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航空电子FC网络性能测试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光纤通道(FC)技术是未来航空电子系统互连首选协议。为了研究光纤通道用于航空电子系统互连时的网络性能评价问题,需要采用有效的手段对光纤通道网络性能进行测试。阐述了在采用轻量IP上层协议通信的光纤通道网络平台上光纤通道网络性能测试系统的设计原理;并说明了光纤通道网络数据通信的实现方法;最后给出了测试实例。  相似文献   

2.
光纤通道在基于MIL-STD-1553的航空电子系统网络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飞 《飞机设计》2007,27(3):74-80
光纤通道作为新一代的航空电子系统通信网络技术,具有传输速度高、延时低、传输距离远和可靠性高等特性,高达4G bps的数据传输带宽,为其上层通信协议提供了一种通用的高速率的数据传输通道。FC-1553作为光纤通道上层通信协议之一,对MIL-STD-1553通信协议具有完全的兼容性,它继承了传统MIL-STD-1553通信协议的基本特征,实现了向光纤通道链路层的映射,从而扩展了通信网络的结构,提高了网络的通信能力。本文首先介绍MIL-STD-1553和光纤通道的基本特性,然后描述在光纤通道中对1553通信协议的映射,最后,提出了基于光纤通道和MIL-STD-1553的航空电子系统通信网络结构。  相似文献   

3.
基于仲裁环的光纤通道性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航空电子系统的发展,光纤通道技术正在逐渐取代传统的总线型通信网络。仲裁环作为一种经济的光纤通道拓扑结构,目前得到了较广泛的研究。本文利用OPNET modeler建立了光纤通道仲裁环及其节点状态机模型,并通过仿真对基于仲裁环的光纤通道性能进行了分析,为深入研究光纤通道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4.
光纤通道技术在航电系统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航电系统对总线和网络的需求,介绍了光纤通道的特性,对当前几种典型的总线和网络进行了分析和比较,指出在综合航空电子系统中采用光纤通道作为系统互连网络是一种很好的选择,并介绍了系统通信过程的设计。  相似文献   

5.
 随着综合航电系统的发展,1553B总线已经不能满足发展的需要,光纤通道交换式网络作为新一代高性能网络通信协议被引入到航电系统中,其性能指标与整个航电系统的总体指标有着密切的关系.为了解决系统消息实时发送的问题,研究了光纤通道交换网络实时条件下加权轮询调度算法的通信性能,利用随机Petri网对光纤通道交换网络的调度过程进行了建模,通过对模型的仿真和分析,得到了数据传输量及传输时限变化时系统网络负载、延迟时间、超时消息所占比例等重要性能指标,并分析了调度算法的性能.仿真结果证明光纤通道交换式网络具有高速稳定性,加权轮询调度算法能够满足消息传输的实时性、公平性要求.  相似文献   

6.
光纤通道中的1553总线技术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0  
光纤通道是新一代网络和总线技术,具有兼容性好、延迟低、可靠性高、传输速度快和传输距离远等优点。本文具体介绍了光纤通道对MIL-STD-1553的兼容与系统综合。  相似文献   

7.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现代战争对信息的传输和处理速度有了更高的要求。光纤通道作为新一代航电系统网络和总线新技术,它具有兼容性好、延迟低、可靠性高、传输速度快和传输距离远等优点,本文介绍了光纤通道的协议结构、拓扑结构、分类服务;并结合航空电子设备的具体需求,提出了应用光纤通道的方案。  相似文献   

8.
VxWorks操作系统下光纤通道通信软件的实现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为了实现光纤通道技术在机载计算机中的应用,介绍了光纤通道优点,说明基于PCI接口的光纤通道主机适配器的工作原理,分析了该适配器提供的邮箱命令和队列两种软件编程接口工作机制,给出嵌入式VxWorks环境下通信软件的实现方案。为开发机载光纤通道实时通信软件奠定了基础,对光纤通道嵌入式应用具有普遍意义。  相似文献   

