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在铝合金热处理工艺中,对加热设备温度的均匀性要求很高,温度不能过冲,对设备的恢复性能以及设备最高最低温度的记录等方面均有要求,本文对如何实现铝合金热处理炉温的精确控制作了较详细的探讨。  相似文献   

2.
简介了温度冲击试验原理,提供了一种测量温度冲击试验设备参数的方法,并分析了一个实例。  相似文献   

3.
针对“温度过程测量记录仪表”在使用中因系统误差引起的对加热设备的影响,提出了采用“温度补偿器”对“温度过程测量记录仪表”系统误差进行修正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产品是设计出来的 ,生产出来的 ,管理出来的 ,也是试验出来的。”这句话说明了环境试验的重要性 ,没有环境试验 ,就没有质量过硬的产品。然而戏剧性的是 ,作为检验其他产品质量的环境试验设备 ,近几年来质量却严重下降 ,令人堪忧。作者从事环境试验设备检测多年 ,实践中发现 ,近五年来 ,环境试验设备新品中有如下以前没有过的现象 :a.以前新环境试验设备出厂的合格证或检测报告均写有“本计量局长声明 ,此产品经过检测 ,合乎要求 ,所使用的仪器已经溯源”云云 ,现只有国内厂商生产的新品具有此标志 ,国外任何一家生产厂商的任何一台新品都…  相似文献   

5.
介绍一套温湿度校准系统,用于多台环境试验设备温度、湿度参数的校准,其系统是由高精度的铂电阻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数据采集单元和校准软件组成,实践证明,该校准系统已经成功应用于环境试验设备的温度和湿度进行自动校准,提高了计量校准的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6.
环境试验设备在应用及检测过程中会遇到很多问题,其中一个问题就是其在空载和满载情况下检测时会对整个检测结果造成影响,比如:设备的平衡时间、校准结果的温度误差、设备的均匀性、高低温试验时试验所需温度在时间上的不足等情况.本文通过具体事例对环境试验设备在空载和满载检测时所遇到的此类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本文叙述了复合材料结构件固化温度的测量方法,并通过模具温度测量、蜂夹层中温度测量及表面温度测量,简略地说明其基本参数及主要结果。  相似文献   

8.
对英国国防部标准DEF STAN 00-35《国防装备环境手册》第3部分“环境试验方法”中与温度有关的6个试验方法与MIL-STD-810F中相应的试验方法或程序进行了对比分析,归纳了它们的特点,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9.
发动机构件测量温度修正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程德金 《飞行试验》1996,12(1):14-18
本文是根据多年对大气温度分布资料分析研究,指出CCAR25部规定“热天”是一条理想大气温度曲线,凡是外界大气温度偏离该条件下所进行的试验,都必须修正到该条件,作者根据WJX发动机适航考核试验数据,按照CCAR25规定“热天”以及WJX发动机规定可以使用大气进行修正量计算,从计算结果可以看出,该修正量不容忽视,从各种风险率大气极值与CCAR25部的“热天”相比较可以看出,与其说是对测量温度的修正计算  相似文献   

10.
6辐射测温收入辐射测温部分论文53篇。其中5篇为根于反斯托克斯拉曼光谱法(CARS)测温。“用纯旋转CARS法测气体温度”一文指出,此法可用于在不同实验条件下测试气体温度,如多气体空间及高压情况下,用当代研究的建立在付立叶分析技术基础上的估算技术,成功地用于测量简单的甲烷空气火焰温度。测定表面不仅在有纯氮的高温区中可行,而且在空气中火焰混合区中亦可行,有氧气存在使估算程序复杂化。“用激光瑞利技术测量预混合火焰的温度和温度结构”一文说,在很多实际应用中,可用激光瑞利散射进行非干涉、瞬态、定量气体密度和温度…  相似文献   

11.
孙彬  赵永莉 《飞行试验》2002,18(1):27-32
根据热电偶的测量原理,讨论使用带自动冷端补偿的电偶调节器从机上排气温度表头抽引信号测量发动机排气温度时,存在冷端过补偿电势,给测量带来误差,提出了进行数据修正建议。  相似文献   

