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正近年来,商业航天在国内外得到了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单位和个人加入到了商业航天活动中来。全球航天产业规模持续增长,其中商业航天规模占比接近80%,已成为带动全球航天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随着商业航天的发展,微小卫星的研制和发展步入快车道,国内外众多机构和企业认识到微小卫星巨大的市场发展潜力,积极参与"轨道革命"的发展浪潮,相继推出了体积小、功能密度大、研制周期短、  相似文献   

2.
<正>商业航天是以市场机制配置资源,以商业盈利为主要目的,遵循市场规律开展的航天活动,包括航天器制造、发射服务、测控服务、卫星运营、卫星应用等,商业航天是航天事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2014年11月,国务院印发《关于创新重点领域投融资机制鼓励社会投资的指导意见》(国发[2014]60号),明确提出“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建设”。在国家政策的推动下,近几年国内商业航天企业不断涌现,航天市场竞争态势逐步形成。本文主要分析全球商业航天产业发展现状,总结商业航天发展的趋势及有益经验,并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正>(接上期)三各国商业航天发展现状分析放眼全球,美国商业航天产业发展成熟,各产业链环节良性竞争;法国、英国整体弱于美国,采取公私合作模式发展商业航天;俄罗斯商业发射服务竞争力下降,卫星基础薄弱;印度航天产业发展迅速,瞄准小卫星发射市场;日本航天投入长期居世界前列,多举措引导商业航天发展。  相似文献   

4.
作为中国空间科学与应用的总体单位,中国科学院(以下简称中科院)及所属单位与航天科技事业的关系源远流长,与航天科技事业的发展息息相关,在中科院发布的"改革开放40年中科院40项标志性重大科技成果"中有7项与航天相关。中科院所属单位也是我国商业航天发展的积极推动者,作为中科院遥感与空间信息技术成果转化及产业化平台的中科星图和中科遥感是国内设立较早的商业性航天企业;中科院控股有限公司联合中国航天基金会等单位共同发起成立了商业航天产业联盟,聚集了100余家商业航天企业。据未来宇航研究院统计,中科院及其所属单位设立的有行业影响力的商业航天企业有28家,基本完成了卫星制造、卫星发射、卫星运营和卫星应用的全产业链布局,中科院系商业航天企业已经成为我国商业航天企业中一支重要的力量。基于雄厚的技术与人才优势、深厚的空间科学与应用实践经验、灵活的科技成果转化与推广模式、创新的经济体制与机制改革举措,中科院系商业航天企业具有颠覆传统航天格局的巨大潜力。本文基于未来宇航研究院自主开发的商业航天信息管理系统,从产业链视角对中科院系商业航天企业进行全景式扫描,通过对企业溯源、整体状况和企业融资等方面的统计分析,旨在揭示中科院系商业航天企业混合所有制经济和全产业链式发展模式,供国内其他商业航天企业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5.
<正>2015年起,中国商业航天加速启航。在国内政策的支持下,我国先后迅速涌现了一批商业火箭研制公司、商业卫星研制公司、商业测运控服务公司、商业卫星应用服务公司,开展了商业火箭发射入轨试验、商业火箭低空发射回收试验、商业卫星在轨应用等活动。美国是商业航天活动、商业航天监管的全球领跑者。美国构建了全球最为完善的商业航天监管体系,具体包括制定了多部涉及卫星通信、卫星导航、卫星遥感、  相似文献   

6.
正商业航天是指采用市场化机制以获取商业利润为首要目标而开展的航天任务。包括航天器制造、发射服务、测控服务、卫星运营、卫星应用等。本文通过公开信息,对国内40家商业航天机构进行梳理分析,以期反映商业航天发展现状和趋势,发现现阶段已出现或即将出现的问题,并对后续发展提出建议。一、国内商业航天发展趋势特点1.业务类型:星箭研制业务成为商业航天热点和焦点  相似文献   

