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今日民航》2013,(2):36-37
一根琴弦,弹奏出干般风情。伴随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京族独弦琴艺术"传承人苏春发老师的精彩表演,清丽婉约的琴声让人仿佛置身于美丽的海岛,让参观2012"BMW中国文化之旅"成果展的观众们赞叹不已。除了京族独弦琴传承人苏春发之外,包括万安罗盘制作技艺、多声部民歌(潮尔道—阿巴嘎潮尔)、傣族贝叶经制作技艺、北海贝雕技艺在内的众多"非遗"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于1月齐聚北京,在充满浓厚艺术气息的798艺术中心内,为观众们呈现了一幅瑰丽多彩的民族文化长卷。  相似文献   

2.
社会文化价值常以传统节日为落脚点,起着传承社会文化精神、消除文化壁垒的积极作用。文章通过梳理中国和美国传统节日文化的种类,厘清两国传统节日中蕴含的文化内涵,并从社会文化价值的角度对两国传统节日中的现实主义与宗教主义、理性主义与享乐主义、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三个深层文化内涵进行比较和差异分析,以期为东西方文化内涵研究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3.
"中国英语"融合了中国传统和现代文化元素,是一种以标准英语为基础的特殊英语变体。中国元素体现在英语语言的各个方面及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它对提高中华民族文化软实力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今日民航》2011,(8):50-51
一直以来人们往往把承德的避暑山庄作为建筑遗产,其实,世界文化遗产避暑山庄作为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的代表性建筑,无疑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名胜集全国于一园避暑山庄从公元1703年始建,至1792年完工,先后经过长达89年的建造和扩建,这期间正值康乾盛世,国力强盛。也可以形貌如中华成一统避暑山庄分宫殿区、湖泊区、平原区、山峦区四大部分。宫殿区位于湖泊南岸,地形平坦,是皇帝处理朝政、举行庆典和生活起居的地方,占地10万平方米,由正宫、松鹤斋、万壑松风和东宫4组建筑组成。湖泊区在宫殿区的北面,湖泊面积包括州岛约占43公顷,有8个小岛屿,将湖面分割成大小不同的区域,层次分明,洲岛错落,碧波荡漾,富有江南鱼米之乡的特色。东北角有清泉,即著名的热河泉。平原区在湖区北面的山脚下,地势开阔,有万树园和试马埭,是一片碧草茵茵,林木茂盛的茫茫草原风光。山峦区在山庄的西北部,面积约占全园的4/5,这里山峦起伏,沟壑纵横,众多楼堂殿阁、寺庙点缀其间。整个山庄东南多水,西北多山,是中国自然地貌的缩影。平原区西部绿草如茵,一派蒙古草原风光;东部古木参天,具有大兴安岭莽莽森林景象。山庄整体布局巧用地形,因山就势,分区明确,景色丰富,与其他园林相比,有其独特的风格。山庄宫殿区布局严谨,建筑朴素,苑景区自然野趣,宫殿与天然景观和谐地融为一体,达到了回归自然的境界。文化融华夏五千年清朝皇帝在为自己营造朴素淡雅的夏宫别苑的同时,还营造了避暑山庄周围的12座金碧辉煌、富丽堂皇的寺庙,与避暑山庄相得益彰。避暑山庄作为空前绝后的园林经典,不仅从宏观层面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大智慧,也在微观上通过各种表现形式予以丰富。从盘古到元明的历史跨度;从史记到唐诗的引经据典;从书画到音乐的艺术形式,等等不一而足。以点带面、以小见大、以弱显强的表现手法,使得避暑山庄在弘扬传统文化这一主题上达到极致。区区十几平方公里的避暑山庄景区,却使我们感受到上下千年、纵横万里的无限创意时空。  相似文献   

