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一、前言 自从苏联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以后,美国的航天研究工作就沿着军用和民用两条路线进行:民用的空间探测和应用计划由NASA负责实施,国家军用航天计划则由国防部负责实施。美国用于发展航天事业的费用每年约为250亿美元,占美国国民生产总值的0.4%,占联邦政府开支的2%,其中约有三分之二用于与国家安全有关的航天活动。 目前,美国的国家军用航天计划包括3个方面。首先是空间监视和条约核查,这是一项长期  相似文献   

2.
随着东、西德的统一,双方的航天计划也已合二为一。但1991年原东德部分的航天预算仅相当于1亿西德马克。统一后的德国政府提出的1991年的航天总预算为15.66亿马克,双方合起来比1990年增加9.6%。 1986~1991年间,德国为欧空局提供的经费从4.6亿马克增加到10亿多马克。1991年,德国将为欧空局提供的经费为5亿欧洲统一货币单位,占欧空局总经费的20.5%,仅次于法国(其投资近25%)。德国为哥伦布计划投资0.7亿马克,占总经费的38%,为使神号计划投资8.5亿马克,占总经费的27%,为阿里安5投资8亿马克,占总经费的22%。  相似文献   

3.
陈勃 《中国航天》1995,(1):11-12
全球五大航天公司简介一、马丁·玛丽埃塔公司财政状况:航天收入占1993年940亿美元销售总收入的36%。1993年的航天业务营业利润为2.49亿美元,占总营业利润的29%。航天业务:马丁·玛丽埃塔公司生产大力神和宇宙神运载火箭以及航天飞机外贮箱,并为...  相似文献   

4.
《中国航天》2006,(9):44-44
俄联邦航天局局长佩尔米诺夫7月6日对俄新社说.作为已获政府批准的一项发展战略的一部分,俄打算在2015年前取得全球航天服务市场至少21%的份额。他说,世界航天服务市场目前的价值约为200亿美元.俄占约11%。俄总理弗拉德科夫在当天召开的政府航天战略会议上称,该国在航天领域处于领先地位.但须付出更多的努力才能保持其优势。佩尔米诺夫说,俄火箭和航天工业有潜力来实现这一目标,但要提高竞争力,需另外付出巨大的努力。此前一天,  相似文献   

5.
2004年是自1961年以来世界航天运载业最为不景气的一年。全世界仅进行54次航天发射,其中有15次商业性发射,占总发射次数的28%。2004年同时又是中国航天发射次数最多的一年,有8次发射,成功地运载了10个有效载荷。美国进行6次商业性发射,俄罗斯5次,海上发射公司3次,阿里安航天公司1次。美国占40%的商业发射市场份额,俄罗斯占33%,海射公司占20%,阿里安航天公司占7%。我国、日本、印度和以色列在2004年都没有进行商业发射。  相似文献   

6.
美国1988年的全部航天预算为264亿美元,居世界之首位,其中国防部占172亿,NASA占87亿。 苏联1989年首次公布了它的航天预算,其1989年用于空间项目的经费约90亿美元。 ESA成员国1988年的全部航天预算大约为36亿美元,其中有22亿美元由ESA控制。ESA成员国中,法国的预算经费为10.63亿美元,西德为6.78  相似文献   

7.
正一、引言从波音、洛马公司等国际知名航天军工企业的发展来看,其航天防务装备的国际化收入已占相当比例,成为支撑其主业发展的重要力量。国内航天军工集团由于起步晚,其国际化收入占比相对较低,离国际化先进水平尚有较大差距。本文试图从与国际先进军工企业的对比中,分析国内航天军工集团在航天防务装备市场化发展方面存在的主要差距和不足,并提出有针对性的措施和建议。二、航天防务装备市场化发展差距分析  相似文献   

8.
法国宇航公司战略研究部主任米歇尔·康坦特于1992年10月在北京召开的“空间活动的效益国际讨论会”(International Sympusium on Benefits from Space Activities)上透露了英法两国对航天活动计划的两种不同态度及由此产生的两种不同后果。 康坦特博士讲,由于注意了不断向新的先进航天计划投资,目前法国的航天实力已占整个欧洲的三分之一。1991年的航天销售额达40亿美元;航天从业人员与1979年相比已  相似文献   

9.
美国1991年财年的航天预算约355亿美元,其中美国航宇局占135亿美元,国防部占205亿美元,其余分配给商业和能源部。 1991财年美国航天工业销售总额为305亿美元,占航空航天销售总额1405亿美元中的很大一部分。据估计,1992财年上述两项销售额分别为315亿美元和1430亿美元。据报道,美国商业航天1991年的收入为39亿美元,1992年达47亿美元,其中卫星通信市场占60%以上。  相似文献   

10.
正近年来,商业航天在国内外得到了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单位和个人加入到了商业航天活动中来。全球航天产业规模持续增长,其中商业航天规模占比接近80%,已成为带动全球航天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随着商业航天的发展,微小卫星的研制和发展步入快车道,国内外众多机构和企业认识到微小卫星巨大的市场发展潜力,积极参与"轨道革命"的发展浪潮,相继推出了体积小、功能密度大、研制周期短、  相似文献   