7.
<正>一发展现状在民营商业航天初创公司出现之前,我国的火箭和卫星测控历来由国家航天测控部门提供,定位于保障国家战略安全和政府航天项目安全运行,具有测控资源广泛、知识经验丰富、技术发展先进和人才储备雄厚等特点。随着国际商业航天形势的快速发展,我国的航天商业化进程也进入快车道,商业火箭和商业卫星的  相似文献   

8.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国际合作已成为世界宇航企业生存与发展的一个重要基石和战略布局中不可或缺的要素,近4年来,受全球经济下滑的影响,世界卫星工业增长速度减缓,卫星发射总量减少,加上卫星制造大国美国以各种借口禁止发放美制卫星(包括使用美国零部件的卫星)的出口许可证,使我国长征火箭承揽国际商业发射服务面临困境,面对多种因素带来的严峻挑战,只有与时俱进,以变应变,才能在国际航天市场中站稳脚跟,谋求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周威 《中国航天》2006,(4):16-19
国际商业卫星发射服务业务与全球经济、政治、军事和其它相关工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笔者曾就冷战后的中美关系对我国际商业卫星发射服务的影响做过粗浅的分析,从全球政治大环境探讨了我国际商业卫星发射服务的历史和发展方向。那么,从航天保险市场这一局部环境来看,我国国际商业卫星发射服务业务又是怎样发展的呢?在此,笔者想以亲历的一些项目为节点,分析航天保险市场对我国际商业卫星发射服务的影响。众所周知,在通信卫星项目中,卫星的制造、发射和保险是项目的三大支出。卫星和火箭工业的发展已有较长历史,而航天保险市场与其它市场相比却仍很年轻。航天保险市场最早出现于40年前,经历了上世纪60年代中期到80年代初期漫长的市场起步阶段,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中期快速发展的市场繁荣阶段以及90年代后期到今天的市场衰退阶段。  相似文献   

10.
<正>2016年12月9日,第四届航天国际化发展论坛在北京大观国际举行。本届论坛以"创新创见,融合融通,筑梦空间,智联全球"为主题,围绕新形势下航天国际化发展模式、技术和应用创新、资本协同和跨界融合、需求与应用对接等热点问题,从多层面、多维度展开研讨互动,探讨航天国际化发展趋势和商业航天新业态。近年来,随着我国从航天大国向航天强国迈进,中国航天在载人航天、深空探测、卫星导航、重型运载、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等领域取得了  相似文献   

11.
随着航天技术的进步及全球对卫星技术应用和服务业需求的扩张,近年来全球航天经济总量保持着持续增长的态势,而中国航天强国的建设实施又为全球航天发展注入了新动力,特别是我国航天已形成的全产业体系模式也为中国航天深度参与全球航天发展和航天治理提供了能力基础.《孙子兵法·谋攻篇》曰:“知彼知己者,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如何在诸多挑战中寻找发展机遇,特别是在全面了解和准确把握全球航天产业发展趋势的基础上,因势利导地拓宽国际市场是中国航天国际化所面临的突破性重大问题.本文从全球航天产业发展趋势的角度来探究我国航天国际化方向,其目的就是使我国航天国际化达到扬己之长,发挥优势,努力抢占未来科技和航天产业制高点,不断增强我国航天长远、健康和可持续发展的后劲.  相似文献   

12.
<正>当前全球航天发展目新月异,我国迎来航天发展的重大战略机遇期和跨越发展关键期,航天产业在多个领域已经步入了商业化进程。国有商业航天企业应牢牢把握战略机遇,真正实现高质量发展。然而,当前国有商业航天企业还面临着产业链商业化程度不足,以及人才活力、成本控制、创新效率等方面的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企业发展。因此,有必要深入研究国有商业航天企业发展指标体系,引导企业深化改革创新,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从而更好地为推动我国全面建成世界航天强国作出更大贡献。  相似文献   

