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为对民机增升装置关节轴承的摩擦特性进行研究,提出了一款关节轴承摩擦性能测试装置,介绍了试验装置的结构特点和摩擦力矩测量原理。试验采用了一款与增升装置使用的关节轴承结构形式相近的自润滑关节轴承,通过试验装置测试了自润滑关节轴承的启动摩擦力矩,并对不同转速、摆角和径向载荷下不同型号自润滑关节轴承的摩擦力矩进行测试,分析了这些因素对自润滑关节轴承摩擦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低速范围内转速对自润滑关节轴承摩擦性能的影响不大,等效摩擦系数随着载荷增大而减小,随着摆角、轴承尺寸增大而增大。  相似文献   

2.
针对新设计的直升机起落架转向与对中机构的可靠性及稳定性难于准确确定的难题,研制一套能够模拟起落架转向与对中机构工作环境的试验装置进行耐久性试验验证是唯一的方法和手段.介绍了直升机起落架转向与对中机构耐久性试验装置的设计依据、结构原理、系统组成及其在直升机型号研制中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3.
弹性杆端技术是旋翼系统杆端关节轴承技术的一大进步。基于传统弹性元件工程计算方法,结合橡胶计算力学理论,创建了一套弹性杆端关节轴承性能计算方法,并且通过试验结果验证了其可行性。  相似文献   

4.
针对航空发动机复合材料机匣热态强度考核试验要求,采用热环境模拟技术、内外载荷模拟技术、多点协调控制技术及数据采集技术,提出一种内外载荷和温度载荷共同作用的机匣热力联合同步加载试验方法;设计了机匣热态强度试验装置,并基于该试验装置完成了复合材料外涵机匣热态强度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所设计的试验装置能有效模拟外涵机匣的工作环...  相似文献   

5.
通过锤击法对带关节轴承的波纹管型功率分出轴进行了固有频率测试,对关节轴承结构采取一般静力学接触建模的方法,对功率分出轴进行了模态计算。通过对比,发现误差较大,这是由于ANSYS在进行非线性模态分析时忽略了关节轴承的刚度。提出采用弹簧单元来模拟关节轴承刚度特性的方法,通过计算发现,功率分出轴的固有频率直接与关节轴承刚度呈线性关系,当取弹簧单元的等效刚度为8.5×105N/m时,仿真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一致,说明该方法可以较好地模拟带关节轴承波纹管联轴器的模态特性。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金属膜盘联轴器用关节轴承的磨损特性,对某型关节轴承在金属膜盘联轴器工作环境进行了分析,计算了其在最大载荷条件下的PV值,并分别开展了低速摆动轴向重载磨损试验、高速摆动轴向无载磨损试验和发动机真实工况磨损试验。结果表明:金属膜盘联轴器用关节轴承的工作环境属于高速旋转和高速摆动、轴向重载和径向无载,关节轴承的磨损量与其所承受的轴向载荷与摆动线速度直接相关。  相似文献   

7.
本文介绍了直升机自动倾斜器球铰自润滑关节轴承(球铰轴承)试验机研制的背景和意义,通过分析自动倾斜器专用自润滑关节轴承的结构、运动原理、失效形式,探讨了试验机的主要技术参数、结构、系统组成及控制方案等.并对试验机所采用的以空间机构和运动分解的方式实现关节轴承的三个自由度运动;采用液压缸主动控制技术模拟交变载荷、脉动载荷;通过水冷/加热方式模拟环境温度;采用可编程控制器及触摸屏实时控制、监测关节轴承各种试验参数等几个创新点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8.
通过单轴拉伸与平面拉伸试验,得到了柔性接头弹性件橡胶材料“三阶五项式”超弹本构模型参数,通过有限元计算证明了该模型的优越性.为了获得柔性接头弹性件材料剪切模量随容压的变化规律,设计了双轴加载试验装置和表征柔性接头弹性件的三重片试件,进行了压缩剪切联合加载试验及有限元数值模拟.试验结果发现,橡胶材料的剪切模量并没有随压力的升高而减小,该现象与计算结果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YBF-04结冰风洞试验段内云雾均匀性和液态水含量分布情况,采用冰生长测量法,搭建结冰格栅和多圆柱试验件,在相同的来流条件和喷雾条件下开展结冰试验。其中,多圆柱试验装置可分别在旋转和静止两种状态下进行试验。格栅试验装置表面结冰情况,可直观反映试验段内云雾分布区域及均匀性情况;通过测量试验件表面结冰厚度,可计算试验段内局部液态水含量分布。试验结果表明,YBF-04结冰风洞内云雾分布范围主要集中在试验段截面75%区域内,但由于试验过程中喷雾水滴的沉降和喷嘴堵塞,云雾均匀性有待提高;格栅结冰后风洞阻塞比增加,风洞试验段内参数发生明显变化,而多圆柱在试验过程中对风洞流场参数影响较小,液态水含量测量准确度相对更高。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采用离子束技术对金刚石进行表面改性的试验研究,包括试验装置、试验方法及改性效果分析.试验结果表明,与未改性金刚石相比,改性金刚石具有很好的浸润性和结合力,其抗压强度、自锐性和使用寿命也得到了显著改善.  相似文献   

11.
介绍背压加载装置在K8、JL8飞机收放作动筒耐久循环试验中的应用。该背压加载装置具有结构简单、试验成本低的特点,而且不受温度变化的影响,能给作动筒加恒定载荷。  相似文献   

