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邱华  陈延波  熊姹  盖景春 《推进技术》2022,43(7):299-307
为进一步提升现有涡轮喷气发动机推进性能,可以采用连续爆震加力燃烧室,针对此,本文首先建立考虑了三种耦合热力过程的连续爆震燃烧室热力过程分析模型,通过与传统涡轮发动机性能分析模型相耦合,分析了带连续爆震加力燃烧的涡轮发动机推进性能及加力燃烧室部件特性。结果表明,由于连续爆震燃烧室具有自增压特性,当将其替代传统加力燃烧室可以显著提升加力时涡轮发动机性能;但另一方面,作为加力燃烧室,由于涡轮后气流温度过高,导致连续爆震加力燃烧室增压比的降低,通过对发动机循环参数的选择可以得到改善;同时,连续爆震加力燃烧室部件特性还受到燃烧室进气损失、反应物填充速度及反应物提前燃烧比例影响。  相似文献   

2.
针对高推重比、高隐身航空发动机的技术需求,提出了1种带气膜冷却的加力内锥、整流支板和火焰稳定器的加力燃烧室一体化设计方法,对一体化加力燃烧室的温升、壁温分布、总压恢复系数、CO排放和燃烧效率分别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该方法在保证加力燃烧室燃烧性能不变的前提下,能将现有的加力燃烧室长度缩短1/5,并使加力内锥壁温降低33.3茗。为实现高推重比、高隐身动力技术提供了新的思路和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3.
在某型涡扇发动机加力燃烧室试验过程中,曾出现过一种燃烧不稳定性,频率为106Hz,其声振频率与一阶纵向振频计算值基本相符。经分析计算表明这是一种气柱振荡不稳定性。原来,在等截面通道中加热时,总压因热阻增大而下降,静压则由于总压下降和比容的增加而急剧降低。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加力/冲压燃烧室内流场分布特性,利用0维串联式涡轮冲压组合发动机(TBCC)性能计算程序得到发动机主要截面参数结果。基于计算流体力学(CFD)模拟方法,进行了小型涡轮冲压组合发动机在关加力模态、开加力模态、模态转换和冲压模态下加力/冲压燃烧室内部流动及燃烧模拟,分析了单环和双环火焰稳定器对加力/冲压燃烧室长度等方面的影响,通过对比可知:在同等长度下含有双环火焰稳定器的燃烧室出口温度更高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加力/冲压燃烧室内流场分布特性,利用0维串联式涡轮冲压组合发动机(TBCC)性能计算程序得到发动机主要截面参数结果.基于计算流体力学(CFD)模拟方法,进行了小型涡轮冲压组合发动机在关加力模态、开加力模态、模态转换和冲压模态下加力/冲压燃烧室内部流动及燃烧模拟,分析了单环和双环火焰稳定器对加力/冲压燃烧室长度等方面的影响,通过对比可知:在同等长度下含有双环火焰稳定器的燃烧室出口温度更高.  相似文献   

6.
整流支板和火焰稳定器的一体化设计及性能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针对航空发动机高推质比、高隐身的需求,提出一种加力燃烧室整流支板和火焰稳定器一体化设计的方法,并开展了相关模型加力燃烧室的计算和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采用一体化设计加力燃烧室,能够缩短加力燃烧室长度,大幅降低非加力状态的冷态流阻,明显改善发动机加力燃烧室的性能,提高发动机的推质比.可为解决高推质比、高隐身发动机技术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和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7.
加力燃烧室燃烧段的壁温对飞机和发动机的安全关系重大,单靠数值计算是很不够的,目前主要靠测试取得。燃烧段通常是双层壁,加风罩则为三层。本文介绍了内外壁和风罩的温度测量方法及其试验研究。该方法对加力燃烧室的研制具有重要意义,无论是对于新机还是批生产发动机都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涡轮风扇发动机接通加力过程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发展了一种低涵道比混合排气加力涡轮风扇发动机接通加力时的数值模拟方法。该方法考虑混合室加力燃烧室、主燃烧室和外涵道的容积效应,风扇、压气机、高压和低压涡轮等部件的特性,加力燃烧室供油管的充油时间。以混合室加力燃烧室、主燃烧室和外涵道3个容积室的动态方程为基础,用很小的时间步长逐渐逼近,计算不需要迭代,速度快,精度满足工程要求。   相似文献   

9.
一体化加力燃烧室方案设计及数值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针对未来高推重比航空发动机加力燃烧室的设计需求,提出了一种与涡轮后框架一体化的加力燃烧室方案.并用商业数值计算软件对其进行了三维冷态和热态流场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案利用涡轮整流支板及壁式稳定器,能够较好地组织加力燃烧室内的燃烧.出口截面温度分布均匀,综合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10.
航空发动机加力燃烧室技术及新颖结构方案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传统发动机加力燃烧室都采用V型火焰稳定器组织燃烧,自加力出现到第三代发动机,该方案一直得到了广泛应用。随着新一代歼击机性能指标的提高,发动机加力燃烧室需要新的突破才能满足更高推重比的要求。本文介绍了第三代、第四代发动机加力燃烧室的结构方案,并根据新一代加力燃烧室一体化设计思想,介绍了新颖加力燃烧室的结构方案。  相似文献   

