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正>哈勃空间望远镜是一台可观测从近红外线到紫外线(含可见光)范围的轨道观测台。该观测台由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和欧洲空间局(ESA)共同组织管理,是一项大型、复杂的航天工程。哈勃空间望远镜被公认为一项科学奇迹,其观测能力和产生的科研成果已得到全世界的广泛认可。哈勃空间望远镜工程深受科技、经济、政治和工程管理等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地球观测系统(EOS)是美国航宇局(NASA)从空间观测地球计划的一个项目。为了能从空间平台对地球进行全面的观测,NASA等机构将在平台上安装各种遥感仪器,然后把它们射入太阳同步极轨道。这些不载人的自主式平台将连续观测地球15年。本文介绍了该观测系统的作用和组成,以及所载仪器的性能和用途。  相似文献   

3.
NASA和ESA的空间系统维修性/维修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曾利卫  吕川 《宇航学报》2003,24(1):12-16
本文对维修性/维修工程技术在NASA和ESA的发展做了简要回顾,并从人的因素对空间系统的影响、承制方负责全寿命周期保障、改进的RCM方法、RMA信息的标准化、仿真技术、在轨维修等几个方面对NASA和ESA在维修性/维修工程领域的理论、技术,以及NASA和ESA在这些方面实施维修性/维修工程的情况作了介绍和分析,其中对改进的RCM方法作了详细的介绍。  相似文献   

4.
, 《航天器工程》2012,21(6):86-86
据ESA网站10月17日报道,ESA和NASA正在测试一项空间网络通信协议。据此协议,航天员可在“国际空间站”上控制环绕行星或小行星轨道的机器人。这次测试为空间站上的航天员后续实施遥控试验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5.
动态新闻     
, 《航天器工程》2012,21(6):142-145
ESA研究"半人马阿尔法"星系的Cheops任务据ESA网站2012年10月19日消息,ESA当日宣布一项新任务计划——希望在2017年发射一颗卫星以探测距地球最近的"半人马阿尔法"星系。这项任务被命名为Cheops(CHaracterising ExOPlanets Satel-lite),是ESA科学项目小型任务系列中的首项任务。Cheops卫星寿命周期为3.5年,将运行于800km的低地球太阳同步轨道上,其观测时间将有一半向科学界开放。Cheops任务将监视距离我们最近的恒星亮  相似文献   

6.
美国新一代太空望远镜詹姆斯.韦伯(JWST)是美国宇航局(NASA)、欧空局(ESA)以及加拿大航天局(CSA)合作研制的大型优质太空望远镜,计划于2014年由阿里安5运载火箭发射到距地球150万公里的空间,围绕第二拉格朗日点(L2)的位置飞行。同哈勃望远镜相比,JWST更大、更精密,其口径是哈勃太空望远镜的三倍,但质量却只有哈勃的三分之  相似文献   

7.
空间应用SoC研究现状简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当今空间应用SoC研究与应用状况,介绍国外NASA、ESA、JAXA等主要研究机构在SoC多核技术、IP复用与集成、抗辐射、新的微处理器架构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对空间应用SoC技术的热点研究方向进行了归纳总结.  相似文献   

8.
CCSDS(空间数据系统咨询委员会)所制定的一系列空间数据系统标准的建议书,经过不断的评审、修订和完善,目前已经进入应用阶段。这些建议书结合了ESA、NASA现有标准的发展,对协调各国卫星测控和数据处理的技术合作,提高星载和地面设备的通用性和技术继承性起到了积极作用,并为ESA、NASA和日本等国家的航天器设计所采用。目前CCSDS已拥  相似文献   

9.
欧美相继发射火星探测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 0 3年 6月 2日 ,欧空局 (ESA)第 1个火星探测器———“火星快车”空间探测器由俄罗斯“联盟 FG号”运载火箭在哈萨克斯坦拜克努尔卫星发射场发射升空。在进入火星轨道之后 ,它将释放一个由英国制造的“小猎犬 2”着陆器。着陆器机械臂携带有摄像机、显微镜、X射线光谱仪和γ射线分析仪 ,其任务包括 :绘制火星地图 ;利用一部功能强大的雷达对火星表面进行探测 ,寻找火星上有水存在的证据等。6月 10日 ,美国航空航天局 (NASA)在佛罗里达州卡纳维拉尔角用“德尔它 2”型火箭将“勇气号”火星车送上太空。此外 ,另一火星车“机遇号”…  相似文献   

