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前深空大口径天线伺服系统多采用传统的比例积分型控制模式,它在跟踪低速运动目标时可以满足任务要求,但在跟踪高速运动目标时会产生较大的指向误差。通过在伺服系统中引入前向反馈控制器,天线的反应速度和指向精度等多方面系统性能都得到了有效提升。仿真结果表明,加入前向反馈控制器后,伺服系统的闭环性能得到了极大优化,指令捕获时间有效缩短,高速跟踪时指向误差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2.
机载雷达在载机机动时,为保证天线视线空域指向范围不变,采用空域稳定的算法。当给定的方位和俯仰指令不在同一坐标系时,采用传统的算法会使得实际的空域与理想空域在载机机动幅度较大时有很大误差。文章提出一种算法,使得雷达扫描中心精度与期望值十分接近。同时,对于坐标转换中方位和俯仰的指令间覃相影响引起的俯仰指向精度降低问题,提出...  相似文献   

3.
采用频率无关移相器的相控阵天线的波束指向会随频率发生变化.实时延迟线是提高宽带相控阵天线指向精度的重要方法.分析了平面相控阵天线波束指向随频率改变而产生漂移的现象,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均表明,当频率改变时,平面相控阵天线的波束指向仅在俯仰角面发生漂移,而在方位角的指向不变.详细讨论采用子阵分割技术,并在子阵级别用实时延迟线,单元内采用移相器的混合波束控制技术.结果表明,这种方法可以有效扩展相控阵天线的带宽.  相似文献   

4.
对影响定向通信系统天线波束指向误差的因素进行了分析,给出了一种特殊情形下波束指向误差与姿态角的关系式,同时给出了一般情形下基于最小二乘估计的波束指向误差与姿态角关系的推导方法.给出的关系式和方法对分析定向通信系统波束指向误差提供了理论依据,有助于评估定向通信系统的波束对准情况.  相似文献   

5.
针对某机载Ka频段卫星通信天线的使用环境,论述其天线角跟踪系统在捷联航姿设备引导下,天线主波束指向卫星目标位置的概率,分析影响天线角跟踪系统引导概率的主要因素,通过消减系统中大误差源保证了天线引导概率,通过扩展主波束指向空域提高了目标落入概率。计算数据和试验验证表明,给出的分析方法可行,设计策略有效。  相似文献   

6.
柔性天线面对漂浮基星载天线扰动分析及抑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游斌弟  赵志刚  赵阳 《航空学报》2010,31(12):2348-2356
 为了研究柔性天线面弹性变形对漂浮基星载天线的扰动,采用固定界面模态综合法和Lagrange方法,通过轴末端与天线面交界面的协调关系,推导了大范围运动的星载天线刚柔耦合动力学模型,其所建立的动力学模型计算效率高并具有足够的精度。分析了柔性天线面弹性变形对星载天线的扰动,利用PD+振动力反馈控制抑制系统振动,并基于Lyapunov方法证明了控制系统的渐近稳定性。仿真结果表明:天线工作过程激起了柔性天线面弹性振动,进而引起星载天线的抖动,严重影响了星载天线的指向精度;利用其控制策略能快速抑制系统振动。结论对天线指向精度的分析与控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及工程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7.
为减小数字式移相器造成的量化相位误差,需要对每个天线通道的相位进行随机馈相处理。在相控阵雷达波控系统的随机馈相方案中对常见的二可能值法和零相位误差法进行了仿真,结合与天线理想方向图馈相的误差及多次计算得到的方差,得出二可能值法部分随机馈相方案误差较小、算法稳定,之后对部分随机馈相的关键阈值参数C的取值范围进行了讨论,得出不同波束指向下效果较好的阈值区间,最后通过遗传算法优化计算得到了副瓣电平最低时的最佳馈相编码方案。结果表明:在某个波束指向下,通过选取合适的部分随机馈相的阈值参数,能够在不影响天线指向方向的基础上降低副瓣电平;而当波束指向角越大时,阈值参数C的值越小。  相似文献   

8.
主动寻的末制导的截获性能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丁赤飙  毛士艺 《航空学报》1997,18(4):473-476
研究了雷达指令修正惯导中制导加主动寻的末制导的复合制导体制下,雷达定位误差造成的导引头天线指向角误差和多普勒定频误差的统计特性,计算了末制导的截获概率,明确了不同因素对截获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一、前言高性能雷达天线促进了高性能天线测量技术的发展。目前,雷达天线的副瓣一般比主瓣峰值低50dB,指向精度已达毫弧度以上。传统的远场测量往往不适用于这种天线的精确测量。本文主要介绍采用近场测量技术测量雷达天线的方向图和增益。为了提高天线测量精度,提高测量效率,降低测量成本,进行天线方向图和增益之外的天线特性诊断,已经研究出了一些新的测量技术。表1列出的目前常用的雷达天线测量技术。二、天线方向图和增益测量  相似文献   