11.
魏雯 《中国航天》2011,(4):26-26
俄政府新近出台的2011~2013年联邦预算法案继续保持了对航天领域拨款的力度。2011年的航天预算总额比上一财年增加了5.1%.达到1123.439亿卢布(约合37.4亿美元)。三项航天领域的联邦专项计划:“2006~2015年联邦航天计划”、“GLONASS导航系统”、“2006~2015年发展俄罗斯航天发射场”的预算占全部航天预算的比例很高.  相似文献   

12.
欧洲航天制造业是航天产业不可或缺的战略组成部分,它植根于欧洲航空航天和防务产业之中,EADS、Finmeccanica、SAFRAN和Thales四大公司的雇员人数占欧洲航天产业总雇员人数的70%以上(如图1所示)。最主要的且专门负责航天业务的部门和主要产业能力都集中于欧洲航空航天产业巨头——EADS Astrium公司和Thales Alenia Space公司之中。  相似文献   

13.
1990年美国卫星制造商可从卫星销售中获得10.5亿美元的收入,几乎占该年全部商业航天交易额35亿美元的1/3,其利润比1989年增长10%以上。 这些新的商业卫星合同,再配上对卫星天线和转发业务日益增长的需求,在1990年大力推动了美国商业航天活动。 卫星销售额的变化使商业航天营业发生根本变化。美国在1989年制造的7颗商业卫星全被外国顾客买走,该年近9亿美元的收入比1988年增长了64%。  相似文献   

14.
<正>近些年,商业航天迅猛发展,总量已占到全球航天经济总量的80%以上,且占比逐年攀升;以太空探索技术(SpaceX)公司为代表的独角兽企业,几乎以一家之力对全球行业产生强力冲击。随着我国创新驱动战略持续推向深入,微小卫星技术发展迅速,已实现从技术验证向商业应用的转变,微小卫星星座呈现爆发式增长;伴随而来的就是对进入空间能力的迫切需求,带动了商业运载火箭的快速发展。社会各界参与航天的热情空前高涨,商业航天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  相似文献   

15.
航天微系统技术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航天微系统技术包括专用集成电路(ASIC)、片上系统(SoC)、单片微波集成电路(MMIC)、混合集成电路(HIC)等微电子技术和微机电系统(MEMS)。文章介绍了这几种技术的特点、发展现状,以及在航天中的应用情况和应用前景。ASIC与SoC技术可显著提高电子系统的集成度和性能,已在航天中得到广泛应用。MMIC技术可用于航天器通信载荷和平台的射频通信部件,已在欧美航天器中大量应用,目前正朝高频段发展。HIC主要包括厚膜HIC和薄膜HIC,特别适于功率器件和微波器件的集成,目前国外已有大量产品用于航天,如"国际空间站"(ISS)。MEMS技术可用于航天器导航、热控、推进、光学遥感与通信等系统,甚至可对航天器设计方法产生重要影响,但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在以上技术领域,我国虽已开展了一些研究,但与国外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文章针对航天微系统技术的产业布局、发展方式等提出了建议,可为我国的发展规划和战略决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广 《中国航天》2006,(11):20-20,25
美国总统布什已批准了一份全新的国家航天政策(全文另发),为用于管理美国航天活动行为的一项总体国家政策开了绿灯。这份新政策不仅支持探索月球、火星和更遥远太空的安排,还对“9·11”恐怖袭击后的世界局势做出反应,如指出了对美国国内外情报搜集的需求。这份新的航天政策称,  相似文献   

17.
《中国航天》2009,(3):19-19
欧洲咨询公司最近宣布,2008年全球政府航天计划开支创下历史新高,超过620亿美元,而今后10年计划进行的卫星发射次数将比此前10年增加38%。根据该公司最新推出的42017年前全球政府航天市场展望》报告,各国政府显然已步人一个新的投资期,致力于发展新一代航天计划。  相似文献   

18.
国际空间合作发展态势分析(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7.欧洲航天国家之间近期的空间合作主要是通过航天企业的跨国大规模重组来实现,以大幅度增强竞争力,提升与美国航天公司“巨头”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抗衡的能力 在经过多年的酝酿之后,欧洲航天工业的战略性重组终于见到了大动作。法国宇航马特拉公司与DASA合并组成了欧洲航空防御和航天公司(EADS)。合并后可达到的年销售额为210亿欧元(226亿美元),其中的1/3属军用领域,2/3属民用范畴。合并后各种业务的结构比例分别是:导弹占11%,航天14%,防务电子5%,军用飞机8%,欧洲直升机公司业务9%,空中…  相似文献   

19.
从1970年至1999年,中国已用长征系列运载火箭进行了68次航天发射,累计发射了84颗人造地球卫星(其中国产卫星52颗、国外卫星32颗)和1艘无人状态的试验飞船,发射成功率约85%。现今,中国对空间技术体系的认识已得到深化,中国的航天器进入太空技术已位居世界前列,中国的航天信息应用技术已取得显著效益。  相似文献   

20.
日本批准1996财年航天预算日本10个与宇宙开发计划有关的机构1996财年将得到总共21.9亿美元的航天预算,其中有近20%将用于保障国际空间站计划。但总的来说,这个预算更为侧重于对地观测、不载人行星际探测飞行和技术开发。日本的新财年从4月1日开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