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磨削是提高钢制零件表面精度的常用方法。但磨削会产生高温,可能引起零件表面烧伤,降低了表面质量。因此,需严格控制磨削质量。目前国内外惯用腐蚀检查磨削烧伤。 近几年,我国引进了国外许多新技术。英、法、美一些有关公司的烧伤检验工艺,值得我们参考。 1.表面清理工序 零件腐蚀检验前需进行认真的清洗除油。外国几家公司多用含氯溶剂蒸气,或用NaOH、NaCN配制的碱性溶液通6~12V、750A的直流电,进行电解清理。上述方法既不会腐蚀零件,也免除了有机溶剂引起的防火防爆要求,是快速经济的除油方法。  相似文献   

2.
我厂地处云贵高原,气候潮湿,在生产过程中,钢铁零件在工序间经常因锈蚀影响生产进度,造成人力物力的浪费,有时甚至造成零件的报废。为此我们广泛收集资料,从中筛选出既经济又适用的方法,通过试验加以改进。1990年试验出钢铁表面除锈防锈液,并已在生产中应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1.溶液的成分主要采用乳化剂、防锈剂、膜转换剂及一些辅助剂加水配制而成。 2.溶液使用温度20~65℃比较理想,冬天应适当加温,保持快速处理。 3.使用方法:浸泡、刷洗、喷淋均可。处理后的零件可吹干、凉干或擦干,但不得叠放或水洗。 4.溶液的特点 (1)使用时不受场地和零件复杂程度的限制。 (2)在同一种溶液里可同时达到除油(微量油污)除锈防锈的目的。处理后的钢铁件半年内不生锈。  相似文献   

3.
增材制造可以满足航空航天领域对零件的高复杂性、高性能、轻量化以及多功能化的要求,但其制造复杂金属零件时在综合性能、表面质量和成形精度上仍然存在不足,必须经过表面抛光处理才能达到航空航天零件高使役性要求。通过综合国内外文献资料,详细介绍了化学抛光、电解抛光、磨粒流抛光和激光抛光这4种可达性较强的表面抛光技术的原理方法以及应用现状,接着分析了增材制造技术和表面抛光技术的发展趋势,最后进行了总结和展望。提出增材制造与表面抛光工艺相结合的工艺优化思想,并指出研制绿色智能的一体化技术装备是当前面临的重大挑战。  相似文献   

4.
铍青铜具有良好的机械、工艺、物理和化学等方面的综合性能,在航空电器和仪表制造中被广泛地用来制造重要的弹性元件。目前我厂采用的含铍元素较高的铍青铜(QBe2.5),用于航空电器上的弹性元件。铍青铜零件在进行电镀前,经过机械加工、淬火。时效等一系列处理,在空气和热处理过程中零件表面形成一层氧化铜,为了使基体和镀层有良好的结合力,镀前必须用酸腐蚀的办法将氧化铜除去。原工艺对铍青铜酸洗采用部颁发工艺中的  相似文献   

5.
金属增材制造格栅零件磨粒流抛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增材制造(AM)技术对成型复杂结构零件有显著优势,但以选区激光熔融技术为代表的金属增材制造技术固有的"粉末粘附"、"球化效应"所导致的毛糙表面,使零件难以满足使用要求。采用混合粒径磨料介质对增材制造铝合金格栅外表面及细小内孔进行一体化抛光试验研究。通过分析磨粒流加工过程各阶段的微观形貌和表面轮廓测量结果等来研究材料去除过程中零件表面形貌、材料去除和表面粗糙度变化。试验结果表明,磨粒流加工方法能够有效消除"球化效应"导致的零件表面的金属球团簇聚集现象,并能够对增材制造格栅零件外表面和内孔实现有效的抛光,格栅表面粗糙度从初始的14μm降至1.8μm。  相似文献   

