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 近年来,随着空气动力理论、发动机、结构/材料以及控制技术的发展,一系列微型扑翼飞行器相继研制成功,并进行了飞行试验。自古以来,人类一直向口往着能像鸟那样在天空自由飞翔,曾经有人在自己身上和手臂上沾满羽毛从高处跳下,这可以看作人类扑翼飞行的最早尝试。当然,这些尝试毫无例外都以失败  相似文献   

2.
鸟击对航空安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虽然飞机在空中遭遇鸟击的大部分情况对飞行安全影响不大或者没有任何影响,但毕竟还是有11%的鸟击事件影响到了飞行安全,甚至造成重大飞行事故。首次记载鸟击事件是在1908年,而首次因为鸟市造成重大飞行事故是在1912年。1950年底,随着装备涡轮喷气发动机的飞机投入使用,鸟击的危险也随之增大。飞机的速度增快,涡轮喷气发动机进气道尺寸加大,使飞机更容易遭鸟击。1960年,一架大型旅客运输机的4台发动机有3台遭鸟击,包括机组在内,机上共72人,死亡62人。这一事件曾受到普遍关注,国际民航组织开始收集有关鸟击的信息,并建立专门收…  相似文献   

3.
冯义:吉林伊通人,中校副队长,副团职,特级飞行员,主飞一、五号机.1961年出生,1979年入伍,先后参加过‘86.10’和“93.1”军事演习,执行迎宾表演任务价次,飞过歼五、歼六、歼七E飞机,总飞行时间1993小时,歼七E飞行时间为223小时。受过嘉奖三次,三等功二次,二等功一次。冯义是表演队的老飞行员了,在多年的飞行生涯中,他遇到过多次空中奇观,最让他惊心动魄的还是那次“倒飞错觉”。那次是在飞行训练中,他作为僚机飞在最后一组。飞在前面的长机告诉他,航线上有雨层云。几分钟后,云层果然出现了。长机便用耳机命令冯义:“…  相似文献   

4.
李秋:主飞一、五、六号机。云南陆良人,中校参谋长,副团职。1962年9月出生,1979年6月入伍,1982年了月毕业于空军第十二飞行学院,大专文化,特级飞行员。他先后参力。了1984年国庆55周年阅兵、“86.10”和“93.1”军事演习,执行迎宾表演任务30次,飞过歼五、歼六、歼七E飞机,总飞行时间为1905小时,歼七E飞行时间为163小时。两次受嘉奖,两次荣立三等功.一次荣立二等功。对李秋来说“空中惊险3分钟”可谓刻骨铭心。事情发生1991年6月6日。这天飞的是“简单气象”,天气不错,能见度有六七公里,东南风二到三级。上年10点37分,飞…  相似文献   

5.
美国内华达州的环球空中监视公司研制的“幽灵”(Wraith)无人机是一种加速迅速的长续航无人机。其飞行试验用全尺寸模型飞机的翼展为8.54米,机长为2.74米,大部分结构用复合材料制造,重量为32千克。“幽灵”无人机在设计中引用了秃鹰翱翔的飞行原理,可以在飞  相似文献   

6.
直升机“空中共振”问题,是一种危及直升机飞行安全的自激振动问题,是直升机设计中必须解决的问题。某直升机“空中共振”计算,是指该直升机在悬停状态的“空中共振”计算。在计算过程中,应用“八五”重点预研课题《星形柔性桨毂直升机“空中共振”计算方法研究》的研究成果,建立了“空中共振”计算模型,研制了一套实用的计算软件,分别采用临界稳定性分析法和特征根分析法进行“空中共振”计算,并进行了计算结果的对比,得出了明确的计算结论。  相似文献   

