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 毫秒
1.
针对航天控制技术发展面临的挑战,分析国外有关高超声速飞行器、深空探测飞行器、空间攻防系统等制导与控制技术的发展背景,提出系统集成在我国航天控制领域中发展的重点和方向.  相似文献   

2.
第三届《航天控制》编辑委员会会议于1992年6月13~15日在北京市举行.《航天控制》顾问、航空航天部科技委员会副主任梁思礼同志出席会议并讲话,他在宣布了第三届《航天控制》编辑委员会组成名单后向各位编委颁发了聘书.《航天控制》顾问、中国自动化学会理事长杨嘉墀同志到会指导并介绍了当前航天控制技术的现状和发展趋势.航空航天部科技委员会秘书长宣平同志到会祝贺并对《航天控制》表示关心和支持.航天系  相似文献   

3.
罗晓平  黄海 《航天控制》2005,23(2):47-53
为了跟踪自适应结构控制技术的研究进展及其在空间结构中的应用情况,对自适应结构控制技术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分析了各种控制方法的特点,并介绍了自适应结构控制技术在航天领域的应用,在此基础上,提出今后工程应用应加强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考虑到载人航天、探月工程中嵌入式软件的编译器存在差异,编译器生成的目标文件格式和嵌入式处理器的不同,基于嵌入式处理器虚拟化技术,提出一种通用的调试信息存储结构,支持不同目标文件调试信息的通用存储;提出一种条件断点控制技术和一种通用条件断点控制模型,实现了面向多种架构虚拟处理器的程序条件断点控制;完成调试器DIP开发和功能测试。将以上技术应用于载人航天、探月工程中多个安全关键嵌入式软件测试,发现了嵌入式软件中的深层软件问题。  相似文献   

5.
自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上天以来的半个世纪里,人类在征服宇宙方面取得了辉煌而伟大的成就。随着航天工程及其控制技术的发展而产生的一门新兴学科就是航天动力学,它是力学学科三大分支在航天工程领域的应用和发展,包括航天器动力学、火箭动力学和宇宙飞行动力学。尤其是航天器动力学,几乎涵盖了现代力学各个分支领域,并与控制技术、飞行器设计技术、计算机技术、仿真技术和试验技术等多个学科密切交叉,不但理论难度很大,而且工程实践性极强。  相似文献   

6.
编者按     
《航天控制》2013,(1):1
<正>《航天控制》创刊于1983年,迄今已整整30周年。在创刊30周年之际,为给广大科研人员提供更好的交流平台,本刊将不定期邀请航天控制领域内知名专家学者撰写专稿,共同分享他们的知识和经验,推动航天控制技术的发展。本期我们邀请到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控制系统副总师宋征宇撰写的《从准确、精确到精益求精——载人航天推动运载火箭制导方法的发展》一文。  相似文献   

7.
在前不久举办的一个控制技术研讨会上,一篇来自高校学者的学术报告引发了热烈的讨论。报告中提出了制导控制技术的发展趋势,以及现代控制理论应用于航天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法和应用前景。接着,报告也对于工程设计中在理论和模型层面的稳定性基础方面不够深入等问题提出了见解。一些工程界的技术专家认为工程应用需要基础理论创新的支撑,而采用理论计算和试验数据验证形成的模型校正方法和增量参数控制方法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现实的工程意义。在认真和热烈的讨论中,每位参与者都在思考、评价和分析。这种认识和思考,正是此类研讨会所希望达成…  相似文献   

8.
正包为民院士、宋征宇院士曾为本刊创刊30周年时提供专稿文章,将自已在多年航天工作经历中积累的知识、经验、设想等和读者分享。本刊特设"专稿"栏目,为在航天控制领域工作多年,经验丰富的专家、学者搭建一个平台,利用他们的学术创新带头示范作用和科研实践经验总结指导,从控制系统各领域基础理论延伸到工程试验可靠性操作等方面的独到见解,进一步展示出航天控制技术的博大精深,更深远地影响并提升期刊未来的稿件层次和方  相似文献   

9.
正栾恩杰,中国工程院院士,我国著名导弹控制技术专家和航天工程管理专家,曾担任国家航天局局长、探月工程首任总指挥。在中国航天事业创建60周年之际,《中国航天》杂志对栾恩杰院士进行了专访。在采访中,栾院士回顾了中国航天60年走过的辉煌历程,对探月工程的实施、军民融合战略的发展、航天强国梦的实现提出了独到的见解。  相似文献   