6.
针对叶片、紧固件、外涵道金属铸件、等离子喷涂件4类航空制件,水洗荧光渗透检测时在预清洗、渗透、水洗、烘干、检验等流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展开分析研究并提出了有效的解决方案。针对叶片类零件榫头及气道口粘附的防护胶粘结物难以去除,提出了首先采用SKC-S型去除剂局部集中擦拭去除粘胶物,再整体进行水基清洗剂超声波清洗的方案;针对紧固件表面油污、线切割零件表面的金属屑油污较难清理,提出了增加上一工序车间初级清洗的方案;针对紧固件、外涵道金属铸件等零件烘干不均匀的问题,提出了对零件按规格形状相似相近进行分类并按不易积液的方式摆放优化烘干效果的方案;针对外涵道金属铸件特殊部位、等离子喷涂零件涂层部位缺陷显示不易识别的问题,提出了对不易识别的显示采取丙酮擦拭、重新处理法及实际经验相结合的手段保证显示的准确快速识别和解释。这些方案的应用,优化了检测工艺,保证了检测的有效性及可靠性,提高了检测效率。  相似文献   

7.
研制了一种能够迅速去除铝合金零件表面环氧涂层的无水脱漆剂,并对脱漆剂的组成、配方、成分、用量因素等进行了分析,同时进行了脱漆效率和铝合金在脱漆剂中适应性的试验验证。研究表明,该无水脱漆剂能够达到有效、迅速去除铝合金零件环氧涂层的效果,同时对基体材料无腐蚀作用。  相似文献   

8.
针对目前工厂荧光探伤前预清洗零件时使用三氯乙烯蒸汽除油存在污染环境、不利于操作人员身体健康弊端,对水基预清洗方法进行了开拓性研究。在大量试验的基础上,选定了一种适合于荧光探伤预清洗的清洗液和清洗方法,可以有效地清除零件上的污物,对周围环境无污染,对操作人员身体无损害,是一种切实可行的新的工艺方法。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钛合金材料零件的镀银工艺,通过进行前腐蚀,除油,冲击镀镍,吹砂等预处理方法观察对镀层结合力的影响,确定了镀前吹砂在工艺上是可行的,有效地提高了钛合金表面镀层的结合力。  相似文献   

10.
BH新型憎水剂及其憎水膜层“三防腐蚀”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BH系列(BH 102和BH 103)憎水剂的合成工艺、技术指标、憎水处理成膜工艺以及憎水膜层的憎水效果和耐腐蚀性能。结果表明,BH系列憎水剂的憎水效果良好,在零件表面形成的憎水膜层能达到105°以上的憎水角;同时经BH系列憎水剂处理后的钢铁磷化表面的耐腐蚀性能得到明显改善,具有优良的"三防腐蚀"性能,其中含有复配缓蚀剂的BH 103憎水膜层的耐腐蚀性更优于添加单一缓蚀剂的BH 102憎水膜层。  相似文献   

11.
Separation of target rigid body and micro-doppler effects in ISAR imaging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Micro-Doppler (m-D) effect is caused by moving parts of the radar target. It can cover rigid parts of a target and degrade the inverse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 (ISAR) image. Separation of the patterns caused by stationary parts of the target from those caused by moving (rotating or vibrating) parts is the topic of this paper. Two techniques for separation of the rigid part from the rotating parts have been proposed. The first technique is based on time-frequency (TF) representation with sliding window and order statistics techniques. The first step in this technique is recognition of rigid parts in the range/cross-range plane. In the second step, reviewed TF representation and order statistics setup are employed to obtain signals caused by moving parts. The second technique can be applied in the case of very emphatic m-D effect. In the first step the rotating parts are recognized, based on the inverse Radon transform (RT). After masking these patterns, a radar image with the rigid body reflection can be obtained. The proposed methods are illustrated by examples  相似文献   

12.
复合材料胶接技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回顾了高聚物基体复合材料胶接技术的研究进展情况。总结了用于提高复合材料胶接强度的工艺、胶黏剂材料以及影响胶接耐久性的因素。胶接材料包括热固性和热塑性复合材料以及复合材料和金属之间的胶接。复合材料胶接的性能因复合材料的种类、胶黏剂的种类、表面处理技术的不同而有较大差异。为了获得兼顾高强度和耐久性的复合材料胶接制件,应在胶黏剂和复合材料体系选择、复合材料表面处理技术、胶接体系的试验评估和胶接设计方面开展大量的工作。  相似文献   

