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微视(Micro Vision)公司正在演示直接把图像送入人眼的单色和全色视网膜显示器。这种小而轻的显示技术有可能消除驾驶舱中的平视显示器屏幕,并为飞行员提供高保真度的增强合成视景系统,其他可能的应用包括供舰上或前方基地重复训练军机飞行员的便携式全色飞行模拟镜。微视公司的个人视觉系统(PVS)技术的关键是它能将复杂  相似文献   

2.
邦巴迪尔公务机分公司(以下简称邦巴迪尔公司)正在设计的“全球快车”公务机与美国湾流航空航天公司(以下简称湾流公司)设计的“湾流”5,互为竞争对手,将争夺航程6500海里、单价约3500万美元的喷气公务飞机市场.据称,这个市场的收益至少100亿美元.市场争夺白热化湾流公司于1992年开始研制“湾流”4双发喷气公务机的后继机“湾流”5,并计划1996年11月交付首架;一年以后邦巴迪尔公司开始“全球快车”计划的预先设计  相似文献   

3.
随着“湾流”G5特种电子任务飞机(SEMA)的服役,以色列空军(IAF)进入了空中情报收集的新时代。“湾流”G5 SEMA装备了以色列飞机工业公司下属的埃尔塔系(Elta Systems)公司研制的先进综合信号情报系统(AISIS),将可以提供战斗电子指令(EOB)的实时图像。  相似文献   

4.
由于平视显示器(HUD)、视景增强系统(EVS)以及合成视景系统(SVS)优秀的情景显示能力,HUD与EVS、SVS结合使用将显著提高飞行机组情景识别以及态势感知能力。同时,HUD与自动着陆系统结合使用可降低着陆和起飞时的最低天气标准。随着机组情景识别能力的提高,必须提出高效的试飞方法来验证情景识别系统的适航符合性,在分析EVS、SVS与HUD结合使用的基础上,提出综合的优化的民用飞机机组情景识别系统试飞方法以及基于任务的符合性判据。  相似文献   

5.
世界支线飞机雷达及传感器系统名称锥圯},尔公;ijPrimus 660说 明彩色气象雷达系统应 用ERJ—135及ERJ—145带紊流探测功能的彩色气象雷达系统 “奖状”7/10/“杰出”RDR一2000 彩色气象雷达装鬣RDR一2100 气象雷达KOt_LSMAN公司(美国)增强型视景系统 红外低能见度着陆辅助罗克韦尔·柯林斯公司公务与支线系统分公司(美国)TWR一850 紊流探测气象雷达’WXR一800 气象蔷达WXR一840 多普勒紊流气象雷达系统/固态气象雷达比奇的“空中圈王”,“奖状”系列里尔喷气3l“湾流”4/5比奇900D“奖状”CRJl及CJ2“状状”CJ】及CJ2比奇1…  相似文献   

6.
航空器新技术的应用日新月异,用于飞行训练的飞行模拟设备新技术的开发及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当下,国内许多飞行训练中心、模拟机运营人正在逐步引进和采用RNP AR(要求授权的所需导航性能)、特殊机场视景数据库建模、HUD(平视显示器)以及EFVS(增强飞行视景系统)等相关新技术,旨在拓展飞行模拟训练设备的训练空间,提高模拟机的运行能力和水平,强  相似文献   

7.
张昕 《国际航空》2006,(3):33-34
能见度受限是全球重大航空事故的主要因素之一,开发视景增强系统(EVS)和合成视景系统(SVS)的目的便是利用先进的驾驶舱显示器,为驾驶员提供在低能见度情况下了解地面和空中情况的能力.  相似文献   

8.
去年下半年,柯林斯民用航空电子公司的几位专家在上海和洛阳两地举行的中国航空工业总公司机载设备局/柯林斯航空电子技术交流会上作了精彩的报告,介绍了一些重要的航空电子技术及柯林斯所进行的研制和取得的成就,有些问题是国内航空界关心的热点。增强情况了解系统波音747-400和777的显示设计师泰勒先生说,增强情况了解系统(ESAS)已受到航空界的密切注意。这种系统的主要内容是合成视景系统或增强视景系统(EVS),因而有人将EVS看成与ESAS是一回事。柯林斯把ESAS定义为“在执行最优性能并保证乘客舒适的飞行计划的同时,实现无冲突的自由导航”。无  相似文献   

9.
人们已经意识到,增加机组的情况了解是提高航空安全性的主要途径。平显的出现解决了驾驶员在进近着陆中目视飞行和仪表的结合问题,而增强视景系统(EVS)和合成视景系统(SVS)则在增强低能见度着陆能力、提高 Ⅰ/Ⅱ类机场的起降能力等方面进一步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0.
增强飞行视景系统(EFVS)是一种“以飞机为中心”的低能见度运行解决方案,能有效地改善飞机起降的安全性和运行效率。随着技术的发展,增强视景、合成视景、大型触敏屏以及3D成像技术将结合在一起,进一步改善飞行员的态势感知能力,提升飞机运营安全性。  相似文献   

