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绳钩回收作为小型固定翼无人机的一种精确定点拦阻无损回收技术,近年来在国内外得到迅速发展。本文以某型无人机的绳钩回收系统为研究对象,对绳钩回收系统进行了参数化处理并建立了两种动力学仿真模型。一是在考虑回收架柔性基础上建立了基于Lagrange方程的绳钩回收系统的动力学仿真模型,二是在考虑绳索变形和系统结构细节基础上建立了基于MSC.ADAMS的绳钩回收系统的多体动力学仿真模型。通过上述两种仿真模型的算例分析以及与某型无人机绳钩回收试验的测试数据作对比,验证了两种动力学仿真模型在绳钩回收系统不同设计阶段的适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无人机撞网回收的技术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撞网回收是一种适合小型固定翼无人机在狭窄场地或舰船上实现精确定点回收的先进回收方式.本文介绍了无人机撞网回收技术在国内外的发展和应用状况,归纳总结了国外撞网回收系统的4种典型结构方案,分析了无人机撞网回收所涉及的吸能缓冲、末端精确引导以及系统仿真与试验验证等关键技术及其解决途径,探讨了国内开展无人机撞网回收系统研制的总体思路.本文为中国无人机撞网回收技术研究尽快转入工程集成应用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3.
以撞网方式回收无人机是符合现代无人机发展方向的回收方式。以此方式回收无人机对近场无人机测距提出了更高要求。本文研究了双摄像机绑定跟踪测距的方法,它结合传统光学测距技术和数字图像分析技术.与传统的光学测距相比,提高了测距速度和精度。本文介绍了双摄像机测距原理,给出了空中飞机图像捕捉和目标匹配算法,并介绍了测距误差的校正。实物地面实验结果证明这种测距系统可安全引导无人机撞网回收。  相似文献   

4.
某型无人机导轨起飞装置气液压能源系统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以气囊式蓄能器和液压缸为主构成的某型无人机导轨发射装置的气液压能源系统,并对气囊式蓄能器和液压缸的动态参数特性及其匹配关系进行了理论分析计算和动态特性试验。计算和试验结果表明,该气液压能源系统所确定的气液压能转换成机械能后能够满足无人机起飞所需的动力,并在某型无人机导轨发射装置中得到了工程应用。  相似文献   

5.
拦阻过程是舰载机着舰过程中的核心环节。舰载机的着舰滑跑响应除受舰载机自身特性、起落架缓冲特性影响外,拦阻器的拦阻特性对舰载机着舰滑跑动响应也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本文提出了舰载机-拦阻器联合仿真分析模型的建模方 法,建立了包含完整的MK7-3拦阻器刚柔耦合动力学模型和某型舰载机动力学模型为一体的舰载机-拦阻器刚柔耦合动力学系统。数值仿真分析结果表明,本文建立的舰载机-拦阻器耦合系统模型能够很好地描述舰载机着舰过程中与拦阻器之间的交互作用特征,舰载机着舰滑跑 数据的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吻合。  相似文献   

6.
无人机伞回收动力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在建立无人机六自由度飞行力学模型和降落伞回收动力学模型的基础上,对无人机的整个回收过程进行仿真分析,并与飞行试验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本文所采用的方法较为准确地预测了整个减速伞工作阶段中的相关动力学特性。计算结果还包括了无人机与回收系统的相对运动过程,有效地预测了回收过程的危险情况,为无人机控制律和回收系统设计提供了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7.
本文针对某型无人机翼面、舵面设计,首先导出了一种确定后掠翼舵面展向缝隙尺寸的计算方法,使用该方法能够定量地计算舵面在极限偏转角下缝隙的尺寸,并指出决定舵面缝隙大小几个主要参数,为舵面缝隙设计提供了可靠依据。同时对翼面修型问题也进行了研究。包括:改变翼型的相对厚度,相对厚度沿展向变化和翼剖面后缘局部修型问题。导出的方法已用于某型无人机设计、制造中,通过缩比模型的风洞吹风试验和首批样机科研试飞验证,舵  相似文献   

8.
提出了无人机回收缓冲气囊设计的新构思,采用压缩空气充气和从环境获取空气相结合的方法填充气囊.对气囊的结构形式、进排气口的设计、排气口面积的计算、缓冲过程的计算和气囊体积的计算等问题进行了讨论,并制定了相关的试验方案.这种新型自克气囊如果能够实现,则可大幅度降低整个缓冲气囊系统的重量,在无人机回收技术上实现突破.  相似文献   