13.
徐鹏  韩燕侠  晓春 《航天》2012,(2):24-24
2011年,全球航天技术及其产业在经济危机阴影下继续保持稳健发展,全球商业航天活动一片繁荣;军用航天和深空探测蓬勃发展;载人航天经过50年的发展,正处在十字路口;中国航天的国际竞争力显著提升,与国外航天先进技术差距正在逐年缩小。回眸2011年,展望未来,也许“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相似文献   

14.
正近十年,世界航天产业发展呈现新的特点,即在商业航天投入和产出的比重正逐年快速上升,尤其是商业卫星通信、卫星导航和卫星遥感等领域的快速发展,极大地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商业航天潜在的巨大需求和广阔的市场发展前景,使之正在成为除互联网、大数据等领域之外的又一投资热点。尤其是在美国,涌现出了一大批以空间探索技术(SpaceX)公司、蓝色起源(Blue Origin)公司、一网(OneWeb)公司等为代表的新兴  相似文献   

15.
<正>近年来,世界航天经济保持稳定增长态势,商业航天已经成为助推航天产业发展的强劲动力和重要主导力量。低成本进入太空技术快速发展,航天产品与服务逐渐向大众消费市场拓展,商业航天整体向低成本、多样化、规模化方向发展,技术更迭更快,创新效率更高,为全球航天产业发展注入新活力。  相似文献   

16.
<正>商业航天一般是指按照市场规律,依照商业模式,面向用户需求,充分利用社会资本,在商业火箭研制及发射服务、商业卫星研制及运营服务、地面设施建设与服务、产品配套及商业航天衍生服务等领域开展的具有商业盈利模式的各类活动。我国的商业航天是相对非营利性的国家航天而言的,其市场行为与完全市场化运作的商业企业仍有本质区别。因此,对商业航天产业的理解和投资逻辑也有别于传统行业,本文将根据航天产业发展现状,从产业投资者的角度提出一些对我国商业航天发展的思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17.
正众所周知,航天工作的典型特点是覆盖范围大,应用种类广。产品化作为航天工作中的一环,对于构建种类齐全、结构合理、性能先进的通用航天产品体系有着重要作用,航天产品化已在军工院所中逐步走向成熟。但是,目前市场规模迅猛增长的商业航天公司还尚未形成普遍的航天产品化做法,甚至尚无产品化意识。鉴于商业航天业务发展特点和小卫星研制成本低、研发周期短的独特优势,商业航天公司所研制的卫星较多为质量低于500kg的小卫星。可以预见的是,航天产  相似文献   

18.
<正>中国航天:当前,全球商业航天还处于初级阶段,我国的商业航天也是刚刚起步,但在人才、技术还有政策层面都对商业航天的发展多有支持。您如何看待商业航天目前的发展现状?牛旼:商业航天本身就是"商业"+"航天"。"商业"指的是通过市场化的方式去运作,"航天"代表了高精尖的技术。如何把技术、成本、可靠性进行一个完美平衡,我认为这是商业航天本质的要素和特点。从公司团队来说,要做成既有航天的技术人才,同时也要有市场化的管理人才,  相似文献   

19.
正美国太空探索技术(SpaceX)公司成立十六年来,已成为航天尤其是商业航天领域的重要标志性企业,其发展动态被国内航天界密切关注,并时常被各方作为例证。本文基于对国内外商业航天发展的跟踪调研,从大型航天企业的视角,提出关于借鉴SpaceX模式的"三个不宜"和"三个宜"思路。一三个不宜借鉴国内大型航天企业在企业定位、商业发展、重型运载火箭研制三个方面不宜借鉴SpaceX公司的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20.
<正>新时期,航天人肩负航天强国建设使命,发展商业航天作为航天强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被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当前,国内有关商业航天的研究方兴未艾,但相比较而言,商业航天的实践比理论研究发展得更快,理论来源于实践,实践上升到理论又用于指导实践。近年,全球商业航天发展迎来新一波浪潮,我国商业航天发展风起云涌,亟需对商业航天领域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深入探讨,以期洞悉商业航天发展的历史规律和未来走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