5.
在文房四宝中,传世最多的莫过于砚。也许在收藏家的眼中,它承载了太多的中国文化。不用说一方古砚记录下的一段历史,一段传奇,就是一方凝聚名师心血的砚雕佳作,也无不蕴含着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出自砚雕名师之手的苴却砚《百童嬉雨》,就是这样一方具有中国传统文化充满生活气息的工夫砚。  相似文献   

6.
“……中华传统文化的根柢就在道教。这不仅表现在它对中华传统文化——道家思想、儒家伦理纲常、墨家思想、易学和阴阳五行思想、谶纬之学、古代鬼神思想、巫术和神仙方术、黄老思想的吸纳,而且对中国古代的思想文化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包括中国学术思想、科学技术、政治、道德伦理、民族心理、民族性格、民族凝聚力的形成、风俗习惯、民间信仰等方面,都产生了巨大的作用……”——卿希泰(四川大学道教与宗教研究所博导)  相似文献   

7.
刘红 《西南航空》2006,103(8):62-63
道教音乐是道教斋醮活动中使用的音乐.又叫道场音乐.简称“道乐”.道乐虽然是在宗教场合中运用的音乐.但由于道教生长于本土.因此.道乐是一种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宗教音乐.对于在中国传统文化环境中成长的中国人来说.道乐其实并不生疏.只是我们还没有充分地了解它.认识它.一旦我们接触道乐.反而会有一种亲切、自然的感觉。道教音乐是道教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因此.几千年以来.它一直伴随着道教、道教文化的兴盛而兴盛,伴随着道教、道  相似文献   

8.
《西南航空》2007,116(9):110-111
这里,曾是大宋水码头,舟辑如梭,商贾云集;这里,曾是三县治所,一脚踏三县,鸡犬相与闻。在这里,记录着原始农耕文明的甜蜜,保存有最丰富的古遗址,古民俗。它,就是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旅游示范区、中国民间艺术(火龙)之乡、国家级环境优美乡镇、成都市十佳风景区——蜀汉第一古镇黄龙溪  相似文献   

9.
金意贵 《西南航空》2006,103(8):118-119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国白酒,越来越凸显其在中国文化中的“国粹”地位。一部中国文学史,离开“诗与酒”,它会显得苍白与失血,而当今中国人的生活,如果离开了中国白酒,生活的快乐指数会大大降低。让我们撇开时尚话题,撇开汽车与豪宅,撇开波斯玫瑰与LV手包,来陪一杯白酒坐坐,来进入一个评酒师的世界,发现“酒”所以使中国人兴奋的元素,并洞悉其间的奥秘。  相似文献   

10.
中国先秦时期官德思想历史悠久、内蕴丰富,其中儒、道、法三家的官德学说影响尤为深远,为新时代领导干部政德建设奠定了夯实的理论基础.新时代政德建设承继先秦时期官德"修身立德""家训教化""为民谋利""鼓励谏诤"等文化并进行现代化转化,实现了传统官德思想从"人治"向"法治""官本位"向"民本位""任人唯亲"向"任人唯贤"的重大转变,新时代领导干部政德建设是对先秦时期官德思想的继承、发展与超越,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重要成果,同时也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时代结晶.  相似文献   

11.
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密不可分.这就要求我们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既要重视西方文化背景知识的介绍,也不可忽略对中国文化的导入.长期以来,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过分强调英美国家文化的学习,忽略对中国文化的导入,导致学生跨文化交际的失败或低效.本文分析了大学英语教学中中国文化导入的现状和意义,并就中国文化导入策略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12.
《西南航空》2006,103(8):68-69
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以“道”为最高信仰."德”为最高追求.以延年益寿、飞身成仙为目的.与儒教、佛教共同构成中国传统文化三教格局。纵观道教的发展.其教义信仰.修持方术,制度仪式.都具有浓厚的中国文化特点.道教曾对中国的政治.经济,哲学、文学、音乐、艺术、化学、医学、药物学、养生学、道德规范以及统治方略、军事思想、民俗生活等方面产生过深远的影响。正如鲁迅先生所说:“中国的根  相似文献   

