要,且具协调性、可操作性和资源利用充分性.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火星高层大气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研究。由于缺乏磁场的阻挡,火星高层大气与星际空间环境关联密切;同时,低层大气中的活动(例如尘暴)也会对其造成影响。而耦合在火星高层大气中的电离层则使这些过程变得更加复杂。火星高层大气和电离层结构的变化会对火星探测和通信活动造成很大的影响。然而,目前人们对火星高层大气100~130 km高度长期、稳定的观测数据仍然相对较少。文章将首先介绍火星高层大气研究的历史和现状,然后分别介绍本研究组利用无线电掩星实验获取火星130 km中性大气密度的方法、主要成果及未来的工作。  相似文献   

7.
火星探测进入段气动参数以及大气参数的实时获取对于进入过程状态确定以及大气模型重建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尚未掌握基本准确的火星大气数据的条件下开展火星探测,首先有必要利用机载设备在进入过程中实时获取进入舱的各种气动参数,从而重建准确的进入弹道;另外,在探测中测得大气密度以及风场随高度的变化情况,有助于建立火星大气参数模型,为以后的火星探测任务提供依据。文章以"火星科学实验室"为研究对象,详细介绍了表面压力分布模型的建立过程,最后建立了迭代的拓展卡尔曼滤波方程,用于气动参数与大气密度以及风场的实时估计。  相似文献   

8.
对国际火星探测任务、遥感制图技术的进展与产品成果进行了综述。1960年至今,世界各国已开展了44次火星探测任务,其中18次成功,3次部分成功。基于轨道器影像和激光测高数据、着陆器和火星车的影像数据,相关团队已开发了一系列的摄影测量技术,制作了百米量级全球制图产品、米级及亚米级局部高分辨率制图产品等,广泛用于火星科学研究和工程任务支持。文章对火星遥感制图未来重要发展方向进行了探讨与展望,包括火星多源多重覆盖遥感数据全球制图、火星全球控制网的改进、海量火星遥感数据的自动处理与信息挖掘、火星车实时长距离导航定位与制图、数据共享与国际合作等。  相似文献   

9.
庞之浩 《中国航天》2004,(8):38-41,44
2003年12月25日,欧洲“火星快车”探测器顺利进入火星轨道;2004年的1月3日和24日,美国勇气号和机遇号火星探测器又在经历了惊心动魄的6分钟降落过程之后,分别在火星表面安全着陆。不久,它们相继传回了令人惊奇的高清晰度照片,“火星快车”还首次在火星表面直接发现有水的证据。这一系列火星探测活动引起了轰动。与此同时,美国、欧洲和俄罗斯等还陆续宣布了各自的火星探测新计划,在全世界掀起了新一轮的火星探测狂潮。  相似文献   

10.
荷勃 《中国航天》1996,(4):33-35
美航宇局新的火星探测计划1996年美国航宇局将进入火星探测的一个新纪元。这一年麦道公司的德尔它2运载火箭将发射火星探路者,以闯出通往这颗红色星球的一条新路。此后,美国航宇局计划每隔26个月进行一次火星探测任务,并可能最终在2005年将火星尘埃的样品送...  相似文献   

11.
沈怡 《中国航天》1996,(6):12-13
低成本的火星采样计划美国航宇局6年前提出了一项耗资100亿美元的火星探测计划,即把一个无人驾驶飞行器和一个汽车大小的漫游车发送到火星,将收集到的火星岩石、土壤及大气样品带回地球。然而,由于资金紧张,该项计划的经费已被削减至2亿美元,并将于2005年完...  相似文献   

12.
(二)美国行星探测收获重要成果,欧日水星探测正式启动 1.美国凤凰号火星探测器在火星极区成功着陆,并确认火星表面下存在水冰 2008年5月25日,美国凤凰号火星探测器在火星成功着陆。着陆位置是位于火星北纬65度和75度之间北极区附近一处称为“绿谷”的广阔浅谷。  相似文献   

