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介绍了聃5258-2000在高温合金和高温防护涂层等研制和生产过程中的应用情况,概述了该标准在发动机用材料及高温防护涂层研制和生产检验过程中的应用,并着重分析了该标准在使用过程中暴露的问题,针对该标准的技术内容提出了几点修订建议。  相似文献   

2.
在喷气发动机中,工作温度不低于950℃的大多数定向凝固高温合金涡轮叶片和导向叶片通常含有铪,以提高力学性能和使用性能。加入铪增加了合金的成本,从而限制了其应用。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在70年代后期开发了一种无铪的定向凝固高温合金DZ4。该合金力学性能高,可铸性好,成本低,适于生产应用。本文将讨论DZ4合金的成分和显微组织特征,并介绍该合金的力学性能和工程应用  相似文献   

3.
Ti-15-3钛合金的超塑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Ti-15-3(Ti-15V-3Cr-3Sn-3Al)合金是一种在航空航天工业领域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亚稳定β型钛合金。本文介绍了Ti-15-3合金的性能特点和应用,总结和评价了固溶态、热轧态和冷轧态Ti-15-3合金超塑性研究的进展情况。针对已取得的成果和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对Ti-15-3合金超塑性的进一步研究提出了一些看法并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针对某型航空发动机主燃油泵调节器在使用过程中频繁出现备份状态下α1、α2摆动量超标故障,基于故障树分析方法,通过故障定位、分解检查、试验验证等找到故障产生的原因,给出相应的纠正措施,并经整机试验验证可行有效。该方法还可为其他型号发动机的类似故障提供一定的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5.
铝锂合金的性能特点及其在飞机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回顾了铝锂合金的发展历史,按时间顺序和性能特点将铝锂合金分成了三代,并重点介绍了第三代铝锂合金的优点和发展情况;分析研究了铝锂合金的性能特点与优势,指出提高铝锂合金性能的主要途径:微合金化、形变热处理、再结晶、在不同方向上拉伸或冷轧、减小变形量、改变弥散类型等;介绍了铝锂合金在国外先进飞机上的应用情况,为铝锂合金的应用提供参考;针对民用飞机,提出了铝锂合金的结构设计要求及方法。  相似文献   

6.
针对外场多次出现的某型发动机主燃油泵调节器半程加速工作时间不稳定的故障 ,根据延迟器工作原理对故障现象及产生机理进行了分析 ,并对影响因素进行了试验研究 ,提出了解决措施 ,有效地提高了主燃油泵调节器的工作可靠性。  相似文献   

7.
针对某架飞机飞行前试车检查出现发动机推油门转速不跟随现象,开展故障分析,确定故障的可能原因,最终准确定位故障并精准排除。  相似文献   

8.
超磁致伸缩材料及其在航空航天工业中的应用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介绍了超磁致伸缩材料在国内外发展状况,系统地比较了该材料各种制备方法的优缺点及其适用领域,采用真空感应熔炼和真空区熔定向凝固方法制备出 Tb0.3Dy0.7Fe1.95 超磁致伸缩合金,用 X-射线及光学金相分析了该合金的凝固组织形貌、微观结构和晶体择优生长方向。结果表明,该合金的铸态组织为树枝状的Mg Cu2 型 ( Tb,Dy) Fe2 和富稀土相两相结构。本实验条件下,该合金定向凝固形态为胞状晶和树枝晶,其晶体生长择优取向分别为〈1 1 0〉和〈1 1 2〉方向。同时介绍了超型磁致伸缩材料在航空航天工业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低膨胀高温合金的发展及在航空航天业的应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邓波  韩光炜  冯涤 《航空材料学报》2003,23(Z1):244-249
回顾了低膨胀高温合金的发展历史."因瓦效应"和"时效硬化"现象的发现奠定了低膨胀高温合金发展的基础.20世纪70年代航空航天事业的迅猛发展以及能源危机的爆发为低膨胀高温合金在航空航天业的实际应用提供了宝贵的契机, 最早的商用Fe-Ni-Co(IN9××)系列合金,经过用Nb、Ti强化,去Al,加Si等一系列成分上的变化,显著改善其应力加速晶界氧化脆性(SAGBO性能),从此低膨胀高温合金在航空航天领域得到大量应用.为改善此类合金的抗氧化和降低裂纹扩展速率等性能,又进行了新合金系的研究,即以Inconel 783合金为代表的Fe-Ni-Co-Al-Cr系合金和以Haynes 242合金为代表的Ni-Mo-Cr系合金的研究,这些合金在750℃仍能达到完全抗氧化,为新一代飞机发动机的发展提供了优质材料.  相似文献   

10.
铝锂合金及其在航天工业上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4,他引:3  
综述了铝锂合金发展的三个阶段及三个阶段铝锂合金的性能特点。重点阐述了Cu、Li等主合金元素以及Mg、Ag、Zn、Mn、Sc、Zr、In和稀土Ce等微合金化元素在第三代铝锂合金中的合金化作用;这些微合金化元素可改变合金中原有析出相的尺寸、形状、分布,或促使新的强化相析出,也可以细化晶粒、控制再结晶。总结了铝锂合金在航天工业中的应用实践及在将来的应用计划。  相似文献   