10.
概括介绍了近年来空间飞行器的动力学与控制研究的发展状况,综述了单星动力学建模和控制技术、多星动力学建模和控制技术,以及太阳帆航天器、绳系卫星等新型航天器动力学与控制技术等相关航天领域中的若干基础问题,总结了在这些领域中的研究方法及取得的成果。提出了相关领域中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及后续发展方向,如深空探测的轨道动力学、超大尺度柔性航天器的动力学建模与协同控制技术、敏捷卫星的机动控制技术、多星姿轨耦合动力学和控制技术、太阳帆航天器动力学与控制技术,以及空间绳系卫星系统的动力学与控制技术等重点和主要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1.
电化学CO2浓缩控制技术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电化学去极化 CO2 浓缩技术 (EDC)的基本原理为基础 ,综述了 EDC的控制技术进展和主要控制方法 ,并探讨了该技术方法作为载人航天飞行时座舱空气中 CO2 的浓缩和去除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2.
李爽  江秀强 《宇航学报》2016,37(5):499-511
进入、下降与着陆(EDL)导航、制导与控制(GNC)对于成功着陆火星起着决定性作用。首先详细地介绍了火星EDL的技术需求与GNC面临的挑战;然后系统地总结了国外历次成功火星任务的EDL导航、制导与控制方案;接着有针对性地梳理了我国现有航天工程任务中可加以利用的技术基础;最后,在对比分析已有技术的基础上,对我国未来的火星探测工程EDL导航、制导与控制技术研发给出了初步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为纪念《航天控制》创刊十周年,受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科技委领导之委托,由《航天控制》编辑部筹备召开的“航天控制技术的现状和未来”学术交流会暨《航天控制》创刊十周年纪念大会于1993年9月19日至22日在江苏省宜兴市举行。来自全国17个单位的61名代表参加了会议。会议由《航天控制》副主编梁晋才同志主持,主编王汝龙同志致开幕词。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科技委秘书长宣平同志到会讲了话,十二所董若环所长和第八设计部李亚坤副主任到会祝贺。会议共收到学术论文81篇,从中挑选出10篇向大会进行了报告(见附录)。  相似文献   

14.
周威 《中国航天》2008,(4):28-29
在我国的航天引进业务中,除涉及欧洲产品外,也时常涉及日本航天产品,特别是日本的航天用高端复合材料和测试设备等产品.随着欧美国家对华出口控制实施收缩政策,日本也步其后尘,严格控制对华出口.因此,我们有必要了解和跟踪其出口控制政策及体制的变化情况,以防患于未然.  相似文献   

15.
航天工程类软件由于其应用环境的特殊性,对软件的可靠性和安全性非常重视.但是在航天型号中应用常规软件可靠性测试方法对工程软件进行可靠性评估却存在许多实际困难,本文介绍了一种基于系统状态分析的软件可靠性测试方法,为在航天型号工程类软件中开展可靠性测试提供了一条可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16.
论述了发展载人航天工程对于增强综合国力和民族凝聚力、充分利用空间环境资源、明显降低空间飞行器的成本和风险、促进科技进步和高技术产业发展的重要意义;还论述了飞船研制返回再入升力控制技术、环境控制与生命保障技术、仪表与照明技术、人工运动控制技术、着陆缓冲技术、应急救生技术、回收着陆技术、再入防热技术取得的重大科技创新成果。  相似文献   

17.
周武  杨建 《航天》2011,(4):6-7
人物素描 曾经有记者这么描写他:这是一位年过七旬的老人,一头银发,极显干练,一脸微笑,亲和谦逊,既具有科学家的严谨,又不失机智、风趣。 他叫栾恩杰,是在航天领域耕耘近40载的著名导弹控制技术专家和航天工程管理专家。  相似文献   

18.
根据航天工程的进展及其控制技术的进步,航天器动力学的发展可以概括为早期简单航天器动力学、现代复杂航天器动力学和未来大型空间结构动力学与控制。航天器动力学是力学学科用于航天器工程的专业学科,它既属于航天动力学学科,又属于多学科交叉的飞行器设计学科。其任务是研究航天器从设计、研制、试验、发射到在轨飞行和返回全过程的各类动力学问题的分析、仿真、优化与试验。对于现代复杂航天器,航天器动力学是一般力学、固体力学、流体力学、计算力学、实验力学与控制理论、计算技术、仿真技术及系统工程学等多个学科的交叉综合,不但理论难度大、运动方程非线性强、算法难度高,而且软件系统复杂、工程实用性强、工程化程度要求高。因此,本书定名为《航天器动力学工程》,意在从系统工程角度,重点  相似文献   

19.
李明 《航天电子对抗》2005,21(1):61-64,F003
2004年6月下旬我们对俄罗斯航天控制中心和俄罗斯宇航员训练中心进行了考察访问,在考察中我们获得了很多有用的信息,开拓了我们的视野,启发了我们的思维,为今后电子对抗在航天领域的应用,提供了一些有益的帮助。  相似文献   

20.
竞争性采购、低成本、研制周期短以及技术创新快等是商业航天的典型特征,商业航天元器件必然要选取大量功能先进的低等级元器件,同时去除非必要试验项目。加强商业航天发展背景下的元器件技术控制主要涵盖两大部分,即源头控制和质量保证,这也是商业航天元器件质量控制的方法和环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