10.
5DOF运动仿真试验器的姿态指向对准和误差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5DOF运动仿真试验器的综合精度和运行能力,分析了其结构和控制分项误差对姿态定向精度的综合影响,建立了误差数学模型并给出指向对准精度的设计计算方法及误差影响程度的计算结果;在指向对准关系分析的基础上,利用对准角计算给出了一种可实时判别和防护5DOF运动仿真试验器运动干涉的设计约束条件。  相似文献   

11.
分析了二维耦合振荡器有源天线阵的相位误差特性及其对天线方向图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二维耦合振荡器有源天线阵的相位误差具有积累特性;阵元自由振荡频率的误差越小,阵元锁相带宽越大,波束指向误差越小;随着阵元自由振荡频率误差的增大,天线阵增益降低,副瓣电平抬高。  相似文献   

12.
深空测控系统要求具有角度自跟踪功能,而和差双通道跟踪体制下测控设备在任务前需要进行校相。传统校相依赖标校塔,深空测控系统天线口径大,无法建造满足远场条件的标校塔,从而只能采用其他校相方案。本文通过分析校相过程的机理,并结合射电星具有全天候、分布广、星历精确已知的特点,得到了利用射电星校相的方法。通过前期大量试验证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并已确定应用于深空测控系统的研制。  相似文献   

13.
用单个地面站跟踪静止卫星可获得两种跟踪数据,地面站的天线指向和距离。本文分析了用单站确定的卫星轨道参数与跟踪数据及其精度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卫星通信伺服系统的跟踪精度是决定卫星通信质量的关键性能指标,从天线安装误差、角传感器误差、惯导不同组合等方面逐一分析,并提出了采用电平跌落法进行精度的定量检测,实现了对伺服系统跟踪精度的有效试飞与评估,对后续卫星通信试飞具有很好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5.
基于高精度测速工程需求,就飞行器天线方向图对高精度测速的影响进行分析研究。通过对天线相位方向图不均匀模型的深入研究,定量分析了飞行器天线方向图相位不均匀性对测速精度的影响,有效估计了天线相位不均匀性造成的测速误差量级。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以车载两轴式岸防导弹发射平台为研究对象,确定了发射平台的总体精度架构,针对发射装置随动系统、机械传动系统、发射装置结构和载车平台等精度支路,对总体指向精度的影响进行深度剖析,提出了“同类方差+异类求和”的误差分类方法和统计运算原则,运用 ADAMS和 ANSYS仿真软件,对发射平台的总体指向精度预估方法开展了系统的研究,较客观地反映了发射平台总体指向精度的真实情况,对相关研究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用户星中继终端天线指向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保证精度要求的前提下,通过对算法模型进行合理简化,给出了适合在星载控制单元上运行的用户星中继终端天线指向算法及软件实现,通过在星载模拟计算平台TMS320VC33上的仿真实验,验证了所给算法和软件的精度及运算效率。  相似文献   

18.
基于中继卫星星间天线对用户航天器的跟踪规律,建立了准确的误差传递模型,并对分析结果进行了仿真验证。文中首先定义了误差传递模型所需的各类坐标系;然后使用微分方法分别建立了中继卫星轨道误差传递模型、中继卫星姿态误差传递模型,分析了滚动角、俯仰角和偏航角与指向精度之间的关系,以及位置保持控制对指向精度的影响;最后借助于STK软件的轨道计算功能,使用蒙特卡罗方法进行数学仿真,仿真结果验证了误差传递模型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9.
中继卫星天线指向控制策略研究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9  
孙小松  杨涤  耿云海  杨旭 《航空学报》2004,25(4):376-380
首先根据中继卫星系统中中继卫星跟踪用户星的要求,定义了中继卫星天线坐标系,推导出了中继卫星天线对用户星的跟踪规律,通过该跟踪规律可以推出中继卫星跟踪用户星时天线方位和俯仰轴转角,为了保证中继卫星与用户星之间的通信,中继卫星单址天线需要精确的指向用户星;然后详细描述了天线指向控制概念,并且设计了星上自主控制方案,星上自主控制方案由捕获和自动跟踪模式组成,一方面设计了天线捕获过程,另一方面对自动跟踪模式的天线步进逻辑进行了合理选择;最后根据推导的跟踪规律,以不同轨道的用户星作为跟踪目标,对所设计的天线指向控制系统进行了数学仿真,并且通过对仿真结果的分析验证了中继卫星单址天线指向性能。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介绍了日本工程试验卫星-Ⅵ(ETS-Ⅵ,将于1992年发射)上的S波段星间通信设备(SIC)的星上轨道计算和跟踪系统。该星间通信设备有一副多波束相控阵天线,用54个移相器调整波束指向。根据星载微处理器的星上轨道计算结果来控制54个移相器,使波束指向任何所需的用户卫星。星间通信要求精确的星上波束指向,本文介绍了一种方法,可用于星上轨道计算并估计由系统所考虑的各摄动所引起的波束指向误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