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简要概括了复合材料冲击试验的研究现状,详细介绍了某落锤式冲击试验机的研制及工作原理;以某层压板为例验证了该试验机性能,并对比分析了冲击前后层压板强度的变化.结果表明:该试验机数据收集满足试验要求;层压板受到低能冲击后内部出现大量分层损伤,其强度值降低最大达35%.  相似文献   

2.
李戈岚  吴斌 《飞机设计》2007,27(5):24-30
在先进的复合材料飞机结构上大量采用复合材料加筋板这种结构形式。因此,本文着重研究了复合材料变厚度加筋板后屈曲、冲击损伤与冲击损伤对承载能力的影响,以及复合材料变厚度加筋板冲击损伤、后屈曲、耐久性/损伤容限设计一体化综合试验方法。最后,作者根据多年从事飞机型号结构设计经验,并结合本文的研究结果,总结出15项复合材料变厚度加筋板后屈曲耐久性/损伤容限一体化设计技术,以期对我国预研新机的复合材料飞机结构设计,对已研飞机的复合材料飞机结构改进、评定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国内近20年民用航空发动机风扇叶片外物损伤数据调研与统计分析,筛选最具典型特征的硬物冲击损伤数据,依据发动机维修手册对风扇叶片损伤类型特征进行了分类,研究损伤类型与发动机类型的相关性和差异性、损伤发生位置特征、损伤尺寸特征等内容.分析结果表明:发动机风扇叶片硬物冲击损伤类型表现出多样化特征,其中缺口和凹坑两类损伤类型发生概率较大,而且不同损伤类型在特定发动机型号中又存在一定的差异性.通过对损伤位置与尺寸特征的分析,表明风扇叶片的损伤位置存在一定的集簇统计规律,缺口的损伤尺寸特性存在一定的统计分布规律.研究结果能够为航空发动机风扇叶片实际的维护维修工作提供相关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4.
重点介绍了复合材料结构冲击损伤容限设计思想及产生的历史背景,并客观地评价了它的历史功绩,同时又揭示了这种设计思想和设计的局限性和保守性,然后指出了今后可能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5.
本文采用落锤式冲击试验机对碳纤维/玻璃纤维混杂增强复合材料(C/GFRP)样块开展不同冲击能量下的撞击试验,进而制备了含有模拟低速冲击损伤检测试件,研制了红外脉冲雷达热波成像检测系统,并利用该系统对不同冲击能量损伤试件开展检测试验研究。采用多种特征提取算法(双路正交解调算法、互相关匹配滤波算法及主成分分析算法)对热辐射响应信号(热波信号)进行数据分析与特征提取,实现了C/GFRP试件冲击损伤脱粘区域的有效识别,得到了不同冲击能量与脉冲雷达热波特征的映射关系。针对C/GFRP平顶孔模拟脱黏缺陷开展红外脉冲雷达热波成像检测试验研究,验证了红外脉冲雷达热波成像检测技术的探测能力。试验结果表明,红外脉冲雷达热波成像检测技术可以实现对C/GFRP低速冲击损伤的有效检测。  相似文献   

6.
采用缝纫工艺对基于预浸料辅层的复合材料进行厚度方向增强,用落球法进行了冲击损伤和冲击后压缩破坏实验。结果表明,增强缝纫线强度和缝纫密度均能减少冲击损伤面积;提高缝纫密度能显著提高部冲击后压缩强度,但缝纫线强度对冲击后压缩强度没有明显影响。并对实验结果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7.
对两种材料体系(T300/QY8911和T300/5405)/铺层的复合材料层板进行三种支持条件(冲击点无支持、梁凸缘或长桁凸缘支持和肋凸缘支持)、六种冲击能量等级的冲击损伤特性及冲击后压缩强度试验研究。讨论了冲击能量、支持条件等与冲击损伤特性和剩余压缩强度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冲击表面凹坑深度和冲击损伤面积可用于表征复合材料冲击损伤,而基体裂纹长度不可以用于表征冲击损伤。且随着冲击点背面支持刚度的增加,冲击所造成的损伤随之减小。随着冲击能量的增加,冲击后压缩强度随之减小。在相同的冲击能量作用下,随着冲击点背面支持刚度的增加,冲击后压缩强度也随之增加。  相似文献   