11.
提出了描写航空发动机加力燃烧室内气液两相湍流燃烧的控制方程,采用了双流体模型,高温辐射通量模型,双时间尺度湍流K-ε模型,应用SIMPLE方法解这组方程,对二维轴对称的涡喷加力燃烧室进行计算,证明应用本文的液雾燃烧模型可以得出合理的计算结果。   相似文献   

12.
级间燃烧室在航空发动机上应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F100-PW229的参数,对发动机增设级间燃烧室后进行了非理想循环分析,比较了不同马赫数下级间燃烧室与加力燃烧室的性能差异,分析了部件效率对带级间燃烧室发动机性能的影响,对比了主燃烧室、级间燃烧室、加力燃烧室的燃烧效率;计算结果与理想循环存在差异:亚声速下,级间燃烧室发动机推力的增加需要相近增量的耗油率,超声速下同等耗油率可增加约10%推力;其经济性、机动性介于常规发动机和带加力燃烧室发动机之间;最后对增设级间燃烧室的发动机进行了参数优化.   相似文献   

13.
混合排气加力涡扇发动机过渡态的数值计算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考虑混合室加力燃烧室、主燃烧室和外涵道的容积效应,风扇、压气机、高压和低压涡轮等部件的特性,加力燃烧室供油管的充油时间等因素,提出了模拟低涵道比混合排气加力涡轮风扇发动机过渡过程的计算方法,以混合室加力燃烧室、主燃烧室和外涵道3个容积室的动态方程为基础,详细分析计算了苛发动机过渡态的性能,用很小的时间步长逐渐逼近,计算不需要迭代,速度快,精度满足工程要求。  相似文献   

14.
通过数值仿真方式对改变来流条件、不同径向稳定器V型开角的航空发动机加力燃烧室加力状态时局部燃烧过程进行研究,分析某型航空发动机进气量增大后引起的加力接不通故障机理.结果表明:进气流量增大,加力燃烧室局部(火焰离子传感器感应区)温度会降低,造成传感器感应电流值偏小,导致加力接不通;改变径向稳定器开角使其减小,可以使局部温...  相似文献   

15.
加力燃烧室流场形态与振荡燃烧数值模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利用数值方法对发动机加力燃烧室内的流场形态和振荡燃烧进行模拟,获得流场平均参数及涡系结构,观察到燃烧室内火焰稳定器唇口附近剪切涡对选择模型的敏感性,发现火焰稳定器后的涡脱落和回流区的周期性变化是引起加力"蜂鸣"现象和振荡燃烧的重要因素,证明了Rayleigh准则在研究此类问题时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6.
<正>受中国航空学会动力分会燃烧与传热传质专业委员会委托,将由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承办2015年第十八届燃烧与传热传质学术交流会,现将有关征文通知如下:一、征文内容1.航空航天发动机燃烧新理论、新概念、新技术。2.航空发动机主燃烧室与加力燃烧室的试验、设计与调试。3.航空航天发动机中传热传质的新理论、新概念、新技术。4.数值计算在航空航天发动机燃烧、传热传质中的应用。5.燃烧、传热传质中的新型测试技术与方法。6.各种新型燃烧器和燃烧系统的研究。  相似文献   

17.
尾缘吹气式火焰稳定器试验研究   总被引:17,自引:10,他引:7  
本文提出了一种新型火焰稳定器—尾缘吹气式火焰稳定器,它具有流线形头部,槽宽小,尾缘吹气并供油,不加力时流阻很小,加力时吹气扩大回流区,是一种机械与气动稳定结合的稳定器。对该稳定器进行了试验研究,得到流阻损失、贫熄边界、燃烧效率等性能的初步结果,表明该稳定器具有优越性,并有希望用于加力燃烧室。  相似文献   

18.
一种一体化加力燃烧室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适应新一代航空发动机高推质比的设计要求,设计出一种一体化加力燃烧室方案,利用截尾支板与带凹腔的分流环组合结构取代了传统火焰稳定器。对该方案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及试验验证,结果表明:在该一体化加力燃烧室内涵中有3个低速回流区;截尾支板结构不仅起整流支板的作用,还能够起到火焰稳定器的作用;燃烧效率在90%~93%之间,流阻系数约为0.26;在所研究的工况下总压恢复系数均高于0.975,且主要的总压损失集中在截尾支板及分流环凹腔处。   相似文献   

19.
正受中国航空学会动力分会燃烧与传热传质专业委员会委托,将由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承办2017年第十九届燃烧与传热传质学术交流会,现将有关征文通知如下:一、征文内容1. 航空、航天发动机燃烧新理论、新概念、新技术;2. 航空发动机主燃烧室与加力燃烧室的试验、设计与调试;3. 航空、航天发动机中传热传质的新理论、新概念、新技术;4. 数值计算在航空航天发动机燃烧、传热传质中的应用;5. 燃烧、传热传质中的新型测试技术与方法;6. 各种新型燃烧器和燃烧系统的研究。  相似文献   

20.
航空发动机加力状态最小油耗优化控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孙丰诚  孙健国 《推进技术》2005,26(6):552-555
分析了发动机加力状态燃油消耗的特点,利用主燃烧室燃烧效率远大于加力燃烧室燃烧效率的特点,将性能寻优控制中的最小油耗模式扩展至加力状态。用线性规划(Linear Programming)算法进行发动机性能寻优。进行了加力状态最小油耗模式的数字仿真实验,仿真结果表明在加力状态应用最小油耗模式,可以使单位耗油率减少5%~7%,其效益远高于非加力状态的最小油耗模式,具有明显的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