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一、近年来国际航空事故调查政策法规的变化1.AIG/08的提案以及第十版附件13的修订2008年10月,国际民航组织在蒙特利尔召开了第八届航空器事故调查与预防(AIG)专业大会,本届大会距1999年的第七届大会已有9年,在这9年中,国际航空事故调查的组织形式、组织和技术要求已发生了很大变化,这对开展事故调查提出了新的挑战。本次大会围绕改进航空器事故与事故征候调查工作,修订《国际民用航空公约》附件13《航空器事故与事故征候调查》,  相似文献   

2.
<正>航空业是全球化的缩影,国际性是民航运输的主要特征之一。近年来,中国民航业得到快速发展,运输总量位居世界第二。伴随着国际航班数量的大幅增加,涉及国际航班的不安全事件屡屡发生,国际航空器事故和事故征候调查的任务亦日趋繁重。据不完全统计,2013年以来,中国境内启动国际航班不安全事件调查10余次,参与境外事故调查5起。《国际民航公约》附件13《航空器事故和事故征候调查》提出了航空器事故和事故征候调查的缔约国职责和义务、组织流程,但因国际调查涉及司法管辖权、  相似文献   

3.
2006年,国际民航组织(ICAO)在修订《芝加哥公约》附件6(航空器的运行)、11(空中交通服务)和14(机场)时,首次提出建立安全管理体系(SMS)的要求。之后,ICAO在附件1(人员执照的颁发)、6、8(航空器的适航性)、11、13(航空器事故和事故征候调查)和14中规定,作为其国家安全方案(SSP)的组成部分,各缔约国应要求其经批准培训机构、航空器运营人、  相似文献   

4.
’99Top10NewsoftheWorldCivilAviation1.国际民航组织开始实施强制安全监督审计ICAOStartedtoCarryouttheSatetyOversightAuditProgramme按照国际民航组织第32届大会一致通过的关于确立国际民航组织全球安全监督审计计划的决议,为确保缔约国有效地遵守国际民航组织有关航空安全的标准与建议措施,从1999年1月1日起,国际民航组织开始就附件1(人员执照)、附件6(航空器运行)、附件8(航空器适航)的内容对所有缔约国实施经常的、强制性的、系统的和一致的安全审计。2.亚洲航空公司蜂拥联盟AsianAirlinesStrivedtoGetAlliance…  相似文献   

5.
张健 《中国民用航空》2013,(12):97-98,90
本文探讨了航空器事故调查信息平台的应用需求,设计了民航事故调查信息平台的总体框架。平台采用B/s系统开发模式,包括调查员管理、事故调查过程管理、事故和事故征候案例分析和事故调查信息资料共享管理等功能子系统。同时,针对平台的系统安全问题,设计构建基于网络安全设施和信息安全体系的平台整体安全体系结构,用于实现平台的安全性和可用性。平台的应用将为事故、事故征候和其他不安全事件的调查提供有效的分析工具,规范事故调查信息管理,辅助事故调查工作,提高我国民航事故调查信息化水平。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中国、美国、欧盟、国际民航组织有关民航事故调查的法规为蓝本,对比研究了它们之间的相同之处和差异所在。文章对各方在调查主体、调查对象、调查目的、事故原因、调查与司法的关系、保密、期限等方面的差异进行了分析,对我国的航空事故调查如何与国际惯例接轨和贴近国际发展趋势提出了一些见解。 对航空事故进行全面详细和规范的调查,是吸取经验教训、保障航空安全的重要途径。世界各国都制定了各自的法规来规制各自的民航事故调查活动。中国民航总局于2000年7月颁布实施了CCAR-395《民用航空器飞行事故调查规定》[1],用以规…  相似文献   

7.
全球航空运输业性质和结构的巨大变化,带来航空器跨境转移数量的显著增加。各国监管要求的不同对航空器跨境转移的影响日益突出。本文从介绍国际民航组织出版的《国际民用航空公约》及其相关附件和指导材料入手,对涉及航空器跨境转移的标准及建议措施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指出现阶段因各国监管要求差异对航空器跨境转移活动造成的不利影响和突出问题,介绍了国际民航组织就此问题制定的便利航空器跨境转移的机制和工具,从而帮助我国航空器跨境转移工作借鉴国际成熟经验并与世界标准接轨。  相似文献   

8.
一、国际民航组织成立50周年 1994年12月7日,国际民航组织隆重庆祝成立50周年。国际民航组织成立于1944年,目前已有183个成员国。国际民航组织成立50年来,取得了世所公认的三大成就:(1)在全球范围内推动承认和执行共同的航空器运营国际标准;(2)实施了范围广泛、成效卓著的技术援助规划;(3)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强航空保安,防止非法干扰国际民航的行为。50年来,国际民航组织对世界民用航空业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并成为仅次于联合国(184个成员国)的成  相似文献   

9.
一、背景2004年国际民航组织第35届大会决定自2005年起将ICAO普遍安全监督审计计划(USOAP)项目扩展至涵盖所有与安全有关的附件(除附件9和17之外的所有附件),同时采用全面的系统方法实施安全监督审计,所包含的机场安全审计遵循的标准是附件14。2010年3月底至4月初,国际民航组织召开了高层安全会议,通过了在普遍安全监督审计计划中采用持续监测方式(CMA)的决议。  相似文献   

10.
新版《民用航空器事故征候》(MH/T2001-2011)标准经民航局航空安全委员会批准,自2012年3月1日起实行,原《民用航空器事故征候》(MH/T2001-2008)同时废止。新版《民用航空器事故征候》标准对空管安全工作影响较大,本文就启用新标准后  相似文献   

