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2015年起,中国商业航天加速启航。在国内政策的支持下,我国先后迅速涌现了一批商业火箭研制公司、商业卫星研制公司、商业测运控服务公司、商业卫星应用服务公司,开展了商业火箭发射入轨试验、商业火箭低空发射回收试验、商业卫星在轨应用等活动。美国是商业航天活动、商业航天监管的全球领跑者。美国构建了全球最为完善的商业航天监管体系,具体包括制定了多部涉及卫星通信、卫星导航、卫星遥感、  相似文献   

2.
正一、发展商业航天的重要意义1990年4月7日,长征三号火箭成功发射亚洲一号卫星,标志着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集团公司)正式进入国际发射服务市场,开启了我国商业航天元年。多年来,商业航天对我国航天技术及其应用的进步和社会经济全方面发展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发展商业航天是落实国家战略的重要途径。目前,我国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经济  相似文献   

3.
<正>商业航天一般是指按照市场规律,依照商业模式,面向用户需求,充分利用社会资本,在商业火箭研制及发射服务、商业卫星研制及运营服务、地面设施建设与服务、产品配套及商业航天衍生服务等领域开展的具有商业盈利模式的各类活动。我国的商业航天是相对非营利性的国家航天而言的,其市场行为与完全市场化运作的商业企业仍有本质区别。因此,对商业航天产业的理解和投资逻辑也有别于传统行业,本文将根据航天产业发展现状,从产业投资者的角度提出一些对我国商业航天发展的思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正>商业航天是以市场机制配置资源,以商业盈利为主要目的,遵循市场规律开展的航天活动,包括航天器制造、发射服务、测控服务、卫星运营、卫星应用等,商业航天是航天事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2014年11月,国务院印发《关于创新重点领域投融资机制鼓励社会投资的指导意见》(国发[2014]60号),明确提出“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建设”。在国家政策的推动下,近几年国内商业航天企业不断涌现,航天市场竞争态势逐步形成。本文主要分析全球商业航天产业发展现状,总结商业航天发展的趋势及有益经验,并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小卫星已成为发展最迅猛、最具活力的商业航天领域,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重视,其发射服务也成为商业航天创投的热点。全面梳理国外商业小火箭发展动态,在总结商业小火箭发展技术特点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和思考当前商业小火箭发展中面临的问题,如火箭能力与任务需求的匹配性、研发周期与方案设计的匹配性等,给出我国商业小火箭发展的建议,以期为其更好的发展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6.
正自2015年起,我国商业航天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阶段,在社会资本的助推下,商业卫星公司、火箭公司纷纷涌现。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目前已公开的商业火箭公司近20家。"发展航天,动力先行",制约我国商业航天发展的最大痛点是火箭动力的问题。固体火箭具有系统简单、发射准备周期短、发射点选择灵活等特点,特别是可以通过外协外购等方式快速获取固体发动机,许多火箭公司早期采取小型固体火箭进行亚轨道或入轨发射的策略,以期快速打通发射环节,对火箭总体技术进行初步验证,  相似文献   

7.
正近年来,商业航天在我国得到了蓬勃发展,商业航天主要涉及航天产品(火箭、卫星、探测器、飞船等)的商业化设计、制造、发射、应用、维护、回收,以及围绕航天科技诞生的新业态,如太空旅游、太空文化、太空农业等。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中国已成为航天大国,为商业航天的发展奠定了强大的工业基础。随着我国航天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各部门、各领域对航天商业化应用提出了更为广泛的需求,这些需求的提出也为我国商业航天发展带来重大机遇。国家和地方政府在航天商业化应用方面陆续出台了相关扶持政策,如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财政部会同有关部门联合印发了《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中长期发展规划》,为商业航天发展提供了政策引导。  相似文献   

8.
正2015年是我国商业航天发展元年,火箭研发、卫星制造、卫星应用等领域在政策上向民间资本放开,国内航天公司也蓬勃发展起来。到了 2018年,商业航天发展全面加速,尤其是我国民营商业航天更是步入了"快车道"。如今,在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形势下,在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下,我国商业航天尤其是民间商业航天公司的发展更要"思深以致远,谋定而后动",要注重自主创新研发,找准发力点拓展商业模式,通过标准提高研发质量效益、构建商业航天产业的价值链和生态圈。  相似文献   

9.
我国商业航天的发展及标准化工作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国家政策的鼓励下,商业航天迎来发展潮,在短短5年时间内,我国涌现出一批卫星制造、运营与服务,商业测控、运载火箭等新兴民营企业,成为经济增长新热点。标准化工作作为一项基础性工作,在关键技术和产品研制过程以及产业应用中,都发挥着关键性作用。文章分析了商业航天与传统航天在产业和标准上的差异,围绕着支撑商业航天产业链的健康发展,分析了国内外本领域的标准化现状,规划构建商业航天标准体系以及组建配套的标准化工作组织机构,为开展商业航天标准化工作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相似文献   

10.
正商业航天是指采用市场化机制以获取商业利润为首要目标而开展的航天任务。包括航天器制造、发射服务、测控服务、卫星运营、卫星应用等。本文通过公开信息,对国内40家商业航天机构进行梳理分析,以期反映商业航天发展现状和趋势,发现现阶段已出现或即将出现的问题,并对后续发展提出建议。一、国内商业航天发展趋势特点1.业务类型:星箭研制业务成为商业航天热点和焦点  相似文献   

