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根据多普勒雷达导引头和红外成像导引头多模制导导弹弹道中段制导信息精度的特点,以非线性鲁棒控制理论为依据,设计了一种制导律.仿真结果表明,该制导律对弹目相对距离测量干扰有较好的鲁棒性,对目标大机动也有鲁棒性.因此,这种制导律可以作为多普勒雷达导引头和红外成像导引头多模制导导弹弹道中段的制导律使用.  相似文献   

2.
提出了一种用于空空导弹制导系统动态仿真测试的数字成像导引回路设计与实现方法。通过设计合理的数字模拟接口并将真实的红外成像导引头用数学模型替代,可以实现数字导引头与导弹飞控舱实物的有效连接,完成灵活的制导系统数字/实物多重组合动态仿真。在保证必要的红外目标辐射特性和运动特性建模精度基础上,采用这种方法可以满足导弹制导算法的研制和调试需要。该方法目前已在某型红外数字化空空导弹的制导系统算法研制中获得应用,取得良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3.
防空导弹攻击目标的红外成像特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结合对目标的红外成像特性研究,首先阐述了在复杂背景条件下防空导弹对目标的红外成像寻的制导的组成和原理。然后详细分析了地面杂散背景的辐射和散射特征,综合分析了军用飞机被防空导弹攻击目标的红外辐射特性。在对复杂背景辐射特征和目标红外特性分析的基础上,给出了一组典型地表光谱辐射亮度曲线和太阳对地表的全波段辐射能流(辐照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绘制出了红外成像导引头在整个红外波段内的探测效能曲线。分析结果对研究防空导弹红外成像导引头如何从复杂背景中将目标的典型特征信息提取出来并进行有效识别和跟踪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近距格斗导弹离轴发射的火控算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红外被动式制导近距格斗空对空导弹,是当今先进歼击机的标准武器,具有离轴发射,全向攻击,特别是迎头攻击能力,广泛使用在夺取制空权的近距空战格斗中。本文重点讨论红外导引头捕获目标(瞄准)和导弹发射的多种不同方式,以及导弹离轴发射的火控算法。  相似文献   

5.
景建斌 《导航与控制》2018,17(1):103-106
从武器发展的趋势和红外导引头对外场试验的需求出发,提出了一种能真实模拟红外导引头与目标交会条件的试验方案,介绍了试验系统组成和试验原理,概述了系统的静态标定及联调、开环和闭环试验、抗干扰试验方法。该试验方案可实现红外导引头对高速运动目标的识别,检验其与模拟制导系统结合后对目标的捕获、锁定与跟踪性能。同时,也可有效考核其抗干扰能力,对提高红外导引头和导弹制导控制系统试验技术水平和能力具有重要的技术支撑作用。  相似文献   

6.
空空导弹红外探测系统决定着导弹能否探测到目标,在整个导弹系统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导弹测试与修理过程中也是必检项目。本文对某型导弹测试过程中导引头输出音响信号原理进行深入分析,充分考虑到目标模拟器、导引头光学系统、锑化铟探测器及前置放大器等因素,建立了红外探测系统输出电压的数学模型,并将该模型与Multisim软件结合起来进行仿真计算。通过与实测值的对比,证明该模型有较好的正确性,对该型导弹导引头原理分析和修理有一定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7.
飞机红外隐身技术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现代作战飞机红外辐射特性及红外制导导弹有效攻击区域的分析 ,研究了各种红外抑制措施对飞机生存性的影响 ,探讨了目前实用的红外抑制技术措施及其未来发展趋势。研究结果表明 ,在现有技术条件下 ,采取适当的红外抑制措施 ,完全有可能将作战飞机的红外辐射信号下降 10dB(90 % )左右。  相似文献   

8.
图中由“卢伊瓦克”发射的新型空地导弹是由南非的丹尼尔公司设计的Mokopa,其第一次试射在去年9月用盲导弹发射,发射初速度为40节,并完成了稳定的向前飞行。带导引头的导弹试射也将从今年开始。射程为10千米的Mokopa采用激光导引头,但也在考虑红外成像及微波导引头方案。南非试射新型空地导弹  相似文献   

9.
军械部拥有几架独特的机载红外测量系统,用于各种武器计划的试验和鉴定。本文将评述目前使用的两种红外系统及其测量技术:波束引导寻的器鉴定系统(BASES)和超音速机载红外测量系统。这两种复杂的数据采集系统都装在专门改装的F-4D飞机上。本文介绍了采集飞机,曳光弹和地面目标特征数据的常用技术,还介绍了鉴定导弹反对抗性能、末段跟踪、寻的器捕获范围的一般技术。本文还介绍了目前正在研制的另外两个系统:机载红外标定空间测量系统(IRCASMS)和机载红外光谱测量系统(ASIMS)。前者将装在NC-130A飞机上,是一种高空间分辨率辐射计,主要测量地面目标;后者将装在F-4D飞机上,用来测量飞机、戈光弹和干扰器的红外光谱特征。  相似文献   

