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关于构建国家应急卫星通信网的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国家需求和国内卫星通信发展实况提出了构建我国国家级应急卫星通信网的思路,文中阐述了应急卫星通信网的体系结构及其建设要求。  相似文献   

2.
陈牧 《卫星应用》2010,(1):45-48
从应急救援的角度入手,探讨应急通信现状,分析现存的问题,提出深入卫星应用研究,在宽带卫星通信系统、卫星广播、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应用、天地应用层互联、标准体系等多方面开展深入研究和实践的构想,构建一个系统化、网络化、一体化的应急通信平台,推进中国卫星通信和应急通信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随着在轨卫星数量的迅速增加,卫星应急测控需求的立即响应已趋于常态化。为更好地满足应急常态化条件下航天测控网资源调度系统的高时效性要求,提高应急任务满足率,文章分析了传统应急条件下资源分配方法所存在的问题,对应急常态化的资源申请框架进行了完整重构,并针对该框架中的任务非全弧段分配、合作博弈及优先级模型等关键技术进行了深入研究,使得资源的使用更加合理,可有效提高应急申请的响应时效。  相似文献   

4.
针对点目标检测的应急响应,提出一种适用于该类场景的通用应急目标影像自动检测及制图方法,能实现主目标提取与轮廓分析相结合,从而快速提取应急目标。通过改进的分水岭分割算法提取主目标信息,对分割结果进行轮廓结构分析,形成应急响应专题图。在突发事件产生水坑的应急实例中,选取高分二号卫星影像数据,在汶川山体滑坡应急实例中,选取高分一号卫星影像数据,均获得了良好的提取效果。其中,应急水坑检测的误差率是1. 2%,山体滑坡检测的误差率是1. 7%,表明文章提出的方法能很好地满足应急响应中点目标检测的需求。  相似文献   

5.
应急条件下星地资源综合运用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航天器工程》2017,(1):6-11
以应急条件下卫星应用需求为牵引,分析了我国现有星地资源运用过程及其面临的综合运用能力弱、数传资源浪费等不足,提出了一种适合应急条件下星地资源综合运用的新模式,并分析了其中涉及的数传网,卫星资源、测控资源、数传资源数据库,以及综合运用调度模型和算法等关键技术。新模式建立了数传网的概念,在任务规划时综合考虑卫星资源、测控资源及数传资源分配,旨在最大程度地发挥星地资源的综合运用能力。仿真结果表明,提出的新模式能够有效缩短应急条件下的任务需求响应时间。  相似文献   

6.
面向应急管理的天基系统需求与构建设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应急管理对天基系统提出的增强现场灾情信息传递保障能力和尽快完善天空地一体化应急观测体系的需求,在分析天基系统应具备的先进感知使能、通信使能、导航定位使能及智能使能基础上,提出了我国天基应急管理支援体系构建设想。通过发射中轨观测系统、高分光学强机动星座,以及增加地面机动测控数传站,加强和完善灾害应急遥感观测能力;通过天地一体化应急管理云平台实现灾情观测数据的处理和分发。为了尽快实现天基应急管理支援体系建设,提出应发展高、中、低轨协同的天基通信、导航、遥感卫星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航天器工程》2017,(2):146-153
针对2015年7-8月缅甸发生的严重洪涝灾害,应缅方请求,民政部国家减灾中心利用多颗中国卫星对洪涝进行监测,并结合其他辅助数据对洪涝灾害的范围与影响进行分析评估,为缅方救灾决策提供有效支持。文章针对以上案例对应急监测数据、流程、方法、结果进行系统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卫星具有为周边国家重大灾害提供及时有效应急监测服务能力,并对未来中国卫星用于国际重大灾害监测服务提出了建议与展望。  相似文献   

8.
传统的CDMA网络多采用专门的语音通信协议,无法直接与地面电话系统PSTN实现互联互通。针对这一问题,设计一种基于VoIP的互联网关系统,并进行系统功能测试。测试结果表明,基于VoIP的互联网关系统可实现CDMA卫星专网与PSTN之间的语音互通,极大地方便了卫星通信网的落地和网络扩展。互联网关系统可用于军事通信、应急和救灾等领域。  相似文献   

9.
据腾讯网报道,2016年7月国防科工局重大专项工程中心与中国气象局国家卫星气象中心紧密合作,利用"高分四号"卫星对台风"尼伯特"进行应急成像,持续观测台风天气过程演变,服务气象灾害应急,有效提升我国台风应急气象服务能力。国家卫星气象中心和中央气象台的专家表示,"高分四号"卫星探测到了台风眼区精细化环流特征,准确获取了台风中心位置,提高了台风灾害影响范围预警预报的准确性;同时,还进一步揭示了台风云系  相似文献   

10.
简要介绍了现有金融卫星通信网的概况,针对一些个别金融业务的特殊需求,提出建立金融卫星通信网移动通信系统的构想,这样,增加了原网络的服务对象和范围,使原来不易的问题得以解决。  相似文献   

11.
刘铸永  洪嘉振 《宇航学报》2007,28(5):1123-1126
对卫星在应急模式下进行姿态动力学数值仿真。考虑重力梯度和太阳光压,太阳帆板两面反射率的不同,以及存在阴影区情况,建立开环状态下精确的卫星姿态动力学方程。通过对某型号卫星四十种故障模式的数值仿真,发现其姿态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不会发散失稳;重力梯度力矩和太阳光压力矩都是微量,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对姿态变化起主要作用是飞轮卡死时卫星的姿态角和角速度;制动飞轮的卡死时间对对卫星姿态有显著影响,卡死时间越短,卫星姿态变化越明显。  相似文献   