11.
从2001年起,商业卫星发射市场上将陆续出现几种俄罗斯的新面孔火箭。它们均来自由赫鲁尼切夫国家航天科研生产中心研制生产的安加拉火箭系列。为了摆脱俄对哈萨克斯坦境内拜科努尔航天发射场的依赖,新火箭将在普列谢茨克航天发射场发射,并且将使用原来为天顶2火箭建造但却从未使用过的一座发射  相似文献   

12.
周威 《中国航天》2006,(4):16-19
国际商业卫星发射服务业务与全球经济、政治、军事和其它相关工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笔者曾就冷战后的中美关系对我国际商业卫星发射服务的影响做过粗浅的分析,从全球政治大环境探讨了我国际商业卫星发射服务的历史和发展方向。那么,从航天保险市场这一局部环境来看,我国国际商业卫星发射服务业务又是怎样发展的呢?在此,笔者想以亲历的一些项目为节点,分析航天保险市场对我国际商业卫星发射服务的影响。众所周知,在通信卫星项目中,卫星的制造、发射和保险是项目的三大支出。卫星和火箭工业的发展已有较长历史,而航天保险市场与其它市场相比却仍很年轻。航天保险市场最早出现于40年前,经历了上世纪60年代中期到80年代初期漫长的市场起步阶段,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中期快速发展的市场繁荣阶段以及90年代后期到今天的市场衰退阶段。  相似文献   

13.
随着卫星互联网和我国航天测控技术的不断进步,航天测控网络朝着智能化、一体化的方向发展,在自主测控、资源分配等方面进展良好。因此,建立智能天地一体化的航天测控网是我国航天未来发展的重要目标。针对智能航天测控网中的跟踪测轨、遥测和遥控三个方面,分别介绍了相关原理与技术。同时,结合CCSDS提出的空间数据链路标准协议详细介绍了TM、TC、AOS、Proximity-1以及USLP标准,分析了不同标准所使用的技术与实际应用。本文从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的角度介绍了智能航天测控系统的工作原理及技术要求,为我国智能天地一体化卫星测控通信网的研究提供参考并予以展望。  相似文献   

14.
由于新的卫星经营者的涌现以及小型卫星在管理上取得突破等因素,1992年商业卫星市场看好。但与此同时,美国和欧洲的火箭制造商却屡经挫折,如俄罗斯火箭正式进入发射市场,大力神火箭的发射失败以及几项小型火箭发射计划的推迟。 1992年美国商业航天发射市场的销售额估计达50亿美元,比1991年增长14%,其中增长速度最快的是卫星地面站设备和  相似文献   

15.
《中国航天》2009,(9):45-45
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访印期间.印美两国政府7月20日在新德里签署了有关科学、航天和武器与防务的三项合作协议。航天方面,两国签订了《技术保护协议》,将使印度火箭能发射美制和含美制部件的民用或非商业卫星,包括美国政府或学术机构的卫星或第三国航天机构和大学载有美制设备的卫星。由于部件和卫星需同印度火箭组装,  相似文献   

16.
正2015年,我国出台了《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中长期发展规划》,规划中提出鼓励航天军民融合新型产业资本进入航天领域。同年,首届中国商业航天高峰论坛在武汉召开,正式开启了我国商业航天时代的大门。在国家政策的鼓励下,一大批商业航天创新型企业纷纷涌现,进军原本封闭的航天领域,商业航天也渐渐成为行业新的"风口"。纵观国际商业航天领域,其中较为活跃的细分方向为发射服务以及通信、导航、遥感卫星服务。  相似文献   

17.
<正>一、引言近年来,国外商业航天蓬勃发展,在空间运输、卫星遥感等方面的商业化进展显著,涌现出以太空探索公司(Space X)、轨道科学公司、数字地球公司为代表的一批商业航天公司以及猎鹰火箭、龙飞船、高分辨率商业遥感卫星为代表的全新商业产品及配套服务。商业航天提供从航天器设计、建造、发射、运营在内的一整套服务,以低成本、高效率、高可靠实现客户需求,展现  相似文献   

18.
梳理了国内外空间站天基测控通信应用的概况,针对近地载人航天对测控通信系统的高要求,分析提出中继卫星系统的发展建议,以及导航卫星和低轨卫星星座系统的特点优势。调整中继卫星轨位、增加中继激光链路、采用全景波束全时监控模式,以及导航卫星和低轨卫星星座作为必要补充等途径,可为载人航天测控通信提供更好的灵活性、可用性和效费比。为载人航天天基测控通信发展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远望号远洋测量船是中国航天测控网海上机动测量船,在过去的20年间,测量船34次远征大洋,累计远洋航行近60万海里,相当于绕地球22圈;36次执行国家重大科研试验和国内外卫星发射的海上任务,测控成功率达到100%,创造了世界航天测控史上的奇迹。远望号测量船作为航天测控网的一部分,可跟踪测量航天器及火箭的飞行轨迹,接收遥测信息,发送遥控指令。今后还可与宇航员进行通信,并可营救返回溅落在海上的宇航  相似文献   

20.
周威 《中国航天》2005,(8):30-31,36
2004年10月19日,我国长征3A运载火箭成功地将风云2C气象卫星送入了预定轨道。此次发射的成功不仅是我国气象卫星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事件,也是我国航天保险历史上的一座里程碑,因为风云2C卫星的保险是自1997年以来中国航天首次按照商业化模式和国际商业航天保险市场的惯例运作的商业航天保险。商业航天保险主要包括发射前保险、发射保险、卫星在轨保险和第三方责任保险。笔者长年接触国际商业卫星发射服务业务,积累了商业航天保险的相关经验和资料。现以风云2C卫星保险项目为案例,就商业航天保险中发射保险和卫星在轨保险的相关问题及其发展做一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