10.
导弹制导系统正向几个方向发展:GPS正扩展到用于老的和新的导弹系统,自动目标识别正在部署,同时弹道导弹防御计划改进了数据融合和红外传感器的技术水平.目前正由雷神导弹系统公司研制的美国海军的区域防御反弹道导弹系统说明了这些技术面临的挑战.这种拦截导弹是在雷达制导的“标准导弹”2第4批次(即第4A批次)基础上修改的.当它于1997年拦截54000米高度的一枚“标枪”靶弹时,以约M6的速度飞行.红外导引头在导弹的一侧通过一个小头罩锁定目标.M6时的阻滞  相似文献   

11.
美国空军的RC-135S“眼镜蛇球”侦察机是美国为了对别国的弹道导弹进行战略侦察而设计制造的,因而一向被一层神秘的浓雾笼罩着.这种飞机经常被派往世界各地去探测别国进行的导弹试验,其上的一套红外和光电传感器经过不断更新已能在418千米之外精确地确定导弹的发射点,导弹发动机的熄火点,并  相似文献   

12.
自寻的导弹攻击机动目标的最优制导规律的研究及实现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提出一种适用于红外和雷达自寻的制导导弹的适应性强、制导精度高、易实现的最优制导规律。为解决工程实现的关键问题,提出了目标机动加速度模型。根据该模型并利用导弹导引头的AGC信号或雷达测距信号,给出了目标机动加速度、导弹与目标相对距离和距离变化率的估计算法。  相似文献   

13.
空空导弹也反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7年12月3日,美国导弹防御局在新墨西哥州白沙导弹靶场进行的一次试验中,利用从 F-16战斗机上发射出去的一枚配备有先进红外导引头的 AIM-9X超级响尾蛇空对空导弹,成功地拦截了一枚正在助推飞行中的猎户座(Orion)探空火箭。这次出人意料的成功试验,不仅标志美国有史以来第一次在试验中演示了利用导弹拦截助推飞行中导弹的技术可行性,同时也为美国验证了一种实施助推段防御的新途径,必将为美国长期追求的、发展和建立助推段防御系统的计划注入新的动力。  相似文献   

14.
通过分析进行多目标攻击对导弹"同时"发射的要求,考虑多枚红外导弹连续发射的影响因素,建立了红外寻的制导空-空导弹红外辐射模型,并以此计算了导弹发动机喷管的红外辐射、尾喷焰辐射、蒙皮辐射和反射的环境辐射,将结果与目标飞机红外辐射进行对比,研究使用红外导弹进行多目标攻击的可行性问题,并给出了分析结果。  相似文献   

15.
为了有效对抗日趋严重的红外导弹威胁,迫使人们不断开发出先进的红外对抗(IRCM)手段。采用红外干扰机和定向红外对抗等红外有源干扰手段,能够有效地对抗红外导弹,确保自身平台的安全。目前,红外干扰机技术在迅速发展与更新,而先进的定向红外对抗装备在不断问世,成为作战飞机的“新铠甲”。本文综述了国外红外干扰机与定向红外对抗装备的新进展。  相似文献   

16.
《直升机技术》2003,(2):54-54
美国陆军将开始在特种作战直升机上安装BAE系统公司AAR-57(V)导弹告警系统,这是朝着用能干扰地对空导弹的定向红外干扰器装备飞机的长时间推迟后的第一步。  相似文献   

17.
空空导弹的系统建模是导弹研制的基础。本文以脉冲多普勒雷达导引头为例,建立一种脉冲多普勒体制的导弹导引头功能模型,建立了遮挡效应数学模型和失调角测量数学模型的设计过程,并根据PD雷达导引头的制导方式,对典型场景下导弹攻击目标的全过程进行了动态仿真。仿真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法国航宇公司已开始出口交付其改进的“飞鱼”第2批次反舰导弹,这种导弹具有惯性导航系统、操纵计算机,而且其导引头中采用了数字技术。 第二批次“飞鱼”已被其他6个国家的用户订购,这些国家包括阿联酋、阿曼、卡塔尔和马来西亚。而且这种武器已在法国海军中服役。 改进的“飞鱼”导弹装有达索电子公司的主动单脉冲、频率捷变导引头。这种行波管导引头代替了“飞鱼”基本型上所用的磁控管装置,它通过非常先进的处理算法,能对抗电子干扰。 该公司的一些经理说,应用数字技术后,通过根据实际海情计算可能  相似文献   

19.
美国空军最近已开始实施双距离空空导弹(DRM)计划。双距离导弹计划于2010年至2015年可能作为休斯公司正在研制的AIM-9X“改进响尾蛇”及AIM-120先进中距空空导弹的后继弹提供使用。双距离导弹既能在视距内范围(WVR)作战,也能在超视距范围(BVR)进行攻击。这种导弹将采用保形天线阵雷达导引头,具有在整个球形范围的指示能力,而且还准备采用混合的尾翼/反作用射流飞行控制系统和新的战斗部。  相似文献   

20.
针对第四代红外格斗导弹攻击区还较为缺乏计算方法问题,本文探讨了仿真计算第四代红外格斗导弹攻击区的仿真方法。首先基于各向同性等假设条件,计算了导引头锁定区;结合快速模拟计算方法,仿真了各种典型状态下导弹的有效攻击距离;综合考虑锁定区和有效攻击距离仿真结果,获取典型第四代红外格斗导弹攻击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