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前,飞机经营性租赁己广泛被航空公司采用,成为航空公司机队组成的一种形式。经营性租赁不仅给航空公司带来低成本营运的好处,而且给航空公司机队调整和更新换代带来极大的灵活性。所谓飞机经营性租赁是指航空公司作为飞机的使用者,以支付租金的方式向飞机租赁公司或其他飞机所有人租赁飞机,要求定期对飞机进行日常维护、定检和大修,合同期满时按合同要求将飞机返回租赁公司,而不拥有飞机的产权。改革开放之后,飞机经营性租赁引人我国,前后发展不过十多年的时间。航空公司对此不甚了解,不知如何应对,出现了管理真空。在我国曾多…  相似文献   

2.
正收取维修储备金(MR)是飞机出租方与承租方双方关系中得到长期认可的传统做法,但随着飞机租赁行业竞争的加剧、发动机维修合同的演变以及航空公司财务话语权的增强,这一现状正在改变。奥纬咨询公司认为,近年来租赁行业维修储备金的规模呈下降趋势,因为不断有新的飞机租赁企业做出让步以赢得业务。与此同时,航空公司的财务状况变得越发稳健,这也让租赁企业更难向航空公司要求以维修储备金作为保障。  相似文献   

3.
飞机租赁已成为世界航空公司获取飞机的最主要的途径 飞机租赁是租赁的重要领域之一,是航空公司(或承租人)从租赁公司(或直接从制造厂家)选择一定型号、数量的飞机,并与租赁公司(或出租人)签订有关租赁飞机的协议。在租期内,飞机的法定所有者--出租人将飞机的使用权转让给承租人,承租人以按期支付租金为代价,取得飞机的使用权。与购买飞机相比,租赁飞机可以在满足航空公司扩张机队的需求的同时,有效的降低融资成本,缓解航空公司的资金压力,改善航空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经营状况。 飞机租赁起始于本世纪初,具有融资目的的飞机租…  相似文献   

4.
我国各航空公司采用国际租赁方式引进运输飞机,开始于80年代初期。采用国际租赁方式引进飞机.航空公司一方面可以不需要国家的投入;另一方面,它也不受国家投入的限制.迅速淘汰老旧飞机,并根据发展需要扩大机队规模。截止1998年底,我同各航空公司运营的运输飞机中,采用国际租赁方式引进的已超过70%。从美国、西欧购买的飞机,大都采用了国际租赁方式。各航空公司采用的国际租赁方式,有以下两类。融资租赁采用这种方式租赁的飞机,占全部租赁飞机的70%以上,超过各航空公司运输飞机总数的一半。国际融资租赁的机制,可用右图来表达…  相似文献   

5.
随着经营性租赁飞机在航空公司机队中占比的增长,越来越多的航空公司意识到,传统的适航维修已不能适应经营性租赁飞机的维修要求,必须转为合同维修的理念,不断优化维修方案,在达到安全的基础上,要持续追求租赁的经济性和高效性。  相似文献   

6.
对经营租赁引进飞机的深入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经营租赁内涵的介绍、对其优势的探讨以及对国内外航空公司飞机引进方式现状的探讨,得出经营租赁是未来飞机引进的趋势的结论,并指出了航空公司在采用经营租赁的操作过程中应该注意的事项。  相似文献   

7.
目前,国内各航空公司在飞机引进方面所采取的融资手段主要还是租赁的方式,这是因为航空公司自有资金有限,通过国内银行贷款来购买飞机的可能性也很小。就飞机租赁而言,一般可分为融资性租赁(FINANCELEASE)和经营性租赁(OPERAT-ING LEASE)两种形式,融资租赁通俗的讲类似分期购买,通过国际金融市场筹集资金,向厂商买下飞机再租给航空公司,还本付息完后(通常10~12年)飞机产权就交给航空公司,融资租赁的关键在于以何种形式筹措较优惠的贷款。经营租赁至今无明确  相似文献   

8.
10月30日,空中客车公司在法国图卢兹向工银租赁交付了一架A320飞机,这是工银租赁订购的92架空客A320系列飞机中的第一架。该飞机装配CFM国际公司生产的发动机,采用180座的全经济舱布局,交由知名低成本航空公司亚洲航空(泰国)公司运营。2011年6月,工银租赁向空中客车公司订购42架A320系列飞机,这是该公司首  相似文献   

9.
飞机租赁在国际航空市场上已经广泛开展。目前世界各航空公司使用的飞机中,租赁的飞机约占39%,而且比例还在不断增加。 中国从1980年开创了自己的飞机租赁历史,第一架是以杠杆租赁方式引进的B747SP飞机。到1992年,中国民航以租赁方式引进大中型飞机共146架,占新增外国飞机总数的55.3%。租赁飞机总价值47亿美元,占民航系统引进外资总额的92%。除中国民航直属航空公司外,各地方航空公司也开始利用融资租赁或其他租赁方式陆续引进大中型飞机数十架。据不完全统计,已经开展飞机租  相似文献   

