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综述了航空发动机测试系统校准工作的现状.根据航空发动机测试系统特点,对航空发动机测试系统校准需求和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根据目前航空发动机测试系统校准状况,提出了校准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2.
金炜 《航空计测技术》2007,27(B11):49-51
综述了航空发动机测试系统校准工作的现状。根据航空发动机测试系统特点,对航空发动机测试系统校准需求和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根据目前航空发动机测试系统校准状况,提出了校准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3.
以气流温度测量原理为基础,简述了航空发动机试车台涡轮出口总温测控系统的现场校准方法,分析航空发动机试车台涡轮出口总温测控系统的现场校准存在的缺陷,提出了在现场校准的基础上,通过在校台用航空发动机上安装精密抽气式热电偶组, 对航空发动机试车台涡轮出口总温测控系统进行在线校准的方法,同时给出了测量不确定度的评估.  相似文献   

4.
张冰凌  邢威 《航空发动机》2010,36(5):44-46,55
介绍了航空发动机机载压力测试设备的自动校准系统设计。该系统可实现机载压力测量设备的全自动现场校准,已成功应用于某型发动机机载压力测试设备的自动校准工作中。在0~7 MPa(表压、绝压)下进行测试、校准,准确度可达0.01%FS。  相似文献   

5.
以气流温度测量原理为基础,简述了航空发动机试车台涡轮出口总温测控系统的现场校准方法,分析航空发动机试车台涡轮出口总温测控系统的现场校准存在的缺陷,提出了在现场校准的基础上,通过在校台用航空发动机上安装精密抽气式热电偶组,对航空发动机试车台涡轮出口总温测控系统进行在线校准的方法,同时给出了测量不确定度的评估。  相似文献   

6.
总结了作者多年来从事测试计量工作的经验,强调了综合测试系统现场检测与校准技术研究的必要性,并以航空发动机综合测试系统为例从多方面阐述了综合测试系统现场检测与校准的部分关键技术以及检测与校准软件的设计,为综合测试系统现场检测与校准技术研究提供一个参考.  相似文献   

7.
于浩 《航空计测技术》2007,27(B11):66-68
总结了作者多年来从事测试计量工作的经验,强调了综合测试系统现场检测与校准技术研究的必要性,并以航空发动机综合测试系统为例从多方面阐述了综合测试系统现场检测与校准的部分关键技术以及检测与校准软件的设计,为综合测试系统现场检测与校准技术研究提供一个参考。  相似文献   

8.
邢威 《航空发动机》2012,38(4):59-62
介绍了航空发动机压力测量箱自动校准系统的结构组成及功能实现,并对其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进行分析评定。该系统的设计可提高工作效率,避免手动校准带来的不确定度因素,拓宽了航空发动机压力测量的校准渠道,为测量结果的准确性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9.
航空发动机试车台技术改造中的测控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某所航空发动机试车台在技术改造过程中的有关问题,及对改造后的测量与控制系统的硬件配置及软件功能.对测试系统的校准和控制系统的安全联锁等功能也作了阐述.  相似文献   

10.
涡轮后温度现场校准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航空发动机涡轮后气流温度传感器的现场校准方法,并对被校温度传感器的测温偏差进行了理论计算。结果表明,理论计算的结果与现场校准的结果吻合较好,说明所采用的校准方法是合理的,可以解决航空发动机涡轮后气流温度的准确测量问题。  相似文献   

11.
为了实现航空发动机全机推力测量,研制了一种航空发动机装机条件下的推力测量平台,该平台采用“品”字形布局,嵌入到地面的试验地坑以下,实现了对不同类型飞机的推力测量。介绍了测量系统以及校准方法,使用该测量平台,分别对某大型运输机和战斗机进行了推力测量试验,实现了该两型飞机的推力测量,测量精度高,由于进排气以及发动机安装位置的影响,全机推力测量平台所测得的发动机装机推力与台架标准推力相比存在一定差距,运输类飞机推力损失一般小于3%,战斗机损失达到了5%~15.1%之间。  相似文献   

12.
刘涛  罗谦  马柱  肖海 《推进技术》2022,43(10):395-401
内窥技术与粒子图像测速技术(Particle Image Velocimetry,PIV)相结合为航空发动机等受限空间内部流场测量提供了可能,本文针对内窥式PIV测量系统中激光内窥镜和相机内窥镜分别进行了详细介绍与探讨,并在现有的PIV基础上自主搭建了一套内窥式PIV测量系统,在解决系统存在的成像圈小、分辨率低、示踪粒子图像不相关、系统标定等难题后获得了较好的测量结果,在对同一稳态流场开展对比性实验研究后发现与常规PIV测量结果相比最大相对误差为1.6%。表明该测量技术具有较高的测量精度可应用于发动机实际工程研制中。  相似文献   

13.
航空发动机内部损伤的三维测量与重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果 《中国航空学报》2004,17(3):149-151
针对航空发动机内部重要部件结构损伤 ,如燃烧室烧伤和腐蚀、叶片裂纹、碰磨及凹坑等的孔探检测问题 ,开发了发动机内部损伤的三维测量与重建系统。该系统利用日本OLYMPUS孔探仪作为系统硬件 ,实现了图像采集、摄像机标定、图像预处理、立体匹配、三维计算及重建等功能模块 ,该系统能够为详细观察和评价发动机内部损伤提供了更为准确和直观的依据。应用实例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介绍一个以微型计算机为中心的试车数据采集与处理系统。该系统具有稳态和动态采集与处理的双重功能。系统使用高速采集硬件,用PL/M语言编写采集和处理程序,采集速度达5000次/秒以上。稳态压力采集使用自行研制的计算机控制扫描阀,并运用了实时校准技术。温度信号的线性化处理使用变权自动分段多项式拟合法求出的热电偶回归方程。系统硬件采取了一系列抗干扰措施,程序中安排了软件滤波。为保证试车安全,采取了计算机报警。  相似文献   

15.
动力传输系统是航空发动机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结合航空发动机动力传输系统技术的应用与研究,介绍了国外发动机动力传输系统的技术特点。结合中国发动机动力传输系统技术的实际,从动力传输系统的设计原理、系统组成部件和系统检测等几个方面对中国发动机动力传输系统的发展现状进行了分类描述和分析;指出了发动机动力传输系统存在的主要技术问题,同时阐述了未来航空发动机动力传输系统的技术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6.
设计了用于航空发动机压气机级间参数测量的叶型受感部。通过风洞校准试验,得出在不同来流速度条件下,压力叶型受感部的不敏感角范围及总压测量误差和温度叶型受感部的总温测量误差,确定了影响叶型受感部测量准确度的主要因素。在试验结果的基础上,对叶型受感部结构进行了优化。  相似文献   

17.
针对航空发动机石墨密封组件结构特点和平面度测量技术要求,提出应用光波干涉法对航空发动机密封件平面度误差实施检测专用装置的设计、测量、平面度判读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