7.
德云 《国际航空》2009,(9):71-73
美国极光飞行科学公司不仅是最早从事高高空无人机研制的探索者,而且也是复合飞行和混合动力无人机的开拓者。今年6月24日。公司研制的“神剑”涡轮喷气发动机-电动升力风扇混合动力无人机开始飞行试验.这种非常规布局的无人机既可垂直起降、空中悬停,又有很高的前飞速度和机动性,代表了未来无人作战飞机的一个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8.
鸟类通过翅膀的拍动和旋转运动提供飞行的驱动力和升力.本文研究了机器鸟翅膀的旋转幅度和旋转时间对飞行的状态影响,发现适当地选取这两个参数可以控制机器鸟在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上的速度.本研究主要使用了两个工具:在不可压粘性流体中自主飞行的三维机器鸟和一个三维计算流体力学软件包,后者包含了浸入边界法(IBM)、体积函数法(VOF)、自适应多重网格有限体积法和游动与飞行的控制机制.  相似文献   

9.
针对飞错高度这一导致空中危险接近、空中相撞、可控飞行撞地等一系列事故或事故征候的主要根源,通过对具体实例和数据进行分析,找出飞错高度的原因,归纳飞错高度类型,并提出一系列避免措施,以期减少或消除因高度错误而造成的飞行事故征候或飞行事故率。从根本上提高飞行安全性。  相似文献   

10.
杨步进 《飞行试验》2003,19(4):32-37,43
鸟撞飞机是航空界中一个带普遍性的问题。世界鸟撞资料中心(ICAO),每年收到4000至5000份鸟撞报告,大约平均每6次就有一次造成飞机损伤,平均一次鸟撞的经济损失约1.5万美元。由于鸟撞对飞行安全威胁大,代价高,已经引起世界各国军、民航的高度重视。本文根据飞行经历,提出对鸟撞飞机的预防及空中的处置动作和几点建议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机场鸟害是指发生在机场或其邻近地区上空飞机与飞鸟相撞的事件,是自飞机问世不久就出现的一种危及飞行安全的灾害。起初,鸟撞飞机仅对飞机外壳造成损伤,偶尔才因撞碎挡风玻璃而危及飞行员的安全。60年代,涡轮喷气发动机取代活塞螺旋浆推进器以后,发动机的进气口会把遇到的飞鸟吸进去,危及飞机的动力结构,导致发动机损坏、熄火,以至起火爆炸,酿成重大空难。二次大战时,就有人注意研究防鸟撞问题,但主要在提高飞机的抗撞性能上下功夫。60年代几次大的鸟撞空难事故后,鸟害问题才引起发达国家的普遍关注,一些国家相继成立了国家鸟撞委员会,并召开国际会议研究对策。特别是1966年在巴黎成立的“欧洲鸟撞委员会”  相似文献   

12.
飞行事故及事故征候的发生是多种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主要原因有:1.飞行人员的人为失误;2.飞机方面的因素,如座舱设计不符合人的生理心理特点,仪表和信号不利于向飞行员迅速而正确地传达信息等;3.环境因素,如气候变化无常,风切变和鸟撞等。在以上三个原因中,由人为失误导致的飞行事故所占比例最大。美国1985~1995年商业飞行事故中的58.1%是由人为失误引起。有些事故即使是因飞  相似文献   

13.
“百夫长”长航时无人机首飞 这架无人机在首次试飞中显示出 了优异的地面和空中操纵性。这次试 飞的目的主要关心飞行器的气动特性 和操纵性,尤其是是否会有不正常的 翼梢失速引起的飞行器不可控制问题。 因此,首次飞行没有用太阳能电池,而 用常规电子作动力,因为万一飞机坠 毁仅大阳能电池的损失就高达900万美 元。“百夫长”翼展总长62.8米,重量 630千克,有14个螺桨,这次飞行高度 90-110米,速度每秒10米。该飞行器 最后设计目标的飞行高度达30000米, 并在20000米空中持续飞行4天。(…  相似文献   

14.
对揭示和描述无人驾驶飞行器空中飞行规律的运动方程的推导过程,和运动方程中各个参数物理概念进行了详实的分析,并将无人飞行器的运动方程与有人机运动方程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无人机、导弹和有人机空中飞行遵循同一个飞行规律。  相似文献   

