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研制了一种航空直流设备综合检测系统,实现了对被测数据的滤波、放大、整形、脉冲保持和A/D转换的功能,对数据进行平均和恒虚警算法处理,对算法的实时性效果进行了验证和分析,对检测仪的工程应用价值进行客观评估,且已作为专用设备用于电磁阀、电动机构、控制活门等直流设备的性能验证和分析.该系统由PC104、SCM、FPGA、直流设备测试电路等构成,可对航空直流设备性能参数进行检测和故障诊断.对系统的硬件、软件结构和有关实验结果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2.
针对飞控计算机与电动舵系统现有通信方式存在的问题,对其进行改造升级,本文设计了基于CAN总线的专用通信协议。文中详细介绍了基于CAN总线的电动舵系统组成、CAN总线硬件配置方案、飞控计算机与电动舵系统的通信协议以及测试设备与电动舵系统的通信协议。利用自研测试设备搭建实验平台,验证了该协议的有效性、可靠性以及实时性。  相似文献   

3.
根据某型直升机液压系统工作原理和试验要求,研制了用于液压系统地面试验的设备,介绍了该试验设备的设计方案、工作原理及主要技术参数,经测试验证,该设备的各项性能均满足试验需求。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某型发动机电子调节器检测设备的工作原理,并详细地说明了该检测系统的结构及其主要设备。  相似文献   

5.
一种新的某涡扇发动机地面检测设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某涡扇发动机,本文介绍了AYF型地面检测设备的系统组成,结构、特点和功能,该设备技术先进,性能良好,功能完善,具有一定的军事意义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6.
鉴于某型多功能显示器故障率较高,外场排故时需由飞机平台通电或借用内场检测设备而带来的使用不方便情况,设计了适用于外场使用的便携式检测设备。具体介绍了检测设备的硬件设计、软件设计以及界面设计。该检测设备已交付外场使用,工作稳定可靠,满足外场排故需求。  相似文献   

7.
该空气循环制冷设备用于飞机机上环境控制系统不工作状态时,向飞机提供给定温度和湿度的空气,达到降温或除湿的目的。在对该设备工作原理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针对其热力性能故障,选取了30个监测参数,并采用故障树分析方法,设计了该设备的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系统。这里主要介绍了该系统的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原理、主要功能、及其硬件设计和软件设计。该系统能够快速、准确地确定故障部位,提高维修效率。  相似文献   

8.
针对飞行器的速度和机动性不断增加,对舵机的高功率和小型化等要求越来越高的问题,设计了一种高功率密度电动舵机.从一体化本体结构设计、高功率伺服电机设计和轻质化材料选用等方面对电动舵机进行了研究分析.最后对该电动舵机进行了性能测试.试验结果表明,该电动舵机能够承载8000N·m弯矩,并且输出功率密度比常规电动舵机提高了50%以上.  相似文献   

9.
<正>9月2日,中国首台空客A320全数字电动六自由度乘务训练舱在西安阎良航空基地成功下线,这也将成为世界第一个将飞行模拟机全数字电动六自由度运动平台,科学地应用到庞大的乘务训练仓上。据制造商西安飞鹰亚太航空模拟设备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张宝柱介绍,该训练舱的电动系统与之前液压系统相比,最大载重突破了  相似文献   

10.
针对电动无人机使用过程中性能下降及故障等问题,设计了一款应用于无人机动力系统故障检测的测试装置,采用杠杆结构作为升力测试机构,以降低地面效应的影响;转速测试部件采用可调机构,以适应不同的被测对象;对设备台架等关键部件结构进行了分析及优化。仿真试验结果表明,该装置运行平稳,与手工方法相比升力测试最大误差为0.1N,测试精度满足测试需求。最后,以桨叶故障为例,对无人机动力系统进行了故障测试,结合软件系统分析,该测试装置具有良好的测试性,可应用于无人机动力系统故障部件的检测。  相似文献   

11.
采用大涡模拟(LES)的计算方法,对车外后视镜不同边缘结构引起的外部流场和镜后车身表面监测点处的气动噪声进行了数值仿真.研究表明:不同的镜罩边缘结构在较大程度上影响了流经后视镜罩的气流速度和流线方向,对后视镜后部流场和监测点处声压级产生较大影响.相较于原模型的光滑边缘结构,模型1后部流场涡团更远离车身表面,有利于降低气动噪声,某监测点1/3倍频程中心频率处声压级最大降幅接近10dB;模型2后部流场涡团产生分离,并更靠近车身表面,反而使气动噪声增大.模型1的镜罩边缘结构改进方案对车外后视镜-A柱区域的流场和气动噪声都有较好的改善.  相似文献   