9.
针对光纤通道节点卡的生产,实施数字化检验工作的深入研究,系统地总结了光纤通道节点卡检验的内容、方法和工作流程。结合光纤通道节点卡数字化检验,构建了光纤通道节点卡生产过程中,数字化检验标准的框架结构,为实现光纤通道节点卡生产中数字化检验标准和手段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10.
光纤通道在综合航电系统应用中的关键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连栋 《飞机设计》2007,27(4):66-70
介绍了光纤通道在综合航电系统中的应用特点及优势,强调在综合航电系统中使用光纤通道必须突破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1.
采用微观—宏观力学方法,研究单—纤维和混杂纤维复合材料拉伸破坏的统计行为并建立计算模型。模型中纤维拉伸性能的统计特征用Weibull分布表征,并考虑破坏过程中的载荷重新分配。模型计算与实验结果对比,模型能准确估算单一纤维复合材料拉伸性能,但对情况复杂的混杂纤维的性能估算不够理想。  相似文献   

12.
光纤pH值传感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了光纤pH值传感器,详细阐述和分析比较了光吸收式、荧光特性式及折射率波动式三大类pH值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及其各自的优点。还介绍了光纤pH值传感器作为一种新型传感技术,在生物工程、医学、环境监测及工业过程控制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聚丙烯短切纤维与不饱和聚酯树脂混合制成的短切纤维复合材料,并经过对比试验,研究聚丙烯短切纤维长度、用量以及稀释剂含量对短切纤维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证明,低含量短切纤维的加入对不饱和聚酯树脂固化后拉伸强度、弯曲强度、冲击强度等起到了明显的增强作用,同时,纤维的长度对短切纤维复合材料力学性能也有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单电流脉冲作用下的碳纤维石墨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等技术研究了PAN基碳纤维在单电流脉冲作用下的结构变化。结果表明,在ms量级的单电流脉冲作用下,难石墨化的PAN基碳纤维中的碳的乱层结构可转变成石墨结构,石墨化度为0.484.分析认为,用外场作用下的非晶态结构弛豫理论可以解释这种难石墨化碳的非平衡石墨化过程。  相似文献   

15.
单向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压缩弹塑性微屈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魏悦广  杨卫 《航空学报》1992,13(7):388-393
本文讨论单向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在沿纤维纵向承压时的贯穿型细观失稳。文中提出纤维弹塑性微屈曲的观点,并由弹塑性稳定理论导出层状周期排列的纤维复合材料的临界失稳载荷参数式。结合压缩应力应变关系可进一步确定弹塑性失稳点的位置,从而导出压缩强度的理论公式。所得理论预测值与4种主要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实验结果均能定量符合。借助该理论公式,可分别对由脆性和由韧性纤维增强的压缩折带破坏模式作出定性解释。  相似文献   

16.
芳纶纤维/环氧树脂的湿热老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分析了芳纶纤维/环氧树脂分子链结构与聚合态结构,论述了湿热对芳纶纤维/环氧树脂性能的影响,指出了研究芳纶纤维/环氧树脂老化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芳纶纤维增强PPS复合材料耐水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芳纶纤维对PPS复合材料进行增强改性,利用化学处理方法在纤维表面引入环氧基,以改善纤维与基体间的界面性能。结果表明:在相同纤维含量下,纤维长度增加可减少应力集中,有利于力学性能提高,纤维表面接枝环氧基团后,复合材料界面性能提高,水难以沿界面掺入,从而使得同一条件下耐高温热水性能提高。  相似文献   

18.
王珉  W.S.Lau 《航空学报》1991,12(12):651-654
应用于航空航天技术的碳纤维复合材料具有相当高的比强度、高弹性模量、重量轻、热膨胀小、以及具有导电性、对酸、碱有机溶剂有很大的耐蚀性等诸多的优点。但由于材料本身为纤维织物的层压浸渍结构,使其在切削加工时难于达到较高的光洁度与精度,  相似文献   

19.
在不同调制深度下,光纤陀螺反馈通道的非线性误差对陀螺输出精度会有不同的影响。在此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实验与仿真分析相结合的方式,对光纤陀螺反馈通道非线性误差的温度特性也做了进一步的研究。研究表明,随着温度的降低,非线性误差对输出的影响也随之增加。仿真采用光纤陀螺单轴板在温箱中测得的数据,并利用Simulink建模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