15.
人类的祖先早就向往像鸟那样在空中飞翔,来一个“嫦娥奔月“。先躯者不断为其实现作了种种努力和尝试,付出了心血汗水,所取得的进展不大。直到18世纪末热气球问世以后,人类才开始找到登天飞行之路。这成就不得不归功于那些可敬的奠基者铺路人。 1783年11月21日,法国的蒙哥菲尼兄弟发明了热气球,为人类到空中飞翔拉开了序幕。最先乘上热气球的不是人,而是鸭、公鸡和山羊各1只,所乘气球高约17米,直径约12米,重200余公斤;从巴黎的凡尔塞宫前升空到500米高,经飞行8分钟后,飘移到3公里以外的地方安然落地。 1783年10月15日,罗译尔作了人类首次飞行。同年11月19日,他和达尔兰德一起乘坐气球,在300米高空中飞行了25分钟,降落地面时  相似文献   

16.
自由飞模型是按相似原理以飞机模型空中投放试验来验证原型飞机的操稳性能或获取飞机参数等,现通过对K8飞机自由飞模型控制系统的研究。设计了静不稳定飞行状态下的控制增稳系统。并根据自由飞的特点,设置控制器接通与否两种工作状态,可进行人工操纵飞行和接入控制器的操纵飞行。飞行记录表明,控制系统设计是成功的,可起到对原型机仿真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靖蜒”鸭式旋翼/机翼飞机是波音公司“鬼怪”工作队目前正在发展研制中的一种方案验证机。它既具有像旋翼飞机一样的垂直起降和空中悬停能力,又能像固定翼飞机一样高速巡航飞行。在这种验证机基础上能派生出能满足不同军种要求的无人或有人驾驶的鸭式旋翼/机翼机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介绍了一种仿效鸟类飞行方式的新型旋转式扑翼飞行器的原理结构分析。该飞行器兼备固定翼飞机和直升机的功能,具有垂直升降和空中悬停的能力;同时具有扑翼前飞后飞,左飞右飞的能力。其扑翼采用旋转式扑翼,与传统平面式扑翼相比较,效率较高,升力较平稳。研制扑翼飞行器关键要解决二个问题:第一是如何让扑翼飞行器垂直离地升空;第二是如何操纵。对此二个问题,提出一套新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9.
宋亚平 《民航科技》2004,(4):132-132
TB飞机是法国法宇航下属工厂苏格达飞机制造厂生产的前三点式教练机,有“空中小汽车”的美名,销往世界各地作训练飞行或家庭空中交通工具。它生产的型号有TB-10,TB-20,TB-200等机型。飞行学院为了训练出符合民航运输飞行的飞行员,于八十年代之后先后引进了TB20和TB200两种机  相似文献   

20.
孙茂  吴江浩 《航空学报》2002,23(5):385-393
 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昆虫前飞时的气动力和需用功率。由N S方程的数值解提供速度场和压力场,从而得到涡量、气动力和力矩 (惯性力矩用解析方法计算 )。基于流场结构,解释了非定常气动力产生的原因;基于气动力和力矩,得到需用功率。悬停飞行中揭示出的 3个非定常高升力机制 (不失速机制,拍动初期的快速加速运动,拍动后期的快速上仰运动 )在前飞时仍然适用 (即使在快速前飞时,V∞ =2~ 2.5m/s,失速涡也不脱落 )。在低速飞行时 (V∞ ≈ 0.5m/s)平衡重量的升力既来自于翅膀的下拍运动也来自于上挥运动,并主要由翅膀的升力贡献;克服身体阻力的推力主要来自于翅膀的上挥运动,由翅膀的阻力贡献。在中等速度下 (V∞ ≈ 1.0m/s),升力主要来自于下拍运动,其中一半由翅膀升力贡献,一半由翅膀阻力贡献;推力主要来自上挥运动,也是一半由翅膀升力贡献,一半由翅膀阻力贡献。在快速飞行时 (V∞ ≈ 2.0m/s),升力主要来自于下拍运动,主要由翅膀阻力贡献;推力来自上挥运动,主要由翅膀升力贡献。悬停时,下拍和上挥做功同样大;前飞时,下拍做功较上挥大得多 :V∞ =0.5,1.0和 2.0m/s时,下拍做的功分别是上挥的 1.6,2.6和 3.5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