12.
机翼下壁板螺栓连接件疲劳寿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三维实体模型,设置面面接触,并施加螺栓载荷来模拟预紧力来模拟螺栓连接。计算得到某型飞机机翼下壁板螺栓连接试验件的应力云图,分析得出受力最严重部位。通过名义应力法计算该连接件的疲劳寿命。运用MATLAB拟合生成理论应力集中系数为3.720 2下的S-N曲面,从而计算出各级载荷下的疲劳寿命和损伤。根据M iner线性累积损伤准则计算出了连接件的疲劳寿命,与传统的板杆单元应力严重系数法的计算结果以及实验结果进行了对比,发现疲劳寿命计算结果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13.
全面回顾了航空发动机适航规章CCAR-33R2第33.87条持久试验的演变历程,在解读适航规章条款要求的基础上,深入跟踪了当前国际上针对33.87条持久试验的研究动态。跟踪研究发现,自1957年规定了6 h×25阶段的150 h试验谱以来,涡轮发动机持久试验的主体要求基本保持不变,而涡轮发动机设计则出现了显著的发展。发动机设计技术的进步带来了与适航规章要求不协调的问题,针对该问题当前国际上已开展了150 h持久试验替代试验的探索性研究及应用,虽然现阶段还存在一系列问题有待澄清和解决,但相关研究为我国民用航空发动机适航符合性方法及适航标准制定与修订提供了参考和借鉴。持续深入跟踪国内外适航技术动态,及时采取积极的应对策略,并开展有针对性的条款研究工作,对于提升我国适航技术规章的编制和修订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为了验证某直升机用锁闭机构的耐久性能,在没有现行标准的情况下,作者采用逐步加载的方法确定预紧力进行耐久性试验,该方法为耐久性试验的具体实施提供了一种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15.
采用第二代低阶面元法耦合自由尾迹预估修正法计算旋翼在轴流状态下的气动载荷。在计算中考虑桨叶的三维几何特性,采用矩形、三角形单位平面重构桨叶几何外形;桨叶尾迹采用全展尾迹,其中包括三圈自由尾迹(近尾迹)和四圈远尾迹;并利用桨叶翼型风洞试验数据对气动载荷进行粘性修正。通过和CFD方法进行对比分析,证明了所采用的计算方法的优点。  相似文献   

16.
 <正> 复合材料的疲劳性能数据比一般金属材料都要更加分散,通常采用威布尔分布进行统计处理。金属材料的疲劳研究也已提出了许多有用的研究方法,得到许多广为采用的疲劳性能表达式。但这些方法和公式是否能用于任何复合材料的研究是引人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基于飞行测量的弹性轴承试验载荷谱修正和寿命评估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球柔性旋翼系统在我国自主设计的直升机上获得了广泛的应用,弹性轴承在其中承担着重要角色,它提供了旋翼旋转过程中桨叶的挥舞、摆振和扭转运动,传递了旋转产生的离心力、挥舞方向的升力和摆振方向扭矩产生的切向力。文章讨论了不同设计阶段弹性轴承载荷谱的获得,基于飞行载荷测量的弹性轴承载荷谱修正,不同载荷谱对弹性轴承损伤影响的等效分析方法和弹性轴承寿命评估。  相似文献   

18.
中央传动锥齿轮光弹性应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董本涵  高鹏飞 《航空动力学报》1988,3(3):203-206,280
本文用三维光弹性法分析锥齿轮在扭矩和离心载荷下的应力分布。光弹性试验结果表明锥齿轮在两种载荷分别作用下,齿根应力分布是不同的。根据光弹性试验和综合振动试验结果得出如下结论:1.锥齿轮齿槽裂纹并非由起动扭矩引起。2.锥齿轮在高转速下,在槽底的离心应力和振动应力的组合应力是引起齿轮破坏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9.
某型涡轴发动机性能衰减与部件退化评估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为在某型涡轴发动机持久试验中进行性能健康检查,采用多点匹配方法建立了个体发动机性能衰减计算模型,基于非线性气路分析方法对部件性能退化进行了计算,集合已有经验确定性能偏离部件,完成了某型发动机持久试验中不同阶段的性能衰减评估.结果表明,某型发动机性能衰减及部件性能退化成阶段性分布,前期压气机和燃气涡轮性能变化最快,随后处于相对稳定阶段,动力涡轮性能在目前试验时数范围内基本无变化.该方法的验证为涡轴发动机使用过程中的性能健康与评估提供了有益的经验.   相似文献   

20.
Efficient and accurate strength analysis of bolted connections is essential in analyzing the integral thermal protection system(ITPS) of hypersonic vehicles, since the system bears severe loads and structural failures usually occur at the connections. Investigations of composite mechanical properties used in ITPS are still in progress as the architecture of the composites is complex. A new method is proposed in this paper for strength analysis of bolted connections by investigating the elastic behavior and failure strength of three-dimensional C/C orthogonal composites used in ITPS. In this method a multi-scale finite element method incorporating the global–local method is established to ensure high efficiency in macro-scale and precision in meso-scale in analysis.Simulation results reveal that predictions of material properties show reasonable accuracy compared with test results. And the multi-scale method can analyze the strength of connections efficiently and accuratel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