8.
提出了一种等效冲击方法来评价和研究硬质颗粒对脆性材料的冲击损伤。采用自由落体冲击钠钙玻璃试件来模拟小球的高速冲击并取得了令人信服的结果。确定了裂纹起始的临界冲击力。研究结果表明,当冲击物和靶材料的接触面积不变,相等的冲击动能将产生完全相似的损伤效果。在相等动能的前提下,四种不同重量的锤头冲击在玻璃试件上产生出了相同的冲击力、相同的裂纹和残余强度。  相似文献   

9.
在服役环境中,航空发动机叶片易受到沙尘颗粒的连续冲击作用,产生凹陷、撕裂、微裂纹等损伤,从而影响其高周疲劳性能。为保证航空发动机的结构完整性和安全可靠性,有必要深入分析沙尘颗粒连续冲击对叶片造成的影响。本文基于损伤力学理论,开展了毫米级球状沙尘颗粒连续冲击损伤的力学模型与数值模拟研究。首先,推导了损伤耦合的J-C本构模型和连续冲击损伤模型,给出了材料参数的标定方法。其次,基于ABAQUS平台,编写Vufield子程序和Python脚本,实现了连续冲击损伤的数值计算。通过将计算结果与文献中的试验数据进行对比,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最后,分别进行单个和多个沙粒连续冲击的数值模拟,分析了冲击变形、残余应力和冲击损伤的变化规律。单个沙粒连续冲击叶片的计算结果表明,冲击凹坑深度、冲击残余应力的影响跨度及最大冲击损伤随冲击速度、沙粒尺寸和冲击次数的增大而增大。针对两种不同的随机冲击方式,多个沙粒连续冲击叶片的计算结果表明,沙粒个数越多,最大冲击凹坑深度越深,冲击损伤主要发生在沙粒与叶片接触部位,冲击损伤随冲击次数变化呈阶段性突增。  相似文献   

10.
在查阅、对比和分析国内大量飞机型号研制工作I、II级网络图的基础上,对我国航空主机厂飞机型号研制工作网络图的沿革轨迹进行了归纳和分析。根据国家有关飞机型号研制工作网络图的标准,结合现代项目管理形势发展需求,对飞机型号研制工作网络图提出了进一步完善和规范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编织型复合材料的冲击及冲击后压缩强度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通过对冲头进行设计 ,和采用多通道的数据采集系统 ,得到较为详尽的冲击响应的过程 (包括冲击力 ,试件的正背面响应 ,离冲击点不同距离的响应 )。并且本文还进行了冲击后的压缩试验 ,对编织型复合材料在不同冲击能量下的压缩破坏载荷 ,及损伤后不同位置的响应进行了记录和讨论 ,是一个全面了解冲击和冲击后压缩的应力分布和破坏载荷的较为满意的实验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12.
复合材料韧性评定的新方法关于损伤阻抗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从复合材料结构设计的角度,指出了目前在韧性复合材料评定技术中存在的问题,特别是指出了用冲击后压缩强度值作为判别复合材料韧性的缺点,提出了应采用损伤阻抗和损伤容限共同评定复合材料韧性的观点。对7种不同韧性的复合材料进行了冲击与静压痕等试验,在对试验数据分析的基础上,确定了对损伤阻抗最敏感的损伤参数,提出了描述损伤阻抗的物理量和测试方法。  相似文献   

13.
复合材料层合板低速冲击损伤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ABAQUS软件对复合材料层合板低速冲击下的损伤状态进行模拟,采用单一变量法,以损伤面积为表征参数,针对影响低速冲击下复合材料层合板损伤性能的诸多因素进行分析,以便在材料研制的初期预见其损伤阻抗.分层损伤是层合板低速冲击下的主要损伤形式之一,基于损伤力学、断裂力学和黏性理论,建立零厚度的三维界面单元来精确模拟层间分...  相似文献   

