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无线传感器网络由能量受限的节点组成,高效节能的路由算法是路由设计的关键问题。在LEACH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分簇式路由策略,从簇头个数的确定、簇头选举方法对LEACH算法进行了改进,数据传输方式允许采用多跳方式与基站节点通信,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具有降低网络能耗、延长网络生命周期的优点。  相似文献   

2.
胡会朋  聂玉峰  张阳  蔡力 《航空学报》2014,35(11):2921-2931
提出了基于背景网格簇实现网格变形的新方法。背景网格簇由任一内边界节点和远场边界角点生成的背景网格构成,并随边界运动而变化。通过保持计算网格节点在每一个背景网格中所在单元的面积坐标不变(三维时保持体积坐标不变)而求出一组期望位置,加权平均该组期望位置,确定出该计算网格节点的新位置。其中权值与内边界节点和计算网格节点距离的倒数相关。新方法引入的背景网格簇可以有效地改进单个背景网格的不足之处。算例结果表明:基于背景网格簇的动网格生成方法实现简单,与弹簧近似法相比,新方法因不需要迭代求解方程组而非常高效,且拥有更强的网格变形能力;与Delaunay图映射法相比,该方法背景网格的单元个数极少,因此易于定位,且不会出现背景网格单元交叉的现象,网格变形能力更强,变形后的网格质量更好。  相似文献   

3.
基于最小跳数的无线传感器网络跨层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传统的严格分层参考模型无法实现对无线传感器网络资源的有效管理和运用,跨层设计是提高网络整体性能的一种有效方法。针对无线传感器网络能量、计算资源、存储资源和带宽资源有限的特点,提出一种基于最小跳数的路由层和MAC层的跨层协议设计方案。MAC层和路由层通过共享sensor节点到sink节点的最小跳数信息,在MAC层建立时间梯度,解决多个节点共享无线信道的问题;并在路由层建立路由表,解决路由选择问题。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案在降低网络能耗的同时,在降低传输延迟,提高数据投递率方面也取得了良好的性能。  相似文献   

4.
李峭  李佳  熊华钢  杨劲赫 《航空学报》2021,42(6):624082-624082
为了减轻机载电子系统线缆和连接器的重量,减小其体积并降低维护成本,在航空电子组件的电路板或芯片之间,可以采用太赫兹通信技术实现厘米量级的微距互连。采用开关键控(OOK)调制和非相干解调实现点到点太赫兹互连,给出了数据速率、数据包长度等参数的设计方法,进而构建包含用户节点和簇头节点的半双工多路访问分簇网络架构。在簇内用户节点到簇头节点的介质访问控制协议中采用赤字轮询(DRR)机制,并采用随机网络演算(SNC)方法得到概率保证意义下多路访问的有效服务容量,分析了阻塞干扰对DRR服务曲线的影响。分析和算例表明,DRR访问在保证实时性能界限的条件下兼顾了多路访问的灵活性,满足航空电子微小型化组件之间太赫兹通信和分簇组网的需求。  相似文献   

5.
应用密度泛函理论的B3LYP方法,在6-31G(d)和6-31++G(d)基组水平上对铜团簇(Cu)n(n=2~7)进行了研究,计算得到了铜团簇的各种稳定构型、总能量、团簇束缚能,以及n=4时铜团簇的红外振动光谱。通过能量最小化原理,确定了各尺寸铜团簇的最稳定构型,并利用二阶差分和分裂能理论,讨论了6种最稳定结构的生长规律,结果表明,n=4时的团簇结构最为稳定,具有明显的幻数特征,n=5时的团簇结构出现区域不稳定的特性。  相似文献   

6.
无线传感器网络由于能量受限,传感器节点的生存周期取决于节点的能量消耗。本文分析了典型的S-MAC协议和T-MAC协议,研究了这些协议的工作原理。针对节能问题,建立了能量消耗的数学模型。对无线传感器网络的MAC协议,进行了MATLAB软件仿真,做出了关于能耗问题的曲线图,仿真结果表明在同等条件下T-MAC协议耗能较少,且能较好的满足通信的时延性。  相似文献   

7.
基于有效竞争预约接入、无冲突轮询传输的思想,本文提出了支持节点移动性和多跳网络结构的依据用户妥善安排的多址接入(UPMA)协议,并使用网络仿真工具OPNET评估了它的多址性能。仿真结果表明,该协议显著提高了多跳网络的业务传输效率。  相似文献   

8.
提出了一种建立在TEEN协议基础之上反应式网络的应用.反应式网络是一种对适时性要求较高的网络,用三角定位法对传感器节点进行定位,在定位的基础上,使得簇首节点的选定更为容易,在一定程度上能节省节点能源、延长网络寿命.  相似文献   