13.
气球型深空探测器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吴耀  姚伟  王超  吕晓辰  马蓉 《航天器工程》2014,23(6):105-113
气球型深空探测器能够大大提高深空探测的机动能力,它不仅可以获取区域范围内的高分辨率观测数据,而且还可实现不同高度大气的原位测量。文章针对气球型深空探测器按技术特征进行了分类,并简述了各类气球探测器的原理和特点,重点总结了各类气球探测器在金星、火星和土卫六上应用的研究现状。针对我国未来的气球型深空探测器技术发展,提出首先以火星热气球为发展方向,与地球临近空间浮空器技术的发展彼此借鉴,促进关键技术领域的技术突破等建议,可为我国未来深空探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美国航空航天局火星探测计划首席科学家迈耶7月31日称,该局正在把“凤凰”火星探测器的探测任务延长到9月底,并认为迄今为止此次任务“非常成功”。他说,这次探测任务已实现了其最低目标,“圆满成功”指日可待。由于电力尚很充裕,探测器将继续工作,直到9月30日。按原定计划,本次探测的主任务持续时间为3个月,到8月底结束。“凤凰”于5月25日在火星北极附近着陆,随后便开始在火星表面上开挖沟槽,因此露出了一种白色物质。科学家们6月份证实,  相似文献   

15.
火星钻探取样是火星探测的重要任务环节,火星硬岩地层的有效钻进是目前火星探测取样面临的主要难题。文章在分析比较目前主要航天国家深空探测采样技术特点与局限的基础上,论述了火星大气丰富的二氧化碳资源转化利用的可行性,提出了超临界二氧化碳射流火星采样技术,分析了超临界二氧化碳射流火星硬岩辅助钻进的机理、优势、应用前景和关键科学问题,为火星探测装置的改进和火星采样技术的创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火星探测任务对环境模拟技术的需求展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火星探测是深空探测的重点领域,任务特点决定了火星探测器发射前必须在地面进行各种验证试验。随着火星探测任务的持续深入开展将对环境模拟技术提出新的需求。文章在回顾了人类火星探测的历程之后,展望了未来火星探测任务的可能形式,分析了各种环境的地面模拟方法、试验技术所遇到的新挑战,并给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7.
美国火星表面探测使命述评(上)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从1975年发射(1976年着陆火星)的海盗-1探测器以来,美国已成功执行了6次火星表面探测使命,即海盗-1与海盗-2轨道器/着陆器,"火星探路者"(MPF)着陆器/巡游车,"勇气"与"机遇"火星探测巡游车(MER),以及"凤凰"着陆器;而推迟到2011年发射的"好奇心"火星科学实验室(MSL)将火星着陆技术与表面巡游车技术推向一个新的高度。从"海盗"着陆器到"好奇心"巡游车、美国历经三种火星着陆系统与三代火星表面巡游车技术的发展。三种着陆系统为着陆腿着陆系统("海盗"与"凤凰"),气囊着陆系统(MPF与MER),以及空中吊机着陆系统(MSL)。三代巡游车为MPF"旅居者"巡游车、MER"勇气"与"机遇"巡游车,以及MSL"好奇心"巡游车。现在,美国在火星进入、降落与着陆(EDL)运作与表面避障移动方面,已达到技术成熟与先进的水平,满足安全着陆与表面移动探测的要求。文章阐述美国上述七项火星表面探测使命的立项背景、科学目标与有效载荷、飞行系统组成,以及飞行运作程序;分析美国火星着陆技术与表面巡游车技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中国航天》2009,(10):45-46
NASA莫斯科办事处负责人鲍曼8月25日在一次国际航空航天会议上说.NASA已邀请俄方联合开展一项载人火星探测飞行。俄眼下打算在未来某个时间开展自己的载人火星探测任务。鲍曼说,载人火星探测任务应利用国际空间站项目所取得的成就,机组人员应来自多国。  相似文献   

19.
文戈 《中国航天》2003,(7):42-43
“猎兔犬”2将以高于20000公里/小时的速度进入火星大气,最终落到火星表面上。着陆器前面的防热罩将在借助与上层大气的摩擦来减速的过程中提供防热保护。当速度降到1600公里/小时左右时,着陆器上的一个降落伞将张开,以进一步减速。最后,几个大型气囊将充气,以使着陆器不至于在着陆过程中受损。“猎兔犬”2将完成下列任务:确定着陆场的地质、矿物学和化学成分数据;搜索生命特征(外空生物学);研究天气和气候。它必须在180个火星日内完成其任务(火星日与地球上的一天基本一样长)。着陆后的头几天时间将用于运行预编的程序,对着陆场进行拍照,并…  相似文献   

20.
火星及其环境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火星环境类似于地球,而探索其生命存在是重大的科学任务。在火星探测中,对火星及其环境的了解与研究是重要的任务目标,事关探测任务的成功实施。文章对国外火星探测已发布的成果进行收集和整理,其中包含大量的相关数据。这些知识和数据是火星探测任务设计的输入条件,可为我国火星探测计划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