14.
缠绕复合材料壳体低速冲击损伤试验与仿真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缠绕复合材料壳体的低速冲击问题,采用试验和仿真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不同冲击能量下复合材料的冲击响应规律和损伤模式。基于连续介质损伤力学方法建立了考虑材料强度威布尔分布的复合材料面内损伤模型,并将模型通过用户材料子程序VUMAT嵌入ABAQUS中模拟复合材料面内损伤;同时采用cohesive单元模拟复合材料层间分层损伤。研究结果表明:在1.5k N冲击力附近缠绕复合材料产生初始损伤,初始损伤出现后,冲击力上升速率降低,并在最大冲击力附近处出现明显震荡;当冲击力达到3.5k N左右时出现纤维破坏,冲击力不再随冲击能量增加而增加。仿真结果与试验结果较为一致,表明该模型适用于研究缠绕复合材料壳体的低速冲击问题。  相似文献   

15.
复合材料结构的设计要求和使用经验提出了复合材料体系损伤阻抗和损伤容限性能表征的需求。在试验研究的基础上,指出长期以来一直使用的CAI(冲击后压缩强度)的物理意义比较含混,不能正确指导材料研究和设计选材,同时提出应分别用典型层压板静压痕力—凹坑深度曲线的最大压痕力Fmax来表征损伤阻抗能性能,用凹坑深度~压缩破坏应变曲线门槛值CAIT(Compression failure strain After Impact Threshold)来表征损伤容限性能,同时给出了测试方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复合材料层合板低速冲击损伤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试验的基础上,分析了冲击能量与凹坑深度之间的关系,拟合出了冲击能量与凹坑深度曲线方程。曲线方程表明,凹坑深度的变化是与冲击能量的变化过程相适应的,从而在凹坑深度已知的情况下可以计算得到层合板所受的外载,有此外载从便对层合板进行相应的模拟。利用AN-SYS有限元程序对复合材料层合板横向低速冲击进行了模拟,模拟采用瞬态分析方法。对冲击后的试件进行了C扫描,在此基础上对损伤的分布形式及大小做了详细的分析。计算结果和试验结果表明,方法是可行的,拟合曲线是正确的,且适合于层合板冲击后的损伤评估。  相似文献   

17.
低能量冲击损伤复合材料飞机结构的强度性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论述了含冲击损伤复合材料飞机结构的强度性能,涉及到该研究领域的主要方面,包括复合材料冲击损伤机理及特点、冲击损伤对结构性能的影响、耐久性/损伤容限要求及设计分析方法等。讨论如何进一步提高复合材料飞机结构冲击强度的设计水平。  相似文献   

18.
本文结合某型号空空导弹研制过程,总结了型号研制工作取得成功的若千宝贵经验,深入分析了这些经验的现实意义,为今后开展型号研制工作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19.
曹勇  张超 《航空学报》2022,(6):154-170
采用展宽减薄丝束的薄层复合材料具有显著的就位效应,导致其变形和失效机制更为复杂,并显现出不同于常规的损伤失效规律,引起了科研工作者的广泛关注。本文从薄层复合材料冲击损伤角度回顾了自薄层复合材料工业化应用以来,各类薄层复合材料冲击失效模式、层间断裂韧性和计算分析方法的研究现状,总结分析了降低单层厚度对复合材料冲击损伤行为的影响规律以及薄层复合材料冲击仿真分析的建模要点,展望了薄层复合材料冲击损伤研究待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和未来的研究要点。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铺层方式为「02/902/452/-452」S的航空用碳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CFRP)准各向同性层合板板速冲击引起损伤的表征问题,通过落重冲击试验引入损伤程度D表示材料低速冲击后材料参数的变化大小,通过准静态球面弯曲线试验提出复合材料层合板抗冲击的三种表征参数:层内开裂临界能E1c,层间开裂(分层)临界能E2C,分层扩展阻为R。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