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航天员》2010,(4):74-74
2010年7月13日.由中国石化长城润滑油与《航天员》杂志社共同主办的大型体验式航天科普公益活动——长城润滑油·2010中国航天员体验营在北京航天城隆重拉开帷幕。  相似文献   

2.
《航天员》2011,(5):78-79
英雄以家乡为荣,家乡以英雄为傲。2011年8月19日上午。中国航天员中心《航天员》杂志社举办的大型载人航天科普活动“2011中国航天员体验营·英雄家乡营”在北京航天城正式开营。  相似文献   

3.
一个梦想,点燃了亿万少年的如火激情;一种机遇,成就21位幸运儿的航天体验。由本刊主办的大型公益性活动——首届中国航天员体验营,于8月25日至28日在北京隆重举行。从全国选拔的21名优秀青少年和幸运读者入驻中国航天基地——北京航天城,进行了一次主题为“太空梦想,勇敢成长”的非比寻常的太空体验活动,这是神圣而神秘的中国航天员训练基地首次向青少年朋友敞开大门。短短的四天体验活动成为21名幸运儿一生中永难忘却的美好回忆。  相似文献   

4.
天浪 《航天员》2008,(6):76-78
"没有经历过的人永远都没法体会到那种感觉,太神奇、太不可思议了,是用语言难以表达的",结束了72小时的中国航天员体验之旅,来自全国各地的32名小营员都表达着同样的感受。得到航天员的签名,尝着难得一见的太空食品,试穿价值不菲的航天服,体验着航天员的训练,营员们的喜悦、兴奋之情可想而知。但更为兴奋更为刺激的,则是在航天城逃逸训练塔体验……  相似文献   

5.
《航天员》2009,(4):80-80
7月10日,由中石化润滑油分公司和《航无员》杂志社共同举办的“长城润滑油·2009中圜航天员体验营”在北京航天城开营。杨利伟、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等4位航天员出席开营仪式,并与营员代表一起,亲手把一颗颗太空种子播进营员们从重庆、广州、成都、汶川、沈阳、西安等地带来的沃壤里。  相似文献   

6.
动态     
《航天员》2009,(4):50-51
神七航天员赴沪参加航天展;NASA新航天员选定并开始训练;首次登月3人组再度聚首;航天员与香港青少年相逢航天城;驻站航天员受困24小时等。  相似文献   

7.
薛滔 《航天》2009,(10):64-64
8月21日下午,“梦想航天、情系灾区——青少年航天科技体验活动”闭幕式在位于京城北部的航天城隆重举行。中国宇航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杨俊华;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活动处副处长李挺;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副主任白延强;英雄航天员聂海胜、景海鹏等出席了闭幕式,并向同学们赠送了航天科普书籍、颁发了体验活动证书。  相似文献   

8.
钱航 《航天员》2013,(5):62-63
每当人们提起航天员,都会认为它是一份神圣而光荣的职业。然而,要成为一名航天员必须付出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和努力。下面有一个机会,让我们走近航天员,和他们一起进行航天员训练,切身体验这份艰辛,并锻造自我健壮的身体!  相似文献   

9.
《航天员》2008,(4):14-19
2008第四届中国航天员体验营全档案时间2008年5月31日——2008年6月3日地点中国北京航天城;国家大剧院;国家体育总局射运中心;鸟巢;水立方;天安门广场;国旗护卫队营地;中国科技馆;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等。主办《航天员》杂志社指导国家国防教育办公室支持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特色这一届体验营也称之为"延安营",因为37名营员中有20名来自革命老区——延安。另外,还包括4名来自甘南藏族自治州的藏族营员、2名维吾尔族营员,2名来自甘肃天水的营员和来自北京、福建的其他9名营员,可以说这是一届由多民族营员  相似文献   

10.
《航天员》2014,(2):32-32
2014年3月10日下午,《航天员》杂志在北京航天城召开了第九届编委会,这是《航天员》杂志编委会调整、主管单位变更后召开的首次编委会。2013年,《航天员》杂志主管单位调整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  相似文献   

11.
《航天员》2010,(1)
<正>2010年1月23日,《航天员》杂志第五届编委会暨理事单位年会在北京航天城召开。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主任、《航天员》杂志主编陈善广在会上作了2009年度工作报告;孙锦云副主任介绍了《航天员》杂志社组织的"2009年度十大载人航天新闻"评选办法;  相似文献   