10.
在许多人看来,航空公司运营的飞机都是从空中客车公司这样的飞机制造商那里直接购买的,但是实际上航空公司有相当一部分飞机是从租赁公司租用的单个飞机或者飞机机队,而且这种租赁业务正在被越来越多的航空公司所接受,在过去的20年中,租赁飞机数量占飞机制造数量的比例已经从6%上升到30%,根据最近的数据显示,全球第三大商用飞机机群属于租赁公司。  相似文献   

11.
飞机转租过程中遇到的难题主要来源于对规章制度的翻译、理解以及适航要求的差异。在不同适航当局管辖范围之间转租飞机往往会引起一些令人头痛的问题并增加维修成本。在全球航空公司机队中约有三分之一的飞机是租赁的,而且这一比例还呈继续增长趋势。租赁飞机在其寿命期内,通常会被多家航空公司租赁,因此转租的手续需要尽可能简化,  相似文献   

12.
<正>作为我国利用外资、引进飞机的重要方式,自1981年采用投资减税杠杆租赁方式从美国租进第一架波音747SP飞机开始,我国租赁行业不断发展,国内航空公司先后尝试不同租赁方式引进飞机更新机队,租赁成为促进我国机队规模快速增长最直接的动因。一、我国飞机租赁的发展现状(一)租赁已成为我国航空公司引进飞机主要方式我国三大航空公司中国国际航空公司、南方航空公司、东方航空公司近五年初队规模统计如表1所示。从表1可以看出,我国三大航空公司中国航和南航通过租赁获得飞机的比例都超过50%,而且这一比例有增加的趋势,  相似文献   

13.
目前IAE国际航空发动机公司的V2500发动机已成为空客A320系列飞机尤为喜爱选择的发动机。2003年12月17日,IAE宣布了总价值为11亿美元的确认订单,订单来自国际金融租赁公司、南非航空公司和中国四川航空股份有限公司,共订购180多台发动机。这些订单使得IAE于2003年在A320系列飞机的发动机市场中占有87%的份额。  相似文献   

14.
正在现代商用飞机的研制过程中对发动机供应商单选多选问题进行科学的、定量化的评价决策对于新机型的研制与其市场竞争力具有重要的影响。在主制造商-供应商模式下,对于飞机的主制造商而言更倾向于单选发动机供应商,因为多选发动机供应商将引起飞机系统与发动机技术协调工作的重复进行,增加了研制成本和研制周期。对于飞机的主要使用者——航空公司和飞机租赁公司而言又有各自利益的考虑。在各发动机供应商的技术状态差  相似文献   

15.
维修企业和租赁公司谈在接到客户AOG电话时的反应。从维修角度看,飞机因为发动机故障而紧急停场(AOG)是最糟的情况。一架飞机停飞可能会导致航空公司每天损失几万美元。虽然MRO和租赁公司都会快速响应提供帮助,但航空公司与这些公司的现有关系的紧密程度,决定了可以获得帮助的速度。  相似文献   

16.
简讯     
越南准备租赁A320飞机越南航空公司最近决定从新加坡地区航空公司租赁10架150鹰A320飞机,租期为10年,到期后越航可选择买下部分或全部飞机。越航此次租赁的飞机将用于替换已到期的7架湿租A320飞机。该公司计划在2000年前共租赁或购买30架新飞机,以便在1997年底前淘汰现有的12  相似文献   

17.
在航空公司购买发动机时,OEM及其MRO合作伙伴的卖点是可以为航空公司提供发动机按小时付费(PBH)的解决方案。相比之下,传统的发动机租赁公司除此之外还需要扮演另一个角色,即通过售后回租等融资方式为航空公司提供现金支持。因此,租赁公司必须精益自身的成本结构。这可能意味着租赁公司在购买发动机时需要确定维修  相似文献   

18.
飞机租赁作为引进的一种新的国际金融技术,在给航空公司带来了迅速增加运力、享受优惠条件等经济益处的同时,由于其自身所具有的国际性、长期性及复杂性的特点,也使航空公司面临了诸多风险,如残值风险、汇率风险等。而这些风险又与航空公司的经营效果有着明显的、直接的关系,从而要求航空公司根据市场条件及自身实际情况,对在飞机租赁中面临的风险加以具体分析,进行合理管理。  相似文献   

19.
在全球14000架商用飞机中,约有50%的飞机是租赁的。飞机的租赁有多种形式,每一架飞机的租赁条款各不相同,好的飞机租赁维修协议,能为航空公司节省时间和成本。  相似文献   

20.
国内航空公司的飞机融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20年来,在国家财力紧张的情况下,民航通过融资租赁、经营租赁和购买等途径,添置了一批先进运输飞机,中国民航运输机队已初具规模,截至2002年末,全行业拥有各型运输飞机接近600架。根据民航运输业的发展计划,未来几年还将引进100多架飞机。面对航空公司飞机融资市场出现的新变化,利用入世的机会改变当前现状,解决航空公司融资问题已是非常迫切和必要。本文就目前国内航空公司可利用的飞机融资方式及未来的发展趋势作简要的介绍。日本经营租赁(Japan OperatingLease)自1998年10月起,日本政府修改税法,以限制日本杠杆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