11.
民机新一代驾驶舱显示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研究最新大型民用客机驾驶舱显示技术及平视显示器、电子飞行包、视景增强、合成视景等一系列新兴在研技术基础上,提出新一代驾驶舱显示技术的构想。新一代驾驶舱显示技术将以形象化的信息表达能力为基础,显示更丰富的周围环境,以达到降低飞行员工作量及提高飞行员情景意识和态势感知能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视景系统是全功能飞行模拟器(FFS)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尽管飞行员对FFS的视景系统会产生各种各样的想法,但随着飞行模拟器国际鉴定标准的形成,制造厂商只能按要求提供物理法则允许做的产品,管理机构也要照章控制。 近一年多来,视景系统市场发生了很多变化,飞行安全公司收购了麦道电子系统公司,CAE公司推出了自己研制的Maxvue视景系统,并已开始配备他们生产的FFS。休斯丽的呼声公司(HRSL)也推出了一种新型视景系统。SEOS显示公司开创了一套低成本宽视角显示系统。但由于经济衰退等因素给低成本图像发生器生产厂家带来的压力,使这部分产品的销售特别困难。  相似文献   

13.
空中客车工业公司已选择霍尼韦尔公司的新一代“飞马”飞行管理系统作为其飞机的标准设备.新型飞行管理系统的特点是与空中交通系统装置(ATSU)联用,可提供全部  相似文献   

14.
尹项丽 《国际航空》2008,(12):59-59
随着新技术的不断涌现,美国FAA和欧洲航空安全局(EASA)己先后批准了飞机在低能见度下进近使用的增强型飞行视景系统(EFVS),推动了EFVS的进一步应用。Kollsman公司的先进技术平视显示器(AT—HUD)和BAE系统公司的紧凑型平视显示器(Q--HUD)是这类新技术的代表。  相似文献   

15.
在美国南部的大西洋畔的一座有着200多年历史小城,曾是美国南北战争时期著名的战略要镇,也是世界上第一架专门用于公务飞行的喷气公务机“湾流”飞机的诞生地,这就是位于乔治亚州的萨瓦纳.在这里,湾流飞机公司和“湾流”飞机几乎是家喻户晓.8月下旬中国新闻代表团应湾流公司的邀请来到了这座古朴、宁静的小城,受到主人的热情接待.湾流公司自1958年生产出第一架真正为公务旅行设计的“湾流”Ⅰ公务喷气机以来,到目前已生产了1000架喷气公务机.目前的累积订货超过100架,总价值超过30亿美元.湾流公司1997年的收入比上一年增加了79%,达到19亿美元,净收入创历史最高纪  相似文献   

16.
“湾流”G200的前身是以色列航宇工业公司研制的IAI1126“银河”(Galaxy)超中型公务机,是“湾流”100(IAI1125“阿斯特拉”SPX)的加宽加长型,现由美国湾流航宇公司生产。  相似文献   

17.
市场     
视景增强系统全球航电系统公司与 CMC 电子公司达成协议,销售 CMC 公司的SureSight M 系列的视景增强系统(EVS)。把 EVS 与全球公司的 EFI-890RA 平板显示器相连,将增强飞行员在夜间或低能见度情况的情境意识。这两个系统也能帮助飞行员在起飞和着陆前,检查跑道上的障碍物。IR 摄像头满足 RTCA DO-160E 民用飞机机载设备环境条件和试验程序。20080201  相似文献   

18.
五十年来,湾流公司以不断创新的精神,引领着世界公务机新潮流。“湾流”V公务机自诞生之日起,就不断地在飞行速度、飞行高度、飞行距离等方面创造着新的世界记录。1991年,在德克萨斯州休斯敦举行的美国公务航空协会(NBAA)的年度展示会上,湾流公司的前董事会主席艾伦·保利森宣布,该公司正在研究在“湾流”IV基础上开发一种新的可以跨太平洋飞行的公务机的可行性。这种飞机可以载客8人,不经停飞行5000海里。此后,威廉C·洛接任湾流公司的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在1992年范堡罗航展开幕的当天,湾流公司正式推出“湾流”V超远程公务…  相似文献   

19.
<正>中国民航局在2012年底下发了《航空器运营人全天候运行要求》的咨询通告(AC-91-FS-2012-16),全天候运行将成为提高航班正常率的有效途径。应合理有序地推进Ⅱ,Ⅲ类运行,有效地利用平视显示系统(HUD)、增强视景系统(EFVS)等新技术提高夜间和低能见度条件下的情景意识,降低运行标准,真正实现全天候运行,使民航运输成为旅客真正意义上的快捷和舒适的交通出行方式。  相似文献   

20.
刘跃 《国际航空》2009,(8):62-63
一年多以前,美国霍尼韦尔公司将其亚太公司总部从新加坡迁往上海,显示了其对中国市场的信心。今天,在中国大飞机C919项目的招标中,这家公司又做出非常积极的响应。从7月13日起,霍尼韦尔用一架装备了该公司最先进驾驶舱设备的“湾流”G550公务机,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厦门,海口、香港、新加坡和东京等地进行巡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