13.
以广西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元素为启示,分析了广西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元素的艺术特征及价值,并结合现代少数民族地区旅游商品的开发,分析民族文化元素与民俗文化旅游商品合理契合的方法与途径,并在此基础上,以旅游、服饰、建筑、民俗为切入点,从视觉、触觉、听觉、嗅觉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具有广西少数民族文化特色的产品设计构思,为开发拓展民族...  相似文献   

14.
《西南航空》2007,(10):70-72,74
大家会问这样的原生态文化在现代的旅游当中会不会消失,我说,请相信原生态的力量,请相信人类在感受原生态文化时的一种震撼。它不仅不会消失,而且会成为很多游客的一种人生范本,让很多人看到什么生活才是真正好的,让大家都知道忙忙碌碌的竞争是没有必要的。原生态文化其实是永恒的范本存在在这里,被外来者恭恭敬敬地对待,它有资格成为中国和世界很多人仰望的对象,成为大家的人生教导。  相似文献   

15.
鲁班文化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谱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鲁班文化中所孕育出的工匠精神时至今日对我们培养塑造一批批优秀建筑类工人队伍仍具有重要借鉴意义.继承和弘扬鲁班文化,发挥其育人效能,核心是要培育新时代工匠精神.现代职业教育背景下,培育高职学生工匠精神,职业院校需要在施行科学的办学理念、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充实校园鲁班文化...  相似文献   

16.
大美,川菜     
才波 《西南航空》2011,(4):112-113
2010年2月,成都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成为全球第二个、亚洲唯一的“国际美食之都”。而在第二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执行局主席亚伊曾这样表示说:成都的美食虽然只是中国博大的美食文化的一部分,却很能代表中国。他说的成都美食,显然指向有着悠久历史的川菜。那么川菜‘美’的源头在哪里?且让我们追溯到那个遥远的时代。  相似文献   

17.
中国古村落的营造受当时社会政治、文化及伦理等多方面的制约,是传统文化和历史发展进程的再现。基于习近平"不忘初心、继续前进"等有关文化自信方面内容的系列讲话,文章以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力为出发点,以广西富川古村落建筑为例,探寻潇贺古道作为古代海陆丝绸之路最早的对接通道,在该区域古村落留下的传统文化遗迹。通过分析该区域古村落传统文化与潇贺古道建筑营造之间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关系,为推进沿线地区融入"一带一路"战略、融入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做出努力。  相似文献   

18.
张琳 《今日民航》2010,(6):118-119
古陶瓷是中国主流的传统文化,与我们的生活最为密切,对于传承历史文化来说非常重要。立法者是否可以考虑在执法制度上对古陶瓷设立一个专家级鉴定程序,能让法律更完善、更人性化一些,这样会让一些可能的珍贵文物不致流离失所。  相似文献   

19.
镜湖  周孟棋 《西南航空》2012,(3):106-109
一种文化与另一种文化的对视与握手,除了由来已久的彼此欣赏,常常需要巧妙的机缘际会。2012农历春节,中国"龙年"的魅力感染了大洋彼岸的瑞士,在味觉、听觉、视觉交织的浓郁中国风中,"中国文化节"在卢塞恩湖畔,上演了别样的中国文化饕餮盛宴,也将原味的"成都"带给世界。  相似文献   

20.
龙年龙表     
JOJO 《西南航空》2012,(5):82-85
以往的“龙年”,似乎只是中国人,或者“汉字文化圈”国家的人们才能理解的事.西方人对十二生肖的接触和了解并不多。不过,这个情况正在改观,毕竟,中国经济正在崛起,在全球经济生活中的份量也越来越重,所以,老外全面关注中国,尤其是中国文化,也是“合乎潮流”的事。拿腕表来说,今年是中国传统的龙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