12.
为解决应急通信卫星终端与主站建立通信链路过程中,卫星通信终端不能实时获取主站分配的接入参数导致通信链路建立失败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利用北斗RDSS(卫星无线探测服务)的通信功能实现应急通信卫星终端自动实时接入主站的方法。经过实际系统验证和测试,本文利用多种通信手段的融合协作技术较好的解决SCPC(单路单载波)点对点应急卫星通信终端在无常规通信网络环境下接入主站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我国现存通信体制多样,设备复杂,有线电话模拟和IP制式并存,移动通信GSM、CDMA、3G体制并存,许多行业、企业还采用了不同制式的集群、短波、超短波电台,近年正在迅速发展的卫星通信也多自成体系。通信体制多样,各类通信网均有显著封闭性,制约了我国现有通信资源效能的发挥,在应急通信中,成为应急通信的瓶颈。有效解决我国现存各通信手段间的互通互联,充分发挥现有通信装备作用,需要——  相似文献   

14.
杭文 《航天》2013,(11):5-5
北京时间9月25日12点37分,中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快舟”小型运载火箭,成功将“快舟一号”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快舟一号”卫星主要用于各类灾害应急监测和抢险救灾信息支持,其用户单位是中国科学技术部国家遥感中心。“快舟”小型运载火箭由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研制。(航讯)  相似文献   

15.
主要针对应急管理应用需求,研判国内外发展情况,在《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中长期发展规划》中应急管理相关卫星基础上,面向应急管理"十四五"规划发展需求和目前的不足,提出了一种低、中、高轨相结合的多要素应急观测卫星星座设计方法,对不同配置的卫星进行合理搭配,实现了多种不同观测手段、多要素观测卫星的高效协同运行。最后,按照发展目标对卫星星座建设提出了发展阶段建议,按阶段给出了星座对于所关注区域应急观测的效能仿真结果,可作为"十四五"我国应急卫星星座发展和规划建设的参考。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我国每年因地震等自然灾害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是巨大的,震后电力中断、通信设备受损往往会造成通信盲区,给通信指挥、通信保障带来巨大挑战,因此加强震后应急通信保障策略研究成为政府、学者关注的重点.文章基于震后环境特点,结合通信业务需求及各类通信方式的特点提出一种分层应急通信保障策略,该策略首先依据灾区受损程度进行分层,分为全域、边缘以及核心层,按照卫星全域覆盖,无人机空基通信边缘覆盖,短波电台+应急通信车补充覆盖的通信保障理念进行通信保障,该策略相对于传统的应急通信保障方式具有快速高效集成,可操作性强,技术相对成熟等优点,对于提升应急通信保障效益具有一定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我国每年因地震等自然灾害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是巨大的,震后电力中断、通信设备受损往往会造成通信盲区,给通信指挥、通信保障带来巨大挑战,因此加强震后应急通信保障策略研究成为政府、学者关注的重点.文章基于震后环境特点,结合通信业务需求及各类通信方式的特点提出一种分层应急通信保障策略,该策略首先依据灾区受损程度进行分层,分为全域、边缘以及核心层,按照卫星全域覆盖,无人机空基通信边缘覆盖,短波电台+应急通信车补充覆盖的通信保障理念进行通信保障,该策略相对于传统的应急通信保障方式具有快速高效集成,可操作性强,技术相对成熟等优点,对于提升应急通信保障效益具有一定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我国每年因地震等自然灾害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是巨大的,震后电力中断、通信设备受损往往会造成通信盲区,给通信指挥、通信保障带来巨大挑战,因此加强震后应急通信保障策略研究成为政府、学者关注的重点.文章基于震后环境特点,结合通信业务需求及各类通信方式的特点提出一种分层应急通信保障策略,该策略首先依据灾区受损程度进行分层,分为全域、边缘以及核心层,按照卫星全域覆盖,无人机空基通信边缘覆盖,短波电台+应急通信车补充覆盖的通信保障理念进行通信保障,该策略相对于传统的应急通信保障方式具有快速高效集成,可操作性强,技术相对成熟等优点,对于提升应急通信保障效益具有一定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9.
遥感技术应用于地震行业涉及的领域包括地震构造调查、震害评估、地震热异常监测等。随着中国空间技术的发展,国产卫星数据正逐渐替代国外卫星数据,在地震行业应用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2015年12月29日,中国首颗静止轨道高分辨率遥感卫星——"高分四号"卫星成功发射,为卫星地震应用提供了新的数据源。文章从地震热异常监测、区域地震构造研究、极震区宏观破坏识别三方面分析了"高分四号"卫星在地震监测预报、地震灾害预防和地震紧急救援,地震三大主体业务中的应用潜力。还以2014年鲁甸地震为例,利用"高分四号"卫星数据对震后造成的大型滑坡进行了识别,结果表明"高分四号"卫星数据能够从空间上识别大型地震地质灾害的空间分布位置,可为震后应急救援指挥决策提供及时和有效的信息。  相似文献   

20.
高低轨遥感卫星联合监测火灾模式是指使用高轨卫星每日针对重点区域巡查,发现火点,对已发现火点,快速调动高轨卫星应急规划,高频次获取灾区观测数据,掌握火势发展情况;通过低轨高分辨卫星侧摆成像,详查灾害区域,进行过火面积评估。文章针对遥感卫星高低轨联合监测过程中卫星数据获取时效性存在的问题及要求,建立高轨卫星一键式应急任务规划系统,并构建森林火灾应急需求与低轨卫星资源匹配的规则和算法,实现应急任务一键式分配至各低轨卫星任务规划系统,提升高低轨卫星应急响应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