12.
肖润明 《航空计测技术》1997,17(5):21-22,28
介绍一种能对可检测机械秒表,毫秒仪,电秒表,机械钟表,电子钟表等的多功能时间检测仪进行校准的装置。  相似文献   

13.
《中国航空学报》2023,36(5):223-238
CubeSats have attracted more research interest recently due to their lower cost and shorter production time. A promising technology for CubeSat application is atmosphere-breathing electric propulsion, which can capture the atmospheric particles as propulsion propellant to maintain long-term mission at very low Earth orbit. This paper designs an atmosphere-breathing electric propulsion system for a 3 U CubeSat, which consists of an intake device and an electric thruster based on the 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The capture performance of intake device is optimized considering both particles capture efficiency and compression ratio. The plasma source is also analyzed by experiment and simulation. Then, the thrust performance is also estimated when taking into account the intake performance. The results show that it is feasible to use atmosphere-breathing electric propulsion technology for CubeSats to compensate for aerodynamic drag at lower Earth orbit.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一个飞机承力操纵装置性能试验台的实现机理、采用的方案,有助于增加读者对液压系统、液压性能试验台及液压伺服控制系统的了解。  相似文献   

15.
支撑随机刚度参数模拟试验装置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电磁力随电磁场强度变化而改变的原理,设计电磁支撑与机械支撑并联的试验装置,实现机械系统支撑刚度参数随电磁场强度的变化.通过对试验装置数学模型的研究和线性化分析,给出了通过控制电流的随机改变实现机械系统支撑刚度参数随机变化的四个设计准则.线性化准则可保证机械系统支撑刚度的线性特性;线性随机准则能确保支撑刚度参数与随机控制电流间的线性关系;随机分量显著准则使得支撑刚度具有明显的随机特征,便于试验研究;综合刚度为正的设计准则,能够保证试验系统的稳定性.根据这些设计准则,制成了具有随机刚度支撑参数的模拟试验装置.试验表明,使用该试验装置可以较好地实现支撑刚度参数的随机模拟.   相似文献   

16.
为分析被动吸气式电推力器气体收集装置设计对其性能的影响情况,本文以200km超低轨道下立方星推进装置为应用背景,进行了被动吸气式电推力器气体收集装置的性能仿真研究设计,采用基于稀薄气体的自由分子流模型对进气道装置内气流进行了仿真,研究了不同关键参数,包括几何形状(抛物线型、圆锥型、棱锥型)、入口出口截面比、长度、进气道内壁光滑程度多种因素对气体收集装置集气效率的影响,选取典型参数模型计算其内部气压分布规律。仿真结果表明,在三种形状设计中抛物线型进气道对气体聚焦效果最佳,入口出口截面比越小、长度越大以及进气道内壁越光滑进气道性能越优。文中所设计10cm抛物线型被动式进气道能够实现对大气120倍的压缩效果。  相似文献   

17.
原有的冲击后压缩试验夹具无法防止薄板的整体失稳,为了获得正确的破坏模式,通过有限元分析设计了新的试验夹具。试验证明了新夹具的有效性,没有改变试件原有的应力状态,可以获得与标准试验相同的破坏模式。对比了不同铺层比和不同材料复合材料薄板的冲击后压缩性能。试验结果表明铺层比对冲击后压缩强度的影响很大,不同铺层比层合板的冲击后压缩破坏应变基本一致,织物铺叠层合板的CAI性能略与单向带铺叠的层合板差别不明显。  相似文献   

18.
惯性器件性能的好坏直接决定了武器系统的性能,惯性器件的测试工作需要专门的脉冲采集系统来实现,本文介绍了一种基于FPGA的新型惯组脉冲采集系统,通过选用XC3S1000-4FGG676I芯片轻松实现了多路脉冲信号、交直流电压量以及温度传感器信号采集,抗干扰措施的采用有效地保证了该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经过大量的试验考核目前已经正式运用于捷联惯组的单元测试过程中。  相似文献   

19.
可控式液体润滑高速螺旋槽端面密封试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研制了电磁加载装置和摩擦力矩测试装置,并将其应用于液体润滑的螺旋槽端面密封试验中.试验研究了端面密封坝处液膜特性、端面温升、端面摩擦力等密封性能参数以及端面闭合力对密封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密封坝处压力随转速的增加而增加,当转速较大时,端面的温升也较高.端面密封在液膜润滑下具有较小的摩擦力.利用电磁加载装置和摩擦力...  相似文献   

20.
简要介绍了惯性自动测试技术的国内发展现状,具体论述了惯性仪表中速率陀螺性能的自动测试技术的发展及惯性自动测试技术在其它方面的发展需求及对策研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