9.
无人机气液压弹射装置的关键系统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无人机气液压弹射起飞是国际上一种先进的无人机发射技术。无人机气液压弹射装置是由许多关键系统组成,其中包括气液压能源系统、滑轮增速系统、滑行小车系统、卸荷控制系统、缓冲吸能系统等等,本文对几个关键系统的设计作了详细的介绍和讨论。本文的研究成果已成功应用于某型无人机系统的研制,也可为其它高速运动机械的设计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0.
无人飞行器结构硬着陆或坠落时,碰撞过程有可能给飞行器结构带来损伤,影响飞行器重复使用.本文利用碰撞仿真技术,对无人飞行器硬着陆仿真方法进行了研究,分析了某型无人机硬着陆回收的可行性.建立了其着陆速度、着陆姿态角与过载的关系,该结果可用于该型无人机的修改设计及结构耐撞性能的评估.  相似文献   

11.
新型自充气囊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介绍了一种对无人机着陆缓冲气囊的供气系统进行改进的技术方案.通过改进电磁阈的工作性能,使其能在高压条件下工作,从而省去减压阈的装置,简化系统构成.降低系统重量,提高系统的工作可靠性.本文对改进技术的方法和可行性进行了分析,并根据系统的技术指标要求,制定了相应的验证方法.  相似文献   

12.
分析了国外无人机飞行控制系统的发展现状和趋势,提出了无人机控制系统的发展方向为自主控制,以及其中的两个关键技术:个体层面上的故障诊断与自修复飞行控制和集群层面上的多机协同技术.并对实现这两种飞行控制系统所要研究的具体技术进行了阐述,为新一代飞控系统设计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3.
无人机自动着陆的导引与控制(英文)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针对无人机自动着陆的需求 ,以某型无人机为对象 ,设计并实现了一种基于机载数字式飞行控制系统和地面无线电跟踪器的自动着陆制导与控制方案。该型无人机的实时仿真和飞行测试结果表明 ,方案设计合理 ,易于实施 ,完全满足无人机自动着陆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
叙述了高空长航时无人机的现状和作用,讨论了它的主要气动特征,评述了可行的分析、设计技术。认为XFOIL技术具备了处理边界层转捩、分离、分离泡的能力,可望在我国高空长航时无人机的气动设计中发挥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5.
次生气囊是一项可以应用于无人机伞降结合气囊缓冲回收的具有实用价值的技术措施.次生气囊利用无人机主气囊触地后瞬间排出的气体填充成形,实现对机翼部位的缓冲保护.本文对次生气囊的工作过程、力学模型和相关技术指标进行了分析,认为次生气囊对主气囊的工作不产生不利影响,不增加对气源的需求,对无人机增重的影响也很小,但却可以有效地增加对无人机着陆的缓冲效果.  相似文献   

16.
QFD技术在无人机研制质量控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无人机为研究对象,利用质量工程技术-质量功能展开(Quality function deployment,QFD),采用ASI阶段分析法和相关矩阵形式进行分析计算,从军方无人机需求,逐步转化为技术需求、工艺特征,确定无人机的质量控制方法,以保证军方需求的实现.通过分析和研究,给出了相应的质量保证措施和方法.  相似文献   

17.
无人机实时飞行仿真平台设计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介绍了一种面向无人机实时飞行仿真平台的设计与实现.硬件平台采用嵌入式计算机系统.利用μC/OS-Ⅱ实时核开发基于DOS的实时多任务应用程序.文中就系统结构、飞机模型、仿真算法、实时多任务应用程序编写进行了详细的论述.该系统已成功应用在某型无人机仿真中.  相似文献   

18.
基于网络的无人机实时仿真系统软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提出一种基于C/S结构的UDP网络便携式无人机半实物实时仿真系统,设计了嵌入式实时仿真软件、仿真控制与显示软件、网络通信软件.在由飞行控制计算机实物、电动舵回路实物和实时仿真设备组成的无人机半实物实时仿真试验环境下,对所设计的仿真系统软件进行全过程实时飞行仿真试验验证.验证结果表明,所设计软件功能正确,性能满足设计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