13.
针对惯性器件中的外形复杂类零件、通孔交叉孔类零件、特殊材料类零件等微小毛刺去除需求,分析了现有控制工艺方法不足.通过开展高效率、高质量的零件毛刺去除试验,研究了磨粒流去毛刺、磁力研磨去毛刺、强力超声波去毛刺等精密去毛刺新方法对产品质量的影响,分析了先进去毛刺工艺方法的适用性,探索了惯性器件零件去毛刺技术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4.
双分量压敏涂料技术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压敏涂料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一些经验,给出了在飞机机翼表面,压敏涂料技术与常规测压孔技术测量结果的比较得出:国产压敏涂料的性能优于进口产品,可替代进口产品;使用国产双分量压敏涂料的压敏涂料技术可用于型号研制压力测量试验。  相似文献   

15.
对接管接头采用1Cr18Ni9Ti 棒材生产,经过机械加工后与相同牌号管材焊接,焊接后酸洗发现
零件表面存在缺陷。通过对失效件缺陷形貌观察、化学成分分析、金相分析及显微硬度测试,并结合酸洗试验。
结果表明:对接管接头材料内部存在沿变形流线的贫铬区,导致该区域的耐蚀性差,在机加工的过程中贫铬区
暴露在表面或近表面,在酸洗过程中该区域被优先腐蚀,形成了蚀孔类宏观缺陷,此贫铬现象为原材料缺陷。
  相似文献   

16.
尹泽勇  杨治国  陆波 《航空学报》1993,14(10):477-483
由于初始热应变表达式不当及不能完全实现泊松效应,以往建立的体-壳过渡元会导致不真实的大应力。本文采用壳体应变-应力状态作为过渡元中的应变应力状态,给出~种新的15节点体-壳过渡元列式,从而解决了以上两个方面的问题。算例表明了这种过渡元的有效性与实用性。本文方法既适用于其它类型的过渡元,对于其它处理体-壳组合结构的方法也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一种利用加工中心配备专用磨头磨削凸轮复杂型面的特殊加工方法,研究解决了复杂凸轮型面的仿形加工、计量检测及数控加工编程技巧等问题。  相似文献   

18.
雷达波吸收材料在国防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厚度薄、密度低、吸收频带宽、吸收强是当前吸波材料的研究重点。高马赫飞行的武器装备会因空气阻力而使机体局部温度很高,常温吸波材料不适用,亟待研究耐高温并高效吸收电磁波的吸波材料。以氧化铝为基体,复合不同类型吸收剂制备的高温吸波材料已被广泛关注与研究。本文系统总结近年来金属(合金)/氧化铝复合吸波材料、非金属/氧化铝复合吸波材料、其他含氧化铝复合吸波材料的研究现状,对不同结构(纳米线、微球及纳米颗粒等)吸收剂与多种形态(多孔膜、纤维或纳米颗粒)氧化铝基体制备的复合吸波材料的结构、性能和吸波机理进行了分析,并对金属(合金)/氧化铝复合吸波材料及非金属/氧化铝复合吸波材料的发展方向做出展望。在金属(合金)/氧化铝复合吸波材料方面应加强:(1)开发纳米级的球形超细金属吸收剂,利用纳米粒子的特殊效应来提高吸波性能;(2)进一步探索合理的制备工艺,达到吸收剂与基体良好匹配。在非金属/氧化铝复合吸波材料方面:(1)进一步加强氧化铝纤维布和氧化铝网状基体与纳米吸波剂复合的研究;(2)加强高分子特殊核壳结构、阻抗匹配层等方面的研究;(3)加强宽频吸波材料及吸波剂改性增强吸波材料的研究;(4)开展金属氧化物粉体与无机黏结剂组成的无机基体方面研究。  相似文献   

19.
高速加工技术不但能大大缩短零件的加工周期,从而降低加工成本,而且能提高加工精度.详细介绍了应用高速加工技术制造铝制U型夹头的关键技术和测试结果.硬质合金端铣刀和定期的软件分析能够预测最佳的加工参数以确保稳定的U型夹头铝制工件的切削.通过应用该项技术,在不损失加工精度和加工质量的前提下,其加工运行时间比传统加工技术所需要的加工运行时间缩短了3-4倍.  相似文献   

20.
轮盘热光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董本涵  王举 《航空动力学报》1988,3(1):35-38,90-91
本文叙述了轮盘热光弹性试验的三个主要方面的工作:(1)轮盘模型热负荷的施加方法及模型温度场的测量与记录方法;(2)进行平面轮盘模型试验与理论计算结果比较,以考核试验方法;(3)进行某发动机涡轮盘的模型试验,得到稳定温度场下的热应力分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