11.
国际民航组织(ICAO)对所有缔约国的普遍安全监督审计计划(USOAP)是从1999年1月正式开始实施的。第一轮是逐个附件审计的做法,首次选定的是针对附件l、6、8符合性的审计,时间从1999-2004年。当准备选定针对附件12、13、14符合性的审计时,发现费用、时间、附件之间的关联等一系列问题,决定第二轮采用全面系统做法(CSA),  相似文献   

12.
<正>事故调查是指事故过后,对它进行细致评价,以便确定事故起因,并避免再次发生同样错误的一个过程。民航事故调查的目的是查明发生事故的原因,提出保障安全的建议,防止同类事故再次发生。在展开事故调查的过程中,应当遵循下列基本原则上独立调查原则、客观调查原则、深入调查原则、全面调查原则。完整的调查内容应该包括查明事实情况,分析事故或事故征候原因,得出事故或事故征候结论,提出安全建议,完成调查报告。民航事故调查都要遵循相应的调查制度,按照严格的调查程序系统地展  相似文献   

13.
为了巩固和加强内地与香港特别行政区在航空器事故、事故征候和搜寻救援等方面的合作,以及推动双方的技术信息交流,4月7日上午,中国民用航空总局和香港特别行政区民航处在北京共同签署了《航空器事故调查和救援合作安排》。民航总局副局长刘绍勇、香港特区政府驻京办张宝德副主任以及来自民航总局航安办、台港澳办、民航空管局和香港特别行政区民航处等有关部门的负责人出席了此次签字仪式。 据民航总局航安办黄遂发主任介绍, 2003年年初,民航总局和香港民航处为了迅速有效地进行航空器事故调查与搜寻救援工作,共同认为有必要签署一个协议,…  相似文献   

14.
从介绍国际民航组织出版的《国际民航公约》及其相关附件和指导材料入手,详细介绍了国际民航组织制定的涉及民用航空器驾驶员学校的标准及建议措施。在此基础上,以《国际民航公约》附件1中附录2的要求为框架,部分结合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的实践经验,从9个方面对比国内外权威机构制定的民用航空器驾驶员学校管理要求并展望行业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5.
国际民航组织第十一届安全监督研讨会暨亚太地区安全监督研讨会于2000年11月20日至12月1日在北京召开。本次会议由国际民航组织与中国民用航空总局联合主办。参加会议的有来自亚太地区的各国民航代表团、中国民用航空总局各地区管理局和各运输航空企业的同志,还有来自香港、澳门民航界的人士。会上主要由国际民航组织的专家向与会各级管理人员介绍安全监督审计计划的实施程序以及缔约国政府在民用航空人员执照、航空器运行和航空器适航等方面应如何按照国际民航组织的标准和建议措施开发安全监督工作。 根据国际民航组 织第32届大会确定…  相似文献   

16.
机组原因导致事故征候的预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1995—2004年统计数据的基础上,应用二次指数平滑和灰色预测方法分别对2002—2004年的事故征候数进行预测,并对两种预测结果与实际值进行比较和分析,表明二次指数平滑方法预测效果较好。应用二次指数平滑方法对未来5年的事故征候数进行预测。预测结果表明,以机组为原因导致的事故征候数呈上升趋势。结合民航的现实情况分析了出现这种趋势的原因,提出了控制这种趋势的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17.
文章对60年来我国发生的双机空中相撞及近年来大量的事故征候进行了统计,分析了事故涉及机型、事故发生的时间段、区域及原因。尤其对近年来发生的小飞机与大飞机之间飞行冲突、危险接近及不安全事件进行了综合剖析,提出了措施建议。双机空中相撞,是指离地飞行的两架航空器实体在三维空间位置上的相互占用或重叠现象。如果两架航空器发生空中相撞,通常要经过无相撞风险阶段、飞行冲突阶段、危险接近阶段和空中相撞阶段。1949年以来,我国军民航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系统方法的介绍以及对当前民航安全管理工作进行的分析,得出民航安全管理的对象是以系统形式存在的并且在当前民航安全管理中存在着的一些问题,必须采用系统方法进行管理才能解决这些问题并在根本上保证安全,进而通过建立民航安全管理体系、安全评估、事故/事故征候调查与处理3个过程,详细阐述系统方法在民航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9.
<正>国际民航组织9835文件明确要求从事国际民航运输相关飞行人员、管制员英语语言能力必须达到熟练运用民航专业英语和基础英语进行正常和非正常情况下的无线电陆空通话,谈论民航运输工作相关的民航知识、安全规章制度、飞行事故、安全管理等内容,消除由于语言交流障碍导致的无线电陆空通话失误,减少由于语言通讯失误造成的飞行事故及事故征候,确保飞行运行安全。为此,民航飞行人员必须想方设法提高民航基础英语和民航专业英语综合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  相似文献   

20.
设计国、制造国和登记国对航空器的持续适航和安全运行各有其对应责任。型号合格证是适航证件管理中较为重要的一环,既是型号设计获得设计国批准的证据,又是登记国颁发适航证的先决条件,但因国际民航公约附件8《航空器适航性》中对于初始型号合格证暂停和吊销方面缔约国所负责任缺乏明确表述,同时,现阶段设计国、制造国和登记国在对持续适航责任的理解方面尚未达成共识,导致航空器持续适航性难以得到恰当的监管。对此,国际民航组织适航性专家组开展相关研究并制定了附件8的修订提案。本文通过梳理国际民航组织关于附件8中型号合格证暂停和吊销修订提案的演变历程,解读标准修订背后的技术内涵,结合型号合格证标准的修订牵引出对其他设计批准证件管理的思考,旨在为适航主管部门证件管理工作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