10.
研究国外空间项目风险管理的组织机构、风险管理过程和主要方法等方面的内容,对比分析NASA、ESA、ISO的空问项目风险管理标准的状况,并根据我国空间项目风险管理及其相关标准实际现状,提出制定我国空间项目风险管理标准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航天器工程》2010,(1):40-40
据美国太空新闻网近日报道,2009年12月18日欧洲航天局(ESA)签署协议,为3颗地球观测卫星、阿里安-5火箭新型上面级以及有翼太空飞机验证模型投资总计7.2亿美元。其中一项最主要的合同是关于3颗“哨兵”(Sentinel)地球观测卫星的合同,该项目由欧洲航天局和欧盟27国联合确立,是全球环境与安全监视项目(GMES)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2.
<正>上世纪的1990年,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和欧空局携手将"哈勃"空间望远镜送入地球轨道,自此揭开了宇宙探测史上具有革命性的一页。在20年的服役期间,"哈勃"望远镜不断向地面发送此前从地球上根本无法观测到、充满神奇和梦幻色彩的宇宙深空照片。  相似文献   

13.
在研究国外NASA和ESA的SoC应用及发展情况基础上,结合卫星电子系统组成、SoC在空间应用的技术优势以及当前卫星电子系统小型化对SoC技术的迫切需求,阐明空间应用SoC技术的发展需求,提出SoC空间应用的技术方案.  相似文献   

14.
未来是光电子激光在宇航通信技术中蓬勃发展的时代。文章回顾了从上世纪70年代起近四十年以来,国外空间光电子和激光通信技术的发展历程。首先从NASA早期的光纤空间适应性试验研究开始,阐述了NASA和ESA在各种卫星平台和国际空间站内部所研发的光电子通信产品,展示了光电子技术在空间中应用的可行性。然后结合二十一世纪以来,NASA在深空探测领域的自由空间激光通信技术上所取得的历史性突破,以及在微小型卫星的激光通信技术方面所取得的技术成就,展现了与无线电通信相比,光电子激光通信技术在未来宇航通信中的强大的生命力。最后,文章给出了空间光电子通信未来的一些发展计划,总结了若干关键技术,提出了对核心器件和关键通信协议的发展建议,并对宇航光电子激光技术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5.
对国际标准ISO/IEC 15288、NASA、ESA、Do D的全寿命周期模型进行了介绍,分析了NASA、ESA、Do D在大型复杂系统全寿命周期中应用系统工程过程的方法、主要任务和输出,总结了不同机构全寿命周期模型和系统工程过程的特点,为我国航天系统全寿命周期理论方法的研究和工程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美国1988年的全部航天预算为264亿美元,居世界之首位,其中国防部占172亿,NASA占87亿。 苏联1989年首次公布了它的航天预算,其1989年用于空间项目的经费约90亿美元。 ESA成员国1988年的全部航天预算大约为36亿美元,其中有22亿美元由ESA控制。ESA成员国中,法国的预算经费为10.63亿美元,西德为6.78  相似文献   

17.
李兴 《中国航天》1993,(7):18-18
据报道,欧洲最先进的地球观测卫星,即欧空局(ESA)的地球资源卫星-1(ERS-1)可以从大约780公里的高空探测到地面上的物体精确到1厘米的移动情况。这对地球板块构造的研究和地震预报工作将产生重大的推进作用。 这项价值8.6亿美元的ERS计划是欧洲的一项大型多国航天计划。重2.5吨的ERS-1卫星是由以德国宇航公司为首的一个财团制造的,许多重要的设备由英国、法国、意大利和西班牙提供。  相似文献   

18.
全球高分光学星概述(二):欧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航天器工程》2016,(1):95-118
欧洲高分光学星及其星座主要以欧洲航天局(ESA)和法国、英国、德国、西班牙、意大利等国家研制的卫星为主。法国牵头的军事卫星太阳神-2(Helios-2)地面分辨率(全色)为0.35m;商业遥感卫星主要有法国的SPOT-6/7和昴宿星(Pleiades)星座(分辨率0.5m)以及英国主导的灾害监测星座(DMC)(分辨率可达1m)。亚米级彩色视频成像小卫星正在研制之中。6U立方星星座及米级地球静止轨道光学星等新概念已被提出。地球静止轨道光学星由ESA牵头,应用传统相机地面分辨率可达3m,而未来的概念(光学合成孔径)可使分辨率优于3m。文章着重阐述欧洲地球观测高分光学星的应用、技术状态与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9.
<正>第33届IADC(the Inter-Agency Space Debris Coordination Committee,机构间空间碎片协调委员会)会议于2015年3月29日—4月2日在美国休斯敦市举行,会议由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主办,由约翰逊空间中心(Johnson Space Center)承办。来自中国、美国、俄罗斯、英国、德国、法国、意大利、乌克兰、日本、印度、加拿大、韩国、ESA等13个国家和航天机构的120多位  相似文献   

20.
真空热试验过程中光学系统可能受到严重污染,因此需制定严格的污染控制措施。文章对NASA、ESA、JAXA 等航天机构的卫星光学系统真空热试验中典型、有代表性的污染控制经验进行了综述,并对我国光学系统真空热试验污染控制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