12.
《航天员》2007,(4)
5月22日下午,出席第十六届"人在太空"国际学术会议的航天员参观了北京航天城。航天员一行参观了模拟器、离心机、卧床试验室,并详细了解了航天城的发展情况。参观结束后举行了座谈会,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主任陈善广、书记董重庆、航天英雄杨利伟出席了座谈会。座谈会结束后全体航天员在中心合影留恋。  相似文献   

13.
2009年4月12日上午,《航天员》杂志第四次编委会暨理事单位年会在北京航天城召开。《航天员》杂志编委会主任陈善广、副主任孙锦云、荣誉主编杨利伟、中国航天员中心副主任宏峰、神六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神七航天员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以及上级机关领导、各位编委、理事单位的代表等60余人出席会议。会议由中国航天员中心副主任、《航天员》杂志副主编白延强主持。  相似文献   

14.
王山而 《航天员》2009,(5):72-75
航天员体验营已经成功举办了八届,其中的精彩各有不同,此次“少年航天员体验营”更是别致,因为其中多数营员都是来自香港地区,他们和北京的孩子们一起走进北京航天城,共同学习、共同体验、共同进步、共同快乐……  相似文献   

15.
2010年1月23日,《航天员》杂志第五届编委会暨理事单位年会在北京航天城召开。 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主任、《航天员》杂志主编陈善广在会上作了2009年度工作报告;孙锦云副主任介绍了《航天员》杂志社组织的“2009年度十大载人航天新闻”评选办法;航天英雄杨利伟公布了十大载人航天新闻的评选结果;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董重庆书记在会议最后进行了总结发言。会议由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白延强副主任主持。  相似文献   

16.
天宇来风     
《航天员》2007,(3)
中国CHINA阿齐兹做客航天城4月18日,北京航天城迎来了一位尊贵的客人——巴基斯坦总理阿齐兹。在航天城的展厅中,我国研制的各种航天器让阿齐兹总理惊叹不已,他不时地提出一些很详细的问题。在参观“神舟”六号飞船返回舱时,这位曾从事过科技工作的总理抚摸着返回舱的外壳,好奇地提出飞船如何防热,降落伞放在哪里等问题。在参观结束时,阿齐兹总理在留言本上欣然写道:“非常高兴能看到中国最顶尖的航天技术,我对中国航天所取得的成就感到钦佩。”最后,他还幽默地对在场的人员说:“希望不久后中巴两国的航天员能一同遨游太空。”  相似文献   

17.
《航天员》2007,(1)
进入太空是每位航天员的梦想,但并不是所有的航天员都能够如愿以偿,因为发射次数和运载人数等诸多因素的限制,很多航天员甚至一生都没有机会实现自己的梦想。所以,航天员非常珍惜每次飞行机会。在飞行任务期间,大部分航天员都喜欢在工作之余写太空日记,记录自己的工作、生活、感受和经历等。有些航天员一直珍藏着自己的太空日记,没有向公众展示,有些航天员则建立博客,在博客上写太空日记,让"粉丝"们能在第一时间分享他们的太空体验。华裔航天员卢杰博士,在执行国际空间站第7长期考察团任务期间,写了很多精彩的太空日记。我们刊载其部分,让读者体验航天员的太空生活。以下是他的日记内容:  相似文献   

18.
失重飞机训练是航天员训练中最具特色的一种。失重飞机通过抛物线飞行,可以产生连续几十秒的失重,也可以产生与月球和火星相似的重力水平。现在,美国和俄罗斯的地面太空游都开展了失重飞机体验项目,也许有一天你也能在失重飞机上体验失重的奇妙感觉。不同的人在进行失重飞机训练时,会有不同的感受。NASA的2004届航天员为我们讲述了他们在进行失重飞行训练时各自不同的训练体验——这也许对你将来体验失重飞机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9.
《航天员》2013,(3):8-9
航云员健康中心在北京航云城成立 3月21日,航天员健康中心在北京航天城揭牌成立,这标志着我国已初步建立技术先进、特色鲜明的航天员医监医保体系。航天员健康中心的成立将有效提升中国航天员医监医保能力。新成立的航天员健康中心,主要承担航天员医学选拔、医学鉴定、健康评价、健康维护、健康促进、健康管理及心理支持等卫勤保障任务。该中心将实现从短期医学支持到中期健康维护,从单纯医学保障到多元健康保障,从局部重点保障到系统整体保障,以支持航天员在空间能驻留180天以上。  相似文献   

20.
《航天员》2012,(2):14-15
2012年3月6日,《航天员》杂志第七届编委会暨理事单位年会在北京航天城航天协作楼胜利召开。上级机关领导、新聘请的杂志高级顾问、编委、理事单位代表等共80余人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