9.
通过物理和化学方法制得聚丙烯腈(PAN)基碳团簇复合吸波材料,利用SEM和XRD对其结构及形貌进行了表征,并以碳团簇复合吸波材料和碳团簇材料分别为吸收剂制备的吸波涂层进行了吸波性能测试。结果表明:以碳团簇复合吸波材料为吸收剂制备的吸波涂层带宽要优于以碳团簇材料为吸收剂制备的吸波涂层,该碳团簇复合吸波材料兼具电和磁损耗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
制备了炭化温度分别为700和1000℃的两种碳团簇材料,利用FT-IR和SEM对其结构及形貌进行了表征。FT-IR光谱表明:700与1000℃制备的材料其微观结构有较大差异,对微波的共振吸收性能也不相同;SEM图则显示碳团簇粉末在微观上成短切纤维状,截面呈圆形,长度在微米量级。在此基础上,通过吸波材料多层匹配设计,采用碳团簇吸收剂制备了具有良好吸波性能的三层材料。结果表明:该材料整体厚度小于2mm,在X波最小反射率可达-36dB,反射率小于-10dB的工作频带达到78%。  相似文献   

11.
集成了传感器、嵌入式技术、分布式信息处理技术和无线通信技术而形成的无线传感器网络(wireless sensor network,简称WSN)是一种全新的信息获取和处理技术。但由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特点,使其路由协议即不同于传统的网络,又有别于ad hoc网络。对几种典型无线传感器网络路由协议进行了详细分析与比较,并针对LEACH算法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方案。  相似文献   

12.
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多包接收的MANET媒体接入控制协议.该协议利用信道多包接收的特性,结合功率控制和协议的跨层设计,可选取信道增益较大的节点接入信道.实验结果表明,在业务量较大时,新协议在提高网络吞吐量的同时,减小了能量消耗.  相似文献   

13.
Being both wireless and mobile, low Earth orbiting (LEO) satellite access networks have a unique set of link errors including bit corruption, handoff, and limited connectivity. Unfortunately, most transport protocols are only designed to handle congestion-related errors common in wired networks. This inability to handle multiple kinds of errors results in severe degradation in effective throughput and energy saving, which are relevant metrics for a wireless and mobile environment. A recent study proposed a new transport protocol for satellites called STP that addresses many of the unique problems of satellite networks. There was, however, no explicit attempt to implement a differentiating error control strategy in that protocol. This paper proposes grafting a new probing mechanism in STP to make it more responsive to the prevailing error conditions in the network. The mechanism works by investing some time and transmission effort to determine the cause of error. This overhead is, however, recouped by handsome gains in both the connection's effective throughput and its energy efficiency.  相似文献   

14.
证实数字签名协议是一种需要签名者、证实者和验证者三方参与的特殊的数字签名方案,除了签名者,其他任何人都不能以签名者的名义产生有效的证实签名;同样除了证实者,其他任何人也不能对签名的有效性作出判断。文献[8]是一个新的证实门限数字签名协议,是秘密共享思想与证实数字签名方案的新结合,但提出的新方案并未满足证实数字签名协议的某些要求,因此存在着安全漏洞;本文对此进行了详尽的分析,指出了其设计不足之处,从而说明新协议并没有实现其预期设计目标。  相似文献   

15.
For leader-following networked systems with the topology switching and the aperiodic silence, limited-energy output formation tracking problems are investigated. Firstly, a new output formation tracking control protocol is proposed, which contains two components associated with the communication interactions between the leader and tracking intelligent agents and the communication interactions among tracking intelligent agents, respectively, and the aperiodic silence, the topology switching and t...  相似文献   

16.
多路传输总线通信接口(MBI)是航空电子系统的通信基石,航空电子系统的任一分系统都要通过MBI才能进入1553B通信系统中.在MBI中最关键的器件是1553B协议芯片.本文详述了采用BU-61586芯片设计的与型号任务使用的UT-MBI兼容的新MBI的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17.
监测煤矿井下瓦斯浓度并及时把数据传输到地面,减小爆炸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应用Ad hoc网络体系结构设计了无线数据采集系统。对系统的下三层进行了设计与实现,物理层应用超低功耗微控制器实现对无线收发模块的工作状态控制;MAC层、网络层分别采用IEEE802.11协议和按需驱动路由协议实现,并对CSMA/CA协议进行了改进。系统经验证运行良好。  相似文献   

18.
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多址接入协议,详细介绍了该协议,并对其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表明,与原协议相比,改进协议可以提供较高的信道吞吐量以及较低的平均报文时延、平均报文碰撞率和控制开销。  相似文献   

19.
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双控制信道的AdHoc网络媒体接入控制(MAC)协议。该协议在两个相互正交的子信道上交换RTS/CTS控制分组,解决了RTS丢失问题、死锁问题以及多信道隐藏终端问题,并提高了协议的空间复用度。实验结果表明,和已有的多信道的接入协议相比,在网络负载较重和节点密度较大的情况下,新协议提高了网络的吞吐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