12.
温度分布对自由盘层流换热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盘面过余温度为半径的多项式分布的第1类热边界条件下,对自由盘不可压层流流动和换热进行了数值模拟,盘面局部努赛尔数的计算值与理论解相比符合很好。计算结果表明:过余温度成倍变化时,盘面局部努赛尔数不受影响;过余温度按n次单项式分布时,盘面的局部努赛尔数与所有按n次多项式分布时所得局部努赛尔数相比为最大;过余温度为任意多项式分布时,盘面局部努赛尔数数值上介于过余温度单独按该多项式的最高次和最低次分布所得到的局部努赛尔数之间,且随最高次项系数的增大而增大、随最低次项系数的增大而减小、随着中间次数项的系数在低半径区域增大而增大在高半径区域增大而减小。通过对计算数据的分析,给出和验证了过余温度按任意多项式分布时盘面局部努赛尔数的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13.
国际温度讨论会是温度计量与测试技术世界范围最高层次的会议,其会议文集定名为“科学和工业中的温度测量及控制”,它是当今温度计量与测试技术的荟萃。较全面地反映了世界先进水平,对世界各国温度界有指导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铸造温度参数(型壳温度T型壳、浇注过热度△T)在铸型搅动整体涡轮细晶铸造工艺中对涡轮各部位晶粒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型壳温度、浇注过热度对整体细晶铸造涡轮轮毂中心部位晶粒特性没有明显影响,该部位的晶粒度主要由铸型搅动机械参数决定;型壳温度、浇注过热度的复合作用对整体细晶铸造涡轮叶片部位晶粒的尺寸与形态有关键影响。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针栓式固体发动机的动态响应特性,基于可变等效喉部面积的调控内弹道模型,研究了针栓型面及其调节过程对发动机动态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针栓式变推力固体发动机响应时间以及推力响应的动态特性与针栓移动速度、针栓型面以及推进剂压力指数密切相关。发动机响应时间由针栓移动时间和针栓移动造成的压力延迟时间组成;随针栓移动速度增大,针栓移动过程与压力延迟过程相对比重发生变化,使得响应时间先快速缩短后趋向于定值,由32ms缩短至11.6ms,而推力过冲逐渐增大,但在针栓打开过程中响应时间更短,推力过冲更大,并且计算表明压力和等效喉部面积的相对变化率决定了推力过冲;随着正压力指数的增大,压力调节范围增大,推力过冲和响应时间均增加,而负压力指数的推进剂明显缩短响应时间,抑制推力过冲;凸型面针栓能够缩短响应时间同时降低推力过冲,可根据等效喉部面积相对变化率获得最佳型面曲率,使得响应时间和推力过冲最小。  相似文献   

16.
建立了模拟发动机工作稳定性的“激盘-滞后-容积”模型,并借助于平行压气机理论,利用数值积分法计算了发动机对进气温度畸/瞬变的响应。重点研究了稳态畸变对喘振工作边界及温度突升对发动机工作稳定性的影响,得到了瞬态稳定工作边界;还研究了稳态畸变与温度突升组合情况对发动机工作稳定性的影响。计算结果与国外资料比较,曲线的趋势一致,结论基本相符。  相似文献   

17.
三种典型过失速机动的仿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从飞机的六自由度运动方程出发,结合推力矢量控制系统,进行三种典型过失速机动(“眼镜蛇”,尾冲,Herbst机动)的数值仿真,主要研究了每一种机动的操纵规律;失速迎角后大迎角不对称气动力和力矩及气动迟滞对完成过失速机动的影响;推力矢量在实现过失速机动中所起到的作用.此外,对不同初始飞行状态也给予了讨论.仿真结果表明:推力矢量是实现过失速机动的有效手段;在设计操纵规律时,应予以充分考虑到不对称气动力矩的影响;气动迟滞、进入速度对过失速机动的影响也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8.
民用飞机设置燃油温度指示系统对燃油箱内的燃油温度进行持续监控,以避免燃油结冰,并确保燃油系统向发动机/APU提供的燃油符合温度要求。介绍了民用飞机燃油温度指示系统的组成和设计要点,以单通道民用客机为例对燃油温度告警设定考虑因素及告警值设定、告警等级及飞行员操作等进行分析。提出燃油温度传感器安装位置应考虑飞机燃油泵安装位置及耗油顺序、耗油规律,燃油温度告警类型应考虑飞机系统设计架构,针对飞行过程中燃油箱内燃油温度会增高的构型设置高温告警,除特殊构型外应设置燃油低温告警,燃油低温告警阈值应综合考虑燃油冰点、发动机/APU正常工作所需的入口燃油温度,确保燃油箱内的燃油温度符合要求。低油温告警触发后,飞行员应结合燃油种类及冰点对飞机进行操作。  相似文献   

19.
温度畸变发生器的功用及其试验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温度畸变发生器是用来模拟飞机武器发射、反推力回流、越过火灾区时在发动机进口产生的温度畸变并研究温度畸变对发动机稳定性的影响。其主要功用 :(1)确定发动机进口温度畸变的临界参数 ;(2 )评定发动机上防喘系统的效能及可靠性。温度畸变试验要获得的参数有 :发动机进口相对临界温升与“高温区”范围、温升率关系曲线 ;相对临界温升与温度畸变发生器工作时间的关系曲线。根据上述结果确定不同换算转速的温度畸变敏感系数 ,确定有、无防喘系统时发动机临界进口温升的增量。此外 ,介绍了温度畸变发生器的主要组成、性能及其试验方法。  相似文献   

20.
通过光纤陀螺温度试验,分析了光纤陀螺的温度特性;理论上阐述了各项温度因素对光纤陀螺零偏的影响,并采用逐步回归分析的方法建立光纤陀螺零偏的温度数学模型。通过试验验证,采用该模型对光纤陀螺进行温度漂移的补偿,可以有效提高光纤陀螺的测量精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