11.
离心泵用作航空发动机主燃油泵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比了离心泵与其他类型泵的性能,分析了曾采用的离心泵用作主燃油泵的各种方案的优缺点;介绍了在航空发动机分布式控制系统研究和应用中所采用的变频电动机驱动的离心泵,其成功应用为离心泵用作主燃油泵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2.
以某型发动机慢车抽真空状态转速摆动故障为研究对象,对故障发生机理进行分析,制定相应的排故策略,并通过具体案例验证了排故措施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徐可君  肖阳  秦海勤  贾明明 《航空学报》2021,42(5):524109-524109
为研究非对称加载下疲劳-蠕变交互作用对粉末高温合金涡轮盘寿命的影响,开展了550 ℃时不同应力水平及保载时间下FGH96粉末高温合金的低周疲劳-蠕变试验,得到了材料的循环应变响应及疲劳-蠕变寿命随保载时间的变化规律。在此基础上,结合材料的循环软化特征,以循环应变范围作为损伤控制参量,将其与保载时间和动态循环次数相关联,提出了一种基于循环应变特征的疲劳-蠕变寿命预测方法。该模型综合考虑了载荷历程和保载时间对材料疲劳-蠕变损伤的影响,能够实现不同应力水平、不同保载时间下FGH96粉末高温合金疲劳-蠕变寿命预测以及消耗寿命的动态跟踪。通过与工程上常用的几种模型进行对比,发现新模型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且预测结果分散性较小,寿命预测结果基本位于±2.5倍寿命分散带之内,预测标准差小于0.4。  相似文献   

14.
主要讨论了钼-铌合金原料品质,包括烧结条的制备、原料的化学成分、原料棒的尺寸规格等对单晶制备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温真空烧结钼-铌合金烧结条由于C、O等杂质含量过高,在20 kW电子束悬浮区域熔炼炉上区域熔炼时未能直接生长制备出单晶,但其经过两次电子束熔炼获得的Ф(12~17)mm原料棒C元素质量分数降为6.3×10-3%、O元素质量分数降低了近2个数量级,仅为1.4×10-3%,能稳定地生长制备出Ф31 mm×735 mm的大尺寸钼-铌合金单晶,而直径超过Ф18 mm或小于Ф11 mm原料棒在区域熔炼时未能获得钼-铌合金单晶。  相似文献   

15.
我国低Cr高W系列铸造镍基高温合金的发展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运荣 《航空材料学报》2003,23(Z1):227-232
介绍了20世纪60年代以来我国五家研究机构共同研制低Cr高W铸造镍基高温合金的研究背景和发展历程.通过对300余炉合金成分和铸造工艺的调整,深化了对C,B,Zr,Co和Nb等元素在合金中作用的认识,对合金中α-W、初生M6C、初生μ相和Ni5Zr等反常相的形成条件、有害作用以及避免措施作了深入研究,最终开发出了K19,K19H,K20,K21和601低Cr高W系列合金,在1000~1100℃温度范围内合金的高温承温能力比同年代合金高10~30℃.但是该系列合金最终没有在航空发动机上得到应用,由此引发的思考也在文中加以论述.  相似文献   

16.
一、序言黄铜 HPb59-1是应用极广泛且经济的合金。它有极好的机械性能和物理性能。并有足够的抗腐蚀性能,这种合金能极好地承热压加工,铸造和切削加工。由于它具有这些良好的性能,因此保证了它在精密工业(钟表及其他精密仪器、仪表的生产)上的应用。  相似文献   

17.
铝-锂合金的真空熔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ZG-25型中频感应真空炉中进行了铝-锂合金的熔炼与铸锭。真空度为66Pa。考察了普通石墨坩埚、氧化铝坩埚,以及氧化锌涂料、氮化硼涂料与铝-锂熔体的反应。抄到了在真空下控制铝-锂熔体中锂含量的方法。在不使用钛-硼细化剂的条件下,铸锭呈细小等轴晶组织,其成分均匀,夹杂物极少。真空熔炼可使合金中的氢、钾,钠等杂质含量显著地降低。  相似文献   

18.
Nb521 铌钨合金组织性能及其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我国新研制的Nb521铌钨合金的室温及高温性能进行了研究,并对相应的微观组织进行了分析,并结合其在液体火箭发动机推力室身部的应用情况。结果表明:该铌钨合金具有优异的工艺性能及高温性能,可满足发动机对材料性能的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某型航空发动机燃油系统供回油系统的组成、加力燃油泵工作原理和应急放油附件工作原理,对主燃油泵调节器进口燃油温度高故障进行了理论分析,找出了故障原因,为排故提供了有益指导。  相似文献   

20.
采用Thermecmaster-Z型热压缩试验机,在900~1250℃温度范围内、和10-3~1s-1应变速率条件下对铸态和挤压态Til-46Al-6(Cr,Nb,Si,B)at%合金(以下简称G4合金)进行了热压缩模拟试验,建立了两种状态下G4合金的加工图.并以加工图为基础,结合组织观察,研究了高温下该合金的变形特性.结果表明:G4合金的高温变形性能受温度和应变速率强烈影响,并呈现不同特征;流变应力随变形温度升高而减小,随应变速率增大而增大;挤压态G4合金具有比铸态G4合金更好的稳定流变能力和更宽的可热加工窗口;动态再结晶(DRX)是导致G4合金流变软化和稳定流变的主要原因;铸态G4合金的最佳变形温度为1150~1200℃,应变速率为10-2.5~10-3s-1,挤压态G4合金的最佳变形温度为1050~1150℃,应变速率为10-1.5~10-2.5s-1;G4合金的主要失效模式包括表面开裂、局部流动和楔形开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